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孕期不慎患牙病切勿“硬扛”

孕期不慎患牙病切勿“硬扛”
发表人:健康百科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特殊的时期,除了关注胎儿的健康外,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同样重要。然而,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孕妇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其中就包括口腔疾病。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黄群主任指出,孕妇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龈组织容易发生炎症,同时,孕期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口腔卫生的忽视,也容易导致龋齿、牙周病等口腔问题。如果孕期出现口腔问题,切勿“硬扛”,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那么,孕期口腔问题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孕期口腔问题及应对方法:

1. 牙龈炎

牙龈炎是孕期最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孕妇可以通过改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等,来预防和治疗牙龈炎。

2. 龋齿

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龋齿的发生。孕妇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龋齿。

3. 智齿冠周炎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颗第三磨牙,由于空间不足,智齿容易阻生,导致冠周炎。孕妇如出现智齿冠周炎,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4.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孕期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疼痛性溃疡。孕妇可以通过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补充维生素等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

5. 口腔干燥

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口腔容易出现干燥现象。孕妇可以通过多饮水、使用含氟牙膏等方法来改善口腔干燥。

总之,孕期口腔问题不容忽视,孕妇应重视口腔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问题,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先兆早产疾病介绍:
早产是指妊娠达到28周但不足37周时分娩,孕妇可出现子宫阵发性收缩,伴有腰腹部疼痛及坠胀感,可有血性阴道分泌物或大量水样排液。早产可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通过抑制宫缩等治疗可尽量延长孕周,促进胎儿发育成熟,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越重,孕周越长,预后越好。如孕周小,出生体重低,新生儿可有视力异常、呼吸困难等出生缺陷,甚至出现死亡。孕期应定期产检,进行早产预测,必要时及时干预治疗,避免早产发生。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油炸食品,看似美味,却可能给孕妇带来隐患。据最新研究,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的女性,在怀孕期间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孕妇若患有妊娠糖尿病,可能面临早产、胎儿过大、胎儿畸形等风险。研究发现,油炸食品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对血糖的控制,从而增加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那么,孕妇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呢?首先,要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如薯片、炸鸡等。其次,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保证营养摄入。此外,孕妇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在饮食上也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要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荞麦面、通心粉等。其次,要避免食用甜食和高糖分饮料。此外,孕妇还要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妊娠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孕妇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够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总之,孕妇在孕期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油炸食品,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为了自己和胎儿的健康,孕妇要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对于每一对渴望拥有孩子的夫妻来说,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都是他们的愿望。然而,有些夫妻在备孕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步入“雷池”,导致受孕困难甚至不孕。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雷池”误区,帮助您避开这些误区,顺利怀孕。

    误区一:减少同房次数有利于怀孕

    有些夫妻认为,为了提高受孕几率,应该减少同房次数,让丈夫“养精蓄锐”。实际上,同房次数过少反而会影响精子质量,降低受孕几率。建议每周同房1-2次,在排卵期进行性生活,更容易受孕。

    误区二:旅游途中意外怀孕

    有些夫妻在旅游途中意外怀孕,可能会选择继续妊娠。然而,旅途中夫妻双方体力消耗大,生活作息不规律,营养摄入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受精卵的质量和胚胎的着床,导致流产或先兆流产。

    误区三:宫外孕后不久受孕

    宫外孕是一种危险的疾病,虽然治疗后可以再次怀孕,但重复发生宫外孕的风险较高。建议在宫外孕治愈后坚持避孕一段时间,待医生检查正常后再考虑怀孕。

    误区四:经期同房

    经期同房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影响受孕。建议避免在经期同房,特别是在备孕期间。

    误区五:带避孕环怀孕

    避孕环作为一种避孕工具,可能会干扰受精卵着床,影响胚胎发育。建议在备孕前取出避孕环,让子宫内膜恢复一段时间。

    误区六:使用避孕药意外怀孕

    使用避孕药失败后意外怀孕,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建议及时进行人工流产。

    误区七:注射风疹疫苗后不久怀孕

    注射风疹疫苗后不久怀孕,疫苗中的病毒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建议在孕前注射风疹疫苗,并在注射后3个月内避免怀孕。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婴幼儿食品安全更是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继光明乳业之后,河北著名乳企三鹿也因早产奶事件引发社会关注。7月5日,天津河西区质监部门在一家批发点查获近900箱涉嫌早产的三鹿酸牛奶,引发公众对婴幼儿食品安全的担忧。

