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你了解肺动脉高压危象么?

你了解肺动脉高压危象么?
发表人:手护妈妈

肺动脉高压危象(PHC)是指在肺动脉高压(PAH)的基础上因多种因素诱发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接近或超过体循环压力和主动脉压而导致出现严重低心排血量、低氧血症、低血压和酸中毒的临床危象状态。

 

 

一、肺动脉高压危象的诊断标准

 

2013年在法国尼斯(Nice)召开的WHO第5届PAH国际会议将PAH的诊断标准修改为:经右心导管测量的平均肺动脉压≥ 25 mmHg。而PHC的诊断标准为:肺动脉压突然升高并达到或超过体循环压力,即肺动脉压和体循环血压的比值≥ 1。临床上,各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都有可能发生PHC。PHC是造成PAH病情恶化和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二、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病的危险因素

 

(1)基础肺动脉压较高。

(2)WHO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这是与 PAH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也是PHC发病的危险因素。

(3)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吸药后肺动脉压的下降值是PHC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一般被认为是PAH、尤其是特发性PAH预后相对良好的因素。但对PHC却是一种危险因素,肺血管反应性较好的患者更容易在多种诱因下发生肺血管的急剧收缩、进而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血流动力学短期失代偿。

 

三、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病原因

 

PHC发病的诱因以运动和劳累最为常见,其他还包括感染、缺氧、酸中毒、肺栓塞、右心导管检查术、突然停用大剂量钙离子拮抗剂和使用某些特定药物如氯胺酮等。故肺动脉高压患者、特别是同时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上述诱因。 

 

四、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治疗方法

 

 

去除诱因;监测肺动脉压;保持气道通畅、充分供氧(氧气是有效的肺血管扩张剂),如给予呼吸机支持等;保持充分的体液平衡;保持窦性节律和房室协调性;有效镇静、减少应激反应;纠正右心功能衰竭、低血压和酸中毒等。当然,最根本仍是降低肺动脉压力,目前可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有:

①吸入用一氧化氮(iNO),iNO能通过激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的环鸟苷酸信号通路、最终产生选择性扩张肺动脉的作用。但iNO给药需要使用特定的输送系统,加之浓度监测困难,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②前列环素类似物,这类药物能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环磷酸腺苷的合成而扩张肺血管,同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如贝前列素、伊洛前列素等。③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安立生坦。

④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提高内源性环鸟苷酸水平来降低肺血管阻力和增加心输出量。如西地那非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导致肺动脉异常升高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异常发生气促,有时患者还伴随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儿童发病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导致其发育异常或明显迟缓,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病的致病原因广泛,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其发病可能与患者肺血管结构功能相关,肺血管结构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患者所处环境的氧含量、患者用药情况等都会影响肺动脉水平。肺动脉高压的类型不同治疗的方式也有所差异,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主要为了稳定患者病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尽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困扰。

     

     

    一、肺动脉高压可以分为几类?

     

    肺动脉高压可以分为以下5类:

    第Ⅰ类肺动脉高压,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包括特发性、遗传性、药物所致和毒物所致肺动脉高压、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第Ⅱ类肺动脉高压,为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由收缩性心功能不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等病变所致。

    第Ⅲ类肺动脉高压,为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病变所致。

    第Ⅳ类肺动脉高压,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由慢性血栓栓塞所致。

    第Ⅴ类肺动脉高压,为未明原因的多种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由血液系统疾病、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病变所致。

     

     

    二、肺动脉高压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


    布加氏综合征:该病与肺动脉高压均会引起外周性水肿以及胸痛等表现。但布加氏综合征是指肝静脉和(或)肝内或肝上下腔静脉的血栓形成。布加氏综合征可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CT、磁共振成像(MRI)或静脉造影术识别,肝脏增大以及血栓的形成。
    冠状动脉疾病:该病与肺动脉高压均会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一般有高血压病史,心肌缺血后会有心绞痛表现,是劳力性胸痛的最常见原因,也可引起缺血诱导的心律失常伴劳力性晕厥。冠状动脉疾病可通过心脏血管造影明确有无狭窄而进行鉴别。


    三、肺动脉高压可以治愈么?

