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我们说一个人得了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其中影响和危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血管!比如心脏血管受到影响,发生故障会出现冠心病,导致心肌梗死;而肾脏血管被影响以后,会出现肾炎、肾功能下降等等;同样假如是我们的脑血管受到影响出现问题以后,那就会出现脑梗,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中风。
所以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常常与我们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吸烟、喝酒、高血脂等等共存,可损伤我们人体的重要脏器,比如刚刚提到的心、脑、肾,这也是我们的重点器官,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往往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心梗、脑梗,都是非常致命的。
但是大家得了高血压以后,注意,也不要慌!
一是得高血压的人是非常普遍的。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进行过4次比较普遍的成人血压普查,发现高血压发病不仅仅非常高,而且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59年的5.11%,1979年的7.73%、1991年的13.58%,已经到了2002年的18.80%了。所以发现自己高血压,不要怕,不要觉得自己得了很严重疾病,其实很多人都有,积极生活习惯干预,该吃药吃药就对了;
二是高血压确实会损伤我们人体的重要脏器,但是这不是你血压今天一测高了,它明天或者这一个月,这一年,我们的心脑肾就不行了。它其实在心脑肾真正发生疾病之前,是有一个过程,有一些靶器官受损临床症状的。就拿我们的脑血管来说,可能早期就是表现为血管增厚、颈动脉斑块等等,只有到了晚期时候,越来越严重才会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破裂,引发脑梗!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一个人血压高以后,在得心梗、脑梗等等严重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我们是很有机会,时间去提前干预和预防的!那么血压高的人不想脑梗,晨起后不要着急做“几件事”,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我们先来看“为什么”血压高了会诱发脑梗?
大脑可以说是我们人体对血液供应最为敏感的器官,同时大脑还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像我们一个人假如出现心脏骤停,脑细胞只要超过4分钟,没有血液供应供氧,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坏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医生反复跟大家强调心肺复苏要把握“黄金4分钟”,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心脏骤停的人能否被救回来!
而我们一个人出现心脏骤停后为什么要选择按压心脏?很简单道理,就是人为的给我们血液增加一个压力,让血液能往我们大脑里面去流。像我们平时正常的时候,就不需要的,因为随着我们心脏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就会推动我们的血液在心脏、血管这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而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候就会对我们的血管壁产生一种侧压力,称之为血压,而正常的血压可以保证我们全身组织器官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但是一旦长期血压高,是很容易诱发脑梗的!而脑梗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病,而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脑血管破了,引起脑出血,压迫到了我们的脑组织,影响脑组织功能;
二是血管堵了!但堵了又分为一种是脑血管本身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堵塞了,引起脑梗死;而另一种是心脏掉下来的血栓随着我们血流跑到我们大脑里面去了,造成脑血管堵塞;还有就是颈动脉斑块堵塞,导致大脑缺血或者是颈动脉斑块脱落导致脑血栓形成,诱发脑梗死。
而这些原因,高血压都占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血管长期受到高血压的影响,由于脑血管又是那种比较薄的血管,这长期高压就很容易在我们的脑血管分叉地方引起一个类似小包一样的东西,医学上叫做血管瘤。
血管瘤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可能某一瞬间我们不注意,比如喝酒喝多了等等,就会导致血管瘤破裂,导致出血性脑卒中;
同时长期高血压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更容易发生脱落,比如最常见的颈动脉斑块,一旦脱落就很大概率会诱发脑梗死。当然,脑血管本身也会出现!
高血压诱发脑梗,就好像家里自来水管一样,长期水压过高,不仅仅容易爆管,而且还管里面的水垢也容易冲下来堵塞下级更小的水管,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高血压对脑卒中的发病形成机制,早就从以往引起脑出血的多,慢慢变成了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逐渐增多了!而且美国在过去100年内,在严格控制血压的前提下,整个国家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下降了40%多!所以,预防脑梗,控制血压是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再来看“怎么办”,不想得脑梗的话,哪些事情不要去做?
现在再来看这个问题就简单了,不想得脑梗,就是要控制住我们的血压。哪些事情不能做?那肯定就是会引起高血压或者血压不稳的事情少做,甚至不能做!
那么有哪些?