    早产奶,顾名思义,是指生产日期早于实际生产日期的牛奶。这种牛奶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此次三鹿酸牛奶事件,引发了对乳企生产规范和监管体系的质疑。

    为了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婴幼儿食品实行严格的生产标准和监管措施。消费者在选购婴幼儿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食品新鲜。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3.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关注相关产品召回信息。

    4. 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此外,家长在喂养婴幼儿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喂养,避免过量摄入。

    2. 注意营养均衡,确保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3. 关注婴幼儿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冬季备孕,你是否还在犹豫?寒冷的冬季,许多人认为不适合怀孕,但实际上,冬季备孕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冬季备孕的好处:

    1. 精子质量更高:冬季温度较低,精子在低于体温2-3度的情况下发育得更好,活力更强,有利于受孕。

    2. 生育性别选择:有研究表明,冬季怀孕的女性生女孩的可能性更高。

    3. 生育能力增强:冬季女性的生育能力更强,尤其在12月和1月时,生育双胞胎和三胞胎的概率更高。

    冬季备孕建议: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冬季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建议控制在25℃左右。

    2. 戒烟限酒:避免室内吸烟和饮酒,减少有害物质对胚胎的影响。

    3. 调整工作环境:避免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注意办公室通风。

    4. 把握排卵期:通过观察身体变化或使用排卵试纸等方法,准确把握排卵期。

    5. 适当增加同房频率:在排卵期前后适当增加同房频率,提高受孕几率。

    6. 饮食注意: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含有咖啡因的食物、菠菜和酒精类饮品。

  • 早产儿,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在妊娠28周至37周之间提前出生的婴儿。他们的体重一般在1000-2499克之间,占分娩总数的5%-15%。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面临着诸多健康风险。

    早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胎膜早破、生殖道或泌尿系感染、子宫畸形、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孕妇的子宫收缩,导致早产。

    早产对婴儿的影响很大,可能导致器官发育不良,甚至出现脑瘫、呼吸系统疾病、视力障碍等问题。对于孕妇来说,早产也会增加产后出血、感染等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早产呢?除了定期产检、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外,孕妇还可以适当摄入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海鱼、亚麻籽油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调节孕妇的内分泌,降低早产风险。

    除了饮食调整外,孕妇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早产: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2. 避免吸烟、饮酒和接触有害物质。

    3. 加强孕期锻炼,增强体质。

    4.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5. 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总之,早产对母婴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孕妇应该重视孕期保健,积极预防早产,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而分娩则是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然而,分娩并非总是顺利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母婴安全。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分娩时可能遇到的5大高危并发症,帮助准妈妈们了解并预防这些风险。

      

      1.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是指在分娩前胎膜自然破裂,这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胎膜早破可能导致早产、感染、羊水过少等风险,对母婴健康造成威胁。

      

      2.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是分娩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贫血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处理。

      

      3. 颅内出血

      分娩过程中,孕妇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这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

      

      4. 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在分娩过程中发生裂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子宫破裂可能导致母婴死亡,需要及时手术。

      

      5.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的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羊水栓塞可能导致急性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后果,需要立即抢救。

      

      为了预防分娩并发症,孕妇应该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此外,孕妇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确保母婴安全。

  • 孕期牙龈出血,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口腔问题,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牙龈出血是孕期女性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尤其在牙周病早期——牙龈炎阶段。据统计,80%的孕妇在孕期会经历牙疼、牙龈出血等牙科疾病。虽然这些症状看似无害,但若忽视它们,不仅会影响孕妇的口腔健康,更可能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早产和难产。

    孕期牙龈出血的四大“元凶”:

    1. **激素变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尤其是黄体酮的增加,会导致牙龈组织充血、肿胀,从而引发出血。

    2. **营养不足**:孕期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增加,若摄入不足,会导致牙龈出血。

    3. **口腔清洁不到位**:孕期饮食习惯变化,容易导致口腔卫生问题,食物残渣堆积,滋生细菌,引发牙龈炎。

    4. **孕吐**:孕吐导致抵抗力下降,同时胃酸腐蚀性强,容易导致龋齿和牙龈出血。

    孕期牙周疾病对胎儿的危害:

