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陀螺族须警惕突发性耳聋

陀螺族须警惕突发性耳聋
发表人:家庭医疗小助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陀螺族’的行列,他们每天忙于工作、学习,几乎没有时间休息。这种高强度的生活状态,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其中突发性耳聋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听力丧失,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睡眠不足、情绪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对于‘陀螺族’来说,预防和应对突发性耳聋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 适当放松,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听力问题。
  • 一旦出现突发性耳聋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除了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应对突发性耳聋的方法:

1. 保持冷静:一旦出现听力下降,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 及时就医:突发性耳聋需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听力检查和相应的治疗。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服用一些药物,如激素、血管扩张剂等,以改善听力。

4. 物理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物理治疗,如声疗、电疗等,以促进听力恢复。

5. 心理支持:突发性耳聋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影响,患者需要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保持积极的心态。

总之,‘陀螺族’要警惕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耳聋病疾病介绍:
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在家中悠闲地度过着午后时光。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是父亲的声音,他显得有些焦虑:“女儿,我耳朵听不见,头晕得厉害,还有点恶心想吐。”我心中一紧,连忙安慰他:“别担心,爸爸,我马上帮你挂个号,找医生看看。”

    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显得更加虚弱:“谢谢你,女儿,你真是个好孩子。”挂断电话后,我立刻打开手机,找到了当地的互联网医院,为父亲预约了医生。

    几分钟后,医生接通了视频通话。我详细地描述了父亲的症状,医生听了后,严肃地说:“根据描述,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建议使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我赶紧记下了医生的处方,并立即去药店购买了药物。

    几天后,父亲的病情有所好转,但耳朵仍然听不见。我又一次预约了医生,这次医生建议我们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附近的三甲医院,挂了神经内科和耳鼻喉科的号。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我们,父亲的确患有突发性耳聋,同时还有耳石症的可能。医生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病情,并提出了治疗方案。我们决定遵医嘱,好好控制血糖,同时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和调血脂、抗凝药物。

    如今,父亲已经康复,耳朵也能听到一些声音了。我深感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感谢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

  • 那天,我踏入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带着左耳闷堵和嗡嗡声的困扰。面对屏幕那头的医生,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从十几天前的左耳闷堵,到后来的嗡嗡声,再到去医院做的听力测试,两耳高频听力下降的情况。

    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症状出现的时间、是否有服用药物、是否做过相关检查,每一个问题都让我感受到他对病情的重视。他问我是否有眩晕,我摇了摇头。他根据我的病情,初步考虑是突发性耳聋,建议我抓紧治疗。

    我紧张地问,这个需要住院吗?医生告诉我,根据我的病情,最好去医院住院治疗。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我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住院后,医生为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告诉我,我的病情并不严重,只要抓紧治疗就可以。他为我开了药,告诉我回家按时服用。我心中感激不已,医生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为人亲切,让我感到温暖。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按时服药,病情也逐渐好转。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让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 神经性耳聋,这一常见的耳部疾病,其早期症状不容忽视。除了听力下降这一最明显的表现,患者还可能经历一系列其他症状,如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虽有时好时坏,但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听力完全丧失,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治疗神经性耳聋,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都是导致耳聋的常见原因。早期治疗时,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以控制病情。然而,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对神经性耳聋的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此外,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也是预防听力进一步下降的重要措施。

    神经性耳聋的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以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

    神经性耳聋早期症状明显,但若能及时治疗,仍有机会恢复听力。患者应提高警惕,关注自身症状,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 近年来,青少年听力损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的学生群体。一项针对初中生的调查发现,96.7%的学生使用MP3/MP4,92.3%使用手机,46.7%选择耳塞式耳机,其中33.7%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甚至有5.6%的学生经常戴耳机入睡。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褚汉启教授指出,长时间戴耳机会导致听觉细胞损伤,进而引发听力下降甚至噪音性耳聋。预防听力损伤,需从增加营养、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大音量噪音刺激等方面入手。

    此外,使用耳机时应遵循“60-60原则”,即使用最大音量的60%音量,连续听音不超过60分钟。选择安静环境享受音乐,避免听觉器官疲劳。同时,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

    对于已经出现听力损伤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听力训练、助听器等。此外,家长和学校也应加强对青少年听力健康的关注,共同营造良好的视听环境。

    青少年听力损伤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 新生儿耳聋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社交能力和学习表现。预防新生儿耳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目前已知有多种药物具有耳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消炎痛等)等。孕妇在孕期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以免影响胎儿的听力。

    其次,要关注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耳聋病史的夫妻,应做好遗传咨询和婚前检查,降低生育聋儿的风险。

    此外,孕期感染也是导致新生儿耳聋的重要因素。孕妇应避免接触流感、风疹、麻疹、腮腺炎等病毒感染,并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预防新生儿耳聋,还需要关注孕期营养和保健。孕妇应摄入充足的叶酸、维生素D等营养素,并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最后,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预防新生儿耳聋的重要手段。建议出生后尽早进行听力筛查,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尽早干预。

