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急性黄疸型肝炎严重吗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几个危害须知

急性黄疸型肝炎严重吗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几个危害须知
发表人:江晓燕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严重程度与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是由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起,胆红素升高,具有传染性。而由过量饮酒或药物中毒引起的黄疸型肝炎,虽然没有传染性,但同样会出现起病急、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危害不容忽视。当肝细胞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坏死时,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升高,预后往往较差。临床经验表明,该病短时间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爆发性肝炎或重型肝炎,甚至导致肝功能不全和急性肝功能衰竭,增加死亡率。

针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考虑抗病毒治疗,脂肪肝患者可采取保肝、降脂等治疗措施,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则需戒酒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此外,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理,禁烟戒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了预防急性黄疸型肝炎,我们应提高对肝脏健康的重视。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肝病,如乙肝、丙肝等。同时,避免过量饮酒、滥用药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自身免疫力。

总之,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应高度重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黄疸病疾病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许多新手父母对此感到困惑和焦虑。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现象。

    黄疸是指新生儿血液、黏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由于脸部皮肤压力较小,因此脸部的皮肤最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黄疸的形成与胆红素的代谢有关。胆红素是红血球代谢产生的废物,正常情况下由肝脏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异常或红血球破坏过度时,胆红素会在体内积累,导致黄疸。

    根据胆红素水平的不同,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4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1-2周内自然消退。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是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成熟,无法有效代谢和排出胆红素。

    病理性黄疸: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如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先天性溶血疾病等)、肝脏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肝炎等)、感染(如新生儿败血症)等因素引起的黄疸。

    对于新生儿黄疸,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观察和护理:

    1. 观察黄疸的程度和范围,如黄疸颜色加深、范围扩大,应及时就医。

    2. 保持新生儿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胆红素的代谢。

    3.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避免受凉。

    4. 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了解黄疸的症状和护理方法,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照顾新生儿。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许多新手妈妈对此感到担忧。那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怎么办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成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新生儿胆红素代谢途径与成人不同,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形成黄疸。

    二、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以面部、颈部、胸部最为明显。部分新生儿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状。

    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1. 适当光照治疗:通过蓝光照射,将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促进其排出。

    2. 喂养:坚持母乳喂养,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在体内的积累。

    3. 补液:保持新生儿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4.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属于“胎黄”范畴,可采取中药、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四、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新生儿受到感染。

    2.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3.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避免受凉。

    4. 加强与新生儿的互动,促进其身心发育。

    五、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预防

    1. 孕期加强营养,提高新生儿抵抗力。

    2. 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黄疸。

    3. 坚持母乳喂养,促进胎便排出。

    4. 定期监测新生儿黄疸指数,及时治疗。

    总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并不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做好日常护理,大部分新生儿都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方式之一便是蓝光照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显著,但照射时间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间取决于黄疸的程度。一般来说,轻度黄疸的宝宝需要3天左右的蓝光照射,而重度黄疸的宝宝则需要5天左右。此外,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需要蓝光治疗。

    蓝光照射的具体时间由医生根据宝宝的黄疸值进行评估,一般为3~5天,不连续进行。每天照射时间一般为4~12小时,宝宝的眼睛需要用眼罩进行保护。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消退。家长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让宝宝适当晒太阳,有助于黄疸消退。

    如果是RH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光照时间较长,一般为48~72小时。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宝宝,大部分在24~48小时后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停止光疗的时间与出生后的年龄和胆红素水平有关。蓝光照射可以使胆红素的结构发生变化,更容易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而内脏中的胆红素在光疗后逐渐通过血液循环至皮肤和皮下组织。

    黄疸是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的黏膜和巩膜发黄的临床表现。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中,每天都会有老化、死亡的红细胞释放出胆红素,运送到肝脏进行处理,然后进入胆道系统,最终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黏膜、巩膜、皮肤等发黄。

    蓝光治疗后,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疲倦、不喜欢吃牛奶等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多喝水、多睡觉的宝宝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 胆经,作为人体十二经脉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其主司内脏为胆囊。胆囊虽为“伪娘”,却扮演着“生发气血”的重要角色。胆经在子时阶段,将白天摄入的营养转化为气血,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

    然而,胆经虚寒会导致微循环差、肝胆疾病等问题。熬夜和不按时吃饭是导致胆经虚寒的主要原因。熬夜会导致肝火旺盛,影响胆汁分泌;不按时吃饭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发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其前身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胆红素在体内堆积会导致黄疸,表现为眼白发黄、皮肤发黄等症状。此外,胆汁在消化过程中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经虚寒会导致气血塞车,引发各种疾病。敲胆经、伸懒腰、搓耳朵等动作可以促进胆经气血运行,预防和缓解相关疾病。长期坚持这些动作,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中医认为,养生保健应注重调养胆经。以下是一些调养胆经的方法:

    1.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尤其是早餐。

    3. 增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4. 避免熬夜,减少对胆经的损害。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胆经相关疾病。

  • 新生儿的黄疸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十个娃儿九个黄’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那么新生儿黄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新生儿黄疸,是指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一种病症。这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危及宝宝的生命。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有病理性黄疸呢?以下是一些判断标准:

    • 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 黄疸颜色较深
    • 食欲差、哭闹不止
    • 长时间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 精神倦怠、不欲吮乳
    • 大便呈灰白色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光照治疗: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
    • 换血治疗: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 药物治疗:通过药物降低胆红素产生、加速胆红素清除或抑制胆红素肠肝循环。
    • 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