首先,我们说高血压患者晨起最好不要着急跑步,尤其是做一些剧烈运动。因为我们人在睡觉时候,是由大家的迷走神经控制的,这时候往往血压低、心率慢;
但是当我们睡一觉,早上醒来时候,这神经反射会从我们的迷走神经变为交感神经主导,而这交感神经一旦激活以后,这血压就会增高,心率就会增快,所以哪怕我们正常人,早上醒来清晨血压都会增高。
因此,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这种反应就会更为明显了。
尤其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数动脉功能就已经不好了,所以更容易出现清晨高血压,而且在早上时候,也是我们血液黏度最高的时候,再加上一些升高血压激素水平的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极容易早上导致血压增高,而且那时候还没吃降压药,因此高血压患者早上运动,是比较危险的,最好少做,甚至不做!
接着,我们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早上有一些事情要注意、不能做以外,要想真正减少脑梗的发病率,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生活方式要去改变!事实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环境因素对于高血压的发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以前上班都是走路的,现在基本上不是坐车,就是开车,走路的非常少;以前我们上楼都是走楼梯的,现在到哪里基本上都是电梯。这些环境因素改变,导致大家生活方式改变,尤其是活动量的减少,也是导致我们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保持一个体力的活动,尤其是中青年患者,运动体重下降很重要。
第二,饮食习惯上要调整。得了高血压以后,咸是不能多吃的,还有就是高脂饮食也是不能吃太多的,同时饮酒要适度,不要暴饮暴食,这不仅仅会导致我们血脂异常,而且还会引起我们的血压的增高。因此,我们医生提倡清淡饮食,可以参照地中海饮食方式;
第三,戒烟是有必要的。吸烟会加重血管硬化早就有研究证实的,一旦血管硬化严重以后,这发生脑梗的几率肯定会升高;
第四,科学降压是关键!现在有很多中老年人,一提到高血压要吃药,就会有一种排斥心里,说吃了以后就停不下来了,就能不吃就不吃,或者喜欢找一些歪门邪方,最后是人财两空的,特别常见!
事实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除了上面提到的生活方式干预,最重要的就是药物干预,这是高血压最重要的环节。像一般轻度高血压患者来说,生活干预三个月都没有效果,那就要开始吃药了,至于吃什么药,吃多久,一定要遵医嘱,对于大部分高血压病人来说,都是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的!因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同时它也是一个沉默的疾病,无形的杀手,而让降低这个“杀手”的危险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合理降压药控制住血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如果说是喝什么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那么可以明确先把答案告诉你,喝什么都不行,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包括我们年龄增长这个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喝什么都无法阻止我们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的发生。
高血压、高血脂都属于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很多情况下是原发性疾病,也无法有效的根除和治愈,往往需要通过长期的健康生活习惯的干预和合理用药来控制。而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就是造成血管硬化,狭窄,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但是,喝什么对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减缓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的过早发生。
像那些喜欢喝酒,抽烟以及请客吃请来谈生意应酬的人来说,如果能把喝酒改为去小茶楼喝茶谈生意,那么这种肯定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有一定的帮助,因为关于喝酒对高血压、高血脂等方面的影响,是有研究证据显示的。
但注意:把喝酒改为喝茶不是说喝茶对我们血压、血脂以及软化血管有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非常确定的说,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据可以显示告诉我们喝什么茶对我们高血脂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因为本身我们高血脂就包括有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血脂、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混合型告知血脂,翻阅所有的医学指南,都没有发现喝茶对这些高血脂有很好的降脂功效,而之所以推荐把喝酒、请吃吃请改为喝茶,零食相伴,是因为喝酒本身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影响很大,你要改为喝白开水,也是可以的,还可试着科学合理的控制好体重,做到低盐低脂低糖,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让自己动起来,坚持运动锻炼。这些方面都做到,比起单单服用某种保健品,或者多喝某种保健茶饮来,要靠谱的多,也要重要的多了。
所以对于已有高血压、高血脂问题的朋友,切莫想要通过多喝某种茶或某种饮料就能够改善和控制疾病,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问题,就可以停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用药是基础,保健茶如果一定要喝,也要当做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替代手段。
高血压一直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血压一高,头晕、心慌是小事,各种并发症才是他们最畏惧的。然而,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血管老化,让老年人的血压居高不下,这种状态到了秋冬季节,表现得尤为明显!
