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帮宝宝按摩:增强情感纽带、改善睡眠与消化

帮宝宝按摩:增强情感纽带、改善睡眠与消化
发表人:医疗趋势观察站

婴儿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亲子互动方式,它不仅能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还能帮助孩子改善睡眠模式、促进消化,甚至有助于早产儿的成长发育。

研究表明,轻柔的按摩可以帮助早产儿增加体重,提高活力,并提前出院。对于足月出生的婴儿,按摩同样具有诸多益处。

进行婴儿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在婴儿吃饱或饥饿时进行按摩。

2. 使用适合的按摩油:选择天然、无刺激的按摩油,如杏仁油或橄榄油。

3. 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从婴儿头部开始,轻柔地按摩额头、下巴、胸膛、手臂、腹部、腿部和背部。

4. 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果婴儿表现出不适或抗拒,应立即停止按摩。

5. 持续按摩:每天进行1-2次婴儿按摩,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除了增强情感纽带和改善睡眠,婴儿按摩还有以下益处:

1. 促进消化:按摩可以帮助婴儿放松腹部肌肉,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和便秘。

2. 提高免疫力:按摩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患病的风险。

3. 帮助睡眠:按摩可以放松婴儿的身心,帮助他们更快入睡。

4.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按摩可以刺激婴儿的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

5. 缓解不适:按摩可以缓解婴儿的疼痛,如肠绞痛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早产儿疾病介绍: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的是胎龄不足37周分娩的新生儿。早产儿很常见,据统计,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为7%,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早产儿表现为呼吸浅快不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可伴随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早产儿预后越差。孕妇早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子宫过度扩张、子宫畸形、吸烟、酗酒、吸毒、外伤等,积极预防孕妇早产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通过科学的治疗(保温、科学喂养、支持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如果治疗不规范,早产儿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早产儿作为特殊群体,其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脑瘫是早产儿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了解其早期症状对于早期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早产儿脑瘫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能力发育迟缓:早产儿脑瘫患儿往往在运动发育方面落后于同龄儿童,如抬头、翻身、坐立等动作迟缓或难以完成。

      2. 姿势异常:患儿可能出现头后仰、肢体屈曲等异常姿势,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3. 反射异常:如惊跳反射、强直反射等,可能表现为对声音、光线等刺激的异常反应。

      4. 神经发育迟缓: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发育迟缓,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

      5. 感觉障碍: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

      针对早产儿脑瘫的预防,家长应关注以下方面:

      1. 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和胎儿宫内发育不良。

      2. 加强孕期营养,保证胎儿脑部发育所需营养。

      3. 关注胎儿宫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缺氧等问题。

      4. 重视新生儿保健,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脑瘫早期症状。

      5.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总之,了解早产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早期干预和治疗,对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早产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3周内开始消退,最迟不会超过四周。这是因为早产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胆红素代谢和排泄能力不足,从而引起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能够自行消退,但早产儿的黄疸消退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出生后一个月内逐渐消退。家长需要密切监测早产儿的黄疸指数,如果黄疸值过高,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对脑部造成损伤。

    病理性黄疸通常不会自行消退,需要通过药物、照蓝光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与黄疸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有关。此外,家长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黄疸延迟消退的因素,如消化不良、体质弱、感染等。

    为了帮助早产儿更快地消除黄疸,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每天给孩子喂白开水,适量喂葡萄糖水;让孩子多晒太阳,但要保护好眼睛;观察黄疸的变化,及时就医。

    早产儿黄疸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家长的细心和耐心。如果家长对早产儿黄疸有疑问,可以咨询儿科医生,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发育不完全,其神经系统相对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抽搐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产儿抽搐症状:

    1. 面部肌肉痉挛: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动,如嘴角抽动、眼睑跳动等。

    2. 眼睛近视:早产儿可能表现出眼球震颤、凝视、斜视等症状。

    3. 四肢不规则抽搐:表现为四肢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和放松,如抖动、抽搐等。

    4. 其他症状:部分早产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潮红、出汗、呼吸不良、短暂性呼吸暂停、皮肤发紫等症状。

    早产儿抽搐的常见原因包括:

    1. 颅内疾病:如缺血性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和脑肿瘤等。

    2. 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

    3.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如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胆红素脑病等。

    4. 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如脑发育不全、脑积水和小脑畸形等。

    5. 家族性良性惊厥、儿童癫痫等。

    6. 过量或中毒。

    当早产儿出现抽搐症状时,父母应保持冷静,将婴儿头部侧位,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并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为了预防早产儿抽搐,父母应做好以下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2. 合理补充营养,采用母乳喂养。

    3. 加强护理,防止新生儿卧床。

    4. 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 早产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发育障碍疾病,其早期症状不容忽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表现:

    1. 主动运动减少:早产儿脑瘫患儿可能表现出主动运动减少,如主动伸手抓取物品、主动翻身等动作减少。

    2. 运动发育落后:与同龄儿童相比,早产儿脑瘫患儿在运动发育方面可能存在明显落后,如爬行、行走等技能出现延迟。

    3. 肌张力异常:早产儿脑瘫患儿可能存在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表现为肌肉僵硬或无力。

    4. 姿势异常:早产儿脑瘫患儿可能出现姿势异常,如头向后仰、四肢交叉等。

    5. 易激惹:早产儿脑瘫患儿可能表现出易激惹、持续哭闹或过度安静等情绪问题。

    为了早期发现早产儿脑瘫,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儿童康复科或儿保科检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运动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早产儿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训练是治疗早产儿脑瘫的主要手段,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姿势和日常生活能力。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并非治疗根本。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严重病例。