    预防新生儿黄疸,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孕期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等疾病。
    • 出生后及时喂养,避免新生儿出现低血糖。
    •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感染。
    • 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家长要了解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并处理宝宝出现的黄疸症状,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 乙肝,全称为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婴垂直传播。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三种状态。

    乙型肝炎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但以下症状可能是乙型肝炎的早期信号:

    • 疲劳: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和乏力。
    • 食欲不振: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甚至恶心、呕吐。
    • 黄疸:皮肤和眼睛变黄,尿液颜色变深。
    • 肝区疼痛:肝脏部位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 肝掌和蜘蛛痣:手掌和面部出现红色斑点或蜘蛛状血管。

    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主要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免疫调节治疗主要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使用干扰素等药物。支持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症状,如保肝治疗、对症治疗等。

    为了预防乙型肝炎,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
    • 避免与乙型肝炎患者共用针具、牙刷等物品。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精液等体液。
    •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乙型肝炎,请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为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新生儿黄疸,这一新生儿常见的症状,让许多新手父母倍感焦虑。那么,新生儿黄疸究竟是怎么回事?家用蓝光机能否有效治疗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新生儿黄疸的定义及分类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和黏膜出现黄染的现象。根据病因和程度,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多见于足月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1周内自然消退,无其他症状。

    病理性黄疸:多见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嗜睡、拒奶、体温异常等。

    二、家用蓝光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

    家用蓝光机是一种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设备,但它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家用蓝光机的波长达不到医院使用的专业蓝光治疗仪器的标准,治疗效果有限。其次,家用蓝光机的照射时间、角度等参数难以控制,容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

    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1. 光照疗法: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蓝光照射,将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促进胆红素的排出。

    2. 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等药物,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3. 换血疗法:对于重症新生儿黄疸,如胆红素脑病风险较大时,可考虑换血疗法。

    4. 早期喂养干预:适当的喂养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四、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及护理

    1. 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2. 出生后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3.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 注意保暖,避免新生儿受凉。

    5. 母乳喂养者,如出现黄疸加重,应咨询医生是否继续母乳喂养。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新生儿可以恢复正常。请家长们不要过于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 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夭折。然而,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出生率。

    地中海贫血症的发生与基因有关,如果夫妻双方或一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他们的孩子有遗传地中海贫血症的风险。根据基因缺陷的不同,地中海贫血症可分为α型和β型,其中β型较为常见。

    地中海贫血症的症状轻重不一,轻型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重型患者则可能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问题。

    为了预防地中海贫血症,以下措施至关重要:

    1. 健康的婚育观念:育龄夫妇应积极了解地中海贫血症的相关知识,并在婚前进行地中海贫血症筛查。

    2. 地中海贫血症筛查:已怀孕的妇女应及时进行地中海贫血症筛查,以便早期发现风险。

    3. 基因咨询:对于地中海贫血症筛查结果异常的夫妇,应寻求专业医生进行基因咨询,了解遗传风险。

    4. 产前诊断:对于地中海贫血症高风险孕妇,可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地中海贫血症。

    5. 遗传咨询:对于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遗传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6. 积极治疗:对于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出生率,为患者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 胆囊息肉,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胆疾病,虽然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但了解其饮食禁忌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肝脏分泌的胆汁存储在胆囊中,主要功能是帮助消化油性食物。以下是一些关于胆囊息肉饮食的科普知识,由北京京城国丹医院相艳英教授为您详细解读。

    一、胆囊息肉的症状与危害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时通过B超发现。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严重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厌油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黄疸、消化系统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二、胆囊息肉的预防与饮食建议

    1.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不吃早餐会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刺激胆囊形成息肉或使原有息肉增大、增多。因此,早餐最好选择含有植物油的食品。

    2. 忌酒精:酒精会损伤肝功能,导致肝胆功能失调,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有息肉增大,增加癌变风险。

    3.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植物油可以降低胆固醇,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预防胆石形成。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忌煎、炸。

    4. 减少纤维素含量高、少渣的饮食: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三、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建议

    1.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 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 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4. 烹调方法以煮、蒸、烩、炒、拌、氽、炖为主,避免油煎、炸、烤、熏。

    5. 选用植物油,避免动物油。

    6. 饮用绿茶、菊花茶、山楂茶等。

    7.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低胆固醇饮食。

    四、总结

    胆囊息肉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禁忌,遵循上述建议,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胆囊息肉,对于预防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如果黄疸持续加重,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本文将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帮助家长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新生儿黄疸的成因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的一种生理现象。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在肝脏中被代谢和排泄。但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差,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形成黄疸。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和眼睛发黄,严重时尿液和粪便也会呈现黄色。此外,新生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

    三、新生儿黄疸的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根据黄疸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四、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 光疗:通过蓝光照射,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方便排泄。

    2.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属于“胎黄”范畴,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肝脏功能,促进胆红素代谢。

    3. 输液治疗:针对严重病例,可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五、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1. 加强孕期保健,预防胎儿宫内感染。

    2. 产后注意观察新生儿黄疸情况,及时就医。

    3. 喂养母乳时,注意观察新生儿黄疸变化。

    4. 避免新生儿接触有害物质,如农药、油漆等。

    六、结语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但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