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喝水太多也会中毒!每天喝多少水才健康?

喝水太多也会中毒!每天喝多少水才健康?
发表人:医者荣耀

从我们懂事开始,身边的人就不断提醒我们要多喝水,无论是口渴还是不渴,都要及时补充水分。虽然我们内心可能并不愿意,但这个习惯还是渐渐养成了。水是生命之源,对身体益处无穷,但过量饮水也可能导致水中毒。

什么是水中毒?

水中毒,顾名思义,就是摄入水分过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肾脏是人体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重要器官,它能通过利尿作用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但如果摄入的水分超过了肾脏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细胞内水分过多,引起脱水低钠症,也就是水中毒。

水中毒有哪些症状?

水中毒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但以下症状是比较常见的:

1. 疲劳无力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加,细胞膨胀,从而使人感到疲劳无力。

2. 头痛、头晕

细胞内水分增加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

3. 恶心、呕吐

过量饮水会导致胃液稀释,影响食欲和消化。

4. 肌肉痉挛

细胞内水分过多会导致肌肉细胞肿胀,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5. 混淆、定向障碍

严重的水中毒会导致脑细胞肿胀,引起颅内压增高,从而出现混淆、定向障碍等症状。

如何预防水中毒?

为了避免水中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适量饮水

每天饮水量应根据个人体质、活动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

2. 分多次饮水

不要一次性饮用大量水分,应分多次饮水,每次100-150毫升为宜。

3. 注意饮水质量

要选择干净、卫生的水源,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

4. 保持饮食均衡

饮食中应摄入足够的电解质,如钠、钾等,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总之,适量饮水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但过量饮水也可能导致水中毒。我们应该注意饮水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水中毒疾病介绍:
水中毒是指机体所摄入的水量过多,超过排出的水量,导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的现象。该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通常与摄入水量过多、肾排水功能不足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失常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水中毒的治疗主要是限制水的摄入,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措施,暂无手术治疗,情况较轻者及时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重者在及时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揭!自来水怎样才算健康?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自来水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福岛核事故后,地下水含核辐射物质超标的事件更是让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质量产生了担忧。那么,怎样的自来水才算健康呢?本文将从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检测方法以及日常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自来水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如铅、汞、镉等)、有机污染物、病原微生物等。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水源地、输水管道以及二次供水设施。因此,自来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确保自来水的安全,我国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自来水的各项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合格的饮用水应无色、无味、无异味,透明度良好,无肉眼可见物。此外,水中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

    那么,如何检测自来水的质量呢?一般来说,居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

    1. 观察法:观察自来水是否出现浑浊、异味、异色等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2. 仪器检测法:使用水质检测仪对自来水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如pH值、余氯、重金属等。

    3. 送检法:将自来水样本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除了检测,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自来水的健康:

    1. 定期更换水龙头和管道:水龙头和管道长期使用后,可能会积累水垢、细菌等,影响水质。建议定期更换水龙头和管道,以保证水质。

    2. 使用净水器:净水器可以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净水器。

    3. 定期清洗水龙头、水壶等容器:水龙头、水壶等容器容易滋生细菌,建议定期清洗。

    总之,自来水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我们要提高警惕,关注自来水质量,确保生活用水的安全。

  •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人体出汗量增大,补水成为必备。然而,大量饮水却可能导致‘水中毒’,让人出现无力、头痛、呕吐、眼花等症状。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周荣斌提醒,出汗后补充水分,应以含盐的水为宜,每500毫升水加入1克盐。

      小李上山爬山,大量出汗后只喝水不加盐,结果出现‘水中毒’症状。医生指出,出汗时不仅丢失水分,还会丢失大量盐分。单纯补水不补盐,会导致血液中盐分过低,吸水能力降低,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水肿,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大量饮水还会冲淡血液,影响全身细胞氧交换,导致脑细胞缺氧,出现迟钝、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生命危险。

      为了预防‘水中毒’,建议出汗后及时补充含盐的水分,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同时,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多吃富含钾、钠等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帮助补充电解质。

      如出现‘水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 家中有小孩的家庭,通常都会备有一根体温计,以备不时之需。然而,这看似普通的体温计,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体温计中含有的水银,即汞,是一种具有高度毒性的金属。当体温计摔碎后,水银会蒸发成气态,并在空气中弥漫,容易被墙壁、衣物等吸附,成为空气污染的源头。

