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阵发性房颤需要射频消融吗

阵发性房颤需要射频消融吗
发表人:李辉祥

阵发性房颤,顾名思义,是一种间歇性的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心跳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等症状。那么,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射频消融治疗是否是最佳选择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阵发性房颤的常用治疗方式。

一、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是目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手术需要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进行,通过将电极导管植入心脏的冠状静脉,对左心房进行三维重建,并在三维引导下进行消融隔离。射频导管头的低电压高频电能可以转换为热能,使心肌细胞脱水坏死,从而改变心脏的自律性,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因和自身状况来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该手术。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当患者出现心律异常时,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洋地黄制剂来控制心率,恢复心律。此外,由于房颤容易引起血栓,患者还需要配合抗凝药物治疗。

三、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都无法控制阵发性房颤,或者患者存在心脏瓣膜异常等问题,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迷宫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心律失常。

四、日常保养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睡眠习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多吃富含营养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少吃腌制、熏烤以及辛辣类食物,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总之,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方法多样,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并注意日常保养,以帮助疾病早日康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疾病介绍: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简单解释房颤是指心房泵血的正常节律被打破,原本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由心房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房律紊乱。通常表现为心率不规则且频率很快,可见于多数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引发脑梗塞的风险很高。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房颤,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困扰着许多中老年人。在我国,房颤患者数量已接近800万。除了心脏无规律跳动带来的不适,更令人担忧的是,房颤患者更容易发生血栓脱落,进而引发脑卒中(中风),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健康。

      事实上,许多房颤患者对这种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在发生脑卒中后,才意识到房颤的危害。据统计,近1/3的脑卒中发病与房颤有关,而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是没有房颤人群的5倍以上。因此,积极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抗凝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许多患者和医生对抗凝药物存在误解,担心出血风险。其次,部分患者和医生对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程度评估不足,导致盲目用药。此外,患者对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宣教不足,导致服药依从性差。

      为了减少房颤引起的不良事件,医患双方需要共同努力。首先,要树立积极干预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意识,不要盲目排斥抗凝治疗。其次,要对脑卒中危险程度进行分层评估,强调高危状态下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再者,要建立良好的宣教和随访机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八楼西病区护理组成立的“华友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电话随访和小讲课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提醒患者抽血化验,并根据生化指标给予健康生活指导,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总之,对于房颤患者来说,积极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医患共同努力,才能降低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生活。

  • 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与无房颤者相比,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高达5倍。这种由房颤引起的中风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为了降低房颤患者中风风险,预防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其次,根据房颤中风风险分层评估表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身风险等级,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它们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除了药物治疗,房颤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戒烟限酒,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合理饮食,控制体重。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选择专业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也至关重要。心内科是治疗房颤的专业科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房颤患者应重视中风风险的预防,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复查等措施,降低中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收缩不协调,导致心房内血液不能有效泵出。许多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和心衰等,都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气短等症状。

    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首先,房颤会导致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梗塞,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次,房颤还会加重原有的心脏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研究表明,患有房颤的心脏病患者,其病死率是未患有房颤的心脏病患者的2~3倍。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呢?首先,要关注心脏健康,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病。其次,要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控制体重等。此外,中药治疗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例如,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调节多种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抑制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持续,缓解心慌、头晕、气短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同时,要注意日常保养,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只有积极面对,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房颤,保障身体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的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整合调节优势,可以同时对所有的离子通道进行调整,对心肌细胞钠、钾、钙等多种离子通道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西药相比,参松养心胶囊没有心脏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这为房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总之,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了解房颤的危害,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保障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那是2024年3月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家中享受宁静的夜晚,突然心跳加速,手脚冰凉,我意识到可能出现了问题。想到最近在网上听说互联网医院服务方便快捷,我立刻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希望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我选择了心内科的在线问诊服务,一位专业的心血管内科医生很快与我取得了联系。他首先询问了我的详细症状,然后根据我的描述,他建议我最好到专科医院就诊,以便进行更全面的检查。

    医生告诉我,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需要通过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形成和中风。他解释说,抗凝治疗是否适合我,需要进行卒中评分和出血评分。我意识到,虽然我之前有过类似的情况,但这次我需要更专业的评估。

    医生建议我去当地大医院的心内科进行评估,并告诉我需要完成的检查项目。他还详细地告诉我,去哪间医院最权威,以及如何挂号就诊。尽管医生没有直接给我开药,但他的建议让我感到安心,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选择了广州市最权威的医院——省医心内科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告诉我,我的心脏并没有大的问题,但房颤的风险仍然存在。他为我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告诉我如何预防。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服务的便捷和专业。医生的专业素养和对患者的关心让我倍感温暖。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会战胜病魔,过上健康的生活。

  •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尤其在老年人中,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误诊。本文将重点介绍老年人甲亢性心脏病的相关症状,帮助大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一、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典型症状

    1. 高代谢症群: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代谢加快,患者会出现怕热、多汗、消瘦、乏力等症状,其中体重减轻是老年甲亢的常见首发症状。

