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两手换着用不得“鼠标臂”

两手换着用不得“鼠标臂”
发表人:生物医疗创新站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长时间使用电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鼠标手”和“鼠标臂”。

“鼠标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指长时间使用鼠标导致的腕部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状。而“鼠标臂”则是指由于长时间使用鼠标而导致的肩部、肘部和腕部疼痛,甚至可能引发神经损伤。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鼠标臂”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不良的坐姿和鼠标位置: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鼠标位置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肌肉紧张,增加关节压力。

2. 鼠标使用不当:频繁点击、拖动等动作,都会导致手腕和手臂肌肉疲劳。

3. 鼠标材质和重量:材质过硬或重量过重的鼠标,会增加手腕的负担。

为了避免“鼠标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正确的坐姿,调整鼠标位置,使其与手腕保持垂直。

2. 选择合适的鼠标,注意鼠标材质和重量。

3. 定期休息,进行手腕和手臂的伸展运动。

4. 使用鼠标垫,减轻手腕的负担。

5. 如有症状,应及时就医。

除了“鼠标臂”,长时间使用电脑还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1. 眼睛疲劳: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会导致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

2. 颈椎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颈椎负担加重,引发颈椎病。

3. 肩周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肩部肌肉紧张,引发肩周炎。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脑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预防各种职业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鼠疫疾病介绍: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又称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属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主要传染源为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主要传播方式为“鼠-鼠蚤-人”。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等。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需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当代社会,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障碍性疾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成为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

    药物治疗是慢性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据统计,全球销量排名前30位的“重磅炸弹”级药物,其有效性也不过40%-60%。约1/3的使用者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约1/6的使用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已经成为人类第五大死亡原因。

    为了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个性化治疗成为医学发展的趋势。中医学在个性化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中医学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也至关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

    在慢性病治疗过程中,医院和科室的合理设置也非常重要。例如,心血管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服务。同时,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也是影响慢性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总之,面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通过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医院和科室的合理设置,共同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 严重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多样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当细菌感染发生在肠道时,患者常常会出现高烧,这表明感染已经相当严重。除了高烧外,常见的症状还包括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出现脱水等严重后果。

    对于急性肠胃炎引发的高烧,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需要大量饮水,并在必要时接受输液补液治疗。同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以有效控制感染。

    肠道细菌感染时,患者的胃肠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糜烂出血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发热等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症状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引发中毒性肠炎、溃疡性肠炎以及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细菌感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可能导致多种疾病。例如,鼠疫、沙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更严重的是,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细菌感染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以及携带细菌的微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预防细菌感染非常重要。

    为了预防细菌感染,我们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例如经常洗手,并采取正确的洗手方式。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充分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如果不幸感染细菌,我们应该积极就医,不要延误病情。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总之,了解严重细菌感染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细菌感染的发生。

  • 鼠疫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其预防和控制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从鼠疫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防范鼠疫。

    一、鼠疫的传播途径

    鼠疫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动物传播: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旱獭、田鼠等。这些动物携带鼠疫杆菌,通过跳蚤叮咬传播给人类。
    • 人传人: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 食物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病肉或接触病畜的皮毛也可能感染鼠疫。

    二、鼠疫的预防措施

    1. 严格控制传染源

    (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

    (2)消灭动物传染源:在疫源地开展灭鼠、灭蚤运动,控制鼠间鼠疫。

    (3)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交通和国境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交通工具和人员进行灭鼠、灭蚤消毒。

    2. 保护易感者

    (1)预防接种:在鼠疫流行季节,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如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等。

    (2)个人防护:进入疫区的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并避免接触病畜和病肉。

    三、鼠疫的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鼠疫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四环素等。

    2. 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如输氧、补液等。

    四、总结

    鼠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鼠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落实预防措施、提高早期诊断能力,可以有效降低鼠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鼠疫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历史上曾多次造成大规模的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了解鼠疫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鼠疫变得尤为重要。

    要预防鼠疫,首先要了解鼠疫的传染源。鼠疫的传染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原体传播

    鼠疫的病原体为鼠疫耶尔森菌,主要通过跳蚤传播。当跳蚤叮咬感染了鼠疫耶尔森菌的啮齿类动物后,病原体会在跳蚤体内大量繁殖,并通过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

    2. 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等方式进行。其中,肺鼠疫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3. 鼠间鼠疫

    鼠间鼠疫是鼠疫的主要传染源。鼠疫耶尔森菌在啮齿类动物之间传播,如鼠、兔、狐狸等。当啮齿类动物感染鼠疫耶尔森菌后,病原体会通过跳蚤传播给其他啮齿类动物,从而形成鼠间鼠疫。

    为了有效管理鼠疫传染源,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鼠疫疫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鼠疫疫情,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2. 灭鼠、灭蚤

    定期开展灭鼠、灭蚤工作,降低鼠疫耶尔森菌的传播风险。

    3. 加强个人防护

    在疫区或可能接触鼠疫耶尔森菌的环境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避免感染。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鼠疫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总之,了解鼠疫传染源,加强鼠疫防控,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 鼠疫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其致病菌鼠疫杆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鼠疫杆菌对宿主的要求较为苛刻,但在特定条件下仍然能够寄生并引发疾病。本文将介绍鼠疫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

