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神经性耳聋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神经性耳聋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发表人:全球医疗视野

听力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年轻人若不注意保护听力,也可能过早出现耳聋。神经性耳聋便是其中一种,它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和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将探讨神经性耳聋的发生原因,帮助大家了解并预防这种疾病。

一、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如庆大霉素等耳毒性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耳聋,引发神经性耳聋。这类药物会直接刺激神经系统,损害听力。

二、听觉神经损伤

听觉神经损伤是导致神经性耳聋的重要原因。某些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听觉神经受损,进而引起眩晕、耳鸣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损伤的神经很难自行恢复,可能导致长期听力下降。

三、不良情绪

情绪波动对听力也有一定影响。强烈情绪刺激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影响耳部血管,导致供血不足,进而影响耳部细胞功能,引发耳聋。

四、预防神经性耳聋的建议

1. 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合理使用药物;2. 加强听力保护,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中;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4.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神经性耳聋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了解其发生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病风险,保护听力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耳聋病疾病介绍:
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新生儿中,先天性听力损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统计,每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其中先天性听力损失位居出生缺陷之首。如果听力损失不能及时得到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导致聋哑和言语发育迟缓,还会影响儿童的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先天性耳聋并非完全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据统计,约50%的耳聋是由基因和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性耳聋。除了遗传因素,孕期和产期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例如,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感染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几率可高达68%。此外,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奎宁、链霉素等,也可能导致胎儿第七颅神经中毒,从而造成耳聋。

      除了病毒感染和药物因素,孕期接受放射线检查、同位素检查等也可能导致胎儿听觉器官受损。此外,早产、难产、使用产钳不当、母体孕期深度麻醉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耳聋。

      为了早期发现和干预新生儿听力障碍,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有耳声发射法(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AABR)。通过这些筛查方法,可以将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筛查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对于正常出生的新生儿,需要进行两个阶段的筛查。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初筛或漏筛的新生儿需要在42天进行双耳复筛。如果复筛仍未通过,需要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到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对于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即使通过筛查,仍需结合听性行为观察,在3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小时、儿童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宫内感染、颅面形态畸形、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高胆红素血症、母亲怀孕期使用过耳毒性药物、细菌性脑膜炎、Apgar评分低、机械通气时间过长、临床存在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等。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婴儿被确诊为先天性听力障碍,家长也不必绝望。只要在6个月龄前被发现,并且儿童的认知能力正常,经过医学干预后,语言能力基本上能达到正常水平。

  • 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互联网医院,开始了我的线上问诊之旅。医生***,一位经验丰富的耳科专家,在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后,建议我重新做一次听力检查,并给出了专业的治疗建议。

    我记得那天是2021年10月2日,我在唐都医院进行了耳声发射、听力检查、中耳分析检查、耳镜检查等一系列检查。当时医生告诉我,我患有神经性耳聋,并开了一些药物,如生血宝合剂和银杏叶提取物片。然而,药物似乎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我的听力依然在下降。

    这次,当我再次与医生***沟通时,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尽管我无法提供之前检查的照片,但他根据我的描述,仍然给出了专业的判断和建议。他告诉我,神经性耳聋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而且需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来评估治疗效果。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决定去西安交大二附院的耳科专家门诊就诊。在那里,我得到了更加专业的治疗,医生告诉我,像我的这种情况,绝大多数都能得到控制。虽然治疗过程可能会有些漫长,但我对恢复听力充满了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对患者的关心。他没有因为我是线上问诊而怠慢我,而是耐心地解答我的每一个问题,给我提供了最好的治疗建议。这让我对互联网医院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了希望。

  • 突发性耳聋,顾名思义,是一种突然出现的听力下降现象。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突发性耳聋,了解其病因至关重要。

    目前,关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等均可能引发病毒性耳炎,进而导致听力下降。

    2. 循环障碍

    内耳血液循环障碍也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都可能影响内耳血液供应,导致听力下降。

    3. 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突发性耳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内耳炎症,进而影响听力。

    4. 气压伤

    气压伤,如潜水、高空飞行等,也可能导致内耳损伤,引发突发性耳聋。

    5. 其他因素

    此外,不良生活习惯、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

    了解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预防突发性耳聋的建议: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波动。

    3. 避免接触噪声,保护听力。

    4.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5. 如出现突发性耳聋症状,应及时就医。

  • 我的线上医疗之旅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如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突然耳边传来一阵闷闷的感觉,我知道,这应该是耳朵出了问题。我试着揉了揉耳朵,但那闷闷的感觉并没有消失,反而愈发明显。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我打开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找到了耳鼻咽喉科的在线咨询服务。很快,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出现在了我的屏幕上。他询问了我的症状,并提醒我一些诊疗的注意事项。我详细地描述了我的病情,他耐心地倾听,并告诉我先不要着急,会根据我的情况给出建议。

    医生***告诉我,他需要先查看我的病例,然后才能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我上传了病历资料,不久后,他给出了初步的诊断。他认为我可能是患上了突发性耳聋,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诊。

    由于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紧急情况,医生***建议我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耳镜检查。我询问是否可以在晚上进行,但被告知由于设备和人员的原因,晚上无法进行耳镜检查。医生***告诉我可以先通过电耳镜进行初步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耳内镜检查。