  • 耳鸣,这种常见的现象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它不仅影响听力,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那么,左耳经常耳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耳鸣的神秘面纱,并提供一些预防和治疗建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耳鸣的常见原因:

    1. 熬夜与疲劳:熬夜是现代人的通病,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耳鸣。

    2. 饮食不当:过度控制体重、节食减肥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耳部健康。

    3. 长时间使用耳机: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会损伤听力,引发耳鸣。

    4. 酗酒:长期饮酒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引发神经性耳聋。

    5. 电磁辐射:长时间接触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会遭受电磁辐射,影响听力。

    除了以上原因,耳鸣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都可能引发耳鸣。

    2. 药物: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耳鸣。

    3. 耳部疾病:耳部感染、耳硬化症等耳部疾病也可能引发耳鸣。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耳鸣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2. 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控制体重。

    3. 控制使用耳机的时间,避免高音量。

    4. 适量饮酒,避免酗酒。

    5. 减少电磁辐射的暴露。

    6. 定期进行耳部检查。

    7. 如果出现耳鸣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不容忽视。了解耳鸣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其中视力和听力的下降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听力下降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心理负担。那么,如何有效保护老年人的听力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1. 避免噪声干扰

    长期暴露在嘈杂环境中,如机器轰鸣、车辆喧嚣、人声鼎沸等,会对老年人的听力造成伤害。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例如选择安静的环境休息,使用降噪耳机等。

    2. 注意耳部卫生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造成耳道损伤、感染,甚至耳膜穿孔。建议老年人使用棉签轻轻擦拭耳道,避免过度清洁。

    3. 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容易损害听力,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常按摩耳部穴位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以增加内耳血液循环,保护听力。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5-10分钟。

    5. 保持良好心态

    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导致内耳供血不足,影响听力。老年人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6. 补肾养耳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下降与肾虚密切相关。老年人可适当服用补肾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并多吃核桃、芝麻、花生等食物。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希望通过线上问诊解决我的困扰。65岁的我,一个月前突然感到双耳听力下降,尤其是右侧,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并发送了听力图和脑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并给出了专业的诊断——神经性耳聋。

    尽管得知了病因,但我心中依然充满担忧。医生***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他安慰我说,虽然神经性耳聋目前没有特效药,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听力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的。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服用辅舒良喷鼻和切诺,并按照医嘱进行捏鼻鼓气等康复训练。虽然过程有些艰辛,但每当我想起医生***的鼓励和关怀,便觉得一切困难都是值得的。

    两周后,我再次来到京东互联网医院,与医生***进行了复查。当我听到他说“有恢复的可能”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未来生活的希望。

    在医生***的全程关注下,我继续坚持治疗和康复训练。虽然过程漫长,但我坚信,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这个平台上,我一定能战胜病魔,重拾生活的乐趣。

    在此,我想对京东互联网医院和医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耐心和关爱,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 左耳神经性耳聋,顾名思义,是因左耳神经出现异常导致的听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为耳聋。这种病症的成因多样,包括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耳爆震性聋、病毒性腮腺炎后遗症、颅底骨折等。因此,对于左耳神经性耳聋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接受专业治疗至关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如耳内镜检查等,以排除病因。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左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手段,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同时,患者还需注意日常保养,避免耳朵受到外力伤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心理疏导也是治疗左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环节。患者往往因听力下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此时需要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以及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左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也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
    • 避免耳内进水,保持耳道清洁。
    • 避免头部受到撞击,预防颅底骨折等外伤。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左耳神经性耳聋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病症。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   在我国,儿童听力障碍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其中听力残疾儿童总数超过460万。为了提高人们对儿童听力问题的关注,本文将探讨导致儿童耳聋的五大元凶,并介绍中医药在防治儿童听力下降方面的作用。

      一、导致儿童耳聋的五大元凶

      1.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的遗传物质中带有致聋基因,会把这种有缺陷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导致小儿耳聋。

      2. 孕期因素:孕期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弓形虫、疱疹病毒等,以及孕期用药、疾病等,都可能影响胎儿听力。

      3. 传染性疾病:小儿感染某些病原微生物,如流脑、猩红热、白喉等,也可能会致聋。

      4. 药物因素:某些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会影响内耳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

      5. 环境因素:头颅外伤、爆震、噪音等,都可能损伤小儿听力。

      二、中医药在防治儿童听力下降方面的作用

      1. 按摩:按摩外耳,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听力。

      2. 灸法:艾灸耳穴,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听力。

      3. 耳穴压籽:通过刺激耳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听力。

      三、预防儿童听力下降的建议

      1. 新生儿时期,家长要配合医生进行听力筛查。

      2. 密切观察幼儿的听觉语言行为,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3. 积极治疗耳聋,以改善患儿听力。

      4. 尽早对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5. 避免让孩子接触噪音等有害因素。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