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胆红素三项是什么?

胆红素三项是什么?
发表人:欧晓华

胆红素三项是衡量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通过检测这三项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疾病、胆管疾病或胆红素代谢异常。

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总和,间接胆红素主要来自于红细胞破坏,直接胆红素则主要来自于肝脏代谢。当这三项指标升高时,可能提示以下情况:

1. 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

2. 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导致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

3. 胆管阻塞:如胆结石、胆管肿瘤等,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在血液中堆积,导致总胆红素升高。

4.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一般3-5天内自行消退。

5. 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长期饮酒等,也可能导致总胆红素暂时升高。

为了准确判断病因,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治疗方面,根据病因不同,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支持治疗。

总之,胆红素三项是反映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肝脏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黄疸病疾病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黄疸,作为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困扰着许多新手父母。虽然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无需特殊治疗,但仍需关注其症状,以免延误病情。本文将为您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要点。

    一、新生儿黄疸的成因

    1. 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发黄疸。

    2. 病理性黄疸:可能由感染、溶血、肝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1. 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黄疸最明显的症状。

    2. 精神萎靡:宝宝可能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等症状。

    3. 喂养困难:部分宝宝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吐奶等情况。

    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1. 光照疗法:通过蓝光照射,促进胆红素分解,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2. 药物治疗:如葡萄糖、酶诱导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

    3. 住院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宝宝,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四、新生儿黄疸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宝宝受凉。

    2. 注意宝宝的喂养,避免过度喂养。

    3. 定期监测宝宝的黄疸程度,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五、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1. 做好孕期保健,预防胎儿感染。

    2. 产后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感染。

    新生儿黄疸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治疗和护理,大多数宝宝都能恢复正常。

  • 胆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胆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靶向药物、射频消融和冷冻治疗。这些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选择。

    针对晚期胆管癌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吗啡注射或镇痛泵等方式进行止痛治疗。同时,由于晚期胆管癌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因此需要给予营养支持,包括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静脉注射,以及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新鲜绿色蔬菜和优质蛋白质。

    肝内胆管癌是肝脏的恶性肿瘤之一,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相似,包括恶病质、肝功能损伤等。晚期胆管癌患者常出现黄疸、腹痛、寒战、高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胆囊增大、腹部肿块等。

    胆管癌的病因复杂,包括先天性胆道系统发育异常、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结石刺激、长期饮酒吸烟、长期高脂饮食等。肝内胆管癌可能导致梗阻性黄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在治疗晚期胆管癌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晚期胆管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靶向药物、射频消融、冷冻治疗、止痛治疗、营养支持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 肿瘤压迫引起的黄疸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为您介绍肿瘤压迫引起黄疸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措施。

    一、肿瘤压迫引起黄疸的原因

    1. 肿瘤生长压迫胆管: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压迫周围的胆管,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黄疸。

    2. 肿瘤侵犯肝脏:部分肿瘤可能侵犯肝脏,破坏肝细胞功能,导致胆汁代谢异常,进而引起黄疸。

    3. 肿瘤转移至肝门淋巴结:肿瘤转移至肝门淋巴结,可能导致胆管阻塞,引起黄疸。

    二、肿瘤压迫引起黄疸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对于肿瘤压迫引起的黄疸,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手术的目的在于切除肿瘤或解除胆管压迫,恢复胆汁的正常排泄。

    2. 放化疗:在手术前或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放化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黄疸症状。

    3. 内科治疗: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可采取内科治疗,如输注血浆、胆红素吸附等,以改善黄疸症状。

    三、肿瘤压迫引起黄疸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 日常三餐应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如何预防肿瘤压迫引起黄疸

    1.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

    3.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肿瘤。

    五、总结

    肿瘤压迫引起的黄疸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引起重视。通过了解其病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措施,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许多新手父母对此感到担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措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状况。

    一、新生儿黄疸的成因

    1. 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无法及时分解血液中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黄疸。这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黄疸类型,通常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1-2周内消退。

    2. 病理性黄疸: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溶血、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病理性黄疸的症状较重,胆红素水平较高,需要及时治疗。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1. 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新生儿黄疸最明显的症状。

    2. 精神状态不佳:新生儿可能出现嗜睡、吸吮无力、体温不升等症状。

    3. 大便颜色变浅:由于胆红素水平升高,大便颜色会变浅。

    4. 尿液颜色加深:胆红素在尿液中的浓度增加,导致尿液颜色变深。

    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1. 蓝光治疗:通过蓝光照射,将血液中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胆红素,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2. 早期喂养:及时喂养新生儿,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3. 药物治疗:对于病理性黄疸,医生会根据具体原因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四、新生儿黄疸的日常护理

    1. 保证新生儿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助于新生儿肝脏功能的恢复。

    2. 注意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应注意保暖。

    3. 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 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感染。

    5. 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及时发现新生儿的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只要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新生儿黄疸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 胆汁淤积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食欲不振、疲劳等症状。那么,胆汁淤积黄疸多久能退呢?一般来说,胆汁淤积黄疸需要7~14天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退。

    引起胆汁淤积黄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胆汁淤积黄疸,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如果患儿是由于药物导致黄疸,应及时停药。

    对于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治疗一般可以用抗组胺类的药物。如果是由于胆石症所引起,应该给予消炎利胆对症治疗。治疗胆汁淤积黄疸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饮食疗法:补充足够的卡路里、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病情。

    2. 药物治疗:对于伴有肝损伤的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水飞蓟素、腺苷蛋氨酸等药物可酌情用于保护肝脏。

    3. 输血治疗:红细胞受损和血红蛋白降低的患者可以通过输血进行治疗,主要适用于溶血性黄疸。

    4. 手术治疗:一些黄疸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比如结石和肿瘤阻塞胆管引起的黄疸。