    研究发现,人体暴露在每立方米一到三毫克的汞环境中,两小时内就会出现头痛、寒战、咳嗽、发烧、腹部绞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呼吸道和肺组织受损,行为紊乱,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体温计摔破后,应如何处理?以下提供五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1. 使用湿润的棉签或胶带纸收集地面上散落的水银,将其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并加入少量水,以防止水银蒸发。

    2. 在收集水银时,动作要迅速,同时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尽量避免手部与水银直接接触。

    3. 收集好的水银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以免渗入地下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建议将水银交给环保部门处理。

    4. 可以在地面撒上硫磺粉,降低水银的毒性。同时,打开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并使用风扇等排风装置,加快排除空气中的水银蒸气。

    5. 如果房间受到水银污染,可以使用碘加酒精进行熏蒸,使碘与空气中的汞生成碘化汞,降低空气中水银蒸气的浓度。此外,还可以使用百分之十的漂白粉溶液冲洗被水银污染的地面。

    误吞水银,应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生活用品中的水银含量较少,进入人体后,消化道也不会吸收。最慢十几小时,最快几小时,水银就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一旦误吞水银,应立即就医,并服用大量牛奶或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如果伤口与水银接触,应前往医院中毒防治科进行检查,如有中毒症状出现,应及时接受治疗。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水源,但并非所有的水源都适合饮用。一些水源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将介绍几种不适合饮用的水源,并提醒大家注意饮水安全。

    首先,老化水是指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如水桶、水缸中的水。这种水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长期饮用可能导致消化道疾病。

    其次,千滚水是指反复煮沸的水,如电热水壶中的水。这种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期饮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此外,蒸锅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等也不适合饮用。蒸锅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不开的水中可能含有细菌和病毒,重新煮开的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没有被充分去除。

    为了保障饮水安全,建议大家选择新鲜、干净的水源。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择合格的饮用水,如桶装水、瓶装水等。

    2. 定期清洗水龙头、水桶等饮水器具。

    3. 饮用水要煮沸后才能饮用。

    4. 避免长时间饮用同一水源。

    5. 如有条件,可以使用净水器过滤水质。

  • 近年来,关于每天应该喝多少水的讨论不绝于耳,其中“每天8杯水”的说法深入人心。然而,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却打破了这一定论,提出了“全球气温变暖,需经常补充水分以保持健康”的新观点。报告指出,19岁至30岁的女性每天平均需要喝11杯水,男性则需要喝15杯水。

    面对这一说法,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功能水研究推广促进会理事长李里特教授表示,水的需求量因人而异,必须根据个人所处的环境、健康情况和食物摄取量等因素来确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值。盲目补水甚至可能导致“水中毒”症状,如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痉挛和昏迷等。

    那么,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才算适量呢?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途径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毫升,因此人们一直认为每天需要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但实际上,我们每天通过食物摄取的水分也应该计算在内。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每天只需再喝1500毫升水即可。一般来说,每天的水分摄入量不应少于500毫升,也不应超过3000毫升。对于痛风、肾结石等需要多补充水分的人群,应遵照医生的建议。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日常饮水量,中国著名健康教育学家洪昭光教授推荐了一个“喝水时间表”:早上起床后先喝250毫升水,上午工作间隙再喝一杯,午餐后半小时喝一些水,下午工作间隙再喝一杯,下班前再喝一杯,睡前1至半小时再喝一杯。这样的安排有助于维持身体水分平衡,保持健康。

  •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闷热,人体大量出汗,洗澡成为了防暑降温的重要方式。然而,对于老年人而言,洗澡却存在一定的风险。浴室地面湿滑、空气流通不畅,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意外情况。因此,老年人洗澡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安全。

    1. 浴前充分补水

    洗澡前应充分补充水分,可以喝一杯温水,以避免洗澡过程中脱水。洗澡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 检查身体状况

    老年人洗澡前应检查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应暂时避免洗澡。此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洗澡时最好备好常用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3. 注意浴室通风

    浴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空气潮湿闷热。洗澡时,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排风扇,以保持空气流通。

    4.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温度

    老年人洗澡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此时气温相对较低,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5. 注意浴室安全

    浴室地面湿滑,容易摔倒。老年人洗澡时,可在地面铺设防滑垫,以防滑倒。此外,洗澡时最好有人陪伴,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得到帮助。

  •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中国水营养学专家李复兴教授指出,水不仅是生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参与所有固形营养素在人体内代谢的全过程。因此,保证饮用水的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自来水并不等同于“安全水”。许多家庭反映,自来水喝起来涩涩的,甚至有怪味,烧开后还会出现白霜、水垢等。这表明,自来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饮用水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水源污染,二是输配管道污染。水源污染主要指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而输配管道污染则是指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

