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童南伟:血糖管理不着急慢慢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童南伟:血糖管理不着急慢慢来
发表人:智慧医疗先锋者

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但并非越低越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童南伟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来。这是因为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产生影响。

高血糖可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如胰岛素分泌减少、免疫紊乱、酮体、氧自由基和血小板聚集等,引起炎症播散、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等,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功能丧失甚至死亡。然而,严重的低血糖同样会增加死亡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

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童南伟主任提出了以下血糖控制目标建议:

1. 非妊娠、非手术住院患者:新诊断、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若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且有医疗条件和健康需求,依从性好,采用严格标准,即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4.4—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6—8mmol/L。

2. 重症监护单元(ICU)患者:采用宽松标准,即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8—10mmol/L。

3. 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普通大中小手术,术前糖化血红蛋白<8.5%即可;术前术中及术后采用宽松标准,即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8—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或不能进食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2mmol/L,短时间<15mmol/L也可接受。

4. 妊娠期高血糖患者: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期间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控制在3.9—6.5mmol/L,餐后血糖在8.5mmol/L以下。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既要控制血糖水平,又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的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养胃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五种家常菜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养胃的功效,适合胃部不适的人群食用。

    1. 南瓜——排毒护胃

    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的功效。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以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可以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南瓜可以用来煮粥或汤,滋养肠胃。

    2. 胡萝卜——增强抵抗力

    胡萝卜性味甘平,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明目养神、增强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等功效。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物质,与肉一起炖煮最为合适,味道也更加美味。

    3. 甘蓝——天然胃菜

    甘蓝性平味甘,无毒,入胃、肾二经。被誉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维生素K1及维生素U,可以抗胃部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组织,还可以保持胃部细胞活跃旺盛,降低病变的几率。患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可以每天以甘蓝榨汁饮用,还可混合蜂蜜食用,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4. 菠菜——补血利便

    菠菜味甘性凉,能润燥养肝,益肠胃,通便秘。《食疗本草》载:“利五脏,通肠胃,解酒毒。”菠菜可以促进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欲,助消化;丰富的纤维素还能帮助肠道蠕动,有利排便。不过,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碍钙质吸收,应避免与豆腐、紫菜等高钙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轻焯,除去草酸。

    5. 红薯——养胃去积

    红薯性平,味甘,补脾益气。《纲目拾遗》记:“补中,暖胃,肥五脏。”天寒食用,正气养胃,化食去积,兼可清肠减肥。很多人认为吃完红薯放屁多,其实是胃肠蠕动所致。不过,红薯内淀粉含量很高,吃完后会转为葡萄糖,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 每天你需要多少睡眠?

    你是否有过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的经历?你是否知道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营养专家指出,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三种助睡眠的饮食方法

    想要改善睡眠质量,除了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外,饮食也是关键。以下三种食物可以帮助你改善睡眠:

    1. 樱桃:樱桃含有丰富的褪黑素,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2. 桂圆:桂圆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的人群食用。

    3. 燕麦:燕麦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改善睡眠。

    睡前吃养心阴食品可提高睡眠质量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睡眠过多或过少的人,其寿命比那些每天睡8小时的人要短。

    芬兰研究者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了长达22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研究期间,睡眠经常少于7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一研究结果证明,睡眠习惯与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不过,对睡眠过多或过少会增加死亡危险的原因,目前学者还没有定论。他们认为,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睡眠过多或睡眠过少的人都有各自特殊的情况,其中很多都与疾病有关。例如,睡眠时间少,有可能是因为本来睡眠需求就相对较少,也可能是由于失眠或其他健康问题导致的。同样,睡眠时间多,可能是因为机体存在着一些潜在的疾病。

    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眠保持在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眠保持在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24%,女性高出17%。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也有其他一些研究显示睡眠习惯与不良的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有关,但对睡眠和寿命的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保持良好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重视睡眠问题,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注意饮食调整。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2. 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以免影响睡眠。

    3. 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如合适的温度、安静的环境和舒适的床垫。

    4. 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睡眠,关爱健康。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影响患者的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治愈的。这是因为高血糖状态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血管组织和神经的病变。

    高血糖如何导致视网膜病变?当患者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时,血糖过高会产生相应的物质,损害视网膜血管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释放到组织中,从而引发视网膜病变。虽然一些患者通过降糖治疗和视网膜病变治疗可能达到病情逆转,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那么,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其次,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视网膜病变。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早期病变,如抗VEGF药物;激光治疗适用于中晚期病变,可减缓病情进展;手术治疗则适用于严重病变,如玻璃体切除术。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视网膜病变。
    • 遵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 关注视力变化,如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初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一些糖尿病初期常见的症状,包括容易饥饿、食欲大增、抽筋等。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的糖分无法正常利用,以尿糖的形式排出体外,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因此,患者常常感到饥饿,尽管进食量很大,但仍然无法满足身体需求。此外,一些原本不吃甜食的人也可能开始偏好甜食。

    除了饥饿感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手足瘫痪、手足颤抖、手指不灵活、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有关。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紊乱,如无缘无故的疲倦、尤其在上下楼梯时感觉明显。

