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怎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才好呢

怎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才好呢
发表人:医疗星辰探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困扰许多人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方式多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大类。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

1. 休息:初次发作时,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腰部受力。

2. 牵引治疗:通过骨盆牵引,增加椎间隙宽度,减轻神经压迫。

3. 理疗和按摩: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

4.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镇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

5. 髓核化学溶解法:溶解髓核和纤维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包括:

1. 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通过特殊器械切除部分髓核,减轻椎间盘内压力。

2. 微创椎间盘摘除术:在显微镜或内镜下摘除突出的髓核。

3. 椎间盘融合术:将椎间盘与相邻椎体融合,恢复脊柱稳定性。

除了手术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

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加强腰背肌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

3.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胫前肌痉挛疾病介绍:
肌肉痛性痉挛在健康人中常见,年轻人常见于体育运动时,老年人多见于休息时,常发生于小腿,足部和大腿肌肉。但有时也是疾病产生的一种症状。一般正常的肌肉痛性痉挛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孕期肌肉痛性痉挛,大约有50%的孕妇都会出现孕期的肌肉痛性痉挛,主要见于孕期的最后3个月和夜间;体育运动相关肌肉痛性痉挛,常发生于运动时或剧烈运动后的一小时内;夜间肌肉痛性痉挛,多见于老人、儿童,是一种静态下发生的痉挛,多由于睡姿不对,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差,也可能是因为环境温度低,未注意保暖,白天过度劳累或站立过久也易导致夜间痛性痉挛。这种情况下的痉挛一般属于生理现象,可以不用就医,但如果当发作频繁、症状严重时,则需警惕,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服用过某些药物后可能会发生痉挛,此时应咨询医生。如若伴随着其他症状如肢体运动无力或障碍,需要尽快就诊。如若本身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发生肌肉痛性痉挛可能是与这些疾病有关,需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在夜间或在身体活动(运动或日常活动)之后出现持续抽筋,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夜间肌肉痛性痉挛,甚至影响睡眠,则应尽快就诊。
推荐问诊记录
胫前肌痉挛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游泳是夏日消暑的最佳选择之一,然而,游泳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其中抽筋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抽筋,医学上称为肌肉痉挛,是由于肌肉组织受到强烈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进而引发肌肉剧烈收缩的现象。

      引起游泳抽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水温过低、运动前未充分热身、运动时间过长、运动姿势不正确、运动强度过大、精神紧张等。

      当发生抽筋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抽筋自救方法:

      

      

      **1、小腿和脚趾抽筋**:

      首先要保持冷静,深吸一口气,然后仰浮在水面上,用抽筋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脚趾,同时用力向前伸蹬小腿。也可以用另一只手压在抽筋腿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2、手指抽筋**:

      将手用力握成拳头,然后用力伸开,反复进行,直至恢复。

      **3、上臂抽筋**:

      握拳,尽量屈肘关节,然后用力伸直,反复进行。

      **4、大腿抽筋**:

      深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上,使抽筋腿屈曲,然后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其贴在大腿上,同时加以振颤动作。

      **5、人中穴**:

      在抽筋时,用手指重按人中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为了避免游泳时发生抽筋,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充分热身**:

      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使肌肉逐渐适应运动强度。

      **2、控制运动强度**:

      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肌肉过度疲劳。

      **3、注意水温**:

      水温过低容易引起抽筋,建议选择水温适宜的场所游泳。

      **4、调整饮食**:

      增加蛋白质、脂肪和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肌肉对冷水的耐受能力。

      **5、保持放松**:

      保持精神放松,避免过度紧张。

      

      

      游泳抽筋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了解抽筋的自救方法,并采取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游泳安全至关重要。

  •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比如被钉子扎伤。那么,如果不幸被钉子扎伤脚部,却没有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会有什么后果呢?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当人体皮肤或粘膜受到创伤时,破伤风梭菌就可能侵入人体。在缺氧的条件下,破伤风梭菌会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进而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症状。

    破伤风的主要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强直性痉挛、阵发性痉挛、牙齿紧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此,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被钉子扎伤脚部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确实存在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因此,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