      目前,我国自来水厂主要对物理污染和微生物污染进行净化处理,但对化学污染的处理能力有限。这意味着,即使水源水质达标,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也可能受到污染。

      长期饮用不安全的自来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研究表明,长期饮用污染水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代谢疾病增加、消化系统疾病等。

      为了保障饮水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合格的饮用水水源;

      2. 定期对输配管道进行维护和更换;

      3. 安装家庭净水设备;

      4. 定期检测水质;

      5. 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

      总之,饮水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饮水安全。

  • 那天晚上,夜幕低垂,我独自一人在家。突然,一阵冲动驱使我打开柜子,拿出一瓶放在那里的天那水。我抿了一小口,立刻感到一种刺鼻的味道。我本能地吐了出来,水洒了一地。

    那一刹那,我的心跳加速,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可怕的情景。我赶紧跑到水龙头前,用冷水漱口,心里一直想着“没事的,没事的”。

    然而,不久后,我发现我的嘴巴和舌尖开始发麻。我害怕极了,心想这会不会是中毒的征兆?我上网查了一些信息,但心里仍然没有底。

    于是,我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我打开了一家互联网医院,选择了一个普通内科的医生进行了线上咨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误喝的情况,然后耐心地为我解答了我的疑惑。

    医生告诉我,虽然我没有吞下去,但天那水中的毒素仍然有可能通过皮肤和黏膜吸收。他建议我立即到附近的医院急诊就诊,进行观察和处理。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立刻赶到医院急诊。医生为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告诉我,由于我及时进行了漱口,毒素的吸收已经得到了控制。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需要对我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

    在医院的这段时间里,医生一直关心着我,他们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治疗,还给予了我很多心理上的支持。我真的很感激他们的帮助。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线上咨询还是线下就诊,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帮助。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医疗水平将会越来越高,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喝水,认为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然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喝水过多也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体摄取过多水分时,大脑会产生排斥反应,导致吞咽障碍,影响正常进食。

    研究指出,运动或其他劳作后的口渴所做的喝水动作,和水分充足、一点也不渴时仍喝水相比,后者比前者所需的力气多了3倍。在功能性磁共振造影的成像显示,在后者的状态喝水时,控制食欲的脑前额叶皮质的活动更活跃,这容易造成脑神经异常,而可能造成非器官损害的吞咽障碍。

    以往,我们都知道,水分摄取过多易引发“急性水中毒”,会出现低钠血症、痉挛、昏睡,甚至恶化成重症致死的可能,因此喝水的时机与喝的量,都需要多加注意。

    那么,水应该怎么喝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每日饮水量。例如,30岁以下的人,每日饮水量为体重(千克)×40毫升;30-55岁的人,每日饮水量为体重(千克)×35毫升;55岁以上的人,每日饮水量为体重(千克)×30毫升。

    2. 根据运动量调整饮水量。从事30分钟的运动,该日水分摄取量最好增加350毫升。

    3. 根据饮食习惯调整饮水量。例如,吃了水分含量高、但其实有利尿效果的食物,如大白菜、咖啡等,可帮助体内排出废物和囤积水分,这样还是要补充适量的水分。

    4. 控制盐分摄入。在我们摄取过多的盐分时,身体为保持平衡,也会消耗水分,容易口渴,血压上升,这时除了多喝一点水外,也要开始控制饮食并进行口味调整。

    总之,喝水虽然对身体有益,但也要适量,避免过量饮水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自来水进行洁肤,但你是否知道,自来水中的氯含量过高,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伤害?本文将探讨自来水氯含量对皮肤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方法降低氯含量,保护我们的肌肤健康。

    一、自来水氯含量对皮肤的危害

    1. 皮肤干燥、瘙痒:氯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出现皮疹、湿疹等症状。

    2. 皮肤老化:氯会破坏皮肤的胶原蛋白,导致皮肤松弛、皱纹增多,加速皮肤老化。

    3. 皮肤过敏:氯会刺激皮肤,导致过敏反应,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

    二、降低自来水氯含量的方法

    1. 使用净水器:净水器可以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氯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护肌肤健康。

    2. 储存自来水: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让氯挥发,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 选择低氯洗护产品:选择低氯或无氯的洗护产品,减少氯对皮肤的伤害。

    三、日常保养建议

    1.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皮肤,去除皮肤表面的氯残留。

    2. 使用保湿护肤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保湿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减少氯对皮肤的伤害。

    3. 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加重氯对皮肤的伤害。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降低自来水氯含量对皮肤的伤害,保护我们的肌肤健康。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