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远离癌症让体质多碱少酸

远离癌症让体质多碱少酸
发表人:陈丹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研究表明,酸性体质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导致体质酸化,进而引发癌症。

那么,酸性体质是如何引发癌症的呢?

首先,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盐分食物,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积累过多。其次,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酒、吸烟等,也会导致体质酸化。长期体质酸化会破坏人体正常的代谢平衡,降低免疫力,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预防癌症,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此外,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

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患者,除了接受常规的手术治疗和化疗外,还可以通过调整体质,改善酸性体质,提高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癌症。

以下是一些改善酸性体质的方法:

1. 多吃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豆类等。

2. 限制酸性食物摄入:如高脂肪、高热量、高盐分食物、烟酒等。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

5.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抗癌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酸中毒疾病介绍: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较常见的酮体生成超出酮体利用能力的代谢性酸中毒疾病。是指当处于糖尿病、饥饿、酒精刺激情况下,机体胰岛素不足或糖分缺乏导致脂肪过多分解,属于酸性物质的酮体浓度进而增高。蓄积过多时使血液变酸引发酸中毒。该病的常见病因有糖尿病、饥饿、酗酒等。临床表现包括早期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乏力,晚期昏迷,部分患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抑制、脱水、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上急症采用抗休克治疗处理,日常则降血糖药物治疗为主。预后情况较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可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的患者则可能出现循环衰竭、昏迷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酮症和酮症酸中毒是两种与体内酮体产生相关的疾病,虽然它们都与酮体有关,但症状和严重程度却截然不同。

    酮症是由于体内酮体产生过多,而无法被完全利用和清除,导致血液中酮体水平升高。一般情况下,酮症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酮体产生过多,就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会导致血糖升高、酸中毒、脱水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因为他们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利用酮体。

    为了预防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措施:

    1.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饮食上保持均衡,避免摄入过多高糖、高脂食物。

    3. 规律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4.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5. 出现酮症症状时,及时就医。

  •   在日常生活中,酸奶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其健康益处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然而,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酸奶产品,如何挑选一款真正优质的酸奶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的难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酸奶。根据国家标准,酸奶的配料表中,牛奶必须排在第一位。如果第一位是水,那么这款产品很可能就是乳酸饮料,而非真正的酸奶。

      其次,蛋白质含量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优质酸奶的蛋白质含量通常不低于2.9克/100克。此外,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营养指标。建议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酸奶,以减少糖分的摄入。

      对于脂肪含量,普通酸奶的脂肪含量一般为2.5~3.0克/100克。如果脂肪含量过高,则可能导致摄入过多热量。

      近年来,常温酸奶逐渐流行起来。这类酸奶不仅解决了传统酸奶“怕凉”的问题,还方便储存和携带。然而,由于微生物被灭活,常温酸奶在益生菌方面可能不如传统酸奶。因此,在选择酸奶时,还需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权衡。

      总之,挑选优质酸奶需要关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以及益生菌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我们可以让酸奶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健康问题。癌症,这一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如今已成为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例,平均每天有8550人被确诊为癌症。那么,如何预防癌症呢?研究表明,维持身体酸碱平衡是预防癌症的关键。

    人体内存在着酸碱平衡,这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当人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时,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癌细胞在酸性环境中更容易生长和扩散,因此,酸性体质被认为是癌症的“温床”。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是否为酸性体质呢?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能表明你的体质偏酸:

    • 经常感到疲劳、困倦、乏力
    • 容易感冒、免疫力下降
    • 消化不良、便秘
    • 皮肤暗沉、无光泽
    • 容易长痘、皮肤问题较多

    要改善酸性体质,首先要注意饮食结构。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如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及过度加工的食品。同时,要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坚果、豆类等。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酸性体质:

    • 饮用醋饮料:醋是一种天然的碱性食品,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帮助维持酸碱平衡。
    • 泡澡:泡澡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酸性物质,同时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 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氧气,提高免疫力。
    • 按摩: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机能。

    总之,预防癌症要从改善酸性体质开始。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癌症的风险,拥有健康的生活。

  •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却发现酮体检测依然呈阳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诱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什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以及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升高所导致的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二、DKA的常见诱因

    1. 急性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急性胃肠炎等。

    2. 胰岛素减量不当或停用。

    3. 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过度饥饿、大量饮用甜品、酗酒等。

    4. 应激因素:如急性心梗、脑卒中、手术、创伤、妊娠与分娩、精神刺激等。

    5. 运动过度:特别是胰岛素严重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激烈运动可诱发酮症酸中毒。

    三、DKA的诊断与治疗

    1. 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嗜睡、呼吸深快等;体征包括呼吸有酮味、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升高、血酮体升高、pH值下降等。

    2. 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治疗、补液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等。

    四、DKA的预防

    1. 规律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波动。

    2. 严格遵守饮食原则,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饥饿等。

    3. 积极治疗感染等诱因。

    4. 遵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

    5. 避免过度运动。

    五、总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了解DKA的诱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DKA的发生。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疾病管理,以预防各种并发症。以下是一些与糖尿病相关的科普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一、糖尿病并发症的类型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大类。

    1. 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低血糖症、各种急性感染等。

    2. 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与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手术、创伤、妊娠和分娩、精神刺激等。

    症状:早期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如极度软弱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部不适、深而快的大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等。

    治疗:包括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消除各种诱因、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等。

    三、低血糖症的症状与处理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受抑制两方面症状。

    1. 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大汗、颤抖、视力模糊、饥饿、软弱无力、紧张、面色苍白、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凉等。