    5.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采用光疗,可以改变胆红素的化学结构,使其容易溶于水并从肾脏排出。

    除了治疗,患者平时还要注意加强护理,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优质蛋白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此外,还要注意餐具消毒,避免感染病人,注射设备和手术器械应严格消毒,防止血液感染。

  • 新生儿胆道阻塞性黄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暗绿,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样或豆腐渣样。此外,部分新生儿还可能出现胆红素结节,因皮肤瘙痒而烦躁不安。此外,胆道阻塞性黄疸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直接胆红素和胆汁酸明显升高。

    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早期肿大,晚期可能发生肝硬化。因此,新生儿胆道阻塞性黄疸属于较严重的类型,需及时就诊。

    胆道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多样,包括胆管受压、阻塞、胆汁运输不良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胆道感染、胆管结石,甚至胆心等疾病,严重威胁生命。

    胆道系统受压时,可导致胆汁淤积,诱发胆管结石。同时,胆道系统压力增加还可能诱发胆道感染。当胆囊腔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胆心综合征,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严重危及生命。

    胆道阻塞性黄疸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病因、黄疸指数以及是否合并其他急性症状。良性疾病引起的阻塞性黄疸,黄疸指数不高,无严重感染症状,并非特别危险,仅需对症处理,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恶性疾病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可能影响生存时间。

    针对新生儿胆道阻塞性黄疸,家长需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症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同时,孕妇在孕期应注重保健,避免胎儿发生胆道阻塞性黄疸。

    新生儿胆道阻塞性黄疸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处理、手术治疗等。对症处理包括消炎、解痉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如胆管结石、胆道感染等。

    新生儿胆道阻塞性黄疸的预防措施包括:

    • 孕妇在孕期应注重保健,避免胎儿发生胆道阻塞性黄疸。
    • 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其黄疸症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 加强新生儿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 对有家族史的新生儿,应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胆道阻塞性黄疸。

    总之,新生儿胆道阻塞性黄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引起家长和医务人员的重视。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提高新生儿生存率的关键。

  •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脂肪摄取、转运、代谢及排泄的重要功能。然而,近年来,由于减肥药滥用等原因,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据《钱江晚报》报道,一位37岁的安徽籍男子因服用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药,导致肝脏严重受损,甚至进入病危状态。这再次提醒我们,减肥并非一蹴而就,盲目使用减肥药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减肥药中的违禁成分,如西布曲明和酚酞,会对人体肝脏造成严重损害。西布曲明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导致肝功能异常、厌食、心跳紊乱等副作用;酚酞则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肌痉挛等症状。长期服用此类减肥药,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甚至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

    除了减肥药,过度节食和运动也可能导致肝损伤。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脂蛋白生成,进而引发脂肪肝;而过度运动则可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引发肝损伤。因此,减肥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盲目追求快速减肥。

    除了减肥药和过度节食,许多其他药物也可能导致肝损伤。例如,解热镇痛药、降脂药、某些中药等。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使用。

    为了预防药物性肝损伤,我们应学会合理用药。首先,要了解药物成分和作用,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其次,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肝损伤;最后,要遵循医嘱,不要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成因、症状、诊断以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黄疸的成因

    1. 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开始消退,最长不超过2周;早产儿一般在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7-9天开始消退,最长可延长至3-4周。

    2. 母婴血型不合:如母亲是O型血,宝宝是A型或B型血,会导致ABO溶血,引发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等症状。

    3. 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4天出现,可能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

    4. 药物性黄疸:母亲在孕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

    5. 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肝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可能导致黄疸。

    6. 新生儿胆道闭锁:新生儿胆道闭锁是严重的肝脏疾病,表现为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

    7.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会导致黄疸、嗜睡、活动少等症状。

    8. 其他因素:新生儿产伤、G6PD酶缺乏、红细胞形态异常等也可能导致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症状是皮肤、黏膜发黄,严重者可能出现呕吐、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

    1. 母亲在孕期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引起黄疸的药物。

    2. 宝宝出生后要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3. 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黄疸时,可暂停母乳喂养一段时间,观察黄疸是否消退。

    4.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 甲肝,即甲型肝炎,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或其污染物传播。在甲肝发病期间,患者的肝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肝功能异常。

    关于甲肝患者是否可以母乳喂养,一般来说,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原因如下:

    1. 甲型肝炎病毒可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增加婴儿感染的风险。

    2. 甲肝患者免疫力较低,母乳喂养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3. 母乳喂养需要密切接触,这可能会增加病毒传播的机会。

    因此,在甲肝发病期间,建议采取人工喂养,并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除了母乳喂养的问题,甲肝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服药: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4.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5.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甲肝病毒感染者。

    总之,甲肝患者要重视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日常保健,才能尽快康复。

  •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我躺在病床上,心中充满了不安。我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休息好,每天晚上都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担心,于是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我选择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注册并填写了相关信息。很快,我接到了一位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的电话,他非常友好,耐心地听我描述了我的症状,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告诉我,虽然一晚上的休息不足对身体有一定影响,但如果能早点休息,对身体会有很大帮助。

    我告诉他我一直都有黄疸的问题,他询问了我之前的治疗情况,并告诉我继续吃以前的水飞。他还为我开了一张检查单,让我去附近的医院进行检查。

    几天后,我拿到了检查结果,医生告诉我一切正常。他再次确认了我的治疗方案,并为我开了一个月的处方。当我询问药物是否有副作用时,医生告诉我,这种药物很安全,但他强调,医生的建议只是参考,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利。不仅节省了我去医院的时间,还能得到专业医生的建议。我非常感谢这位医生,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安心。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