    预防破伤风的关键是注射破伤风疫苗。破伤风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破伤风的发生。除了注射疫苗,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避免接触泥土、粪便等可能含有破伤风梭菌的物品。

    3.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4. 如果出现破伤风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总之,被钉子扎伤脚部后,如果没有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确实存在感染破伤风的风险。为了确保自身健康,我们应该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腿部肌肉痉挛这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那么,老年人腿部肌肉痉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将从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老年人腿部肌肉痉挛的原因

    1. 劳累: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进行剧烈运动后,肌肉过度疲劳,容易引发痉挛。

    2. 受凉:寒冷刺激使血管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肌肉痉挛。

    3. 局部有外伤:腿部受伤后,肌肉组织受损,容易引发痉挛。

    4. 其他疾病:腰椎间盘突出、下肢血管疾病、老年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腿部肌肉痉挛。

    二、老年人腿部肌肉痉挛的症状

    1. 疼痛:肌肉痉挛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2. 硬化:肌肉痉挛时,局部肌肉会变得僵硬。

    3. 功能受限: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影响腿部活动功能。

    三、老年人腿部肌肉痉挛的治疗方法

    1. 手法按摩:通过揉捏、推拿、弹拨等方法,加速小腿血液循环,缓解痉挛。

    2. 针灸治疗:针对筋膜肌肉病变,进行针灸治疗,缓解疼痛。

    3. 小针刀治疗:针对局部病变,进行小针刀治疗,解除痉挛。

    4. 中药熏洗:使用伸筋草、艾叶、川乌、茜草等中药,进行足部、腿部的熏洗治疗。

    四、老年人腿部肌肉痉挛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均衡饮食,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海带、虾皮等。

    4. 适当进行腿部肌肉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五、医院及科室推荐

    针对老年人腿部肌肉痉挛的治疗,建议前往医院的康复科或骨科就诊。

  •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一名80后女司机在大风雪中驾车60公里,途中遭遇至少8起交通事故,幸免于难后感慨良多。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驾车好习惯的重要性,为车主们提供安全出行指南。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长期以车代步带来的健康隐患。研究表明,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因此,有车一族应养成每天至少半小时的运动习惯,如步行、慢跑等。

    其次,长时间驾车对驾驶员的视力、腰椎、心脏等部位都会造成损害。长时间注视路面容易导致视力疲劳,建议驾驶员每隔一段时间停车休息,闭目养神。同时,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开车会对腰椎造成压力,建议车主在连续驾驶两小时后下车活动腰部,休息10分钟。

    此外,超速行驶、开空调、噪声过大等不良驾驶习惯也会对驾驶员的健康造成影响。超速行驶容易引发“高速行车综合征”,影响心血管功能;开空调时间过长会导致头晕、呕吐;噪声过大则可能损伤听力。因此,驾驶员应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确保行车安全。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驾车技巧:

    • 保持车距,避免追尾。
    • 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路怒。
    • 定期检查车辆,确保车况良好。
    • 学习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如车辆自燃、爆胎等。

    总之,驾车好习惯关乎生命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 脸部抽搐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脸部抽搐疼痛的常见原因:

    1. 脸部受寒:当脸部受到寒冷刺激时,可能导致脸部肌肉痉挛,从而引起抽搐和疼痛。

    2.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是指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可能导致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常见的诱因包括劳累、持续肌肉紧张、受凉等。

    3. 神经受损:神经受损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进而引发脸部抽搐和疼痛。例如,三叉神经病变可能导致脸部抽搐和疼痛。

    4. 面瘫:面瘫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常见症状包括面部抽搐和疼痛。面瘫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外伤等。

    5. 其他原因:一些其他原因,如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脸部抽搐和疼痛。

    治疗方面,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脸部抽搐疼痛,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针灸:针灸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缓解脸部抽搐和疼痛。

    2. 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症状。

    3.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疼痛较重的患者,可以口服非类固醇消炎镇痛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4. 日常保养: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凉,适当进行热敷和理疗,如按摩、针灸等。

    如果脸部抽搐疼痛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诊断和治疗。

  • 那天,阳光明媚,我带着我的宝宝来到了线上互联网医院进行问诊。宝宝患有婴儿痉挛症,一直是我们心头的大患。在医生助理的协助下,我详细地描述了宝宝的症状,他们很专业,很快就让我感受到了被重视。

