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6类人群小心疲劳引发猝死

6类人群小心疲劳引发猝死
发表人:生命之光传递者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猝死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抢救室今年以来猝死病例数量激增,尤其在年底天气骤冷的时节,疲劳猝死成为高发疾病。本文将为您揭秘疲劳猝死背后的原因,并针对高危人群提出预防建议。

疲劳猝死为何年底多发?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天气骤冷: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梗等疾病。

2. 工作压力:年底工作繁忙,人们容易出现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情况,增加猝死风险。

3. 生活习惯: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害心脏健康,增加猝死风险。

以下六类人群尤其要小心疲劳引发猝死:

1. 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是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需定期检查,控制好病情。

2. “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治疗,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

3. 吸烟者:吸烟会损害心脏健康,增加猝死风险,戒烟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措施。

4. 不良饮食习惯者: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导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增加猝死风险。

5. 不良生活方式者:缺乏锻炼、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损害心脏健康,增加猝死风险。

6. 工作、精神压力过大者: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增加猝死风险。

如何降低疲劳猝死的几率?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2.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2024年9月4日晚上,徐汇区的李先生带着71岁的父亲来到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父亲最近数次晕厥,医院检查显示心脏有问题,需要动手术。李先生担心父亲的年龄和手术风险,决定先在线上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详细询问了李先生父亲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告诉他主动脉瓣功能障碍是晕厥的主要原因,并且存在猝死的风险,建议进行瓣膜置换手术。李先生担心手术的危险性,医生解释说手术的风险与年龄关系不大,主要看身体状况,71岁是手术的常规年龄。李先生放心了,决定联系住院或门诊安排手术。

    这次线上问诊让李先生体验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和专业性。他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和建议,认为线上问诊为他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避免了繁琐的挂号和排队过程。李先生表示今后如果有其他健康问题,会优先选择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咨询。

  •   近日,南京工程学院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意外事件。一名二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年轻人。

      该学生名叫顾某,平时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然而,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他突然从座位上滑落,老师和同学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医生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目前,顾某的死因尚在调查中。初步判断可能是心脏疾病或脑血管畸形导致的猝死。令人遗憾的是,顾某并没有这方面的病史。

      这起事件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很多大学生作息不规律,熬夜、过度劳累现象普遍。此外,由于缺乏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很多学生没有定期进行体检,导致一些潜在的疾病难以被发现。

      那么,如何预防猝死呢?首先,年轻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心脏、血管等系统的检查。一旦发现身体异常,要及时就医。

      此外,以下是一些预防猝死的方法: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遇到突发情况,要保持冷静,及时寻求帮助。

      总之,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时刻关注自身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让生活更加美好。

  •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对于预防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至关重要。

    首先,心脏性猝死是室性心动过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心律失常性心脏猝死中80%~90%由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此外,10%以上的院外心脏性猝死患者以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65%~85%在紧急救治时表现为心室颤动。

    阿-斯综合征是另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暂时性脑缺血、脑缺氧引起的急性而短暂的意识丧失,并伴有抽搐、面色苍白、发绀等症状。在接受临床电生理检查的晕厥患者中,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占晕厥原因的20%。

    长期心动过速还可能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这是一种心脏组织学和病理学发生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下降。有学者推测,慢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超过每天总时间的10%~15%以上就有可能发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而室性心动过速,包括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型连续的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均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此外,室性心动过速还可能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无论是持续性还是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都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同时,患者也需要了解室性心动过速的并发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降低疾病风险。

  • 近年来,心脏性猝死事件频发,尤其在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中,令人担忧。心源性猝死是指心跳骤停导致的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在发病后15分钟内死亡。了解心源性猝死的表现和急救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一、心源性猝死的表现

    1. 意识丧失:患者突然意识丧失,伴有抽搐,可称为阿斯综合征。

    2. 呼吸停止:呼吸变浅,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3. 脉搏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4. 瞳孔散大:眼睛瞳孔散大。

    5. 心音消失:心脏无跳动,听诊无心音。

    二、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措施

    1. 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发现患者意识丧失,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 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仰卧位,清除口腔异物,使气道通畅。