     

    肺动脉高压大部分不可以治愈,但需要长期监测。肺动脉高压是因慢性支气管等慢性病,引起肺动脉内血流对血管壁压力增高,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肺动脉高压一旦出现就不可能治愈,只能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常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疲劳、乏力、头晕、胸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症状越明显,所以要及早进行治疗。患者常使用抗凝药物、利尿剂、强心剂、吸氧来控制症状。临床上会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常见的药物有波生坦、安立生坦、前列环素、前列地尔。由先天性心脏病、血栓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可通过介入封堵、肺血管球囊扩张术和介入取栓术治疗。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急性肺栓塞或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的长期后果,由于多种原因血栓未溶解,通过机化、纤维化而一直存在。本病发生率较低,预后差,持续增加的肺血管阻力最终进展至右心衰竭而导致死亡。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传统理论认为本病主要由于静脉血栓的形成,导致肺血栓栓塞症发展而成。

     

     

    一、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常见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逐渐加重,活动耐力下降。

    胸痛:疾病后期可表现为劳力后胸痛。

    晕厥: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可出现晕厥。

    其他:咯血、疲劳、气短、低氧血症等。

     

    2.体征:肺动脉瓣听诊区闻及第二心音亢进。肺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肝大、双下肢水肿、发绀等,提示病变已经入晚期。

     

    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检查有哪些?

     

    1.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低碳酸血症。

    2.胸部X线:可见局部肺血流减少,肺动脉扩张,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

    3.心电图检查:可有右心室肥厚、ST-T改变等特征。

    4.肺血管镜检查:可用于本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

    5.超声心动图:可确定肺血管结构的异常。

     

    三、如何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明确有无慢性、进行性病情加重的肺动脉高压相关表现,如进行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胸痛和发绀、晕厥、低氧血症等,结合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及心脏超声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并排除其他常见的心脏疾病。

     

     

    四、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药物治疗

     

    钙通道阻滞药:常用的药物为硝苯地平和地尔硫?,合并右心衰竭时慎用。

    抗凝治疗:长期抗凝治疗可预防肺血栓栓塞发生,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

    强心苷和利尿药: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可迅速增加心输出量,利尿药可减轻水肿和静脉淤血等。

    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主要药物为西地那非。不能手术的患者口服西地那非6个月后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升高心脏指数。

    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主要有依前列醇、伊洛前列素、贝前列素。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为波生坦。

     

    2.手术治疗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首选治疗方案,该手术效果明显,术后早期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患者生活质量。肺移植为本病的最终治疗选择。

  •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药物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由某些药物引发,以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点,是一种肺血管疾病。就诊科室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因包括药物接触史,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或晕厥,咳血等。

     

     

    一、药物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避孕药、减肥药及化疗药物接触史。

    2. 孕妇服用吲哚美辛,产后婴儿可出现肺动脉高压。

    3.食用污染的菜籽油、L-色氨酸,长期接触印刷染料等。

    4.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中枢兴奋药等。

    5.食欲抑制剂所致肺动脉高压。

     

    二、药物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表现

     

    早期通常无症状,仅在剧烈活动时感到不适。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可出现全身症状。

    1.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2. 胸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

    3. 头晕或晕厥常在活动时出现。

    4. 咯血一般为少量咯血,也可出现大量咯血而导致死亡。

    5. 其他症状疲乏、无力等。

     

     

    三、药物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检查有哪些?

     

    血液检查自身抗体、血红蛋白、动脉血气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心电图心电图可提示右心室增大和肥厚。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动脉高压征象。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导管检查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可直接测定肺动脉压力和心输出量,计算肺血管阻力等。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肺功能测定可有限制性通气障碍与弥散功能降低。排除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其他因素可做出诊断。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X线、右心导管检查等对于提示或诊断肺动脉高压具有重要价值。

     

    四、药物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病因治疗:确诊后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去除病因。

    2、一般治疗: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吸氧,低流量氧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低氧血;抗凝,抗凝药物首选华法林。

    3、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钙通道阻滞药、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4、外科手术治疗:肺移植或联合心肺移植。

    5、其他治疗:降低肺血管阻力和压力,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输出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及预后。

  •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本病可发生任何年龄,多见于孕育妇女。那么中医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有什么独特的认识呢?

