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着夏日的到来,高温、潮湿的气候让人感到不适。夏季养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而中医认为夏季阳气外浮,气血运行旺盛,皮肤毛孔开泄,汗液排出,以适应暑热的气候。
然而,夏季的高温潮湿环境也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引发中暑、腹泻等疾病。因此,夏季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夏季养生原则:因人、因时、因地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夏季养生也不例外。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养生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夏季养生要从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入手。
二、精神调养:神清气和,心静自然凉
夏季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精神调养尤为重要。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到养护。可以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外出旅游,消夏避暑,既使人心旷神怡,又能锻炼身体。
三、饮食调理:清热解暑,健脾益气
夏季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能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
四、运动养生:游泳、散步、太极拳等
夏季运动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项目,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锻炼,以免中暑。游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直接消暑,使人神清气爽,运动量再大也不会有中暑危险。此外,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也适合夏季进行。
五、其他养生方法:酸梅汤、香薰等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养生方法,如喝酸梅汤、使用香薰等。酸梅汤具有开胃、提高食欲、敛汗安神的作用,适合夏季饮用。香薰则可以舒缓心情,消除疲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三伏天,高温酷暑,潮湿闷热,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困顿疲乏等症状,如何开胃健脾、轻松度过三伏天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医科刘建华主任医师为我们支招。
首先,清热消暑是三伏天养生的关键。刘建华主任建议,可以适当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既能祛暑清热,又能祛湿健脾。此外,莲子汤、苦丁茶等带苦味的饮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健脾也是三伏天养生的重要环节。刘建华主任建议,可以多吃豆类,如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等,以及薏米。鸭肉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冬瓜薏米煲老鸭是三伏天不错的选择。
夏季出汗较多,容易失水。刘建华主任建议,可以多进食汤、羹、粥等水分较多的食物,以及时令瓜果,如西瓜、丝瓜等,补充水分。
此外,刘建华主任还推荐了三款祛暑凉汤:清火喝“三花汤”(菊花、金银花、扁豆花),祛湿喝“三叶汤”(新鲜荷叶、新鲜藿香叶、新鲜玫瑰花瓣),健脾喝“三豆汤”(绿豆、红豆、薏米)。
总之,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我们可以在三伏天保持身体健康,轻松度过炎炎夏日。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高温作业成为了许多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高温作业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摄氏度或以上的作业。高温作业几乎遍布于工业生产的所有行业,如炼钢、轧钢、炼铁、炼焦、铸造、锻造、热处理、造纸、塑料生产、水泥生产、窑炉、锅炉房,另外,夏季露天作业如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也属于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环境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温环境下,人体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发作。
2.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心脏功能。
3. 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能力下降,容易导致体温升高,引起中暑,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
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从事高温作业,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进行体格检查,评估是否适合从事高温作业。
2. 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晒、透气性好的防护用品。
3. 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合理安排工作。
4. 加强营养补充,多饮水,保持电解质平衡。
5. 出现不适症状时,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就医。
总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需要特别注意自身健康状况,避免因高温作业而引发疾病发作。
夏季高温天气,儿童更容易出现中暑和暑热症。这两种疾病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小儿中暑和暑热症的饮食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一、疾病概述
1. 中暑: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热量过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
2. 暑热症:暑热症是夏季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口渴、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
二、饮食注意事项
1. 适当补充水分:夏季高温天气,儿童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因此,应鼓励儿童多喝水,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2. 选择清淡饮食:夏季高温天气,儿童食欲不振,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3. 避免暴饮暴食:夏季高温天气,儿童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应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病情。
4. 适量摄入盐分:夏季高温天气,儿童出汗较多,容易导致体内盐分流失。因此,适量摄入盐分,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5.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辛辣、油腻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加重病情。
三、食疗方
1. 暑伤肺胃治则:清暑益气。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加减:病初壮热无汗,加香薷10克、羌活10克;
烦渴引饮,舌苔黄燥,加生石膏30克、鲜生地10克;
纳呆食少,加白术10克、麦芽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要方。
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为主药,荷梗、石斛、麦冬清热生津,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粳米、甘草益胃和中。
