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夏至解暑养生系列之豆豉蒸排骨

夏至解暑养生系列之豆豉蒸排骨
发表人:罗浩杰

夏至时节,气温攀升,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导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此时,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养生保健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夏至时节的饮食养生展开,介绍一些适合夏季食用的食材和菜品,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季。

一、夏季饮食原则

1. 适量摄入清淡食物:夏季气温高,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适当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2. 补充水分:夏季气温高,人体水分流失较快,应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3. 避免过度贪凉:夏季虽然炎热,但过度贪凉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二、夏季养生食材推荐

1. 莲藕:莲藕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滋阴养胃等功效,是夏季养生佳品。

2. 番茄:番茄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消肿等功效,适合夏季食用。

3. 豆腐:豆腐富含优质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具有清热解毒、润燥生津等功效。

4. 西瓜:西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消肿等功效,是夏季消暑佳品。

三、夏季养生菜品推荐

1. 莲藕排骨汤:莲藕排骨汤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胃、润肺止咳等功效,适合夏季食用。

2. 西红柿炖牛腩:西红柿炖牛腩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胃、强筋骨等功效,适合夏季食用。

3. 豆腐炖鱼:豆腐炖鱼具有清热解毒、润燥生津、滋阴养胃等功效,适合夏季食用。

4. 西瓜炖羊肉:西瓜炖羊肉具有清热解暑、滋阴养胃、强筋骨等功效,适合夏季食用。

四、夏季养生注意事项

1. 避免长时间暴晒:夏季紫外线较强,长时间暴晒容易导致皮肤晒伤、中暑等疾病,应注意防晒。

2. 保持良好作息: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适当锻炼: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疲劳,应注意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暑病疾病介绍: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以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可导致机体神经和循环系统出现障碍,重者可致死亡。闷热潮湿的夏季,是中暑高发时节。一旦发现中暑,须立即采取降温等紧急措施,并送至医院对症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经综合治疗后,中暑大多可痊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中暑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因此,掌握一些适合孩子的防暑中药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一、常见防暑中药介绍

    1. 清凉油:清凉油是一种常见的防暑中药,主要成分包括薄荷油、樟脑、桉油等,具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2. 金银花露:金银花露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夏季中暑引起的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

    3. 十滴水:十滴水是一种具有祛暑、健胃、驱风作用的防暑中药,适用于夏季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 霍香正气水:霍香正气水是一种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和中作用的防暑中药,适用于夏季中暑引起的头晕、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5. 风油精:风油精具有清凉止痛、驱风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引起的头痛、牙痛、蚊虫叮咬等症状。

    二、使用防暑中药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使用防暑中药,切勿随意增减剂量。

    2. 儿童使用防暑中药时,要注意剂量和年龄限制,避免不良反应。

    3. 服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 如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

  •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让许多家长担忧宝宝中暑的问题。宝宝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宝宝中暑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

    一、预防宝宝中暑的常见原因

    1. 室内温度和湿度过高: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宝宝容易出汗过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进而引发中暑。

    2. 日常作息不规律:宝宝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导致体力下降,抵抗力减弱,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3. 户外活动过度:在高温天气下,宝宝户外活动过度,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引发中暑。

    4. 饮食不当:饮食不均衡,缺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更容易中暑。

    二、预防宝宝中暑的方法

    1. 调整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在24-28℃,湿度在60%-65%,保持空气流通。

    2. 规律作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 适度户外活动:在高温天气下,尽量选择在阴凉处活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4. 饮食注意: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5. 注意防晒:外出时给宝宝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避免阳光直射。

    三、宝宝中暑后的紧急处理

    1. 立即将宝宝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温水擦拭全身,帮助降温。

    2. 给宝宝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等。

    3. 如宝宝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预防宝宝中暑的误区

    1. 宝宝出汗多,不需要补充水分:事实上,宝宝出汗多会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需要及时补充。

    2. 宝宝中暑后,可以用冷水冲洗:这样做会刺激宝宝的身体,加重中暑症状。

    3. 宝宝中暑后,可以吃冰棍降温:冰棍会刺激宝宝的肠胃,不利于恢复。

    总之,预防宝宝中暑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家长们要引起重视,确保宝宝度过一个安全的夏天。

