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3月1日至3日,第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学者和医师,共同探讨心血管介入规范化和热点问题。
在本次论坛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洪涛教授分享了关于PCI相关用药的精彩讲座。
洪教授指出,随着PCI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架植入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为了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率,PCI术中需要使用多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然而,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事件。洪教授强调,在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时,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防止血栓形成,又要避免出血。
过去十几年,随着新型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急性冠脉事件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洪教授提醒,老年、女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肾功能障碍、心肌梗死或严重缺血以及强化抗栓治疗是出血事件的预测因素。
一旦发生出血事件,无论其严重程度如何,都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合理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降低出血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包括:
1. 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2. 磷酸二酯酶峰抑制剂:西洛他唑
3. ADP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
4. GP Ⅱb/Ⅲa 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
常用抗凝药物包括:
1. 普通肝素
2. 低分子肝素
3. 比伐卢定
4. 磺达肝葵钠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的心血管疾病,每年都有大量的患者因此丧生。在我国,每年大约有50万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发病突然,病情危急,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引发猝死。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关键。研究表明,如果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50%。如果在心跳停止10分钟后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几率不到1%。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胸外按压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第一步。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2.姿势:两手掌重叠平放,双臂伸直,然后身体前倾,把力量集中在手掌根部(借用自身上半身重量和肩臂的力量)按压病人。
3.力度和频率:对成人每次按压宜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时注意用力平稳、均匀。
4.人工呼吸:要求连续两次平稳的人工呼吸,吹气的时候捏住患者的鼻子,力度平和,每次吹气时间大于1秒钟。
除了心肺复苏,药物治疗也是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药等。
预防心源性猝死,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其次,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总之,心源性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开栏的话: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身体,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吗?要想让身体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就必须先了解熟悉人体的结构与秘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未知的身体!
本期秘密:
猝死发生前,身体有哪些征兆?引起猝死的原因都有哪些?如何预防和识别猝死?
猝死,一个看似离我们很远的词语,却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猝死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那么,猝死究竟是什么?它为何如此可怕?
猝死,顾名思义,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死亡。它通常发生在没有任何疾病症状的情况下,短短几分钟内,人的生命就会戛然而止。
那么,猝死发生前,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征兆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猝死征兆:
1. 胸痛:胸痛是猝死最常见的征兆之一,通常表现为胸闷、压迫感或疼痛感,有时甚至放射到颈部、肩部或手臂。
2.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也是猝死的前兆之一,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或呼吸费力。
3. 头晕:头晕、头痛或晕厥也是猝死的前兆之一,特别是突然发生的头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4. 心悸:心悸,即心跳加速、不规律或感觉心跳停止,也是猝死的前兆之一。
5.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也是猝死的前兆之一,特别是突然发生的恶心和呕吐。
那么,引起猝死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常见的原因包括:
1.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2. 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
3. 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
4. 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5. 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
那么,如何预防和识别猝死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3. 学习急救知识:学会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4. 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述征兆,应立即就医。
总之,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我们需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才能远离猝死的威胁。
心肌梗死,作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种突发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生活压力的积累和年龄增长是导致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心肌梗死猝死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首先,心肌梗死的发作前一个月内,尤其是有心脏疾病史的患者,往往会频繁出现心绞痛,且疼痛程度和范围逐渐加重。这种心绞痛不仅会发生在过度劳累时,甚至休息时也会发作,且没有明显的刺激因素。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和严重心律失常等症状,血压值也会出现波动。
其次,便秘也是导致心肌梗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许多老年人因便秘用力屏气,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在中医中药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心肌梗死分为多种类型,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在使用中药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患病类型,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心脏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先兆症状:心绞痛频繁发作、疼痛程度加重、休息时也会发作、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律失常和血压波动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以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或减轻后遗症。
为了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总之,了解心肌梗死猝死的原因,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保障生命安全。
心源性猝死,一种突然发生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当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时,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心源性猝死,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急救知识,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熟悉心源性猝死的表现。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怀疑心源性猝死: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胸外按压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如此循环5个周期。同时,要评估心肺复苏的效果,包括患者是否恢复意识、是否有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如果复苏失败,则立即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心肺复苏抢救活动。
