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警惕最伤牙齿的7种行为

警惕最伤牙齿的7种行为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牙齿健康是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整体健康的基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一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却在不经意间损害着我们的牙齿。以下列举了七种最伤牙齿的行为,提醒大家注意口腔健康。

1. 刷牙用力过猛

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手段,但用力过猛会对牙齿造成伤害。长期刷牙用力过猛会导致牙齿表面釉质与牙本质之间过分磨耗,出现牙齿过敏、牙髓暴露等问题。此外,还可能造成牙龈损伤、退缩,露出被包埋的牙根部。

2. 咬过硬食物

牙齿内存在一些纵贯牙体的发育沟、融合线,过多咀嚼硬物后牙齿内会出现类似金属疲劳的现象,从这些薄弱部位裂开,导致牙齿折裂。严重者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3. 偏侧咀嚼

偏侧咀嚼会导致肌肉关节及颌骨发育的不平衡,轻者影响美观,重者造成单侧牙齿的过度磨耗及颌关节的功能紊乱。

4. 把牙齿当工具使用

用牙齿开瓶塞、咬缝线等行为容易使牙齿咬折,牙齿移位,甚至导致牙齿损伤、牙列不齐等问题。

5. 紧咬牙

动辄把牙齿咬得“咯嘣”响的人,容易出现牙齿过度磨耗、牙折等症状,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6. 剔牙

剔牙是中国人的传统不良习惯之一,长期剔牙会导致牙龈不断退缩,使牙颈甚至牙根暴露,造成牙齿敏感和增加患龋齿、牙周炎的机会。

7. 随意服药

孕妇怀孕4月后至小孩7岁前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此阶段服用的四环素类药物会与牙本质结合,使牙齿颜色变黑,更严重时会阻碍牙体组织的发育,造成表面缺损。

总之,保护牙齿健康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上述不良行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龋疾病介绍: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由于细菌感染、食物残留、牙齿形态结构等多因素影响,出现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牙病,是口腔科非常常见的疾病。乳牙、正在生长中的年轻恒牙或恒牙都有可能发生龋齿,因此龋齿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其中儿童、老年人相对高发。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牙齿充填修复治疗后,龋齿可得到有效治愈。若不及时治疗,龋齿病变可能向牙体深部发展,引发牙髓病、根尖周病等[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成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导致其他口腔并发症。为了预防和治疗龋齿,我们需要了解其成因。

    一、细菌侵袭

    口腔中的细菌是龋齿的主要元凶。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细菌与食物残渣混合,形成菌斑,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导致牙釉质被溶解,形成龋洞。

    二、饮食习惯

    高糖、高酸性食物会加速细菌代谢,产生有机酸,腐蚀牙齿表面,导致龋齿。

    三、牙齿位置与结构

    牙齿位置、形状和结构异常,如牙缝过大、窝沟较深,容易导致食物残渣堆积,形成龋齿。此外,牙齿釉质过薄的人也更容易患龋齿。

    四、唾液分泌

    唾液具有抑菌和清洁牙齿的作用。唾液分泌减少或过酸,会降低牙齿的抗龋能力。

    五、预防与治疗

    预防龋齿,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清除牙菌斑。发现龋齿,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 口臭和放屁臭可能是消化系统问题、口腔卫生不良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消化系统问题: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肠道菌群失衡等消化系统问题都可能导致口臭和放屁臭。这些情况可能由饮食不当、压力过大、生活习惯不良等因素引起。针对消化系统问题,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必要时可服用益生菌、乳酸菌等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

    2、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卫生不良是导致口臭的常见原因。食物残渣、牙菌斑等在口腔内滋生,产生硫化物等有臭味的物质。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洁牙,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

    3、不良饮食习惯: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高蛋白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口臭和放屁臭。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4、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也可能导致口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针对口腔疾病进行治疗。

