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急功近利的中国人难为食品安全买单

急功近利的中国人难为食品安全买单
发表人:健康百科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究其原因,除了监管不力外,也与国人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关。

一、食品添加剂滥用

为了追求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一些商家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例如,过量使用防腐剂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过敏等问题;过量使用色素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引发癌症。

二、农药残留超标

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违禁农药或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三、食品安全监管不力

食品安全监管不力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一些监管部门存在监管漏洞,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导致一些不法商家有恃无恐。

四、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一些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不够,购买食品时只注重价格和口感,忽视食品安全。

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 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律意识,规范生产流程。

3. 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4. 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食品安全标准。

总之,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食品类意外中毒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食品类意外中毒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在现代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其中食品色素的使用更是引发广泛争议。许多商家为了追求食品的色泽鲜艳,大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然而,这些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首先,人工合成色素的原料多为煤焦油、苯、甲苯等化工产品,其化学成分本身对人体有害。长期摄入这些色素,会消耗体内解毒物质,干扰正常代谢功能,甚至可能导致过敏、腹泻、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其次,一些人工合成色素还可能致癌。例如,偶氮类色素就被证实具有致癌性。近年来,一些被广泛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如“苏丹红”事件,都与这些有害色素有关。

    此外,人工合成色素还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研究表明,一些人工色素可能引发儿童多动症,甚至导致正常儿童行为改变。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已经严格规定了可使用食品色素的种类和安全剂量。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尽量选择天然色素,如苋菜红、胭脂红等。

    2. 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是否含有人工合成色素。

    3. 尽量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4. 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食品色素的使用,远离有害物质,保障身体健康。

  •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雅培公司,凭借其悠久的品牌历史和优质的母婴奶粉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然而,近期陕西宝鸡市场上出现的雅培奶粉虫尸事件,再次将雅培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并非雅培奶粉首次出现问题。回顾近几年,这家百年老字号品牌就多次遭遇“奶粉有毒”的危机。2009年,陕西宝鸡市场上的雅培奶粉惊现虫尸,代理商竟在接到投诉后威胁消费者。2012年,丹麦一家奶制品公司发现其生产线上的奶粉被润滑油污染,其中就包括雅培奶粉。2008年6月,雅培公司宣布全球召回两批婴儿配方奶粉,原因是产品被氧化。2008年11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雅培奶粉再次被卷入其中。

    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雅培奶粉的品牌形象,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提醒我们,在选择奶粉时,不应盲目迷信大品牌,而应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奶粉企业来说,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奶粉市场的监管,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健康的奶粉。

    以下是对雅培奶粉事件的一些反思:

    1. 奶粉企业应加强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奶粉市场的监管,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健康的奶粉。

    3. 消费者在选择奶粉时,应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盲目迷信大品牌。

    4. 社会应加强对奶粉行业的监督,共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 微波炉作为现代家庭常见的厨房电器,方便快捷,但使用不当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波炉使用禁忌,帮助大家安全使用微波炉。

    1. 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半熟食品中细菌仍在生长,二次加热无法完全杀死细菌,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2. 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解冻肉类已将表面低温加热,细菌可在此温度下繁殖,再次冷冻无法杀死细菌,需加热至全熟。

    3. 忌油炸食品:高温油易发生飞溅,引发火灾。若发生火灾,切勿开门,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4. 忌超时加热:食品在微波炉中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弃,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 忌用普通塑料容器:微波炉加热时,塑料容器可能变形并释放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健康。

    6. 忌用金属器皿:金属器皿在微波炉中加热会引发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损伤炉体,加热不熟食物。

    7. 忌使用封闭容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

    8. 忌将微波炉置于卧室:同时注意不要用物品覆盖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

    9. 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波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保持至少1米距离。

    在微波炉的使用和维护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微波炉要放置在通风的地方,附近不要有磁性物质,以免干扰磁场,影响工作效率。

    2. 炉内未放烹饪食品时,不要通电工作。

    3. 凡金属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热的容器,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宜在微波炉中使用。

    4. 微波炉的加热时间要视材料及用量而定,加热后可视食物的生熟程度再追加加热时间。

    5. 带壳的鸡蛋、带密封包装的食品不能直接烹调,以免爆炸。

    6. 一定要关好炉门,确保连锁开关和安全开关的闭合。

    7. 炉内应经常保持清洁。

    8. 定期检查炉门四周和门锁。

    9. 如有损坏、闭合不良,应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泄漏。

    10. 不宜把脸贴近微波炉观察窗,防止眼睛因微波辐射而受损伤。

    11. 不宜长时间受到微波照射,以防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使人体受损。

  • 近年来,有关“坏了一点的苹果会致癌”的说法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担心自己食用坏苹果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导致表面出现疤痕或腐烂。对于这些疤痕或腐烂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其是否安全食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果腐烂的原因。一般来说,水果腐烂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会分解水果中的营养物质,导致水果变质。在腐烂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毒素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对于坏了一点的苹果,我们并不需要过于担心。首先,如果苹果只是表面出现疤痕,且疤痕周围没有腐烂迹象,那么这些疤痕并不会影响苹果的食用安全。我们可以将疤痕部分削去,剩下的部分仍然可以放心食用。

    其次,如果苹果出现腐烂,我们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其是否安全食用。如果腐烂部分较小,且腐烂程度不严重,我们可以将腐烂部分削去,剩下的部分仍然可以食用。但如果腐烂部分较大,且腐烂程度较严重,那么我们最好避免食用,以免摄入有害物质。

    此外,为了确保水果的食用安全,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购买新鲜的水果,避免购买已经出现腐烂迹象的水果。
    • 妥善保存水果,避免水果长时间存放导致腐烂。
    • 在食用水果前,仔细清洗水果,去除表面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农药残留。
    • 注意观察水果的色泽、气味等,如果出现异常,应避免食用。

