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60岁以上老人 一年一次听力检测

60岁以上老人 一年一次听力检测
发表人:生命守护者联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系统逐渐退化,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这就是老年性耳聋。关注老年人的听力健康,定期进行听力检查至关重要。

老年性耳聋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反应:

  • 需要别人重复说话才能理解
  • 与他人沟通困难,容易感到沮丧和焦虑
  • 性格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往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测。以下是一些预防老年性耳聋的措施:

  • 避免接触噪音,减少对耳朵的刺激
  •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等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听力问题

此外,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延缓听力下降的速度。

如果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听力康复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耳聋病疾病介绍:
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天晚上,我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心中有些忐忑。自从怀孕后,我对宝宝的健康总是充满了担忧。电话那头,是***医生温和的声音:“你好,我是***医生,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我开始讲述我的情况,提到了我和丈夫的耳聋基因检测结果,以及我之前的宝宝听力正常的事实。医生耐心地听我讲完,然后询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家里是否有耳聋的家族史等。

    医生告诉我,虽然我和丈夫都携带了耳聋基因突变,但由于是隐性疾病,携带者本身并不一定会耳聋。这让我松了一口气。医生还告诉我,即使宝宝遗传了隐性基因,也不一定会耳聋。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我了解到,医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还在沟通中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我感激地说:“谢谢***医生!”医生回应道:“不客气,希望你的宝宝健康。”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捷和高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关注宝宝的健康,也希望更多的孕妈妈能通过互联网医院获得专业的医疗帮助。

  • 生活中,许多人习惯用火柴棒、小铁钉、小发夹等物品掏耳屎,以求得一时的舒适。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行为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轻则导致耳道发炎,重则可能引发感音性耳聋,甚至听力丧失。

    感音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聋类型,它主要发生在内耳的毛细胞和听神经。这些细胞负责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当这些细胞受损或死亡时,就会导致听力下降。

    掏耳屎不当,容易造成外耳道损伤和感染,导致耳道炎。耳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中耳炎,影响听力。此外,掏耳屎还可能刺激外耳道皮肤,使其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等症状。

    除了掏耳屎不当,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感音性耳聋。例如,遗传因素、外伤、中毒、传染以及环境噪音等。其中,药物性耳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据资料显示,后天性聋哑人中,因药物引起的占35.4%,而因感冒发热使用抗生素药物致聋的占药物性耳聋的68.6%。

    因此,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应该避免掏耳屎不当,并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使用尖锐物品掏耳屎,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
    • 定期进行耳道清洁,但不要过度清洁。
    • 避免接触噪音。
    • 合理使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
    • 如有耳道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感音性耳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我们需要引起重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音性耳聋的发生率,保护我们的听力。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听力下降的问题。耳聋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导致耳聋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治疗耳聋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耳聋的原因

    1. 环境因素

    环境噪声是导致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如工厂、工地、迪厅等,会导致听力下降。此外,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音量过大,也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2. 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3. 耳部疾病

    耳部疾病如中耳炎、耳硬化症、梅尼埃病等,都可能引起耳聋。

    4. 药物因素

    一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癌药物等,也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二、耳聋的预防

    1. 减少噪声暴露

    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如戴耳塞、耳罩等。

    2. 注意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饮酒等。

    3. 定期检查听力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听力问题。

    4. 佩戴助听器

    对于听力下降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佩戴助听器。

    三、耳聋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对于由耳部疾病引起的耳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听力。

    2. 手术治疗

    对于耳硬化症等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助听器治疗

    对于听力下降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佩戴助听器。

    4. 耳蜗植入

    对于极重度耳聋患者,可以考虑耳蜗植入手术。

    总之,耳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积极预防和治疗耳聋,呵护好自己的听力。

  •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人们纷纷躲进空调房寻求清凉。然而,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却可能引发一系列鼻咽疾病。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干等症状,让人苦不堪言。

    空调房间内空气流通不畅,尘埃、粉尘浓度增高,容易引发过敏症状。此外,空调房内温度较低,人体水分蒸发快,导致鼻黏膜干燥,容易出现鼻痒、鼻出血等症状。

    夏季鼻咽疾病高发的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外因主要包括高温、干燥、污染等环境因素;内因则与个人体质、免疫力、鼻咽解剖结构等因素有关。

    为了避免夏季鼻咽疾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2. 注意室内温度调节,避免温差过大。

    3. 多饮水,保持鼻腔湿润。

    4. 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适当进行户外运动。

    5.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出现鼻咽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 近年来,青少年听力损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的学生群体。一项针对初中生的调查发现,96.7%的学生使用MP3/MP4,92.3%使用手机,46.7%选择耳塞式耳机,其中33.7%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甚至有5.6%的学生经常戴耳机入睡。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褚汉启教授指出,长时间戴耳机会导致听觉细胞损伤,进而引发听力下降甚至噪音性耳聋。预防听力损伤,需从增加营养、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大音量噪音刺激等方面入手。

    此外,使用耳机时应遵循“60-60原则”,即使用最大音量的60%音量,连续听音不超过60分钟。选择安静环境享受音乐,避免听觉器官疲劳。同时,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

    对于已经出现听力损伤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听力训练、助听器等。此外,家长和学校也应加强对青少年听力健康的关注,共同营造良好的视听环境。