    2. 心血管系统症状:窦性心动过速是老年甲亢的常见表现,患者会出现心悸、气急、胸闷等症状。此外,老年甲亢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亢进但体重减轻是甲亢的典型表现,但老年患者中,食欲减退的比例较高,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4.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甲亢患者常表现为神经过敏、易激动、烦躁多虑等,但老年甲亢患者则表现为淡漠、抑郁、嗜睡等症状。

    5. 血液系统症状:甲亢患者常伴有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等症状。

    6. 肌肉骨骼系统症状:甲亢患者常表现为肌肉无力、骨质疏松等症状。

    二、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体征

    1. 典型体征:心前区冲动增强、第一心音响亮、肺动脉第二音亢进等。

    2. 不典型体征:过早搏动、心动过速等。

    三、诊断与治疗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同时,需要针对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进行治疗。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房跳动变得不规则且快速。房颤患者更容易发生血栓,进而引发卒中。因此,房颤卒中预防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口服抗凝药物的发展,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新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这些药物在房颤卒中预防中具有哪些差异呢?一项研究对三种药物进行了间接比较,发现它们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研究发现,新药物比传统抗凝药物华法令具有显著优势。与华法令相比,新药物可降低21%的卒中或全身性栓塞风险,23%的卒中风险,53%的出血性脑卒中风险,以及12%的全因死亡率。此外,新药物的大出血风险也降低了13%。

    在疗效方面,阿哌沙班和达比加群在任意剂量下,以及110 mg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在疗效上没有显着性差异。对于某些终点,150 mg达比加群优于利伐沙班,卒中或全身性栓塞风险降低26%,出血性脑卒中风险降低56%。

    在安全性方面,阿哌沙班与利伐沙班相比,大出血风险降低34%;与150 mg达比加群相比则降低26%。与利伐沙班相比,110 mg达比加群可降低23%大出血风险和54%的出血性卒中风险。

    尽管新药物具有许多优势,但研究人员也指出,他们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不能调整患者的统计学以及不同试验人群的卒中风险;也不能解释各试验组之间华法令对照的差异,以及治疗范围内一些试验组平均时间优于其他组。

    总之,新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卒中预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逐渐退化,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指的是心脏跳动的节律异常,可能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跳动不规律。对于老年人来说,心律失常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心脏问题,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药物来调整心脏的节律,恢复正常的跳动。常用的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2. 抗凝治疗:由于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脑卒中等并发症,因此抗凝治疗对于预防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等。

    3. 介入治疗:对于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可以通过介入手术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消除异常的心肌细胞,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4. 起搏器植入:对于心率过慢的老年人,可以通过植入起搏器来提高心率,保证心脏的正常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老年人还应注重日常保养,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1. 均衡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2.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 起搏器,这个曾经用于治疗心脏跳动的设备,如今也在房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房颤治疗通常不依赖于起搏器,但针对特定类型的房颤患者,起搏器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大多数房颤患者心室心率快,节律不规则,需要使用洋地黄或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心室率,并使用抗凝剂来预防血栓形成。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房颤,如伴有房室结病变的房颤患者,即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患者的心室率可能相对较慢。在这种情况下,植入起搏器可以防止心室率进一步减慢,从而有效控制房颤。

    起搏器通过发放电信号刺激心脏跳动,帮助维持正常的心律。而射频消融是一种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在心肌的特定部位造成微小的疤痕,从而干扰或消除心脏中不稳定的电信号,恢复正常的心律。

    除了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规律的作息习惯、健康的饮食、合理的体重、戒烟戒酒、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等,都是维持心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总之,起搏器可以作为治疗特定类型房颤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患者是否需要植入起搏器,还需根据医生的专业评估和个体情况来决定。

  •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疾病成为了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其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发病率和危害性逐年上升。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房颤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为心房收缩无规律,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数量已超过800万,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房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心房功能下降:房颤导致心房收缩无规律,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2. 心血管栓塞:房颤患者的心房壁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

    3. 生活质量下降:房颤患者常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4. 心脏功能减退:长期房颤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肌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和外科治疗。其中,导管消融治疗已成为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射频能量消融心脏异常电路,恢复心脏节律。

    此外,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也成为治疗房颤的新趋势。由于左心耳是房颤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封堵左心耳可以有效预防血栓脱落,降低栓塞风险。

    总之,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房颤对于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其发病原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关于饮酒与房颤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期,一项发表在Eur Heart J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即使每天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患房颤的风险。研究人员对107845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13.9年的随访,发现每天饮酒量达到12克时,患房颤的风险比不饮酒的人群高出16%。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饮酒与房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为什么饮酒会增加患房颤的风险呢?研究表明,酒精可以导致心脏电生理特性的改变,从而引起心律失常。此外,饮酒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肌损伤等问题,进一步增加患房颤的风险。

    除了饮酒,还有哪些因素会增加患房颤的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

    •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房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 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房颤。
    • 高血压:高血压是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房颤的风险较高。
    • 肥胖:肥胖会增加患房颤的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房颤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限制饮酒:尽量减少饮酒量,尤其是高浓度酒精。
    • 控制血压: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
    •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
    • 保持健康体重: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 积极治疗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总之,饮酒与房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预防房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饮酒量,控制血压、血糖等,降低患房颤的风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