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确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确诊
发表人:医者仁心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粘膜出血。这种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ITP的确诊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

1. 骨髓涂片:通过观察骨髓中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判断ITP是否存在。ITP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增多,但成熟障碍,血小板数量减少。

2.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水平,可以帮助确诊ITP。ITP患者的抗血小板抗体水平通常升高。

3. 其他检查:如Coombs试验、抗核抗体等,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引起出血的疾病。

ITP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2. 输血治疗:对于出血症状严重或血小板计数过低的患者,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3. 血小板输注:对于急性出血或血小板计数过低的患者,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

ITP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2. 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

3.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出血的药物。

4.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涂片等,监测病情变化。

ITP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介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又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将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儿童多见,一般呈自限性,约80%患儿在6个月内可自行缓解[1-3],后者成人多见,一般起病隐匿;与男性相比,育龄期女性发病率较高,超过60岁的老年人也是该病的高发群体。主要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年龄越大,出血风险越大。也有些患者并不会出现出血症状,只在体检时提示血小板减少;还有些患者会伴随显著的乏力症状。该病常持续或反复发作,间歇性缓解,目前并没有根治的方法,以对症止血治疗为主,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难治性及老年ITP患者预后差[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为了有效治疗该疾病,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ITP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破坏;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血小板数量,改善出血症状。此外,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输注血小板。

    2.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ITP注重调理身体,通过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方法,改善患者体质,促进血小板恢复。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当归养血汤等。

    3.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出血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脾切除手术。手术切除脾脏后,可以减少血小板破坏,改善出血症状。术后仍需继续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4. 日常保养: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情况。

    5. 医院与科室:ITP患者可选择血液科就诊。血液科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保养,提高生活质量。

  • 我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我的小宝贝才两个多月大。生活本该是充满欢乐和期待的,但是一切都被打乱了。我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会导致皮肤和黏膜出血。我们住院了五天,医生开了醋酸泼尼松片来控制病情。出院时,孩子的血小板数已经从11上升到606,但随后的复查显示血小板数下降至548。

    我非常担心孩子的健康状况,因为他还那么小,不能承受太多的副作用。所以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通过互联网医院联系了一位医生。医生建议我们每周复查血常规,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起初,孩子每天早上服用一粒,晚上半粒。后来,医生建议我们将剂量调整为每天早上一粒,直到两周后再次复查。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我们这种偏远的乡镇,很难找到专业的医生来帮助我们。通过在线问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医生交流,获取最新的医疗信息和建议。这不仅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也让我们更放心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和黏膜出血、瘀斑、鼻出血等。易感人群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 推荐科室 血液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小板数的变化。 2. 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 注意饮食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促进血小板生成。 4. 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减少出血风险。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 那天,我正在家中,突然感到一阵头晕,随后发现身上有出血点。我担心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于是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首先提醒我要完整查看病例,然后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和症状。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我目前的情况最好还是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医生告诉我,血小板过少可能会导致出血,而服用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加剧这种情况。

    尽管我有些失望,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安慰。他告诉我,对于我的情况,物理降温是首选,如果情况恶化,应立即就医。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我在医生的关心和帮助下,逐渐好转。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即使是在线上,也能得到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

    在此,我要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和那位不知名的医生,是他们的专业和耐心,让我重拾了信心。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IT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病程长短及预后将本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著不同。

    ITP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免疫因素、雌激素的作用等。其中,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有密切关系,50%~70%的ITP患者血浆和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脾是自身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也是血小板破坏的重要场所。雌激素可能有抑制血小板生成和增强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对与抗体结合之血小板吞噬的作用,故ITP在女性多见,且多发于40岁以前。

    临床上,ITP的表现形式多样,急性型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慢性型多见于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ITP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达那唑、输注血小板、血浆置换、促血小板生成药等。中医中药在ITP的治疗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升板止血丸、清营汤合+灰散加减、茜根散为主、归脾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等。食疗方面,猪皮红枣羹、枣泥薄撑、芪枣羊骨粥、枸杞参枣鸡蛋汤、大枣花生猪蹄、鳖甲炖鸭、花生枣泥粥、糯米鲶鱼胡子鲶等也可作为辅助治疗。