    3. 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患者呼吸。

    4. 胸外按压:按压患者胸部,保持心脏跳动。

    三、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方法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2. 规律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保持乐观的心态。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病。

    5.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抗血栓治疗是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然而,‘中国式’抗栓治疗现状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个体差异是影响抗血栓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药物剂量不足可能导致血栓事件,而剂量过大则可能引发出血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其次,目前‘中国式’抗栓治疗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相关指南也缺乏中国人群的证据。韩雅玲教授指出,中国人群的ACS临床表现存在差异,药物基因组学特点与外国人不同,因此需要开展中国人自己的数据研究。

    为了获取更多中国人群的大数据,韩雅玲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大样本数据研究。研究发现,与高剂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加用西洛他唑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对血栓和缺血事件有减少趋势。

    此外,中国冠心病病人抗血小板治疗注册登记已成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旨在建立中国冠心病病人风险评分模型,指导个体化治疗。

    未来,中国冠心病抗栓治疗需要从病人、医生、学会、科研管理、企业、国外同行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 焦虑症患者若出现失眠症状,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猝死。尽管焦虑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会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加剧失眠,但这通常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然而,如果患者同时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等器质性疾病,失眠可能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对于有这些基础病的焦虑症患者,失眠可能会引发心血管应激反应,增加猝死风险,这是由于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压力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了减少失眠的风险,建议焦虑症患者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练习或冥想,并避免睡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改善失眠,例如地西泮片或阿普唑仑片。

  • 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追求苗条的身材,盲目追求减肥。然而,不当的减肥方法,尤其是误用减肥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因药物减肥不当导致厌食症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青少年往往并不肥胖,却为了追求更完美的身材而盲目服用减肥药物。其中,一种名为“苯丙胺”的成分被广泛添加在非法减肥药物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心跳加快、心慌、失眠等,甚至引发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哈尔滨市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指出,近年来,该所已接诊多例因药物减肥不当患上厌食症的青少年,其中已有2例不幸去世。这些患者在去世时体重仅剩十几公斤,令人触目惊心。

    除了药物减肥,一些不科学的减肥方法,如过度节食、过度运动等,也可能导致厌食症的发生。因此,青少年在追求减肥时,应谨慎选择减肥方法,避免盲目跟风。

    专家建议,青少年在减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科学制定减肥计划,避免过度节食和过度运动。
    • 选择安全的减肥方法,避免使用减肥药物。
    •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此外,家长和社会也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避免盲目追求苗条的身材,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总之,减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青少年在追求完美身材的过程中,应注重健康,选择科学的减肥方法,避免误用减肥药物,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 焦虑症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它是由于个体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的不合理、过度担心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尽管它不会直接影响生命活动中枢,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重度焦虑症患者在应激事件刺激下可能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猝死。因此,焦虑症患者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定期体检,监测心脏功能,以预防潜在风险。

  •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夏季猝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系统承受更大压力,而缺水则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高温环境下,人体心跳加快、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内脏血流量下降,加重心脑血管患者的缺氧反应。同时,高温环境下水分蒸发加快,血液浓缩,血黏度增加,增加血栓性疾病风险。

    那么,夏季如何预防猝死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多喝水:夏季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并根据出汗量适当增加。

    2. 保持室内通风: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待在空调房或阴凉处,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 注意饮食: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4. 适量运动:夏季运动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剧烈运动。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以下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猝死:

    1.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2. 中老年人

    3. 有家族史的人群

    4. 熬夜人群

    夏季高温,预防猝死,从点滴做起,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

  • 虽然失眠一夜未睡并不会直接导致猝死,但猝死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常见的原因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如急性心梗和脑出血。短期失眠不会显著改变心脏负荷或大脑供血状态,因此不会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然而,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累积增加心血管风险,并可能导致慢性疲劳,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猝死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熬夜到何种程度会引发猝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是,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睡眠时间不足以及作息不规律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连续熬夜数日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为了维护健康,建议尽量避免长期熬夜。如果偶尔熬夜,应尽量缩短熬夜时间,并在熬夜后保证充足的休息。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猝死风险的建议:

    1. 睡前使用冥想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 避免睡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咖啡、茶和辛辣食物。
    3.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5. 如有严重睡眠障碍,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状况,降低猝死风险,维护身体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