     

     

    一、痰热动风证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或气喘,晕厥,或咯血。

    辨证要点: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可能伴随的症状:行走困难,或手足抽搐,或胸痛,或头痛,或声音嘶哑,或大便干结。

    治则与选方:清热化痰,息风止痉。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羚角钩藤汤合方。

     

    二、肺虚痰阻证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气喘,晕厥,或胸痛。

     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弱或滑。

     可能伴随的症状:痰阻喉咽,或咳痰不爽,或头晕目眩,或气短,或畏寒,或咯血,或声音嘶哑。

    治则与选方:补益肺气,燥湿化痰。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二陈汤合方。

     

    三、肺虚瘀热证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气喘,头晕,胸痛。

    辨证要点:口渴,舌质红或暗,苔薄黄,脉虚弱或涩。

    可能伴随的症状:倦怠乏力,或晕厥,或气短,或汗出,或咯血。

    治则与选方:补益肺气,清热化瘀。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抵当汤合方。

     

     

    四、肺虚寒瘀证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气喘,头晕,胸痛。

    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质淡或暗,苔薄白,脉虚弱或涩。

    可能伴随的症状:倦怠乏力,或晕厥,或气短,或畏寒,或咯血。

    治则与选方:补益肺气,温阳化瘀。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与失笑散合方。

     

    五、肺虚水气证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或气喘,水肿,头晕目眩。

    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质淡,苔滑白腻,脉弱或沉。

    可能伴随的症状:倦怠乏力,或胸痛,或小便不利,或晕厥,或行走困难,或咯血,或声音嘶哑。

    治则与选方:补益肺气,温阳化水。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五苓散与真武汤合方。

     

    六、阴虚风扰证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或气喘,晕厥,或咯血。

     辨证要点: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可能伴随的症状:行走不便,或手足抽搐,或胸痛,或盗汗,或声音嘶哑,或肌肉蠕动。

    治则与选方:清热滋阴,息风止痉。可选用百合知母汤与大定风珠合方。

  • 对于肺动脉高压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威胁着我们的生命的健康。事实上,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也是不可轻视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此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是怎样的。

     

     

    一、肺动脉高压的并发症

     

    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压患者易发生血栓,一旦栓子脱落,阻塞血管,可出现肺血栓栓塞症,病情危及,可以危及生命安全。
    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会因为心肌缺血,引发心律失常,会引起心悸、晕厥,一旦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危及生命。


    二、肺动脉高压的危害

     

    1、肺动脉高压的危害之缺氧:血液由右心室向肺内流动的阻力增加,肺内血液减少,血液从肺内摄取的氧气减少,而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可以引起气短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和紫绀等先天性心脏病的表现。

    2、肺动脉出现高压的危害之右心功能不全:血液由右心室向肺内流动的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负担增加,可以引起右心室肥大和功能不全,出现下肢水肿、肝大、腹水、肝硬化和消化不良。

    3、肺动脉出现高压的危害之三尖瓣关闭不全和房颤: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和右心室右房的增大,可以逐渐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和心房纤颤,进一步加重心功能不全。

     

     

    三、甲状腺疾病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首先来说,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肺动脉高压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最主要的出现的是患者代谢的降低,出现心率减慢,心脏收缩率的减弱,所以这部分患者肺部的压力应该是降低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果在出现了心衰以后,是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的。甲亢之所以引起肺动脉高压是由于基础代谢率过高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状态,临床会出现呼吸困难、疲劳、乏力、运动耐量减低、晕厥、胸痛等症状,甲亢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一般与甲亢时高动力循环有关,一旦确诊需要积极对症治疗。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不管病程长还是病程短,一般来说是不会直接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除非合并有其它的一些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孤立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肺动脉高压之间,并不具备因果关系。

  • 肺动脉高压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患者的年龄多在50岁以上,中位数年龄为58.1岁,高峰位于51~70岁年龄组,这与国外资料一致,显示肺动脉高压的总体发病年龄高峰大于50岁。遗传因素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占肺动脉高压患者比例的6%~10%。肺动脉高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该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但不是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性表现形式,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虚弱、疲乏、胸痛等不典型症状。

     

     

    一、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典型症状

     