    预防ITP的关键在于避免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春、夏之际易发本病,故要注意避免受凉、感染,以免诱发发作。饮食上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同时,应加强必要的防护,避免创伤而引起出血。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免加重皮肤紫癜。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平时活动要避免关节受伤,一旦受伤应固定并局部冷敷。如有口腔粘膜与齿龈出血,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定时以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如齿龈及舌体出现血泡,小血泡一般无须处理,大的影响进食的血泡,可用无菌空针抽吸积血,局部以纱布卷加压至出血停止。

  • 自1991年Delaitre等首次报道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以来,LS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LS已成为治疗大多数脾脏疾病的标准手术方式。然而,在我国,LS的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从2005年7月到2010年7月,我们的研究团队共进行了48例L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8例接受L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为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HS),3例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3例为多发性脾囊肿,2例为脾血管瘤,3例为脾静脉栓塞,5例为外伤性脾破裂。所有病例术前均获得明确诊断,术前B超检查测量脾脏平均长径为10.2~15.0cm(12.6±1.3)。

    手术操作采用斜坡分腿位(改良截石位),头高15°~30°,右侧倾斜30°,腰垫高10 cm。主刀者站于患者两腿中间,助手和扶镜手都站于患者右侧,电视屏幕置于患者左侧。于脐下作1 cm切口置入10mm trocar,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 mmHg(1.6~2.0 kPa),然后置入30°腹腔镜。于剑突下,左侧肋缘下和左锁骨中线交点处以及左腋前线平脐处分别置入5、5、10 mm trocar。左腋前线平脐处的trocar作为主操作孔,置入超声刀。将左肋缘下和左锁骨中线交点处的trocar作为副操作孔,置入分离钳,助手于剑突下trocar内置入无损伤抓钳。手术开始时,用腹腔镜全面检查腹腔和盆腔,注意在脾门、胰尾、大网膜等副脾常发生的部位有否副脾存在,一经发现立即切除。先用超声刀分离脾下极及其背后侧的脾结肠韧带,然后用分离钳上抬脾下极,尽可能分离脾肾韧带、脾膈韧带,借此增大了胃和脾脏的空间。助手再用无损伤抓钳向右上方牵拉胃,暴露脾胃韧带。逐步离断脾胃韧带至脾上极处,用Hem-o-lock夹闭胃短血管胃侧端同时离断其背后的脾胰韧带,这样可以避免伤及胃和胰尾。仔细分离出脾动脉,在胰腺上缘处用两枚Hem-o-lock夹闭脾动脉(不切断)。最后完全游离脾蒂后,置入Endo-GIA离断脾蒂,切下脾脏。将标本袋卷成烟卷状置入腹腔,开口处缝线标记以利脾脏装入。脾脏装入标本袋后,从脐下戳孔处引出。血液病患者可将脾脏粉碎取出而不影响病理诊断,而脾囊肿等患者则要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可适当扩大切口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于脾窝处置入引流管1根引出并接负压球。所有患者均术后1天下床活动,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腹腔镜手术直接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28例ITP患者中依据临床疗效分级标准,术后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5例,完全无缓解3例。有溶血性贫血患者,术后10天内血红蛋白均恢复到正常水平。

    LS与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生理功能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伤口美观等许多优点。然而,由于脾脏深藏在左上腹,毗邻多数重要腹腔脏器,操作空间狭小,病理性脾又往往容易出血等特点,加上腹腔镜手术本身的局限性,给手术操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因此,手术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轻柔操作,避免用力提拉脾周围韧带或直接钳夹脾脏;分离脾胃、脾结肠韧带时,应靠近脾侧,否则超声刀产生的热电效应可引起结肠、胃的损伤;在离断脾蒂前应先在胰腺上缘寻找到脾动脉并夹闭其主干;尽量运用Endo-GIA一次性离断最安全;在离断脾蒂时,应避免反复在脾门处摆置Endo-GIA而导致脾蒂血管出血;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时,应果断中转开腹,避免不必要的出血和延长手术时间。

    总之,只要严格选择合适的病例,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细致的手术操作以及良好的围手术期的处理,L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与自身免疫关系密切。

    ITP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活化,导致血小板破坏加速,同时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

    除了自身免疫因素外,毛细血管缺陷和脾脏因素也可能诱发ITP。毛细血管缺陷导致血管脆性增加,而脾脏则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

    治疗ITP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而手术治疗则是切除脾脏。

    此外,ITP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ITP患者在选择医院和科室时,应优先考虑血液科或风湿免疫科,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许多患者在被诊断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感到极度担忧和不安。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并不重视,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那么,幽门螺杆菌感染到底有多严重?它会引发哪些疾病?