    青少年听力损伤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耳机带来的音乐享受。然而,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音量过大,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暴聋症”的发生。

    “聆听、倾听,耳机最动听!”这句广告语虽然让人心动,但却隐藏着早聋十年的危险。近期,各大医院接诊的“暴聋症”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学生群体尤为突出。

    江门中心医院耳鼻喉专科医生介绍,寒假期间,学生使用MP3、MP4等电子产品的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增多。其中,一名大学生因长期佩戴耳机,听力已下降40分贝,诊断为“暴聋症”。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指出,长期不合理使用耳机,会导致内耳毛细胞受损,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此外,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为保护听力,医生建议:

    • 音量不宜过大,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
    • 尽量使用耳罩式耳机,减少对耳部的刺激;
    • 长时间听歌、进KTV等嘈杂场所,每45分钟要休息一下。

  • 那天,阳光明媚,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了一家名为“健康守护”的线上医院。我的耳朵最近总有些不适,尤其是左耳,有时候会感到麻木,仿佛鼓膜鼓起。我决定找一位耳鼻喉科医生咨询一下。

    与医生沟通的过程非常顺畅,他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说,我的情况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初期表现,并建议我好好休息两天,观察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两天后,我的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于是,我按照医生的指示,去医院做了听力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的听力确实有所下降。医生告诉我,如果症状持续,需要进一步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始终耐心地与我沟通,解答我的疑问,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听力逐渐恢复,耳鸣也减轻了许多。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在线咨询,还是预约挂号,都能节省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得到专业医生的及时诊断和治疗,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普及,人们长时间使用耳机的情况越来越多。耳鸣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常常被人们忽视。然而,耳鸣可能是听力受损的信号,需要引起重视。

    长时间使用耳机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尤其是高音量、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耳机中的声音直接刺激内耳毛细胞,导致毛细胞损伤甚至死亡,进而引发听力下降。内耳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损伤,很难恢复。

    除了耳机使用不当,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耳鸣。例如,噪声暴露、耳部感染、药物副作用、听力障碍等。因此,出现耳鸣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缓解耳鸣的方法:

    1. 限制耳机使用时间,避免高音量。建议使用耳机时,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内,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

    2. 尽量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如地铁、公交车等。

    3. 注意耳部卫生,预防耳部感染。

    4. 避免接触噪声,如音乐会、工厂等。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6. 如果出现耳鸣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耳鸣可能是听力受损的信号,需要引起重视。通过科学预防和合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症状,保护听力健康。

  • 孩子的听力健康至关重要,许多日常习惯可能会对其造成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坏习惯,以及如何避免它们,以保护孩子的听力。

    1. 盲目挖耳屎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耳朵内有耳屎,会忍不住想要挖干净。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耳道感染、鼓膜穿孔等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听力。正确的做法是,如果耳屎过多,应该使用专门的耳道清理工具,如耳道棉签,轻轻清理。

    2. 慎用耳毒性药物

    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避免噪声暴露

    高分贝噪声,如鞭炮声、音乐会的音响等,都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孩子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

    4. 注意游泳卫生

    游泳时,水可能会进入耳朵,导致感染。家长应教育孩子游泳后及时清理耳朵,避免感染。

    5. 及时治疗耳部疾病

    耳部感染、中耳炎等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除了以上提到的坏习惯,以下几种鼻腔习惯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听力:

    1. 用力擤鼻涕

    用力擤鼻涕可能导致鼻腔内的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2. 吸鼻子

    吸鼻子可能导致鼻腔内的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3. 忽视鼻涕

    感冒后,鼻涕持续不退,可能是因为鼻炎或鼻窦炎。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总之,保护孩子的听力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通过避免以上坏习惯,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听力问题。

  •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官器官,它不仅让我们能够听到世界的声音,还承担着平衡和维持身体稳定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接触噪声的机会越来越多,耳朵的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全球约有3.6亿听力残疾人,其中50%可以通过初级耳科保健预防。为了提高人们对耳朵健康的重视,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保护耳朵,避免听力受损。

    一、警惕噪声,远离听力杀手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是导致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莱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室董主任介绍,嘈杂的环境、耳机使用不当、手机通话时间过长等都可能对听力造成伤害。为了保护听力,建议大家:

    1. 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如避免长时间待在嘈杂的酒吧、KTV等场所;

    2. 使用耳机时注意音量控制,避免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

    3. 尽量减少手机通话时间,并保持通话音量适中。

    二、正确清洁耳朵,预防感染

    很多人喜欢用棉签、火柴棒等物品掏耳朵,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正确的清洁耳朵方式应该是:

    1. 活动下巴使其自然排出耳垢;

    2. 使用脱脂棉签轻轻擦拭耳道;

    3. 如耳垢过多,可使用耳道勺或请医生处理。

    三、关注听力变化,及时就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力会逐渐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有以下情况,则提示可能存在听力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1. 听力下降,尤其是高频听力下降;

    2. 听觉模糊,听不清别人说话;

    3. 常常需要提高音量才能听清;

    4. 需要别人重复说话。

    四、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性耳聋

    部分药物具有耳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利尿剂、抗肿瘤药物等耳毒性药物。

    五、健康生活,保护听力

    除了以上几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措施。建议: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

    2. 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耳朵健康关乎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耳朵,远离听力杀手。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