    总之,坏了一点的苹果并不会致癌。我们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放心食用水果,享受美味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健康。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广州作为美食之都,餐饮行业的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将围绕广州餐饮卫生问题展开,探讨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首先,我们要明确,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大事。广州餐饮业整体水平较高,但一些中小型餐馆的卫生状况却令人堪忧。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餐饮企业缺乏自律意识,管理不到位,导致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厨房卫生环境差。

    针对这一问题,广州市卫生局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包括降低健康证收费标准、全面监督并公布所有饮食行业卫生状况等。此外,还将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对不符合卫生规范的餐饮单位进行处罚,甚至吊销许可证。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自律。企业是食品卫生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加强自律,才能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执法部门也要加强监管,提高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除了企业自律和执法监管外,消费者也要提高自身意识,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单位就餐。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总之,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只有企业自律、执法监管和消费者意识共同提高,才能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餐饮环境。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近日,卫生部发布通告,提醒民众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以降低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的风险。然而,这一通告引发了一些企业的担忧和反击,他们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丙烯酰胺与人体致癌有直接关联。

    卫生部公告指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如油炸薯片、薯条等。这导致一些民众对油炸食品的担忧加剧。然而,一些食品企业却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丙烯酰胺与人体致癌有直接关联。

    例如,麦当劳表示,其食品符合安全要求,且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没有发现因丙烯酰胺而导致癌症的情况增多。肯德基也指出,许多中餐食品如油条等也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不应仅针对洋快餐。雀巢则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消费者需要改变饮食习惯。

    专家表示,丙烯酰胺在高温烹调下产生,偶尔食用无害,但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建议民众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煎炸类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但同时也需要理性看待。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盲目恐慌和抵制某些食品并不可取。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麦当劳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餐品牌,近日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放厨房,让消费者亲眼见证其产品的制作全过程,以此增强消费者对麦当劳食品的信心。

    据悉,麦当劳将于9月10日和11日两天举办“神奇之门”活动,邀请消费者预约参观其餐厅的厨房。消费者在指定时间内,可以跟随餐厅管理人员参观厨房的各个区域,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亲眼见证食材的清洗、加工、烹饪等环节。

    麦当劳方面表示,开放厨房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消费者对麦当劳食品的信心,让消费者了解其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同时,这也是麦当劳作为行业领先企业,为整个行业树立透明管理的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关于麦当劳等快餐品牌生产的炸薯条等产品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的争议。对此,麦当劳方面表示,丙烯酰胺是油炸食物、咖啡等在加工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物质,目前尚无明确结论表明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麦当劳方面强调,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麦当劳食品,并建议消费者保持均衡的饮食。

    此次麦当劳开放厨房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麦当劳食品的信心,也为其他快餐品牌提供了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快餐品牌会加入到透明管理的行列,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2015年第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共涉及肉及肉制品、调味品、酒类和蜂产品等11大类食品,1319批次样品。其中,15批次样品不合格,涉及22家生产经营企业。

    不合格样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生物超标:例如长沙市百合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野山椒凤爪,可能存在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二、生物毒素超标:例如安庆市高平老奶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香辣花生,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等生物毒素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食品添加剂滥用:例如山西古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饺子粉、青岛天玺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烤鳕鱼等,可能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四、金属污染物超标:例如上海味好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花椒粉,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物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五、禁用兽药残留:例如广州市宝生园有限公司广州宝生园蜂产品厂生产的山花蜂蜜,可能存在禁用兽药残留。

    六、品质指标不达标:例如上海云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花腊肉、张家界郝胖子旅游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土家瘦肉等,可能存在品质指标不达标的情况。

    针对不合格产品,总局已部署地方相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核查处置,依法立案查处,并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总局)近日正式挂牌,标志着卫生委、农业部、食药总局“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架构初步形成。

    据了解,国务院对国家食药总局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的“三定”方案基本已成形,近日将出台。此次机构改革之前,食品安全监管是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和计生委)牵头,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分段监管的格局,其中国家药监局仅为副部级单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认为,过去分段管理的“缝”很大,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都可以追溯到分段管理的弊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此前几个部委都有自身主要的职能,安全职能是额外加上去的,基本上只管产业不管安全,而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此需要把分散的安全责任集中到一个部门。

    按照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以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较于“九龙治水”式的分段监管,现在食品安全监管形成了由管源头的农业部门、管生产流通和终端的食药部门、负责风险评估与标准制定的卫生部门三家组成的新架构,趋向于一体化的监管体制。

    然而,专家们认为,部门调整只是形式,关键还是要将监管责任做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表示,食品安全主要集中由一个部门来做监管,部门内部就要设置好,即哪些人是管决策的,哪些人是管执行的,哪些人是管监督的,使权力的运行相互制约,不能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同时还监督自己。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问题也备受关注。其中,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的争议尤为激烈。

    天然色素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色素,如草莓、番茄、胡萝卜等。它们不仅能够为食品增添色泽,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例如,草莓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等作用;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则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与天然色素相比,合成色素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常见的合成色素包括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等。虽然合成色素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但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研究表明,部分合成色素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染料,被证实具有致癌性。长期食用含有苏丹红的食品,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中使用的合成色素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按规定限量使用。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提高警惕,避免购买过分鲜艳或游离于本色的食品。

    在选择食品时,消费者可以关注以下方面:

    1. 食品标签: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使用的色素种类和含量。

    2. 食品颜色:选择颜色自然、接近原料本色的食品。

    3. 食品来源: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购买食品。

    总之,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