处方举例:
西洋参6克(另煎)石斛10克 麦冬10克黄连3克 竹叶6克 知母10克 西瓜翠衣10克荷梗10克 甘草6克
2. 下虚上盛治则:温下清上。
主方:温下清上汤加减。
加减:心烦口渴,加莲子心3克、玄参10克;
口渴不止,小便清长,加金匾肾气九10克(包煎);
大便稀薄,加山药10克、扁豆衣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虚实并治,寒热并用之方。方中附子温肾阳,黄连清心火,磁石潜降浮越之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嫖蛸、莲须温肾固涩,天花粉、蛤粉清热生津止渴。
处方举例:
附子6克(先煎)黄连1.5克 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 覆盆子10克 桑嫖蛸10克 莲须6克 天花粉10克 磁石30克(先煎)玄参10克
夏季高温天气,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中暑,这是一种常见的夏季疾病。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等。
中暑的高发人群包括长时间在室外工作或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群。除了高温暴晒,湿度过重或无法正常排汗也容易导致中暑。
中暑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中暑表现为体温升高、头晕、口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可采取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等措施缓解症状。中度中暑可能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需及时就医。重度中暑可能导致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
预防中暑,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盐分摄入,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使用防晒霜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必要时就医。
中暑的治疗主要包括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轻度中暑可在家中自行处理,中度以上中暑需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中暑患者康复后,应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再次发生中暑。
数字化门诊:统计时间:5月27日-6月2日(截至15:30)样本采集:市一医院、市中医院各主要科室一周门诊人次:
市一医院 中医院内科 13304 11355外科 2834 2484妇科 1953 2748儿科 3748 969急诊23971052样本医院疾病谱(按增幅大小依次排列)市一医院:本周好发疾病为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感冒、哮喘、干眼症等。市中医院:该院心血管内科门诊里体形不胖、年龄不大的高血压病人越来越多,还有专家指出大约10%的高血压病人年龄还不到30岁。高血压病人年轻化与不健康的作息规律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祝光礼主任医师分析,一些年轻人,如写字楼里的白领,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缺乏运动,又喜欢吃辛辣、口味重的快餐等,很可能引发高血压。还有部分患者是因为遗传等原因发病。由于症状不明显,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目前杭州医院已经有规定,30岁以上初诊病人都要测量血压,以及早发现并治疗。
重点监测———情绪中暑本周,市一医院急诊室碰到4起洗胃病案,其中有两人是因为心情不好而吃了过多的安眠药。专家认为,气温超过30℃,日照时间过长时,情感障碍发生率会明显上升,有人把它称为情绪中暑,尤其在中老年人中发生频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不能认真安下心来思考问题;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以及行为古怪。常固执地重复一些行为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等。最有效的调节方法是尽可能增加睡眠时间,特别是早上可以趁凉快晚起一会儿,当气温达到或超过33℃时,老年人就不要再做体育活动,以免造成体能消耗过多。
预防高血压,年轻人也要重视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摄入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4. 定期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特别是高血压的早期筛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保持身体健康。
夏日炎炎,宝宝们活泼好动,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宝宝,避免因不当行为导致宝宝中暑或其他健康问题,本文将针对夏季宝宝常见的六种不当行为进行剖析,并提供科学的防暑建议。
一、光身子开裆裤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皮肤娇嫩,穿着开裆裤更透气凉爽。然而,长时间穿着开裆裤容易导致阴部细菌滋生,增加感染风险。建议给宝宝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并保持阴部清洁干燥。
二、过量食用冷饮和水果
夏季气温高,宝宝食欲下降,很多家长会给宝宝准备各种冷饮和水果。然而,过量食用冷饮和水果容易导致宝宝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建议适量给宝宝食用冷饮和水果,并注意食物卫生。
三、长时间待在空调房
为了防止宝宝中暑,有些家长会将宝宝长时间关在空调房内。然而,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宝宝呼吸道疾病。建议合理使用空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适时开窗通风。
四、洗澡后立即吹风扇
宝宝出汗后,家长往往急于给宝宝洗澡,然后吹风扇降温。然而,洗澡后立即吹风扇容易导致宝宝感冒、头痛等不适。建议等宝宝身体干燥后再吹风扇,或使用电吹风等设备。
五、光脚踩地
有些宝宝喜欢光着脚在草地、沙地上玩耍,这容易导致宝宝脚部受伤、感染细菌等。建议给宝宝穿上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光脚踩地。
六、对着风扇吹“颤音”
有些宝宝喜欢对着风扇吹“颤音”,觉得很有趣。然而,风扇吹出的气流容易导致宝宝感冒、头痛等不适。建议避免让宝宝对着风扇吹“颤音”。
总之,夏季照顾宝宝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避免因不当行为导致宝宝健康受损。家长们要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为宝宝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导语: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炎热季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阳气逐渐下降,各种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帮助大家健康度过夏季,本文将从养阳、情绪、湿热、睡眠、饮食、健身六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夏季养生定律。
第一关:养阳关
夏季气温升高,人体阳气旺盛,但同时也容易伤阳。出汗过多、水分补充不及时会导致津液亏损,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肠胃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在夏季出现心脏功能紊乱。因此,夏季养生要注重养阳,保持阳气充足。
对策:保持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室温保持在27℃左右。夏季要避免贪凉,保持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
第二关:情绪关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此外,情绪波动过大还可能引发肠胃功能紊乱、呼吸系统疾病等。
对策: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要特别注意情绪管理,降低疾病发作风险。
