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发表人:赵海国

新生儿黄疸是许多新手爸妈都会遇到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宝宝出生三五天内发现宝宝皮肤出现黄染,感到十分担忧。那么,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呢?如何应对黄疸高的情况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像成人一样有效处理血液中的胆红素。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的物质,当它无法被肝脏代谢时,就会在体内积累,导致皮肤和眼睛出现黄染。这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

那么,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1. 多喂水:适量增加宝宝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

2. 晒太阳:在阳光温和的早晨,让宝宝适当晒晒太阳,有助于黄疸的消退。

3.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4.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

5. 光照疗法:对于严重黄疸的宝宝,可进行光照疗法,帮助分解胆红素。

除了以上措施,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受到二手烟的侵害。

2.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 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4. 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感染。

5. 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健康成长。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恐慌。只要正确应对,大多数宝宝都能顺利度过黄疸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黄疸病疾病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是一种严重的脑损伤疾病,主要发生在未满一周岁的新生儿。该病主要由胆红素产生过多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引起。那么,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睛出现黄染、肌张力降低、吸吮力减弱、反应迟钝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出生后几天到几周内逐渐出现。

    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严重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症状也会逐渐加重。严重症状包括:哭闹不止、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呼吸不畅、肌张力增高、昏迷、惊厥、呼吸衰竭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三、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光疗、换血疗法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胆红素脑病。

    四、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

    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孕妇在孕期要注意定期产检,及时发现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出生后,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五、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后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部分新生儿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如智力发育不良、运动迟缓等。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 胆红素是人体代谢红血球时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肝脏排出体外。血液中胆红素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黄疸指数来衡量。正常情况下,成年人黄疸指数超过17.1umol/L,婴幼儿超过15mg/dL,即为异常。

    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成熟,胆红素代谢较慢,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内自然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溶血病、胆道阻塞、肝炎、肝硬化等。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包括皮肤、眼白发黄、乏力等。治疗病理性黄疸,首先需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溶血病可以通过输血或药物治疗;胆道阻塞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则需要抗病毒、保肝治疗等。

    预防黄疸,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胆红素监测,以便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

    2. 避免输错血型,预防溶血病的发生。

    3.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肝硬化等慢性疾病。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 儿童期肝脏疾病的病因多样,包括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中,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而丁型病毒性肝炎(HDV)则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为了准确诊断和鉴别小儿丁型病毒性肝炎,以下几种常见疾病的鉴别要点值得关注。

    一、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CMV肝炎)是婴儿肝炎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它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出现黄疸、肝大、肝功能损害等症状。CMV肝炎与乙型肝炎在临床表现上较为相似,但CMV肝炎的肝脏肿大更为明显,且常伴有脾脏肿大。通过检测血清CMV DNA或抗CMV IgM,可以明确诊断。

    二、中毒性肝炎和肝脓肿

    中毒性肝炎和肝脓肿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高热、中毒面容、毒血症或败血症等。血液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通过血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从而确诊。

    三、川崎病肝损害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可引起肝脏损害。其临床表现与急性乙型肝炎重症早期相似,包括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损害等。但川崎病还伴有发热、球结合膜充血、口唇潮红、草莓舌、咽部充血、手足硬性水肿等特征性症状。血液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升高。

    四、肝病型-肝豆状核变性病

    肝病型-肝豆状核变性病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其主要症状包括肝脾肿大、肝区压痛、胃肠道反应、黄疸、出血倾向等。通过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和24小时尿铜,可以明确诊断。

    五、胆总管梗阻

    胆总管梗阻是儿童期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常见原因包括胆总管狭窄和胆总管积石。其主要症状为黄疸、肝功能损害等。通过B型超声检查、99Tc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治疗宜早不宜迟。

    1. 黄疸前期:此阶段患者常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尿黄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感冒。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尿中可检测到胆红素。此阶段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2. 黄疸期:患者出现黄疸,巩膜、皮肤、尿液颜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此阶段患者肝功能明显异常,肝、脾肿大,部分患者伴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症状。此阶段患者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3. 恢复期:患者黄疸消退,症状逐渐好转,肝、脾肿大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此阶段患者传染性逐渐降低。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对症治疗等。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加强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预防急性黄疸型肝炎,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肝炎病毒,接种肝炎疫苗等。

  • 胆囊息肉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

    1. 腹痛:胆囊息肉病变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或不适,这种疼痛可能类似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的发作疼痛。

    2.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也是胆囊息肉病变的早期征兆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厌食、消化不良、恶心、干呕等症状。

    3. 皮肤发痒:胆囊息肉病变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也会升高,对皮肤和周围神经造成刺激,出现皮肤瘙痒的现象。