    活动耐力下降:肺动脉高压患者早期可无症状,而自首次出现临床症状就诊至确诊时,75%患者已出现活动耐力严重下降,平均6分钟步行距离仅328m。
    右心负荷增高的症状:无特异性,是渐进的,可随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变化。常见症状如下∶活动性呼吸困难,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占60%),常呈劳力性,反映在活动时右心失代偿,心输出量(CO)不能相应增加。随病情进展,呼吸困难在不活动时也可出现,可伴心悸、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胸痛,发生率40%,与低氧血症、CO下降、冠脉灌注压下降(当肺动脉增粗特别是主干直径≥40mm时,还可压迫冠状动脉左主干)、右心室心肌肥厚相对缺血有关,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样胸痛。晕厥或眩晕,发生率13%~33%,在静息时发生,可反复发作,与右室扩张、室间隔左移、左室容积减少、射血量明显下降有关,表现为一过性意识丧失,常表明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其他,少见的症状有咳嗽、咯血,偶可发生声音嘶哑,这与增粗的主肺动脉压迫左侧喉返神经有关。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有呼吸急促、呼吸窘迫包括鼻翼扇动、鼻鸣声、心动过速和发绀等临床表现。
    右心功能不全症状:也无特异性,厌食、腹胀常提示CO下降和(或)右房压升高。

     


    二、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伴随症状

     

    肺动脉高压相关疾病的症状:随肺动脉高压病因不同而表现不同,包括低氧性肺疾病、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脏病、左心疾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甲状腺疾病、HIV感染、肝硬化等疾病的相关表现。
    其他症状:当病情严重发生左心衰时,会有嘴唇以及皮肤发紫等严重缺氧,以及咳粉红泡沫样痰。患者会出现少量咯血症状,偶有大量咯血,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危害生命。

  • 肺动脉高压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选用药物治疗稳定病情,主要于用于病情稳定,并不能用于治愈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要治愈,需要手术治疗,本病一般属于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肺动脉高压的一般治疗

     

    给氧治疗:患者发病肺动脉高压后,肺循环功能受阻,心肺功能不佳容易导致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因此,在一般治疗方式中,给氧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水平。
    感染预防:感染预防治疗,在季节交替时期,流感盛行,肺部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需要预防流感,降低感染风险。患者在疾病稳定期,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适度活动身体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耐力。
    避免低氧环境:肺动脉高压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进入高海拔地区旅游或航空旅行,有以上计划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给氧支持,保证血氧饱和度。
    药物治疗:在肺动脉高压疾病初期,可采用地高辛、多巴酚丁胺、华法林等药物,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正性肌力药物:对于肺动脉高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心律不齐患者,可使用利尿药、地高辛治疗,也可选择多巴酚丁胺一类的正性肌力药物。
    抗凝药:为了预防患者由于血氧饱和度较低,出现肺动脉血栓情况,可适当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
    肺血管扩张剂:为了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血管重构情况,临床常用肺血管扩张剂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治疗,常见的有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环素类药物等,该类药物能够有效扩张血管,对肺动脉进行有效减压。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肺动脉高压患者慎选的治疗方式,由于手术治疗需要进行麻醉、机械通气,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风险。药物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非必要时应该尽量避免手术。成年患者病情严重时,可采用心肺移植手术治疗。

     

     

    三、中医对肺动脉高压的认识

     

    中医可通过中医辨证雾化疗法、针灸法、拔罐法、电针疗法等进行治疗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肺心病形成的关键,对肺动脉高压的控制,是减缓肺心病发展的重要一步。操作方法包括外治法和内治法,外治法中医辨证雾化疗法、针灸法、拔罐法、电针疗法等。外治方法常常选取天突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等穴位进行治疗,而内治法主要是口服中汤药进行治疗。

  • 一、结缔组织疾病


    几乎所有结缔组织疾病均可并发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总体发生率约为2%,有时可单独存在,也可伴发肺间质疾病存在,以女性多见。其中系统性硬化症并发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发病可能与肺的雷诺现象、肺血管痉挛、肺小血管炎、肺小动脉栓塞和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环素失衡有关,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IgG抗体等在肺血管壁的沉积也提示免疫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CTD-PAH患病率居世界各种族第二位,达92.9/10万。

     

     