    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着紧密的联系。据统计,80%~95%的慢性胃炎患者、95%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70%的胃溃疡患者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些数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性不容小觑。

    其次,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增加胃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原,并明确其为癌症的危险因子。胃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其中一半的胃癌就发生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使胃癌发生的风险增加2倍,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易引起注意就忽视它的影响。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增加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但它也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双抗治疗在导致消化道出血中起协同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缺铁性贫血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疾病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胃炎,使胃内维生素C减少影响铁的吸收;或者是幽门螺杆菌与机体竞争食物中的铁导致的。

    最后,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无论是口腔异味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和沟通,还是时刻担心病情恶化发展成胃癌,这都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一经发现,应及时根除。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针对这种疾病,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首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丙种球蛋白可以封闭单核巨噬细胞受体,与抗血小板抗体相结合,从而减少血小板破坏。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耐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妊娠或分娩前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丙种球蛋白可能会引起腹泻、心动过速、肾功能不全、无菌性脑膜炎等副作用。

    其次,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的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患者自身抗体的生成,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刺激骨髓造血以及血小板释放。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此外,免疫抑制剂也是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的重要手段。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患者的免疫反应,减少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缓解病情。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硫唑嘌呤、环孢素A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均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消化道出血。同时,定期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紫癜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日常保养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在儿科医学领域,血液病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涉及到血液细胞的生产、成熟和功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血液病类型及其相关内容:

    一、儿童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儿童最常见的血液病之一,主要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饮食中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铁和叶酸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儿童疲劳、免疫力下降和生长发育迟缓。而巨幼细胞性贫血则会导致红细胞形态异常,引起贫血、疲劳和皮肤苍白等症状。针对这些疾病,及时补充相应的营养素,如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往往能够迅速缓解症状。

    二、儿童肿瘤性疾病

    儿童肿瘤性疾病是儿童血液病中的严重类型,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血液细胞失去正常功能,并可能侵犯其他器官。症状包括贫血、出血倾向、感染、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治疗这些疾病通常需要化疗、放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方案。

    三、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三系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可能导致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包括雄性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出血倾向。这种疾病可能导致皮肤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方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输注等。

    五、预防和日常保养

    为了预防和减少儿童血液病的发生,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保证儿童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 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烟雾、甲醛等。
    • 鼓励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六、就医指南

    如果怀疑儿童患有血液病,应尽快就医。以下是一些推荐就诊科室:

    • 儿科血液科
    • 儿童医院
    • 综合医院儿科
    • 专科医院血液科
    • 医学检验科

    总之,了解儿童血液病的类型和治疗方法对于家长和医生都非常重要。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儿童血液病的发生和危害。

  •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然而,我的世界在那一刻被打破了。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的诊断结果如同晴天霹雳,击碎了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我被推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我急需专业的医疗建议,于是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里的医生们总是那么耐心和专业,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通过视频咨询,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担忧。医生听完后,温和地告诉我:“可以吃血府逐瘀丸。”

    听到这个消息,我如释重负。然而,我的好奇心驱使我继续询问:“那三七和山楂呢?它们也可以吗?”医生微笑着回答:“当然可以。”

    我心中涌起一股感激之情,感谢医生为我解答疑惑。然而,我的内心仍然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我问医生:“逍遥丸也可以用吗?”医生摇了摇头,解释道:“这个一般不用。”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然后,我请求医生推荐一些效果更好的药物。医生建议我使用血栓通和血明目片。他的专业建议让我感到安心和放心。

    在这次咨询结束后,我对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信任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医生们不仅专业知识渊博,而且总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他们的服务让我在面对健康问题时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

    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视网膜静脉阻塞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眼前出现黑点或暗影等。易感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患者。 推荐科室 眼科 调理要点 1. 可以服用血府逐瘀丸、三七、山楂等活血药物来改善症状。 2. 常用药物包括血栓通和血明目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的发展。 4.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并发症。 5. 遵医嘱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