    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担忧,并在详细了解了宝宝的情况后,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和建议。当我提出需要开具药物时,医生***很快为我开具了处方,并提醒我按时用药,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

    在用药期间,宝宝的症状有所缓解,我感到非常欣慰。然而,在后续的问诊中,我发现宝宝需要补充一种名为西罗莫司的药物。医生***耐心地告诉我,这种药物需要重新开具处方,并指导我如何操作。

    当我再次向医生***咨询氨己烯酸口服溶液的用量时,医生***提醒我上次已经开具了处方,一次只能开具一次药物。我理解了医生的意思,并按照他们的建议重新支付,顺利地得到了宝宝需要的药物。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让我印象深刻。他们不仅关注宝宝的病情,还关心我的心理状态,让我感到非常温暖。虽然只是线上问诊,但我却感受到了来自医生的关怀和温暖。

    如今,宝宝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非常感谢医生***的悉心治疗和指导。我相信,在他们的帮助下,宝宝一定会健康成长。

  • 痉挛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脑瘫类型,患者常常伴随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痉挛。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早期治疗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家长和康复治疗师通过一系列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然而,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肌肉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肢体畸形。

    为了防止畸形的进一步发展,外科手术成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手段。目前,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简称SPR手术)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主要方法。该手术通过切断部分脊髓神经,减轻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

    与传统SPR手术相比,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更加精准,能够有效避免医源性瘫痪和尿便失禁等并发症。手术的最佳时机是2.5-6岁,此时治疗效果最好。

    除了手术治疗,康复训练仍然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重要手段。术后,患者需要接受持续的康复训练,以巩固手术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痉挛型脑瘫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迅速,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腿抽筋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那么,12岁小孩腿抽筋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腿抽筋可能与缺钙有关。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参与骨骼、牙齿的形成和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如果孩子饮食中缺乏钙,或者钙的吸收利用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缺钙,进而引起腿抽筋。

    其次,过度劳累也可能导致腿抽筋。比如,长时间剧烈运动、爬山、跳高、跳远等,会导致腿部肌肉疲劳,进而引发腿抽筋。

    此外,腿部着凉也是引发腿抽筋的常见原因。比如,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中活动,或者使用凉水洗澡、洗脚,都可能导致腿部受凉,引发腿抽筋。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腿抽筋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出引发腿抽筋的具体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对于缺钙引起的腿抽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1.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2. 多参加户外活动,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3.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

    4. 注意保暖,避免腿部受凉。

    5.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

  • 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腹痛。由于病因多样,伴随症状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

    一、常见病因及症状

    1. 急性胃肠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导致平滑肌痉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 胃肠道肿瘤:胃肠道肿瘤引起肠功能不全性梗阻,导致胃肠道蠕动过度,引起腹痛。

    3. 感冒或情绪波动:感冒或情绪波动可引起肠胃痉挛,导致腹痛等症状。

    4. 其他疾病:如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阑尾炎、机械性肠梗阻、胃肠道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胃肠道痉挛。

    二、治疗建议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 药物治疗:可使用解痉药、止吐药等缓解症状。

    3. 疾病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肿瘤等。

    三、日常保养

    1.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 锻炼身体: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四、就医指南

    若出现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颤抖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其相关内容:

    1.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患者常常出现静止性震颤,尤其是在手臂、腿部和面部肌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运动迟缓、僵硬和姿势不稳等症状。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2. 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部、头部和声音的不自主震颤。这种震颤在运动时加重,在休息时减轻。特发性震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普萘洛尔、苯二氮卓类药物等。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3.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地收缩,导致肌肉僵硬和疼痛。肌肉痉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过度疲劳、寒冷、电解质失衡、肌肉损伤等。治疗肌肉痉挛的主要方法包括热敷、按摩、拉伸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痉挛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4. 缺钙:缺钙是导致颤抖的常见原因之一。缺钙可能导致肌肉痉挛、骨质疏松等疾病。治疗缺钙的主要方法包括补充钙剂、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5. 精神压力大: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身体颤抖。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发颤抖。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包括心理疏导、放松训练、运动等。

    如果出现颤抖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