    二、门脉高压


    发生率约为2%~4%,其发生机制可能是门-体分流使肺血流量增加和正常情况下由肝脏清除的血管收缩物质和血管增殖物质直接进入肺循环,使肺血管收缩以及门静脉栓塞,从而产生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0.5%,其发生机制可能是HIV通过反转录病毒导致有关介质,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释放,激活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引起肺动脉高压。在HIV感染者中,以静脉注射药物吸毒者较易发生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约占42%~56%,其原因可能与静脉注射,异物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肺动脉栓塞有关,同时与感染,如病毒性肝炎、肝病、门脉高压等也有一定关系。

     

    四、食欲抑制药物


    主要包括以阿米雷司、芬氟拉明为代表的食欲抑制剂,发生率约为2%。近年发现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明确相关的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而苯丙胺类似物为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阿米雷司等食欲抑制药物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机制可能是促使血小板5-羟色胺释放增加,抑制5-HT的再摄取,从而导致循环血游离5-HT浓度增加。游离的5-HT使肺血管强力收缩和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肺循环局部微循环血栓形成,从而使一些遗传易感者发生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五、其他原因


    女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在育龄女性中多见。

    溶血性贫血所致肺动脉高压发生率约为20%~40%,发生机制包括红细胞破坏释放的游离血红蛋白可清除一氧化氮,增加活性氧生成。释放的精氨酸酶分解血液中精氨酸,使NO合成减少。贫血引起局部肺泡组织缺氧,导致肺血管低氧性收缩和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溶血性贫血高凝状态导致肺血管血栓形成。

    脾切除也是肺动脉高压发生危险因素,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11.5%,其原因可能是脾过滤清除异常红细胞的作用丧失,血液循环中长期滞留的异常红细胞激活血小板聚集在肺血管床中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

  • 见过20多岁因为高血压而引起脑出血心肌梗死的病人,也见过八九十岁高血压的患者,依然精神矍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得了高血压以后寿命会受影响吗?高血压患者就不能长寿吗?当然不是这样,关于得了高血压以后寿命的问题,咱们一起来学习和讨论一下,以下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高血压会影响寿命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毫无疑问,答案很肯定,高血压肯定会影响寿命!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会怎样影响寿命啊?高血压患者,因为高血压本身的问题和高血压并发症的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如冠心病,脑梗塞等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会严重影响和缩短我们的寿命,所以得了高血压以后,肯定会影响我们的寿命,而且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二、影响寿命的原因有哪些?

     

    但高血压不是唯一一个影响我们寿命的原因,影响我们寿命的因素太多太多,比如年龄、性别、遗传基因、所罹患疾病、生活习惯、居住关键等等诸多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高血压只是其中的很小很小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即便是没有高血压患者的寿命长短,也不能确定。毕竟影响寿命的原因太多了。


    三、怎样减少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

     

    减少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那么就需要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以及高血压本身的危害,而减少这些危害,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把血压控制达标,并进行多因素的协同治疗和预防,才能避免高血压的相关损害。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

     


    亲,看懂了吗?高血压确实影响寿命,但只要我们把血压控制达标,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寿命很长,活得更久。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暴发或散发流行。近年来,新的变异病毒不断出现,产生暴发流行,如SARS冠状病毒、H5N1、H1N1病毒等。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的个体均可罹患,密切接触的人群或有心肺疾病者容易罹患。婴幼儿、老人、原有慢性心肺疾病者或妊娠妇女,病情可较为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一、病毒性肺炎的分类

     

    1、流感病毒性肺炎:常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一个单位或地区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病毒是成人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

    2、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主要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骨髓移植及实体脏器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咳嗽和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常伴有口腔和面部疱疹。

    3、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多发生于器官移植后数月内,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干咳、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进行性加重。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肺部浸润和抗生素治疗无效。人群普遍易感,家庭和医院聚集性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感染率较低。

    5、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肺炎和多器官功能障碍。1997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跨越物种屏障,引起许多人致病和死亡。近年又获得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

     

    二、病毒性肺炎的病因有哪些?

     

     

    常见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等。患者可同时受一种以上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如金葡菌感染,免疫抑制宿主还常继发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包括1、免疫抑制者为疱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的易感者。2、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受者易患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性肺炎。3、长期大量吸烟者的肺部防御功能会受到损伤,而较为容易感染。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