天气渐渐凉了,如果大家有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就会发现这个季节血压水平比起以往,有了上涨的趋势。其实高血压的高发时节也就是秋冬季节,外界的低温也会给血管带来压力,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在降温的时候,老年人应该更加重视血压的异常波动,谨防血压飙升。
高血压为什么容易找上我们?
遗传因素
其实超过一半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因为遗传因素而陷入“困境”的,如果你家里有人患有高血压,那么你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会比普通人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需要更加重视预防高血压,避免高血压找上门。
饮食因素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在“吃”的方面几乎不用发愁,很多人为了品尝美食,早已放弃了“减肥计划”,面对诱人的食物,多数人的选择都是饱餐一顿。“不辜负”美食的想法,确实没什么值得诟病的,但是,不控制热量摄入,经常吃一些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也是高血压频发的重要原因。
情绪因素
虽然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但也意味着工作压力大了,很多朋友都需要长期加班、熬夜,为工作、生活烦恼,其实这些精神压力也是能“压垮”一个人的,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下,人的神经也会过度紧张,心情压抑,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长期吸烟饮酒
可能大家觉得烟和酒都是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它们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吗?烟酒无度,我们的血管也会受到刺激,血管的压力大了,老化的速度加快了,心血管疾病说来就来。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以外,体重超标、体脂过高,血糖偏高,胆固醇偏高等问题都可能诱发高血压,如果你有这些困扰,也需要注意一下。
血压升高在很多朋友心里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只有患者自己才知道,每一次血压波动,都让人胆战心惊。所以,稳定血压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何稳定血压?
口服降压药
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身边都会随时准备这降压药,这种药物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良药”。如果发生了紧急情况,降压药就是高血压患者最需要的。其实,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都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只能依靠药物和个人的良好习惯进行改善,稳定血压。
而高血压之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都不是事儿,就是因为在血压控制得很好的时候,高血压患者跟正常人无异。但是,一旦忘记服药,或者血压飙升,随时都可能出现脑梗、心梗等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切不可盲目停药。
注意保暖
到了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这个时候也是高血压的频发时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这段时间做好保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血压的稳定以及身体的健康。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添衣防寒,避免受冻。
饮食要清淡
可能我们在饮食上已经习惯了重口味食物,但为了预防高血压,这种习惯也是时候该改变了。高盐、高油、高脂是血压升高的“助力”,为了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无论面前的食物多么诱人,你需要考虑的只有稳定血压的问题。
定期复查,每日监测血压
除了日常饮食习惯的调整以外,每天监测血压和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也是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与医生沟通。当然,即便是没有高血压的症状,为了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也建议大家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能帮我们更好地预防高血压。
总结: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随时备上降压药是最不能遗漏的一点,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多出去散散心,不要长时间处于悲伤、抑郁、愤怒的情绪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抵御疾病的关键。
由于现在生活越来越好,生活当中有不少老年人会患有高血压,那么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会有哪些危害呢?如何预防老年人高血压呢?
老年人患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2、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4、致残致死率高
高血压严重的时候是会致残致死的,所以患上高血压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以大意,平时要注意调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从死因来看,西方国家是心衰占首位,脑卒中次之。我国则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我国每年脑卒中有75%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适当的运动量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平衡心态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预防高血压有什么方法,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饮食原则
1、控制能量
发生高血压之后,您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饮食了,尤其是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降压的食物。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那就是适量的控制能量的摄取。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食用一些复合糖类食物,比如像淀粉、玉米等食物,但对于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食物则要少摄取。因为这类食物属于单糖,患者如果经常食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同时还会导致血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2、适量摄取蛋白质