    2. 中枢神经受抑制表现:意识朦胧、头痛头晕、健忘、语言障碍、嗜睡、精神失常、恐惧、慌乱、幻觉、躁狂等。

    处理:发生低血糖时,如清醒状态应立即食用可快速升高血糖的食品(如糖水、糖果、果汁、巧克力等)。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神志不清时,家属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急诊静脉推注高浓度葡萄糖。

    四、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

    1.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定期进行尿蛋白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3. 常做心电图,预防冠心病、心梗。

    4. 穿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经常观察皮肤有无破损、裂口、水泡等。

    5. 指甲不要剪得太短,不要用很热的水洗脚,不要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暖脚。

    6. 定期让医生检查脚以防糖尿病足。

  • 怀孕对于女性来说,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却充满了挑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想顺利怀孕,需要闯过三道关卡,才能保障母婴健康。

    第一关:孕前体检,评估生育能力

    在准备怀孕之前,女性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包括血糖控制情况、有无并发症等。只有血糖稳定、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女性,才具备生育能力。具体来说,血糖控制标准如下:

    • 空腹血糖不超过6毫摩尔/升
    • 饭后血糖不超过8毫摩尔/升
    •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7%之间

    第二关:孕前3个月,保持血糖平稳

    在确认可以怀孕后,女性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孕前3个月开始保持血糖平稳,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以免影响受孕和胎儿发育。建议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和运动。

    第三关:孕期坚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孕期是糖尿病患者最需要关注的时期。由于口服降糖药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孕期应坚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孕妇需要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孕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脂肪。
    • 适度运动: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
    •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孕期挑战,避免焦虑和压力。

    总之,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想顺利怀孕,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闯过三道关卡,才能保障母婴健康。

  •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患者渴望找到一种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方法。然而,现实情况是,尽管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不断涌现,但至今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

    一些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患者急于求治的心理,大肆宣传各种降糖保健品,声称能够快速降低血糖,甚至彻底治愈糖尿病。然而,这些保健品往往夸大其词,含有大量未知成分,甚至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案例一:王先生,一位患有糖尿病多年的患者,看到一则广告宣传的保健品,声称中药成分,无副作用,半个月就能使血糖稳定。在吃了半个月后,王先生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症状,血糖反而升高。经医院检查,发现王先生出现了酮症酸中毒,幸亏及时发现并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二:李女士,一位糖尿病患者,听信了朋友的推荐,购买了一种所谓的“降糖神药”。在服用一段时间后,李女士的血糖并未降低,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经过多方调查,发现这种“神药”实际上是一种含有禁用成分的非法药品。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该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注意饮食和运动。以下是一些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1. 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避免食用高糖、高脂的食物。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血糖异常。

    4. 遵医嘱: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5. 心理调适: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它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种情况。轻度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为单纯酮症,并无明显的酸中毒症状;中度酮症酸中毒则可能伴有轻中度的酸中毒症状;而重度酮症酸中毒则可能伴有昏迷,或虽无昏迷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进入昏迷状态。

    较重的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2. 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些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症状,有时甚至被误诊为急腹症。造成腹痛的原因尚不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脱水及低血钾所致的胃肠道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有关。

    3. 呼吸改变:由于酸中毒所致,当血pH值低于7.2时,呼吸会变得深快,以利于排酸;当pH值低于7.0时,则可能发生呼吸中枢受抑制。部分患者的呼吸中可能会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4. 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到5%的患者可能会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脱水超过体重15%的患者则可能会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 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可能有头痛、头晕、委靡不振等症状,继而可能出现烦躁、嗜睡、昏迷等症状。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等。

    6. 诱发疾病表现:各种诱发疾病均有特殊表现,应予以注意,以免与酮症酸中毒互相掩盖,贻误病情。

    根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不难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为了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尿酮体等指标,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一旦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膳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白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口感清脆,营养价值也极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白菜中的粗纤维含量丰富,具有促进消化、预防便秘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白菜性平、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咳嗽、便秘等,白菜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白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白菜中的钙质还能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食用白菜:

    1. 清炒白菜:将白菜切成段,用蒜末、生抽、盐等调料炒熟即可。

    2. 白菜豆腐汤:将白菜和豆腐一起煮汤,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

    3. 白菜炖肉:将白菜和猪肉一起炖煮,加入适量的葱姜蒜、生抽、盐等调料。

    4. 白菜炒肉丝:将白菜和肉丝一起炒熟,加入适量的生抽、盐等调料。

    需要注意的是,白菜性寒,脾胃虚寒者应适量食用。

  • 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您对它了解多少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DKA的成因、流行病学背景、诊治历史和现状。

    DKA的成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严晋华医师指出,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无法利用葡萄糖,只能通过脂肪酸产生酮体,从而引发DKA。

    DKA的流行病学背景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陆菊明在2012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上介绍,DKA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4%,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DKA的发生率可高达25%。DKA的死亡率与年龄有关,年轻人死亡率为2-4%,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为20%。过去20年内,DKA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依然很高。

    DKA的诊治历史

    陆主任介绍,胰岛素发现之前,DKA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DKA的治疗原则确立,死亡率从7.96%降至0.67%。近年来,床旁血β-羟基丁酸检测等技术的进展为DK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DKA的诊治现状

    随着胰岛素治疗和血糖监测的普及,DKA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目前,大医院中DKA的死亡率不到1%。然而,DKA依然是儿科和急诊误诊误治的重要原因。DKA可以作为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首发表现,临床表现多样,如昏迷、急腹症等。因此,提高对DKA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至关重要。

    总结

    DKA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了解其成因、流行病学背景、诊治历史和现状对于我们预防和治疗DKA具有重要意义。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