当前位置:首页>
在繁忙的医院里,医护人员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生命的希望。在第107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感受医护人员为患者带来的温暖与关爱。
镜头一:温馨的问候
清晨,门诊大厅里,护士祁娇正耐心地解答着患者的疑问。突然,一阵花香飘来,原来是院领导带着鲜花来看望她们。领导的关心和问候让护理团队倍感温暖,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镜头二:中医药进社区
中午,南海家园社区居委会的活动中心里,南院区的医护人员正在开展中医药义诊活动。他们通过视频教程和实操培训,将中医药知识带进社区,让居民在家就能享受中医特色治疗。
镜头三:急救演练
下午,南院区突然接到急救电话,综合内科李方凯医师接诊一名疑似心梗患者。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启动急救预案,成功将患者转诊至附近医院。这次急救演练展现了南院区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和默契配合。
这就是南院区医护人员的一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一种严重的冠心病,已经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近年来,高敏肌钙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AMI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肌钙蛋白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检测窗口窄、灵敏度低等。而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具有检测窗口宽、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更早地发现心肌损伤,从而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如何正确运用高敏肌钙蛋白进行AMI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确定高敏肌钙蛋白的正常值范围?如何根据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进行临床决策?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2018年公布的《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对高敏肌钙蛋白在AMI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此外,一些研究还提出了基于高敏肌钙蛋白的风险评估工具,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有效的诊断方法。
例如,一项名为COMPASS-MI的研究,通过分析大量临床数据,开发了一套基于高敏肌钙蛋白的风险评估工具。该工具可以根据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等级,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高敏肌钙蛋白在非AMI患者的预后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升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因此,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可以作为非AMI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
总之,高敏肌钙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AMI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医生应加强对高敏肌钙蛋白的认识和应用,以提高AMI的早期诊断率和患者预后。
家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庭,了解并备齐一些常用的急救药物至关重要。根据心内科专家的建议,以下药物应常备: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镇静药、心痛定和阿司匹林等。
当心血管事件发生时,及时服用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特别是对于5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抽烟或家族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当出现左侧胸部突发疼痛时,应立即服用相应的急救药物,并拨打120求助。
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0.5~1mg,每隔5~10分钟可重复一次。
速效救心丸:15~30粒吞服。
镇静药:安定片,2.5~5mg口服。
心痛定:心绞痛发作伴高血压时(高压160~180mmHg,低压100~110mmHg),5~10mg舌下含服或嚼碎服用。
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时,300mg嚼服。
氯吡格雷(波立维):急性心肌梗死时,给予负荷量300mg嚼服。
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时,一般25~50mg/次。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急性心梗时40mg口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心肌缺血,但没有明显的ST段抬高。这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并发症。本文将介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饮食原则,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
一、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食疗方
1. 鸡腿肉150克,人参15克,麦冬25克。将鸡腿肉和适量冷水放入锅中,文火炖煮10分钟后,加入人参和麦冬,继续炖煮至肉烂,加入少量盐和味精即可食用。
2. 柠檬1个,马蹄10个。将柠檬和马蹄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煎煮好的汤汁既可以食用也可以饮用,长期服用有助于康复。
3. 兔肉500克,山楂5枚,食盐8克,姜、葱、料酒各10克,糖色5克、味精3克。将兔肉洗净切块,与山楂一同放入锅中炖煮至烂熟,加入调料调味即可食用。
4. 黑木耳15克,猪腿肉50克,豆腐2块,植物油、细盐、黄酒、酱油、米醋、蒜泥、豆瓣辣酱、花椒、辣油、味精适量。将黑木耳、猪腿肉和豆腐分别处理干净后,加入调料和植物油翻炒均匀即可。
5. 嫩公鸡250克,料酒10克,芹菜75克,酱油、冬笋各10克,精盐适量,辣椒20克,味精少许,瘦肉汤30克,生姜0.5克,白糖0.4克,醋0.3克,豆瓣酱0.25克,团粉0.30克,植物油20克。将鸡肉切块,加入调料和部分团粉拌匀,另一部分团粉与白糖、味精、瘦肉汤和酱油调和成团粉块,用热油翻炒鸡肉至变白,加入调料和芹菜翻炒,最后倒入团粉块翻炒均匀即可。
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饮食原则
1. 清淡饮食: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为主。可食用的食物包括鱼类、鸡蛋清、瘦肉末、嫩碎蔬菜和水果,主食可以选择面条、面片、馄饨、面包、米粉、粥等。
2. 补充矿物质:注意钾钠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量。
3. 多吃有帮助的天然草药,如黑萝卜、假叶树、白屈菜、蒲公英、茴香、银杏(白果)、山楂果、蛇麻草、木贼、爱尔兰苔、山梗菜、香芹、红苜蓿、玫瑰实等。
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宜食用的食物
1. 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避免从高脂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这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
2. 尽量避免饮酒和咖啡,避免食用红肉和精致调味品。
3. 避免过冷、过热、过粘的食物。
春节团圆饭,本应是家人欢聚一堂的美好时光,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因为‘饭桌文化’而陷入了健康危机。从高血压、高血脂到急性心肌梗塞,这些原本属于老年人的疾病,如今却开始年轻化,成为威胁年轻人健康的‘杀手’。
过度饮酒、高脂高盐饮食、熬夜加班,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冠心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年轻人往往因为工作压力、社交需求等原因,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而忽视了身体的警示信号。
那么,如何预防冠心病年轻化呢?首先,年轻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其次,要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最后,要积极调整心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预防冠心病:
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过量饮酒则会导致心血管疾病。
5.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然而,熬夜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有烟瘾的人来说,熬夜更增加了突发心梗的风险。
一、熬夜与心梗的关系