    5、其他原因: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口臭和放屁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大众的口腔保健意识,普及口腔健康知识,中国教育报刊社携手“益达”无糖口香糖,举办了“益达杯”口腔健康创新课堂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龄儿童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研讨会现场,第四军医大学的牙博士为大家介绍了无糖口香糖的护齿原理。研究表明,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减少蛀牙发生。此外,唾液中的矿物质还能促进牙釉质再矿化,修补早期蛀牙。这一发现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护齿方法,也为口腔健康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口腔健康知识,来自李阳老师的“疯狂爱牙教授”团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创意教学课。他们通过趣味游戏、情景剧等形式,将口腔健康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实践。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此外,本次研讨会还评选出了“益达杯”口腔健康创新课堂大赛的金奖、银奖和铜奖。获奖教师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精神。他们的作品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总之,“益达杯”口腔健康创新课堂研讨会为口腔健康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口腔健康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人对牙齿护理存在误区,导致牙齿问题越来越严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牙齿护理的常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牙齿。

    首先,我们来说说牙齿外伤。很多人认为,一旦牙齿脱落就无法再种植回去。其实,只要处理得当,牙齿是可以再植成功的。外伤后脱落的牙齿需要尽快找到并保持湿润,可以暂时放在原位或含在口内。最重要的是尽快就医,时间越短,再植成功率越高。

    接下来,我们谈谈龋齿残留的牙根。很多人认为,牙齿损坏后应该拔除牙根。其实,保留牙根也有其意义。首先,它可以作为假牙的支持,减轻假牙对黏膜的压迫,使患者可以吃较硬的食物。其次,它可以保留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功能,帮助患者感知咀嚼压力。最后,它可以避免拔牙的痛苦,尤其适用于不能拔牙的患者。当然,保留牙根需要进行完善的治疗,并考虑花费和时间等问题。

    那么,哪些食物可以帮助坚固牙齿呢?新鲜蔬菜水果,如胡萝卜、红皮白萝卜或苹果等,在咀嚼过程中可以清洁牙齿表面。奶制品是钙和磷的优质来源,可以增加牙齿的矿物质含量。大多数矿泉水含有氟,可以帮助坚固牙齿。此外,茶水、海鱼和某些蔬菜中也含有氟质。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症状。牙周病的原因主要有菌斑和牙石,定期洗牙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患有牙周病的人应该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总之,口腔健康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才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零食种类越来越丰富,但这也给家长们的选择带来了困扰。许多孩子热衷于吃零食、喝含糖饮料,而家长们也常常不知该如何为孩子挑选合适的零食。事实上,营养均衡的早、午、晚三餐已经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营养需求,并非每个孩子都需要额外补充零食。那么,如何为孩子选择健康的零食呢?以下是一些原则和建议:

    一、合理选择零食时间、种类和分量,避免影响正餐食欲。

    二、关注零食卫生问题,避免摄入过量添加剂。

    三、选择营养价值高的健康小食品,如五谷、蔬果、豆奶等。

    四、低糖、低脂,预防龋齿和肥胖。

    五、避免在看电视、温习时进食过多零食。

    六、不购买街边无牌小贩的食物,确保食品安全。

    以下是一些适合孩子食用的健康小食品推荐:

    (1)五谷类:全麦面包、熟玉米、燕麦片、高纤维饼干等,补充能量。

    (2)新鲜蔬菜和水果类: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3)豆、奶及其制品:无糖豆奶、无糖低脂或脱脂牛奶、豆腐花等,补充钙质和蛋白质。

    (4)其他:不加糖的干果、煮花生、核桃、果仁等。

    (5)饮料:清水。

  • 你是否曾经注意到,自己的牙齿上突然出现了一些黑点,但并不觉得疼痛?这其实是牙齿健康问题的信号。本文将探讨牙齿出现黑点的可能原因,并提供预防和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牙齿出现黑点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 色素沉着:长期吸烟、饮茶、喝咖啡等习惯会导致牙齿表面形成色素沉着,表现为黑点。这种情况下,通过洁牙可以有效去除黑点。

    2. 龋齿:牙齿表面的窝沟点隙是细菌滋生的地方,长期积累会导致牙齿出现龋坏,表现为黑点。龋齿需要及时修补,以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3. 口腔卫生不良:刷牙不彻底、牙缝食物残渣堆积等都会导致牙齿出现黑点。

    为了预防和治疗牙齿出现黑点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2. 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齿问题。

    3. 减少吸烟、饮茶、喝咖啡等不良习惯。

    4. 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5. 注意饮食,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