除了急救措施外,预防心源性猝死也很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总之,心源性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了解急救知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生命保驾护航。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它不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近年来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了解冠心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对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 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血脂异常,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
3. 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冠心病风险。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较重,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5.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
6. 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冠心病风险。
那么,冠心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饮食禁忌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奶油、蛋黄等。
2. 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如油炸、煎炒、烧烤等。
3. 控制食盐摄入量:过多的钠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4. 限制饮酒: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脏负担。
5. 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
6. 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控制血糖。
除了饮食控制外,冠心病患者还应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近年来,猝死事件频发,从运动员、白领、学生到医生、游客、公司高管,无一幸免。这一看似离我们遥远的词语,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令人惊恐。
那么,哪些人容易发生猝死?如何预防猝死的发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猝死的高危人群
1.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
2.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心脏病患者;
3. 吸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4. 偶发心慌、心悸、胸痛、晕厥等疑似心脏问题者;
5. 家族中有猝死病史者。
二、猝死的预防措施
1.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慢性病;
3. 心脏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4. 学习急救知识:学会心肺复苏等基本急救技能;
5. 心脏病患者的家属也要了解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猝死救治
一旦发生猝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异物;
2. 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总之,猝死并非不可预防,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猝死风险。
心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第27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技术。
本届长城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7300名参会代表,其中包括24家国外学会的代表。会议共设置了67个学术论坛,包括22个联合论坛,共有2107个学术报告,其中外宾讲课236个。会议还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会议内容,累计直播时长达到59小时39分钟。
会议的重点之一是手术示教演示,共有13家国内中心和2家国外中心参与了手术展示,共展示了59台手术,涵盖了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和心脏电生理等多个领域。此外,长城会“第一直播间”邀请了98位专家进行圆桌讨论,涵盖了互联网医疗、心脏康复、抗栓治疗、电生理等多个热点话题。
长城会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技术的平台。会议的举办,有助于推动我国心脏病学的发展,提高我国心脏病学的治疗水平。
除了学术交流,长城会还注重患者的教育和关爱。会议期间,举办了多种患者教育活动,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27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国心脏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技术,为我国心脏病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夏季,人们往往会认为天气炎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已经过去。然而,事实上,夏季依然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之一。
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被称为“富贵病”。
夏季,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到5倍左右,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同时,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此外,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升高,也容易导致血管堵塞甚至引起心肌梗死。
夏季,冠心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总之,夏季冠心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防范,避免疾病发作。
冠心病患者应当避免饮用啤酒,以及其他含酒精的饮品,如白酒、红酒等。酒精会对心脏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包括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这是因为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压升高,在血管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血压可能会升高至比饮酒前更高的水平,对心脏造成损伤。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心悸、气短等,这些症状可能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感冒、吸烟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血栓栓塞等,甚至导致心脏结构损伤和心源性猝死。
为了预防冠心病,患者应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镁的食物,如小米、玉米、豆类和豆制品、枸杞、龙眼等,镁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溶,抑制凝血或稳定血小板,防止血小板聚集。此外,富含铬的食物,如酵母、牛肉、肝脏、全谷物、奶酪、红糖等,可以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含锌较多的食物,如肉、牡蛎、鸡蛋和牛奶,可以帮助调节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将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同时,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血脂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脉腔内成形术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等。
冠心病患者应选择正规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较高,患者可以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心血管病医院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源性猝死,这一听起来就让人感到恐惧的疾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心源性猝死发作之前,往往会有一些征兆,提醒我们及时采取行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源性猝死征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关注。
首先,胸闷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征兆。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憋闷、疼痛,甚至呼吸困难,仿佛要窒息一般。如果近期频繁出现这种症状,请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其次,心慌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常见征兆。患者会感觉心脏跳动加速,有突突跳的感觉,这可能是心律失常导致的。尤其是频繁发作室性心律失常或房颤等,危险性会更高。
此外,疲劳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潜在征兆。在没有进行剧烈运动、熬夜失眠、生病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都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并且容易失眠,那么也要警惕可能是心脏方面出现了问题。
情绪不稳定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征兆。有些患者在发作之前,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对于预防心源性猝死至关重要。
此外,肢体麻木、看不清东西、走路不稳等症状,也可能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了解和关注心源性猝死的征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病风险。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更要尽早就医,进行定期检查,以防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