    早产儿脑瘫的预防主要在于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和出生缺陷。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早产儿脑瘫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 运动: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运动能力。

    3. 心理:给予患儿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4. 教育:根据患儿的能力,进行早期教育,提高智力水平。

  • 早产儿作为特殊的群体,其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早产儿贫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它不仅会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一、营养不良

    早产儿贫血会导致其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从而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这会使得早产儿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受阻,导致营养不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

    二、心肌功能受损

    贫血还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肌功能受损。这会使得心脏血液调节不通畅,影响身体各部位正常机能的发挥,甚至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

    三、红细胞生成受损

    早产儿贫血还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这会使得早产儿的血红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加重贫血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四、四肢无力

    贫血还会导致早产儿出现四肢无力、心跳减速等症状。这些症状在严重贫血的早产儿中较为常见,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五、神经系统发育受损

    早产儿贫血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问题。

    预防早产儿贫血,家长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妊娠期间,孕妇应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铁质、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

    2. 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

    3. 出生后,早产儿应尽早接受母乳喂养,并按时添加辅食。

    4.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5. 如发现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症状,由于胎龄较小,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导致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分为原发性呼吸暂停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常见于胎龄小于34周、体重小于1.8 kg的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则可能由脑缺氧损伤、气道阻塞、胃食管返流等原因引起。

    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和面色,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注意喂养姿势,预防感染,并进行皮肤抚触刺激等。

    当宝宝出现呼吸暂停时,家长应立即给予适当的物理刺激,如轻拍背部、弹足底、摇动肩胸部等,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早产儿呼吸暂停需要家长的密切关注和细心护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 婴儿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亲子互动方式,它不仅能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还能帮助孩子改善睡眠模式、促进消化,甚至有助于早产儿的成长发育。

    研究表明,轻柔的按摩可以帮助早产儿增加体重,提高活力,并提前出院。对于足月出生的婴儿,按摩同样具有诸多益处。

    进行婴儿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在婴儿吃饱或饥饿时进行按摩。

    2. 使用适合的按摩油:选择天然、无刺激的按摩油,如杏仁油或橄榄油。

    3. 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从婴儿头部开始,轻柔地按摩额头、下巴、胸膛、手臂、腹部、腿部和背部。

    4. 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果婴儿表现出不适或抗拒,应立即停止按摩。

    5. 持续按摩:每天进行1-2次婴儿按摩,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除了增强情感纽带和改善睡眠,婴儿按摩还有以下益处:

    1. 促进消化:按摩可以帮助婴儿放松腹部肌肉,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和便秘。

    2. 提高免疫力:按摩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患病的风险。

    3. 帮助睡眠:按摩可以放松婴儿的身心,帮助他们更快入睡。

    4.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按摩可以刺激婴儿的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

    5. 缓解不适:按摩可以缓解婴儿的疼痛,如肠绞痛等。

  • 早产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无法有效处理血液中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使皮肤和巩膜呈现黄色。多数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15天左右即可自行消退,最长不会超过一个月。

    病理性黄疸则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溶血、肝功能不全等。病理性黄疸的症状更为严重,黄疸消退时间没有固定规律,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早产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病情变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婴儿受凉。同时,合理喂养,保证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有助于病情恢复。

    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也可能出现母乳性黄疸,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一种叫做β-葡萄糖醛酸酶的物质,可以促进胆红素的转化。如果怀疑是母乳性黄疸,可以暂停母乳喂养一段时间,观察黄疸是否有所改善。在恢复母乳喂养时,可以尝试少量多次的方式,逐渐增加喂奶量。

    如果早产儿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

    1. 黄疸程度加重,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2. 婴儿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

    3. 婴儿出现抽搐、发热等症状。

    总之,早产儿黄疸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 早产儿作为特殊群体,其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早产儿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英国科学家最新研发的无注射技术,为早产儿的药物测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测试对新生儿及其家人的创伤。

    这项无注射技术利用足跟采血,通过简单的血样分析,即可准确评估早产儿的药物剂量。相比传统的注射式药物测试,该技术避免了注射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同时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这种无注射技术在评估抗生素甲硝唑等药物在早产儿身上的代谢情况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较低,因此,为其制定合适的药物剂量至关重要。传统的药物测试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注射疼痛、操作复杂等。而无注射技术的出现,为早产儿的药物测试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方式。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儿童药物测试领域,为更多儿童患者提供精准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以期将该技术应用于更多药物和疾病领域,为儿童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早产儿的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方法,为早产儿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举措。

  • 胎膜早破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北京世纪坛医院新生儿科近日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体重仅1200g的早产儿,为其带来了生的希望。

    该早产儿出生时,胎膜早破11天,体温高达39℃,出生后立即转至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由于出生体重过低,且存在呼吸、感染、肾衰等多重风险,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为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指标,通过床旁B超检查发现患儿双肾积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严格控制液量、输液速度等,使患儿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经过49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早产儿的体重逐渐增加,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最终成功出院。

    此次救治成功,得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精神,也展现了我国在早产儿救治领域的先进水平。

    胎膜早破的早产儿需要密切关注,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此外,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胎膜早破等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早产儿、胎膜早破、新生儿科、救治、护理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