对于身体异常的发生,一些合理的饮食也是很有必要的,您在生活中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每天对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g左右,并且还应该坚持每周食用2-3次鱼类蛋白质,适量的摄取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从而增加尿钠排出。并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但是在摄取蛋白质的时候也要特别的注意,如果出现有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对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尽量多减少。
3、多食用含钾
适当的进行一些健康的饮食,也是一种有效控制疾病的方法,您就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情况。高血压人群要想更好的控制血压,首先在日常的饮食中应该尽量的多摄取一些含钙的食物,在这些食物中通常钠的含量都非常的低。生活中还有很多低钠的食物,比如像土豆、茄子、海带、莴笋等,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酸牛奶、虾皮等,这些食物患者在平时都可以适量的多吃。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理想血压为120/80mmHg;正常值为130/85mmHg;正常高值为130-139/85-89mmHg。收缩压就是高压,舒张压就是低压。高血压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根治办法,但有证据表明高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每下降5~1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明显下降,所以高血压患者把血压控制达标,其获益明确!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呢?才能减少高血压的相关风险。
一、生活方式的干预。
一旦确诊高血压,对于所有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其主要包括减轻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油,油脂胆固醇的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以及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而生活方式的干预几乎是需要终身进行的。
二、多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各种和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都要同时控制,许多高血压病人,不仅仅只是高血压,往往合并糖尿病,高血脂或者是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降压治疗,尽管能够把血压控制到正常,但其他危险因素,依然影响着高血压的预后,所以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应兼顾对血糖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三、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使用要遵循小剂量开始,优选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以及个体化4个原则,在需要启用降压治疗的患者中,及时尽早的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对患者的预后获益匪浅。而且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中要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选择,没有禁忌症,没有副作用而且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
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则,我们的目的都是使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尽可能的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高血压,人人听了都想退避三舍的慢性疾病,在最近几年,患病人群也一直在增长。很多人以为高血压是突然来临的,其实并非如此,高血压在发病前,早已给我们发出许多信号。
你是否经常莫名头晕目眩?是否经常感觉肢体麻木?是否频繁出现胸闷、呼吸不畅、视力下降、腰酸背痛等症状?或许就是高血压在捣乱!
患上高血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影响生活质量的事,因为平时需要注意的东西太多了。更重要的是,高血压就像一个无形的闹钟,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突然响起,带来哪些并发症,这才是高血压的可怕之处。
多吃3物,行3事,或许能帮你避开并发症,劝你也试一试
多吃3物
低钠食物
高血压最喜欢的就高油、高盐、高脂的食物,如果平时常吃这类型的食物,或许高血压会离你越来越近。而盐则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注意控制盐分的摄入,减少烹饪时的用盐量,有利于稳定血压,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高钾食物
像苹果、香蕉等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钾离子,这些物质可以跟我们体内的钠元素发生反应,加速钠的排出。所以,平时经常吃这些高钾食物,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调节体内钠元素含量,降低和控制血压。
低脂食物
上面也说到了高脂食物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所以平时如果经常吃一些油脂过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那就应该调整一下饮食结构了。因为很多高脂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会阻塞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压上升。
多行3事
戒烟戒酒
烟酒在“危害健康排行榜”上应该会位居榜首,很多人其实心里都明白它们对健康的损害,但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戒掉。其实高血压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如果长期接触烟酒,那么也更容易被高血压盯上。很多人不了解高血压的危险性,其实,高血压的并发症才是夺命的杀手,不想出现类似脑溢血的症状,趁早戒烟。
稳定情绪
生气、动怒等负面情绪是高血压患者的大忌,容易造成血压迅速升高,如果不想血压频繁波动,影响病情的稳定,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情绪管理,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出现情绪起伏过大的情况。其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顺,但是如何处理和消化,就要看自己的心态了,希望大家都能积极面对。
适量运动
如果说你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话,培养运动习惯对你来说或许有点难,但是为了健康,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锻炼。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入手,选择自己最能接受的运动项目,避免比较剧烈的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代谢,还有利于消耗脂肪,保护血管的健康。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或许能够避开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即使没有出现高血压的征兆,也希望你坚持下来,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是有规定的,正如提问者的问题一样,将高血压的血压降的过低,也是容易有危险的!