  • 夏季高温天气,人们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浑身无力的症状,这可能是中暑或急性胃肠炎的表现。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导致的。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危险状况。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注意身体散热。

    急性胃肠炎则多与饮食不当有关。患者食用了生冷、不洁或刺激性食物后,容易引发胃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并适当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类药物。

    除了中暑和急性胃肠炎,一些感冒的胃肠型感冒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浑身无力等症状。这类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为预防此类症状的发生,人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或刺激性食物。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当出现恶心、呕吐、浑身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 夏季高温潮湿,人体容易出现疰夏症状,如食欲不振、乏力、头晕等。为了预防和缓解疰夏症状,我们需要注意饮食保健。

    一、夏季饮食原则

    1. 健脾利湿: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选择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仁、红豆、冬瓜、黄瓜、西瓜等。

    2. 清补:适量摄入补益性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等,以增强体质。

    3. 避免生冷:夏季虽热,但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应尽量避免。

    4.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调节体温和促进新陈代谢。

    二、预防疰夏

    1. 服用预防方:在夏季到来之前,可以服用一些预防疰夏的中药方剂,如党参、五味子、麦冬、当归等。

    2. 调整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保持室内通风:夏季室内外温差大,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中暑。

    三、缓解疰夏症状

    1. 食疗:可以通过食疗来缓解疰夏症状,如荷叶粥、绿豆汤、西瓜汁等。

    2. 中药治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来缓解症状。

    3. 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夏季高温天气,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发生中暑和暑热症。为了帮助孩子们度过炎炎夏日,以下是一些针对小儿中暑和暑热症的饮食原则:

    一、清淡饮食,多饮水

    1. 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豆腐等。

    3. 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适量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清凉饮料。

    二、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1. 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以增强体质。

    2. 注意补充钙、锌等微量元素,如豆制品、坚果、海产品等。

    3. 避免过量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三、食疗方推荐

    1. 暑伤肺胃治则:清暑益气。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加减:病初壮热无汗,加香薷10克、羌活10克;

    烦渴引饮,舌苔黄燥,加生石膏30克、鲜生地10克;

    纳呆食少,加白术10克、麦芽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要方。

    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为主药,荷梗、石斛、麦冬清热生津,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粳米、甘草益胃和中。

    处方举例:

    西洋参6克(另煎)石斛10克 麦冬10克黄连3克 竹叶6克 知母10克 西瓜翠衣10克荷梗10克 甘草6克

    2. 下虚上盛治则:温下清上。

    主方:温下清上汤加减。

    加减:心烦口渴,加莲子心3克、玄参10克;

    口渴不止,小便清长,加金匾肾气九10克(包煎);

    大便稀薄,加山药10克、扁豆衣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虚实并治,寒热并用之方。方中附子温肾阳,黄连清心火,磁石潜降浮越之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嫖蛸、莲须温肾固涩,天花粉、蛤粉清热生津止渴。

    处方举例:

    附子6克(先煎)黄连1.5克 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 覆盆子10克 桑嫖蛸10克 莲须6克 天花粉10克 磁石30克(先煎)玄参10克

  • 气虚阳虚,作为常见的体质问题,困扰着不少朋友。头晕、食欲不振、面色发黄、怕冷怕热……这些症状你是否也经历过?

    本文将深入解析气虚阳虚的成因、症状及调理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体质问题。

    一、气虚阳虚的成因

    气虚阳虚的成因复杂,可能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气虚阳虚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所致。