    鼠疫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侵入途径:鼠疫杆菌主要通过皮肤伤口侵入人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

    2. 局部繁殖:侵入体内的鼠疫杆菌在局部淋巴结繁殖,引发淋巴结炎,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

    3. 系统感染:病菌入血后,引发败血症,导致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等。

    4. 多器官损害:鼠疫可累及多个器官,如肺、脾、肝、中枢神经系统等,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

    5. 肺鼠疫:病菌播及肺部,引发肺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蚤媒传播:鼠蚤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或人类传播病菌。

    2. 直接接触传播:与感染鼠疫的动物、患者或其尸体直接接触,以及接触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可引起感染。

    3. 呼吸道传播:肺鼠疫患者通过呼吸、谈话、咳嗽、打喷嚏等途径传播病菌。

    为了预防和控制鼠疫,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对鼠疫疫情的关注,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

    2. 对啮齿动物进行灭蚤和捕杀,切断蚤媒传播途径。

    3. 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感染鼠疫的动物或患者接触。

    4. 接种鼠疫疫苗,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

    5. 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鼠疫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发生。为了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文将详细介绍鼠疫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传播。鼠疫主要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如鼠类、旱獭等,当人类进入疫区或接触感染动物时,就可能感染鼠疫。

    二、鼠疫的症状表现

    鼠疫的症状多样,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腺鼠疫: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常见于腹股沟、腋下、颈部等部位。

    2. 肺鼠疫: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3. 败血症鼠疫: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高热、寒战、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

    三、鼠疫的治疗方法

    鼠疫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抗生素治疗: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是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

    2. 对症治疗: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持治疗等。

    四、如何预防鼠疫?

    1. 避免进入鼠疫疫区。

    2. 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等。

    3. 接种鼠疫疫苗。

    4. 发现疑似鼠疫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五、总结

    鼠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只要我们加强预防措施,提高警惕,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鼠疫的流行。

  • 最近我家小孩被仓鼠咬了,让我有些担心。一周前,小孩在玩仓鼠时被咬了一口,我当时没太在意,觉得小伤口应该没事。但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仓鼠传染病的信息,还是有些担心,于是决定到***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医生很耐心地询问了小孩被咬的情况,还提醒我要保持镇定,不要过于担心。医生给我详细解释了关于仓鼠传染病的情况,让我对小孩的情况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同时,医生还告诉我,如果小孩出现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对小孩的伤口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伤口已经快好了,也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医生还提醒我,如果小孩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这让我觉得医生非常负责任。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对仓鼠传染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如何观察小孩的情况,并且放心了很多。非常感谢***互联网医院的医生,让我在家就能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 2019年11月27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江岸苏木江岸嘎查一名牧民在四子王旗人民医院就诊期间,经国家和自治区专家会诊,确诊为腺鼠疫病例。该患者发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内活动过。目前,该患者已在当地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对4名密切接触者已按要求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无发热等异常。

    四子王旗当地已对患者住所及其周边牧户居住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并在患者住所周围开展了灭鼠灭蚤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鼠疫可防可控可治,但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为了预防鼠疫,专家提醒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私自捕猎、剥食、携带疫源动物,同时做好防蚤叮咬措施,避免被蚤叮咬。野外工作人员,要提高鼠疫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目前,治疗腺鼠疫的主要药物为抗生素,如链霉素、四环素等。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此外,医院和疾控部门也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鼠疫防治知识普及,让公众了解鼠疫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黑死病,这一曾在欧洲肆虐的鼠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科学家们通过对古代骨骼DNA的研究,揭示了黑死病的真相。研究发现,黑死病很可能是由一种目前已经灭绝的鼠疫耶尔森菌导致的。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黑死病的起源,还为现代鼠疫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科学家们通过对109具骨骼进行DNA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这些基因序列与已知版本不同,表明造成黑死病的病原体可能已经灭绝。由于现代鼠疫仍然存在,这一发现对于我们了解鼠疫的进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黑死病的爆发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了解黑死病的起源和传播方式,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控制现代鼠疫的流行。此外,这一研究也为其他古老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黑死病的爆发也让我们认识到,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加强疾病监测,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

    总之,黑死病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还为现代疾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鼠疫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其危害性不容忽视。本文将详细介绍鼠疫的临床表现、类型、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鼠疫的临床表现

    鼠疫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潜伏期可延长至10天。其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1. 腺鼠疫: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红肿、发热,可形成脓肿。常见于腹股沟、腋窝、颈部等部位。

    2. 肺鼠疫: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病情进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休克等原因死亡。

    3. 败血症型鼠疫:是最为凶险的一型,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寒战、谵妄、昏迷、休克、DIC、皮肤出血和坏死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

    4. 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脑膜型鼠疫、肠鼠疫、眼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均较为罕见。

    二、鼠疫的预防措施

    1. 避免与鼠疫患者接触,尤其是密切接触者。

    2. 避免接触病媒生物,如跳蚤、鼠类等。

    3. 接种鼠疫疫苗,提高免疫力。

    4.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三、鼠疫的治疗方法

    鼠疫的治疗需要及时、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等。同时,需要加强支持治疗,如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等。

    四、总结

    鼠疫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了解鼠疫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