    4. 黄疸:黄疸是胆囊息肉病变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发黄的症状。

    5. 尿液和大便颜色异常:尿液可能变暗,大便可能呈黏土色的黄色,胆道出血时大便可能呈黑色。

    胆囊息肉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息肉较小、无明显自觉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腺瘤性息肉、直径超过1cm的息肉或疑似恶性息肉。

    胆囊息肉病变的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油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等。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胆囊息肉病变,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眼睛和黏膜等组织出现黄色。其原因是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由肝脏处理和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受损或胆红素代谢异常时,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积累,导致黄疸。

    小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发生在出生后不久,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所致。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感染、溶血、肝脏疾病等。

    治疗黄疸的原则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帮助肝脏分解胆红素。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溶血性黄疸可能需要输血治疗,肝脏疾病可能需要肝脏移植。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有黄疸的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应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

    在治疗黄疸的过程中,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目前,我国设有儿科、新生儿科、感染科等多个科室,可以针对黄疸进行专业治疗。

    总之,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

  • 胆道梗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本文将详细介绍胆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包括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等,并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

    一、胆道梗阻的常见原因

    1. 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导致胆道梗阻最常见的病因。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腹痛多发生在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2. 胆管癌:胆管癌是另一种常见的胆道梗阻原因。黄疸是其早期和主要表现,呈进行性加深,少数可呈波动性,但不会降至正常。常伴皮肤瘙痒、尿色深黄、粪便呈陶土色等。

    3. 胰头癌:胰头癌可压迫胆管导致胆道梗阻,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和消瘦。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不适是常见的首发症状。

    二、胆道梗阻的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2.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胆道梗阻患者可出现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淀粉酶升高等指标异常。

    3. 胆道镜检查:胆道镜检查可直观观察胆道情况,并可行取石、活检等操作。

    三、胆道梗阻的治疗策略

    1. 药物治疗:针对胆道梗阻的原发疾病,如胆管结石,可使用药物溶石、碎石等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胆管癌等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可行手术治疗,如胆道成形术、胆道癌根治术等。

    3.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

    四、胆道梗阻的预防与护理

    1. 饮食调整:患者应保持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2.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等。

    3. 定期复查:胆道梗阻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以及大肠腺瘤密切相关。大肠癌的晚期症状多种多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肠管狭窄是晚期大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肿瘤体积增大,可能导致肠腔堵塞,患者出现排便困难、肠鸣音亢进、腹胀、腹痛等症状。其次,肝脏和骨骼是常见的转移部位。肿瘤细胞转移到肝脏,可能导致肝大、黄疸等症状;转移到骨骼,则可能导致骨痛。此外,晚期大肠癌患者还可能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恶病质的征象。

    针对大肠癌的防治,早期筛查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大便隐血试验、肠镜检查等。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在治疗方面,大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术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手段,适用于早期和部分晚期患者。化疗和放疗则用于辅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大肠癌患者术后应注意康复护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此外,患者还应注意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的风险。

    总之,大肠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了解大肠癌的晚期症状,有助于患者及时就医,提高生存率。

  • 宝宝在出生后出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中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类型。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应对。

    首先,调整母乳喂养是应对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变化,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调整母乳喂养的次数和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完全停止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对于宝宝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其次,光疗法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另一种方法。蓝光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光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蓝光照射,加快体内胆红素的代谢,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达到治疗目的。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通常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5-7天达到高峰后逐渐恢复。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家长只需注意保暖、多晒太阳、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

    然而,如果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可能存在病理性黄疸的风险。病理性黄疸主要分为肝前性、肝细胞性和肝后性三种类型,需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保暖:保持宝宝体温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受凉。
    • 多喝水:适当增加宝宝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胆红素的排泄。
    • 晒太阳:适当晒太阳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分解。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感染。
    • 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总之,面对宝宝母乳性黄疸,家长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关注宝宝的日常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主要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该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合理治疗和日常保养来控制病情。

    一、病因与症状

    G-6-PD缺乏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导致红细胞缺乏足够的G-6-PD酶。这种酶对于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G-6-PD酶会导致红细胞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从而导致红细胞破裂和溶血。

    G-6-PD缺乏症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腹痛、乏力等。一些患者可能在接触某些药物、食物或感染时出现症状加重。

    二、治疗方案

    1. 避免诱发因素:患者应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溶血的因素,如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药物等)、蚕豆、某些食物添加剂等。

    2. 溶血发作的治疗:在溶血发作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注意纠正电解质失衡,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保持碱性,以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贫血较轻者不需要输血,去除诱因后溶血大多于1周内自行停止。贫血较重时,可输给G-6-PD正常的红细胞1—2次。

    3. 预防感染:患者应积极预防感染,避免接触传染性疾病。

    4. 营养支持: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以增强体质。

    三、预后

    G-6-PD缺乏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合理治疗和日常保养,患者可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CNSHA患者可以发生胆石症,在感染或服药后溶血期病情加剧,但血红蛋白水平仍相对稳定。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