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助听器!老人的“第二耳朵”

助听器!老人的“第二耳朵”
发表人:医疗星辰探秘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听力下降的问题。助听器作为老年人恢复听力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用品。

然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助听器,成为了许多老年人和子女共同关注的问题。

市面上的助听器种类繁多,根据外观和佩戴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盒式助听器:体积较大,佩戴在身前,用一根导线将声音输出信号送至耳机。优点是价格便宜,适合手指活动不灵便的人使用;缺点是噪音较大。

2. 耳背式助听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助听器,外形纤巧,适合各种程度的听力障碍;缺点是使用不方便。

3. 耳内式助听器:是较微型的一种助听器,放在外耳道内,不需要任何电线或软管,十分隐蔽;缺点是只适合轻度、中度、中重度聋的患者使用。

选择助听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先验配:到正规的助听器验配机构进行听力测试,了解自己的听力程度,选择适配的助听器。

2. 选品牌:选择知名品牌的助听器,保证质量,方便维修。

3. 选类型:根据自己的耳道和耳廓情况进行选择,以舒适、有效为主。

4. 逐渐适应:刚开始使用助听器时,声音可以调得比较轻,逐渐适应后再逐渐加大。

5. 定期调试:每年至少去医院调试一次助听器,保证其正常使用。

除了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外,老年人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避免使用耳机音量过大。

2. 注意日常保养:定期清洁助听器,避免受潮、受热。

3.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听力下降的问题,保持乐观的心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耳聋病疾病介绍:
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3月3日,第14个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示范应用项目的最新进展。数据显示,近20万名新生儿中,有近9000名被检测出耳聋基因阳性,阳性率高达4.55%,位居新生儿疾病筛查之首。

    耳聋作为一种常见的残疾,在各类残疾中的发病率最高。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1%至3%,且多在2岁以后才被发现,错过了语言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机。全球范围内,60%的耳聋患者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具有重大意义。

    2011年底,北京市启动了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示范应用项目,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产品,为超过20万名新生儿提供筛查服务。项目由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协和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承担筛查任务。

    截至2023年2月22日,全市共筛查192164名新生儿,检测出8744名常见耳聋基因阳性者,其中54例为先天性遗传性耳聋,522例为药物性耳聋易感者,8168例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

    对于先天性遗传性耳聋,医生会指导孩子佩戴助听器或安装人工耳蜗,及早介入治疗。药物性耳聋易感者,如使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药物,则可能导致“一针致聋”。此外,项目还发现了8000多例儿童是基因突变携带者,他们的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也有耳聋风险。

    专家表示,通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建立北京居民的耳聋基因谱,指导健康生育,降低遗传性耳聋的发生率。

  •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异常,指的是在没有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患者会听到耳内或头部有声音。耳鸣的病因复杂,可能与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

    耳鸣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耳鸣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理性耳鸣和病理性耳鸣;根据耳鸣的病因可以分为耳源性耳鸣和非耳源性耳鸣;根据耳鸣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耳鸣、中度耳鸣和重度耳鸣。

    耳鸣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听力检查、耳鸣音调匹配、前庭功能检查等。耳鸣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声疗、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血管扩张药物等。声疗包括耳鸣掩蔽治疗、声治疗等。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放松训练等。

    耳鸣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噪声、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异常,虽然耳鸣本身并不会导致听力下降,但耳鸣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出现耳鸣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 放炮导致的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噪声性耳聋,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针对这种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其治疗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放炮导致的耳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

    1. 滴耳液:对于单纯鼓膜穿孔的患者,可以采用滴耳液进行治疗,以防止耳道进水,避免感染。

    2. 糖皮质激素:对于有急性声损的患者,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地塞米松片剂等,以减轻炎症和肿胀。

    3. 鼓膜修补术:对于鼓膜穿孔3-6个月未自行愈合的患者,应进行鼓膜修补术,以恢复鼓膜的完整性。

    4. 营养神经治疗:对于有永久性听力损失的患者,可以采用营养神经治疗,如维生素B等,以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

    其次,放炮导致的耳聋的预防也很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减少噪声暴露: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如放鞭炮、工厂噪音等。

    2. 做好耳部防护:在噪声环境中,应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以降低噪声对耳部的影响。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 注意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最后,对于放炮导致的耳聋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以尽快恢复听力。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时间越来越多,这给我们的听力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数据,每年因噪音污染导致的耳聋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噪声性耳聋患者占比高达16%。