    我感到有些失望,但医生***的耐心和细致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他告诉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有需要,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虽然无法立即得到确诊,但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安心。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前往了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得到了确诊,并开始了相应的治疗。虽然治疗过程有些痛苦,但想到医生***的耐心和细致,我感到无比感激。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对医疗行业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医疗将会为更多的人带来便利和希望。

  •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味觉都会逐渐退化。许多人认为上了年纪后耳朵听不到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这可能是老年性耳聋的早期信号。

    老年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听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高频声音方面。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理解困难、耳鸣、耳闷塞感等症状。

    老年性耳聋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长期接触噪音、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为了预防和治疗老年性耳聋,建议老年人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噪音,戒烟限酒。

    2.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下降。

    3. 如果出现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4. 配戴助听器,改善听力。

    5.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听力。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耳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然而,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初中生群体,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听力障碍。

    据调查,我国听力残疾人数量已占据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且听力损伤病例逐年增多,呈现低龄化趋势。初中生作为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良的听力习惯可能对他们的未来造成严重影响。

    同济医院针对初中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武汉初中生用耳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中,96.7%的学生使用过MP3/MP4,92.3%的学生使用手机,46.7%的学生选择耳塞式耳机,33.7%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MP3/MP4时间超过1小时,更有5.6%的学生经常戴耳机入睡。这些不良习惯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听力疲劳、耳鸣、头晕,甚至耳部流脓、流水等状况。

    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褚汉启教授指出,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耳塞式耳机,会对听觉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噪音性耳聋。初中生一旦发生听力障碍,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社交、学习等方面,后果不堪设想。

    为保护听力,褚汉启教授提醒大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增加营养,按时进餐,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2. 尽量使用头戴式耳机,避免长时间、大音量噪音刺激听觉器官;

    3. 使用MP3/MP4时遵循60-60原则,即使用最大音量的60%音量,连续听音不得超过60分钟;

    4. 选择安静的环境享受音乐,避免听觉器官疲劳;

    5.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6. 戒挖掏耳朵等。

    一旦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 如今,MP3和手机等便携式音乐播放设备在年轻人中已经非常普及,无论是在公交车上、地铁里还是大街上,都能看到戴着耳机沉浸于音乐世界的年轻人。然而,这种看似时尚的生活方式却给耳朵带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尤其是突发性耳聋,已经成为都市白领高发的疾病之一。

    根据英国一项科学研究,长时间戴耳机听歌,会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选择合适的耳机:头戴式耳机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

    2. 控制音量: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3. 了解常见耳病:

    - 耵聍栓塞:注意避免耳道进水,不要乱挖耳,定期清洁耳道。

    - 突发性耳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

    - 老年性耳聋: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延缓神经及微血管病变。

    - 分泌性中耳炎: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鼻腔、鼻咽疾病。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尽量避免感冒及耳进水,尽早接受手术,清除中耳病灶。

    4.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特别是有家族遗传性耳聋史的人,更应注意。

    总之,保护听力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耳朵健康。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性耳聋成为了许多老年人面临的问题。这种听力下降的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内耳缺血、代谢障碍等。为了预防和减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噪声会加速听力衰退,甚至导致噪声性耳聋。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中,如鞭炮、喷气式飞机等。必要时可佩戴耳塞。

    2. 谨防耳道损伤和感染:老年人应避免用耳勺、火柴棒等物品挖耳,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如耳道奇痒,可用棉签蘸取少量酒精或甘油轻轻擦拭。

    3. 慎用耳毒性药物:老年人应避免使用耳毒性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如需使用,应遵医嘱,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老年性耳聋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调节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预防老年性耳聋也很重要。老年人应尽量避免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6. 注重固护肾气: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老年人可适当服用补肾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7. 减少高脂饮食:高脂饮食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进而影响听力。老年人应避免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8. 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从而降低老年性耳聋的风险。

  • 春天,万物复苏,细菌和病毒也趁机滋生。其中,中耳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其发病率在春季也呈现上升趋势。中耳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感冒、伤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因此,春季预防中耳炎至关重要。

    市民王先生近日因中耳炎困扰不已,疼痛难忍。在就医过程中,医生发现他身上有烟味,便提醒他吸烟会加重中耳炎病情。这不禁让人深思:吸烟与中耳炎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崔晓波教授表示,中耳炎是由于鼓室粘膜感染引起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发热、听力减退等。吸烟会刺激中耳粘膜,导致粘液分泌增多、变稠,甚至阻塞咽鼓管,使中耳内积液,从而加重病情。此外,吸烟还会导致内耳供血不足,进一步损害听力。

    为了预防中耳炎,崔教授建议:

    •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 避免接触二手烟;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 避免感冒、伤风等呼吸道疾病;
    • 如有耳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春季是中耳炎的高发季节,戒烟、预防呼吸道疾病是关键。让我们共同呵护耳朵健康,迎接美好的春天。

  • 耳鸣,这个看似简单的症状,却可能预示着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它不仅仅是耳朵的毛病,更可能成为全身性疾病的早期信号。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耳朵内出现异常声响,如蝉鸣声、嗡嗡声等。它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压力、内分泌失调、长期噪声暴露等。

    近年来,白领阶层耳鸣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耳鸣。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更年期妇女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导致耳鸣。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如歌厅、迪厅等,会损伤内耳的听觉细胞,导致耳鸣。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耳鸣。

    当出现耳鸣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听力检查、血压检查、血糖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为了预防和缓解耳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

    2.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

    3. 注意饮食,保持内分泌平衡。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全身性疾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