    二、气虚阳虚的症状

    1. 体质虚弱:容易疲劳、乏力、头晕、出虚汗。

    2. 气短懒言:说话有气无力,声音低沉。

    3. 食欲不振:食欲减退,不想进食。

    4. 面色发黄:面色苍白或萎黄。

    5. 怕冷怕热:容易感冒,对温度变化敏感。

    6. 唇色淡白:嘴唇颜色淡白,缺乏血色。

    7. 肌肉无力:肌肉松弛,缺乏弹性。

    三、气虚阳虚的调理方法

    1. 饮食调理:适当摄入补气养阳的食物,如羊肉、鸡肉、核桃、黑芝麻等。

    2. 日常保养: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

    3. 药物调理: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服用中成药或中药进行调理。

    4. 中医调理:通过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改善体质。

    四、预防气虚阳虚

    1.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避免偏食。

    2.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4.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气虚阳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存在气虚阳虚的症状,不妨尝试以上调理方法,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成为许多地区常见的现象。近期,我国北方多个省区市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气温不断攀升,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高温天气容易引发中暑,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热相关疾病,是由于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汗液蒸发不足、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等原因引起的。

    那么,在高温天气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适量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因此要适量补充水分,建议每天喝足量的白开水,避免等到口渴时再喝水。

    2.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高温时段,如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阳光强烈,气温较高,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在室外活动的时间。

    3. 穿着合适的衣物: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或真丝衣物,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减少皮肤对热的吸收。

    4. 保持室内通风:室内要保持通风,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5. 避免剧烈运动: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发生运动性中暑,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选择在阴凉处进行适量运动。

    6. 注意饮食: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

    7. 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恶心、乏力、出冷汗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止活动,找一个阴凉处休息。

    2. 补充水分,喝淡盐水。

    3. 服用解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4. 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就医。

  • 夏季,暑湿较重,养生保健尤为重要。安徽省中医院施卫兵主任医师指出,夏季养生需遵循养阴扶阳、健脾和胃、清心养心三大原则。

    首先,养阴扶阳。夏季气温高,人体易出现津液亏损、内热等症状。此时应适当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蜂蜜、梨等,同时适当补充阳气,如食用姜、蒜等辛温之品。

    其次,健脾和胃。夏季人体消耗大,脾胃功能容易受损。此时应适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西瓜、黄瓜等,避免食用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再次,清心养心。夏季气温高,容易导致心火亢盛。此时应适当食用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荷叶茶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此外,夏季还应注意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暑、腹泻与痢疾等常见疾病。保持饮食卫生,避免蚊虫叮咬,保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总之,夏季养生保健要注重养阴扶阳、健脾和胃、清心养心,同时预防常见疾病,才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与元宵节、中秋节并称为三大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战国时代,比元宵节和中秋节要早几百年。端午节期间,人们有饮雄黄酒、吃粽子、插菖蒲艾叶等习俗。

    雄黄酒是一种传统中药酒,主要成分是雄黄。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等功效,在古代常用于治疗惊痫、疮毒等疾病。然而,由于雄黄具有一定毒性,过量饮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到,许多传统习俗缺乏科学依据。例如,饮雄黄酒并不能有效预防疾病,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因此,现代人已经逐渐摒弃了这一习俗。

    除了饮雄黄酒,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习俗,如吃粽子、插菖蒲艾叶、佩戴香囊等。这些习俗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能够增进人们的节日氛围,传承传统文化。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应注意预防疾病。由于夏季气温升高,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预防肠道疾病和食物中毒。

    此外,端午节期间,许多地区气温较高,容易发生中暑。因此,外出时要注意防晒,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保持充足水分,预防中暑。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日。虽然一些传统习俗已经不再适用,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文化精髓,传承民族精神。

  • 全身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全身酸痛,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全身酸痛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例如,流感病毒感染会引起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炎症,导致疼痛。此外,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喉咙痛等。

    其次,类风湿关节炎也是一种可能导致全身酸痛的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关节和肌肉组织的炎症,引起疼痛和肿胀。患者常伴有晨僵、关节肿胀等症状。

    长时间疲劳也可能导致全身酸痛。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过度劳累会导致肌肉乳酸积聚,引起肌肉酸痛。此外,运动方法不当或突然增加运动量也可能导致肌肉损伤,引起疼痛。

    其他可能导致全身酸痛的原因包括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此外,夏季中暑也可能导致全身酸痛。

    针对全身酸痛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针对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止痛药物进行治疗。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进行治疗。对于因疲劳引起的酸痛,休息和调整运动强度是关键。

    为了预防全身酸痛,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全身酸痛的发生。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