    那么,什么是噪声性耳聋?它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中,导致内耳毛细胞损伤,从而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失聪的一种疾病。

    二、噪声性耳聋的危害

    1. 听力下降:噪声性耳聋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全聋。

    2. 耳鸣:患者常常伴有耳鸣症状,尤其在安静的环境中更加明显。

    3. 头痛、失眠: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头痛、失眠等不适症状。

    4. 心理影响:听力下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心理问题。

    三、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

    1. 减少噪音暴露: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如工厂、工地、酒吧等。

    2. 佩戴耳塞:在高噪音环境中,应佩戴耳塞保护听力。

    3. 适量使用耳机:避免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尤其是睡眠时。

    4.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长时间熬夜、过度劳累。

    四、噪声性耳聋的治疗

    1. 药物治疗:针对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可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2. 康复训练:通过听力训练、语言训练等方法,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

    3.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五、总结

    保护听力,预防噪声性耳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呵护我们的听力健康。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中药来治疗疾病。他们普遍认为中药副作用较小,治疗效果较好。然而,中医专家指出,老年人服用中药也需要讲究方法,否则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首先,老年人在选择中药治疗时,原来服用的西药不宜立即停用。最好在服用一段时间中药后,感觉比单一使用西药时症状有明显改善时,再考虑逐渐减少西药用量,最后达到逐步停用西药的目的。在服用中药期间,宜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与没有使用中药前作比较,观察治疗效果,决定是否减少或停用西药。

    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出现阴阳失调、气虚血瘀、脾虚痰浊等问题。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补益心气、肾气:老年人久病肾气虚衰,不能正常温润五脏,也不能温煦心阳,容易出现心悸、短气、胸闷等症状。治疗时应多考虑使用补益心气、肾气的药物。

    2. 益气活血:心肾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血循,阳虚生寒,寒凝血涩,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舌质淡黯、紫黯或瘀斑瘀点,脉沉涩或细弦等症状。治疗时应依据症状表现,或以活血化瘀为主,或益气活血,或温阳祛寒活血等,力求阳复寒散,瘀化血活。

    3. 健脾化浊祛痰:肾虚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和运化,导致聚精成痰,内阻清窍,出现纳呆、腹胀、咳吐浊痰、舌苔厚腻等症状。治疗时应健脾化浊祛痰,祛邪宁心。

    4. 补肾填精、健脾滋肾:老年人肾精不足,出现耳聋、耳鸣、头昏眩晕、腰酸膝软、心悸气短等症状。治疗时应选用补肾填精、健脾滋肾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5. 疏肝解郁、条达气机:老年人由于长期多病,心理失衡,容易出现肝气抑郁、条达失常、气机失畅等症状。治疗时应疏肝解郁、条达气机,选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越鞠丸等药物,并注重心理治疗。

    除了以上几点,老年人服用其他中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滋补勿滞腻:老年人阴血亏虚,常用滋补肾阴及填精充血之品。这类药物不易消化吸收,老年人脾胃虚弱,胃肠活动减弱,吸收能力降低。因此,滋补之品不宜偏滞腻,可选用平补药物,如补阴用枸杞、女贞子等,补血用当归、鸡血藤等,或在滋补药中加入健胃醒脾的砂仁等。

    2. 药量勿偏大,服药次数不宜过频:老年人五脏功能减退,药物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因素可能导致中药物浓度增高,药物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因此,一般情况下,所用药量应少于青壮年,服药间隔时间也不要太短,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3. 慎用活血药:老年人凝血能力减弱,活血化瘀药可能诱发出血。因此,不要滥用这类药物,应特别慎用破血逐瘀药。

    4. 少用镇静安神药:老年人脑血流量减少,神经系统功能与耐受力降低,常感头晕眼花,睡眠不好。他们精神多有抑郁,服用镇静安神药量不要偏大,以免加重精神症状,而应全面辨证、标本兼顾。

    5. 用药宜精简: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误服或忘服药物的现象十分常见。因此,用药宜精简,最好选用一种最切合病情的药物,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总之,老年人服用中药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生理、心理、病理特点,全面仔细辨证,遵循“宁少勿滥”的原则,药味宜精当,药量应准确,方可达到理想的疗效,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 孩子牙牙学语,父母总是满怀喜悦。然而,有些孩子却因为听不见声音,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甚至发展成聋哑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口最多的国家,多达2054万人,其中许多孩子因家长忽视听力筛查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一、出生前预防:关注遗传性耳聋