    糖尿病还可能对视力造成影响,患者可能出现眼睛疲劳、视力急剧下降、看不清东西等症状。当站起来时,眼前可能会出现黑影,看东西模糊。此外,糖尿病还可能导致近视、老花眼等症状。

    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对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采取多样化的饮食计划,重点摄入谷物、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食物。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健康。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减轻压力,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糖尿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那么,老人经常尿路感染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较高,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二、自身身体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此外,老年人的生理结构也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如女性尿道较短,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

    三、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是导致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尿路梗阻可能导致尿液滞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膀胱炎:膀胱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五、尿道狭窄:尿道狭窄可能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包括外伤、炎症等。

    六、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可能导致尿路感染、排尿困难等症状。

    针对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多饮水,避免憋尿,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轻微的尿路感染,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热水坐浴、中药治疗等。

    4. 手术治疗:对于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路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其中,糖尿病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尤其是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本文将从糖尿病导致ED的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导致ED的机制

    1. 分泌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垂体前叶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糖的异常利用,进而影响促性腺激素和合成促性腺素的分泌,使得血液中相应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影响男性性功能。

    2. 直接损害精子活力与质量:糖尿病患者可能患有睾丸小动脉疾病和副性腺血管疾病,导致睾丸产生能量的能力降低,损害相应腺体的分泌功能,最终影响精液数量和组成,导致不育。

    3. 诱导性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硬化,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管,进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同时,糖尿病神经病变也会导致男性阴茎勃起反射不敏感。

    4. 导致射精障碍:糖尿病可能导致全身血管系统的病理变化,以及勃起阴茎的动脉和静脉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射精障碍,如不射精和射精困难。

    二、糖尿病ED的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调整: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

    2. 药物治疗:针对糖尿病ED,可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进行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阴茎假体植入、血管重建等。

    三、糖尿病ED的日常保健

    1.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并发症。

    2.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ED的发生率。

    3. 保持心理健康: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注意个人卫生: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总之,糖尿病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以降低ED的发生率。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2型和妊娠期糖尿病三种类型。1型糖尿病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很多患者甚至没有明显症状。妊娠期糖尿病则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治疗: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低盐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精制糖和含糖饮料。

    2.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药物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则需注射胰岛素进行控制血糖。

    4. 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 充足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血糖稳定。

    3.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糖尿病病情。

    4.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糖尿病的病因。

    一、生活方式因素

    1. 缺乏运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缺乏运动,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血管脂肪积累,从而引发糖尿病。

    2. 不良饮食习惯: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以及饮食不规律,都可能诱发糖尿病。

    3.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损害胰腺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

    二、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糖尿病,那么其他成员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三、环境因素

    1. 环境污染: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污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

    2.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

    四、预防与治疗

    1.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糖。

    3. 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脂等检查,及早发现糖尿病。

    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

  • 夏季,高温天气让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但事实上,夏季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却有着意想不到的疗效。

    首先,脉管炎是一种寒症,而夏季的高温天气可以为脉管炎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利用夏季气温高、阳气充沛的特点,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病情好转。此外,脉管炎在夏季病情往往有所缓解,此时进行辨证论治,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

    蓝氧激光血液净化技术是目前治疗脉管炎等疾病的有效方法。该技术通过患者自身血液,经过系统过滤,排出多余的油脂、杂质毒素,并通过超氧照射激活细胞活性,软化血管壁,提高免疫力。患者可当场感受到患肢轻松自如,疼痛减轻。

    其次,夏季是治疗拇外翻的黄金时期。许多老年妇女患有拇外翻畸形,这主要与遗传因素和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有关。夏季高温天气,可以常做赤足运动,如赤足行走、热敷等,加强足底肌肉力量,延缓病情恶化。体操矫正拇外翻也有一定疗效,如在两侧第1趾上套橡皮带做左右相反方向牵引动作,一天2次,每次5到10分钟。

    此外,夏季也是治疗糖尿病引发的周围血管病变的好时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下肢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闭塞,并发末梢神经病变,出现小腿和足部发凉的感觉。夏季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类中药煎汤泡足或熏洗下肢,有利于缓解周围血管病变造成的发凉、怕冷症状。

    总之,夏季高温天气为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脉管炎、拇外翻、糖尿病引发的周围血管病变等疾病,夏季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许多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控制非常关注。本文将针对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进行详细介绍,帮助糖友们更好地进行饮食管理。

    疑问一:糖尿病患者能吃甜的东西吗?

    糖尿病患者常常担心甜食会加重病情,其实并非所有甜食都会导致血糖升高。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和食物的升糖指数。例如,一些水果如樱桃、苹果、杨桃等升糖指数较低,适量食用对血糖影响不大。

    疑问二:糖尿病患者每天怎么吃?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均衡饮食原则,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控制热量。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控制油脂摄入,避免油炸食品。

    疑问三:糖尿病患者饮食如何调配?

    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活动量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一般建议将全天热量分配到三餐和两餐之间,注意食物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疑问四:妊娠糖尿病患者如何吃?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控制血糖。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避免高糖食物。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来管理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