研究表明,熬夜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问题。对于有烟瘾的人来说,熬夜还会增加吸烟量,从而加重对心血管的损害。
二、吸烟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是导致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变窄,血流受阻。同时,吸烟还会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引发心梗。
三、如何预防心梗
1. 戒烟:戒烟是预防心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改善心血管功能。
2. 限制熬夜: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生物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4.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四、心梗的急救措施
如果出现心梗症状,如胸痛、胸闷、气促、恶心、呕吐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期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
2. 采取舒适体位,避免剧烈运动。
3. 吸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吸氧,有助于缓解症状。
五、心梗的预后
心梗的预后与及时救治、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及时救治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存活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决定存活时间的关键因素。病情越严重,存活时间可能越短。其次,是否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也是影响存活时间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能够在发病后及时就医,并且接受规范的治疗,存活时间将大大延长。
在治疗方面,心肌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梗治疗的关键。这种治疗可以迅速恢复心肌血供,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此外,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血脂治疗,以及改善心室重构治疗,也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患者的日常保养也对存活时间有着重要影响。患者应该限制食盐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保持低糖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此外,坚持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急性心梗的治疗通常在心内科进行。心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急性心梗的预防也非常重要。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也是预防急性心梗的重要措施。
侧壁心肌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与其它类型的心肌梗塞相似,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胸闷感。
侧壁心肌梗塞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心前区疼痛:这是侧壁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为持续性,程度较重,患者可能会感到濒死感。
2. 胸闷感: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伴随心慌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
3. 神志反应异常: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神志错乱、烦躁昏迷等症状。
4.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侧壁心肌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及时治疗:一旦确诊为侧壁心肌梗塞,应立即进行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防止心肌严重坏死。
2. 标准化用药:患者需要按照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等。
3. 危险因素控制:通过药物治疗或改善生活方式来消除导致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侧壁心肌梗塞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3. 心血管疾病筛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去世,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这一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也提示我们需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等。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风湿性心脏病所占比例则逐年下降。这可能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防胜于治疗。首先,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其次,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此外,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也日益丰富,如他汀类降脂药、ACEI类降压药等。
在治疗方面,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此外,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等措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需加大防治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水平。
总之,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一大挑战。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关注心血管健康,共同努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心脏病背痛,这一症状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困惑。那么,心脏病背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心脏病背痛可能是冠心病的信号。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的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后背。此外,急性心肌梗死也可能引起后背剧烈疼痛,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
除了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也可能引起剧烈的后背疼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夹层,血液流入夹层中,导致血管壁承受巨大压力,引起剧烈疼痛。此外,呼吸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肺栓塞等也可能引起后背疼痛。
对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生活方式:消除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预防三高。
2. 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扩张剂、硝酸盐等。
3. 介入治疗:支架植入等血管介入治疗。
4. 搭桥治疗:部分冠心病患者需要搭桥治疗。
心绞痛的治疗可分为发作治疗和缓解治疗。发作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硝酸盐制剂,如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缓解治疗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对于心脏病背痛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详细介绍房颤的常见原因,帮助读者了解这一疾病的成因。
一、器质性心脏病
器质性心脏病是导致房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包括:
二、急性或暂时性基础疾病
以下疾病也可能导致房颤:
三、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出现房颤,这也是胸外科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病因,称为孤立性房颤。
四、治疗与预防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防房颤的关键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心脏病等。此外,避免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