    总之,牙齿出现黑点并非小事,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及时治疗牙齿问题,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牙齿黑点,保持口腔健康。

  •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进食和睡眠,严重时还会引发全身性疾病,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据调查,我国80%的小朋友患有不同程度的龋齿,这一高患病率背后,饮食和卫生习惯是罪魁祸首。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饮食越来越精细,缺乏对五谷杂粮的摄入,不利于牙齿健康发育。与此同时,孩子们对甜食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量较高,更容易发生龋齿。

    除了儿童,成年人的牙病也非常普遍。龋齿和牙周病占据了牙病的大部分比例。成年人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不刷牙等,更容易患牙病。

    预防牙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专家建议,每日要多吃天然食品,如牛奶、蛋类、有色蔬菜、粗纤维多的粮谷类与菜果类、海产动植物、新鲜的瓜果蔬菜等。同时,要控制进食过多的糖果和甜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纠正临睡前吃零食的坏习惯。

    牙科门诊作为口腔健康的守护者,承担着预防和治疗牙病的重任。在牙科门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健康。

    总之,龋齿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我们从饮食、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病的发生。

  • 2010年9月20日,迎来了第二十二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窝沟封闭,保护牙齿”,旨在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识,尤其是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儿童正处于乳牙替换、恒牙萌出的关键时期,是口腔疾病的易感人群。这一阶段,建立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及时进行口腔保健至关重要。

    为了做好今年的“爱牙日”活动,卫生行政部门和口腔疾病防治机构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儿童口腔卫生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围。

    2. 以儿童为重点,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卫生知识。

    3. 加强培训,提高口腔卫生专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防治水平。

    4. 在适龄儿童中大力开展窝沟封闭,确保儿童受益。

    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窝沟龋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将封闭材料涂布在牙齿的窝沟处,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

    窝沟封闭操作安全简便,适用于乳磨牙、恒磨牙及恒前磨牙。最佳封闭时机是牙冠完全萌出,龋齿尚未发生时。

  • 患者在完成补牙手术后出现牙齿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1. 牙齿疾病诊断失误

    如果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出现失误,可能导致治疗方案不当。例如,如果医生错误地将牙齿诊断为蛀牙,而实际上是因为牙髓炎导致的疼痛,那么补牙后可能会加剧疼痛感。

    2. 未进行护髓垫底

    在进行补牙手术时,如果医生没有在牙髓上方放置护髓垫底,可能会导致填充材料直接刺激牙髓,引起疼痛。

    3. 继发性龋齿

    继发性龋齿是指在原有蛀牙的基础上,填充材料下再次出现蛀牙。这需要重新进行补牙手术,并可能需要根管治疗。

    4. 细菌残留

    如果蛀牙引起的炎症没有完全治愈,补牙后可能会导致细菌残留,引起疼痛。这需要通过根管治疗清除牙髓内的细菌。

    5. 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如果患者牙齿存在慢性牙髓炎,但在补牙前没有进行根管治疗,补牙后可能会导致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引起剧烈疼痛。

    6. 填充材料刺激

    如果医生没有在龋洞中使用氢氧化钙垫底进行护髓,复合树脂可能会刺激牙髓,引起疼痛。

    为了缓解补牙后的疼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注意饮食

    在补牙后的24小时内,应避免进食过硬、过热的食物,以免影响填充材料的稳定性。

    2. 避免冷热刺激

    刚补牙后的牙齿对冷热刺激比较敏感,应避免进食冷饮或喝热水。

    3.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预防口腔疾病。

    4. 及时就医

    如果补牙后出现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关注。近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对中小学生进行体检,发现五大常见疾病困扰着孩子们。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一、肥胖

    肥胖是中小学生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和缺乏运动。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近视眼

    近视眼是中小学生常见的视力问题,主要原因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玩手机、电脑等。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必要时佩戴眼镜。

    三、龋齿

    龋齿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口腔问题,主要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家长应教育孩子正确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龋齿的发生。

    四、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中小学生常见的营养问题,主要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健康成长。

    五、贫血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的血液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铁元素。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铁元素,预防贫血的发生。

    总之,关注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