第三关:湿热关
夏季多暑多湿,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头重脑疼、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也容易在夏季出现咳嗽、气管疾病反复发作等问题。
对策:饮食清淡,多吃消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荷叶、薏米等。保持室内通风,调节室内湿度。
第四关:睡眠关
夏季昼长夜短,夜间温度较高,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阴阳失衡”的情况,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
对策: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睡眠。
第五关:饮食关
夏季饮食不宜过饱,应保持七、八分饱。饮食要全面、均衡,避免挑食、偏食。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油炸食品。
对策:夏季适宜食用的食物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可饮用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等饮料。
第六关:健身关
夏季出汗量较大,运动出汗可以帮助排毒,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对策:饭后一小时进行运动,运动不宜太激烈,避免流过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适合夏季进行。夏季要注重补充水分,排除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中暑,这一在高温环境下常见的疾病,常常因为其症状与某些其他疾病相似而被混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识别和处理中暑,本文将盘点易与中暑混淆的疾病,并介绍如何正确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那么,哪些疾病容易与中暑混淆呢?
1.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与中暑不同,多是在天热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含钾丰富的饮料或食物,引起体内损失过多所致。其主要表现为四肢酸软无力,尤以下肢最为明显。低钾血症患者可以通过补充含钾食物来缓解症状,而中暑则不会因为进食而有所缓解。
2.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前部疼痛,同时伴有全身不适。与中暑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一般会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必须及时就医。
3. 感冒:虽然中暑有发热的现象,但没有鼻塞、流涕、怕冷或咳嗽等感冒症状。中暑患者往往伴有胸闷、心慌症状,而感冒一般不会出现这类情况。
4. 热中风:因酷暑气温高诱发的中风,俗称热中风。对于有高血压、中风病史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中暑的同时很可能会诱发中风。若出现头晕、头痛、半边肢体发麻等症状,要警惕可能是热中风。
5. 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其症状包括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热射病病情危重,需要立即就医。
了解了易与中暑混淆的疾病后,我们再来谈谈如何预防中暑。
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高温天气下,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选择饮用白开水、淡盐水等。
2.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高温时段,尤其是中午时分,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在烈日下暴晒的时间。
3. 保持室内通风: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空气流通不畅导致中暑。
4. 注意饮食均衡: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5. 遵医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高温天气下更易发生中暑,应遵医嘱,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在炎炎夏日,合理的饮食养生尤为重要。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夏季养生饮食的妙法,并重点介绍药粥的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医典籍《医药六书》中记载:“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药粥因其易于消化吸收,且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以下是一些夏季常用的药粥:
1. 绿豆粳米粥: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与粳米同煮成粥,适合夏季食用,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
2. 苦瓜菊花粥:苦瓜清热解毒,菊花平肝明目,两者搭配成粥,可清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下痢等症状。
3. 西瓜皮粥:西瓜皮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与大米同煮成粥,适合夏季食用,可预防中暑。
4. 薏米赤小豆粥:薏米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效,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两者搭配成粥,可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值得注意的是,药粥虽然对人体有益,但并非人人适宜。例如,绿豆粥和西瓜粥偏凉性,慢性腹泻及胃寒的人不宜食用。此外,月经期间的妇女也不宜食用偏凉性的药粥。
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中暑,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有助于预防“情绪中暑”。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酷暑天气频发,中暑成为了常见的健康问题。中暑不仅会导致身体不适,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中暑,我们需要了解中暑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中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高温环境、烈日直射、空气流通不畅、身体水分不足等。其中,高温环境是最主要的因素。当气温超过35℃时,人体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口渴、乏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皮肤干燥、面色潮红等。根据中暑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中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降温、休息等。对于轻度中暑,可以通过休息、喝水、擦浴等方式进行自我缓解。对于中度中暑,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降温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重度中暑,需要立即进行抢救,以免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中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高温环境。
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喝淡盐水、绿豆汤等。
3. 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避免烈日直射。
4.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老人、孕妇和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