    孕期牙周疾病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更可能对胎儿造成以下危害:

    1. **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牙周疾病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和低体重的风险。

    2. **胎儿早产**:牙周疾病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3. **胎儿口腔器官发育障碍**:孕期是胎儿口腔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牙周疾病可能影响其正常发育。

    孕期护牙三重奏:

    1. **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营养平衡,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重视口腔卫生**:坚持每日刷牙,定期使用漱口水。

    3. **定期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去除孕期口腔异味的小技巧:

    1. **清洁舌苔**:及时刷牙,清洁舌苔,消除口腔异味。

    2. **时常漱口、喝水**:漱口去除口腔异味,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3. **避免食用辛辣、生冷食物**: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导致的口腔异味。

    4. **变换食材、烹饮法**:选择美味食物,变换食材和烹饮法,提高食欲。

    5. **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减轻消化道负担,减少口腔异味。

  • 怀孕35周加6天,虽然已经接近足月,但仍然属于早产范畴。由于此时胎儿的肺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等问题。本文将围绕早产的定义、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之间分娩的情况。根据孕周的不同,早产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极早期早产儿:孕周小于28周。

    2. 早期早产儿:28周至未满31+6周。

    3. 中期早产儿:32周至未满33+6周。

    4. 晚期早产儿:34周至未满37周。

    二、35+6周早产儿的护理要点

    1. 保温护理: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凉。因此,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使用保暖设备,如暖箱、电热毯等。

    2. 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抗体,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免疫力。如母亲无法提供母乳,可以选择早产儿配方奶粉。

    3. 病毒防控: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容易感染病原体。应加强病房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 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三、注意事项

    1. 观察呼吸: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观察体温:保持早产儿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

    3. 观察黄疸:早产儿容易发生黄疸,应及时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

    4. 观察生长发育: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重、身长等生长发育指标,确保其健康成长。

  • 产后多汗是许多产妇常见的现象,尤其在睡眠和初醒时更为明显。这种多汗并非体虚表现,而是由于产后身体调节体温的机制尚未完全恢复所致。产妇应保持良好的清洁习惯,避免汗液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产后多汗的清洁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通风:新鲜空气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出汗。产妇应避免在闷热的环境中生活。

    2. 勤换内衣:汗液浸湿内衣容易滋生细菌,应勤换内衣,保持皮肤干爽。

    3. 勤洗澡:产妇应每天洗澡,以保持身体清洁。洗澡时可用温水,避免水温过高。

    4. 使用爽身粉:在洗澡后或出汗较多时,可在身体易出汗的部位涂抹爽身粉,吸收汗液,保持干燥。

    5. 避免穿着紧身衣物:紧身衣物容易阻碍汗液蒸发,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

    6. 注意个人卫生:产妇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剪指甲、勤洗手等,避免细菌感染。

    产后多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产妇不必过于担心。但应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   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重要的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它广泛存在于大脑和视网膜中,分别占大脑脂肪酸总含量的40%和视网膜的60%。DHA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调节细胞转运和突触功能,对婴幼儿的早期发育至关重要。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苏宜香指出,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母婴充足的DHA摄入对胎儿和婴儿的脑部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婴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方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冯琪教授也强调,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摄入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在孕期、哺乳期妇女补充营养素的认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规范化的母婴营养指导。为此,《孕产妇及婴幼儿DHA补充专家共识》草案提出,孕晚期直至婴儿出生后18个月,是大脑等组织器官迅速生长的关键时期,DHA的缺乏可能导致智力发育受阻、视力缺陷等问题。

      根据《共识》草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通过膳食摄入不少于200mg的DHA。婴儿出生后6-12个月期间,也应持续通过膳食补充DHA。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配方奶粉中应添加适量的DHA,以促进其大脑和视觉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DHA并非只能通过膳食摄入。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DHA补充剂可供选择。在选择DHA补充剂时,应关注其纯度和含量,以确保婴幼儿的健康。

      总之,DHA对婴幼儿的早期发育至关重要。孕产妇和婴幼儿应及时补充DHA,以确保其健康成长。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