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你快来,病人好像肺栓塞了!

你快来,病人好像肺栓塞了!
发表人:健康驿站

在ICU这个充满挑战与危机的地方,术后肺栓塞是医生们必须面对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一位术后病人突然出现氧合下降、血压降低的症状,初步判断为肺栓塞。医生们迅速行动,通过CTA确诊后,果断进行溶栓治疗。然而,溶栓并非一劳永逸,后续的出血、血栓脱落等风险依然存在。医生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最终帮助病人度过难关,转危为安。

本文将详细介绍术后肺栓塞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提高警惕。

术后肺栓塞是指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至肺部,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

1. 长时间卧床或制动:如术后、骨折、中风等。

2. 久坐或久站:如长途旅行、久坐办公等。

3. 肥胖、吸烟、糖尿病等。

4. 肿瘤、妊娠等。

术后肺栓塞的症状包括:

1. 呼吸困难、气促。

2. 胸痛。

3. 咯血。

4. 心悸、乏力。

5. 胸部不适、咳嗽。

诊断术后肺栓塞主要依靠以下检查:

1. 血液检查: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等。

2. 影像学检查:胸部CT、肺动脉CTA等。

治疗术后肺栓塞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 抗凝治疗:华法林、肝素等。

2. 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等。

3.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4. 下腔静脉滤网植入:预防血栓脱落。

5. 支持治疗:氧疗、呼吸支持等。

预防术后肺栓塞的措施包括:

1. 早期下床活动。

2. 穿着弹力袜。

3. 避免久坐久站。

4. 控制体重、戒烟。

5. 及时治疗基础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肺栓塞疾病介绍:
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发病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为肺栓塞最常见的类型。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由于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导致。常见的栓子来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等。肺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帮助肺栓塞患者恢复健康,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低盐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肺栓塞症状。因此,患者应尽量减少盐的摄入,选择清淡的饮食。

    2. 低脂饮食: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应选择低脂食物,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3. 低胆固醇饮食:高胆固醇饮食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肺栓塞症状。患者应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4.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5.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除了饮食方面,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医嘱按时服药:肺栓塞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复发。

    2.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4.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肺栓塞症状,增加疾病风险。

  •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肺功能不全。本文将详细介绍肺心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

    一、肺心病的症状

    肺心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
    • 循环系统症状:双下肢和周身水肿、食欲减退、乏力等。

    二、肺心病的治疗方法

    1. 控制感染:感染是肺心病加重的常见原因,因此控制感染是治疗肺心病的首要任务。

    2. 对症治疗:包括止咳、化痰、平喘、利尿、强心、扩血管等。

    3.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等。

    4. 氧疗:对于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建议长期在家吸氧或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三、肺心病的常用药物

    1. 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

    2. 平喘药: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用于缓解呼吸困难。

    3. 利尿药: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用于减轻水肿。

    4. 强心药:如地高辛、米力农等,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

    5. 扩血管药: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用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四、肺心病的日常保养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烟雾、粉尘等污染。

    2.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

    3.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康复过程中,运动是否适宜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以下将围绕肺栓塞后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恢复。

    首先,肺栓塞后能否运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判断。一般来说,没有手术史、外伤史、冠心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只要血流动力学稳定,就可以进行锻炼。然而,锻炼的范围和强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长期久躺、久坐不仅不利于康复,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术后短期或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应选择卧床活动为主。

    导致肺栓塞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发性疾病,如肺部、卵巢、胰腺肿瘤等肿瘤患者,由于血液中的促凝固性物质含量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家族史,有家族病史或静脉栓塞史的患者,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较大;吸烟,吸烟已久的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也会提高;运动不足,运动不足的患者,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血栓的危险性增加。

    肺栓塞的症状主要包括三联征,即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的三联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的表现,如下肢肿胀等。此外,严重肺栓塞还可能表现为烦躁、端坐呼吸、休克、四肢湿冷、呼吸频率增快、心律失常等症状。

    为了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2. 增加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3.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血栓风险。

    总之,肺栓塞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运动是否适宜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肺栓塞的常见原因: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肺栓塞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族中如有肺栓塞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2. 长期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可能会影响血液凝固,从而增加肺栓塞的风险。尤其是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病的风险更高。

    3. 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血液凝固,从而引发肺栓塞。此外,长期卧床、长时间乘坐飞机或汽车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 人工假体植入手术

    人工假体植入手术如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等,可能导致血液凝固,从而引发肺栓塞。

    肺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晕厥等。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死亡。因此,了解肺栓塞的病因和症状,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肺栓塞的措施包括:

    1. 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保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等都有助于降低肺栓塞的风险。

    2. 服用避孕药时需谨慎

    有遗传因素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在服用避孕药时需谨慎,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和预防肺栓塞。

    4. 长途旅行时注意活动

    长途旅行时,应定期活动下肢,避免血液凝固。

    总之,了解肺栓塞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 血栓,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血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预防和控制血栓呢?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教授给出了以下建议:

    1. 早期运动,预防血栓。王辰教授指出,长期缺乏运动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预防血栓的发生。

    2. 主动活动,避免血栓。长时间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应主动活动腿部,如伸缩大小腿肌肉、脚尖勾脚尖等,以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 选择座位,降低血栓风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应尽量选择靠走道的座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少血栓的发生。

    4. 预防跌倒,降低血栓风险。对于老年人来说,预防跌倒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生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预防跌倒。

    5. 注意按摩手法,避免血栓。已发现血栓的患者不建议按摩,否则可能加重病情。此外,运动后肌肉拉伤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总之,预防血栓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产后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分娩后不久的产妇身上。这种疾病的发生通常与下肢静脉压迫、血液粘稠和血液状态高度凝结等因素有关。

    产后肺栓塞的病理机制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当产妇出现下肢静脉压迫时,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导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此外,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如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速减慢等,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除了下肢静脉压迫,其他因素也可能诱发产后肺栓塞,如长期卧床、手术、肥胖、吸烟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血液在静脉中滞留,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为了预防和治疗产后肺栓塞,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早期活动和锻炼:鼓励产妇在分娩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治疗: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

    3. 保暖:注意下肢保暖,避免感冒,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4.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都有助于预防产后肺栓塞。

    5.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慢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早期症状可能与普通的呼吸系统疾病相似,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慢性肺栓塞早期症状:

    1. 咳嗽:慢性肺栓塞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咳嗽,有时伴有少量痰液。

    2. 咳痰:患者可能会咳出粘稠的痰液,颜色可能为白色、黄色或绿色。

    3.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尤其是在活动时。

    4. 胸痛:胸部可能出现压迫感或刺痛感,疼痛可能向肩部、颈部或上臂放射。

    5. 心律失常:慢性肺栓塞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悸、心跳加速等。

    慢性肺栓塞的病因主要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预防慢性肺栓塞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保暖:保持下肢温暖,避免寒冷刺激。

    2. 避免感冒:感冒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 活血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药物,如三七散、丹参等。

    4.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5.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等。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和治疗。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胸闷、胸痛的情况,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胸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冠心病、肺栓塞、气胸等疾病引起的。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胸闷、胸痛等症状。肺栓塞是由于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部血流受阻,引起胸闷、胸痛等症状。气胸是指肺部气体进入胸腔,压迫肺部,导致胸闷、胸痛等症状。

    要确定胸闷、胸痛的具体原因,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伴随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胸部CT、肺动脉CTA、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式也不同。冠心病引起的胸闷、胸痛,可以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肺栓塞的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病因治疗等,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很重要。冠心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肺栓塞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下肢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当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它会导致肺血管阻塞,从而影响血液流向肺部。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胸部疼痛、呼吸困难、晕厥等。

    急性肺栓塞的病因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和血管损伤。血栓可能来源于肺部,也可能来源于其他部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血管内壁受损,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溶栓治疗可以溶解血栓,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去除血栓。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着或躺着,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此外,戒烟、控制体重、保持健康饮食等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光、CT扫描和超声心动图。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浅静脉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沿浅表静脉走行的条索样硬结,急性期还会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的表现。部分患者病变位置较深,没有明显的硬结,但会出现深部压痛症状。

    具体来说,浅静脉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患肢血管疼痛、红肿、皮温升高:这是浅静脉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沿静脉分布路线有明显压痛,皮温升高。

    2. 硬结:患者可在患病部位沿静脉摸到条索状硬物或硬结,这是由于血栓形成所致。

    3. 色素沉着: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一般持续1~2周,之后逐渐缓解。充血的组织被色素取代,最后变成褐色。

    4. 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败血症的风险:血栓性静脉炎有一定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败血症的风险,肺栓塞可引起呼吸困难。

    5. 轻度浅静脉炎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保守治疗。对于极少数未能采取上述措施的患者,或血栓有侵犯深静脉倾向的患者,应及时手术。

    为了预防和治疗浅静脉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和长时间负重。

    2. 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袜子来保护患肢。

    3. 在休息时抬高患肢,以避免压迫患肢。

    4. 条件允许时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6. 遵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

    总之,了解浅静脉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