    遗传性耳聋是导致儿童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家族有耳聋病史,或者孕妇有耳聋基因携带者,建议在怀孕早期进行耳聋基因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二、出生时预防:重视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重要手段。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听力筛查,确保孩子听力健康。

    三、学龄前预防:关注孩子听力健康

    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听力健康,避免孩子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避免孩子感冒等疾病引起中耳炎。

    四、学龄期预防:警惕耳机损伤听力

    学龄期孩子经常使用耳机,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耳机,避免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以免损伤听力。

    五、发现听力障碍及时干预

    如果发现孩子有听力障碍,应及时就医,尽早进行干预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怀胎十月,准妈妈们的身体会经历各种不适,这时候用药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中药因其“天然、安全”的标签,成为许多准妈妈的首选。然而,孕妇使用中药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孕妇使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并非100%安全,“是药三分毒”

    专家指出,中药并非100%安全,虽然其作用相对温和,但其中仍含有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且不同中药的配伍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部分中药甚至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孕妇在使用中药时应格外谨慎。

    孕妇慎用中药,远离4类药物

    在怀孕的最初三个月内,孕妇应慎用以下4类中药,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1. 滑利攻下药物

    如滑石、木通、牵牛子等,这类药物具有通气利尿下泻的作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

    2. 大毒大热药物

    如生南星、朱砂、雄黄等,这类药物本身具有一定毒性,可能对胎儿造成畸形或发育不良。

    3. 活血化瘀药物

    如桃仁、红花、蒲黄等,这类药物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甚至引起流产或早产。

    4. 芳香走窜药物

    如丁香、麝香等,这类药物可能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子宫收缩,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

    39健康网编辑温馨提示: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文化瑰宝,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孕妇在患病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近年来,耳聋已成为五官科常见疾病之一,且患者逐年增加。除了耳朵炎症等疾病外,耳聋的发生与年龄、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耳聋可分为传导性耳聋和感音性耳聋两大类。传导性耳聋多由外耳道阻塞、中耳炎、耳硬化症等疾病引起;感音性耳聋则与内耳、耳蜗、听觉神经等部位病变有关。

    神经性耳聋是耳聋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门诊患者总数的10%。其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噪声暴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听力康复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保养对预防耳聋也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

    2. 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免损伤耳膜;

    3. 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 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5.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早期发现听力问题。

    耳鼻喉科是治疗耳聋的主要科室。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耳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耳机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长时间佩戴耳机,如果不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甚至引发神经性耳聋。

    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听力受损呢?中医认为,耳朵与肾脏密切相关,肾脏虚弱会导致听力下降。此外,以下几种情况也容易导致听力受损:

    1. 长时间佩戴耳机,音量过大;

    2. 在嘈杂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如地铁、公交车等;

    3. 长期接触噪音,如工厂、工地等;

    4. 耳朵受到外伤或感染。

    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耳机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

    2. 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长时间佩戴耳机;

    3. 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

    4. 保持耳朵卫生,预防耳朵感染;

    5.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除了以上措施,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中医方法来保护听力:

    1. 鸣天鼓: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可以增强听力、缓解耳鸣、耳聋等症状;

    2. 按摩耳垂:每天按摩耳垂50次,可以预防耳朵冻伤、振奋精神、保护视力;

    3. 搓两心:每天按摩手心和脚心,可以强壮心脏、补益肾脏、缓解耳部症状。

  • 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通过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耳鼻咽喉科的专业医生。医生的热情问候让我顿时放松了许多。‘您好,请问您之前有查过听力吗?’医生的声音温和而专业。我告诉医生,我之前查过,听力图和发的图片都差不多。

    我接着说,我想去做个职业病鉴定,想先咨询下这种是否符合噪声聋的情况,看有没有必要去做。医生回答:‘可以去。’这让我松了一口气。

    医生告诉我,我的情况符合噪音性耳聋。虽然我有些疑惑,因为开始的时候是否正常,不好证明。医生耐心地解释说,如果有12年的听力检查图,基本问题不大,不知道当时入职的时候有没有测试,具体可以去职业病体检的地方咨询一下。

    我回忆起12年工作的情景,很正常,同事都可以证明,12年16年工作之间接触的噪音,后面就慢慢严重发现了。医生听后,建议我咨询职业病体检部门,看看同事的证明有没有用。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准备去职业病体检部门咨询,并期待着结果。医生在最后提醒我,他们的回复仅为建议,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们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还鼓励我积极面对问题。我相信,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