一、达标不是把血压降的更低
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血压达标,而这里的达标,肯定不是越低越好,如果将血压降的过低,肯定是会增加相关疾病的风险的,道理很简单,灌注不足导致的心梗脑梗屡见不鲜。所以,把血压控制好可以,但降的太低也就不对了,我们不仅仅要把血压降下来,还得保证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太高,当然也不能过低。
二、血压降的过低是减药或者停药的一个标准
好多人问,那我高血压,如果血压降低过低或者太低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这时候已经是我们血压药减量的标准了,此时我们就需要减量降压药物,比如把两种降压药物变成一种,或者只减量其中的一种降压药物。如果减量药物后血压仍然过低,那么就需要考虑再减量或者停药了。
三、不能为了吃降压药而吃降压药
降压药要吃,但不能为了吃降压药而吃降压药,吃降压药是有其一定的目的的,比如为了降压,为了保护靶器官,为了使得心率达标等等。我们不能盲目的为了吃降压药而吃,了解你吃降压药的目的,有时候也很重要。过犹不及,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为了降压,而把血压降低到另外一个极端,这也是降压中不允许的。
亲,听懂了吗?过犹不及,把血压降的过低,也是一种伤害。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是无法被根治的,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这两点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很多人还是疑惑颇多的。为了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好血压,我来分享一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临床上高血压事实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前者由于病因不明,所以无法被治愈,而继发性高血压本身病因是明确的,一般来说在去除病因的时候,血压也多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特殊说明,那高血压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
很多人确诊高血压以后,由于对高血压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并不按时服用药物,反而觉得一旦吃了降压药以后就戒不掉了,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血压本身目前就无法被治愈,无论吃不吃降压药,这种疾病还是一直存在的,吃药的目的是为了使血压达标,进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不按时服用降压药,就会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这样无疑会增加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坚持治疗,在没有专业人员的建议下,不要擅作主张停用药物或者减量以及减少或者增加服药频率等。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为什么血压忽高忽低会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举个例子吧,大家估计都有折铁丝的经验吧,如果反复折曲铁丝到一定的次数,铁丝就会断裂,而血压忽高忽低本身就相当于折铁丝,即便血管不破裂,也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血管受损以后就会加速血管的老化,老化的血管弹性会降低,血压如果忽然升高的时候,血管就容易破,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也比较重要,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和普通降压药相比,工艺更先进,可以持续稳定地控制血压,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可以,特别适合记忆力不好的中老年人。那些短效降压药虽然效果也可以,但是因为一天服用多次,所以很多人容易漏服,而且这也不利于平稳地控制血压。如果降压药能控制血压达标,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那就不要随便更换治疗方案。在使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比如干咳、下肢水肿、心慌等,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停药或者换药。
2.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控制好饮食,那在控制血压这一块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做到低盐、高钾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应该控制在6g以内,在做饭的时候减少食盐以及含盐高的调味品的用量,尽量不要吃太咸的加工食品(比如腌制品、各类炒货等),在烹饪的时候尽量使用定量盐勺,这样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适当增加摄入的钾也有利于降低血压,但是要注意不能直接口服补钾制剂,否则容易导致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食物中摄取,这样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效果也可以。一般来说,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物中都含有比较多的钾。建议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以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植物来源的优质蛋白为主,健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尽量不要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戒酒、控制好体重也是比较重要的。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吸烟、喝酒还不利于控制血压,而且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尽量去除这两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真的不能做到完全戒酒,那就尽量减少摄入的量,男性喝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40g,女性不超过80 g。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这里不接受反驳,不要再拿身边特殊的例子去说事,马云一年能挣几个亿,你怎么一个亿都挣不了?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情况,而体重超标不仅仅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会增加别的疾病的风险,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建议高血压患者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男性的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的控制在85cm以内。对于体重指数超过24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减重的措施了,制定好一个科学的计划,然后坚持下来,一年内能瘦5%~10%就可以。
运动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控制好血压也有好处,大量的研究发现坚持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且还能降低其死亡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日常生活的活动以外,可以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运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60分钟,优先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走等,具体的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对于那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可以暂停运动,待病情稳定的时候再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运动前也需要注意做热身运动,在运动的时候身边最好有人陪同,而且恶劣天气最好不要进行室外运动,在运动期间注意预防跌倒。
医生,我最近老感觉头晕,睡不醒,是不是脑供血不足?
医生,这脑供血不足是不是会导致头疼?
医生,如果怀疑自己是脑供血不足做什么检查可以查出来吗?
医生,脑供血不足,该怎么办?
……
这些关于脑供血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大家在平时生活中非常常见而且比较关心、担心的话题。尤其是中老年人,凡是感觉有点不适,就会听到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脑供血不足,难道脑供血不足真的有这么普遍吗?今天我就把脑供血的问题,一次性跟大家说清楚。
我们老说供血不足,那么到底什么是脑供血不足?
实际上,脑供血不足在国外是很少提的,只有在我们国内才经常提,而且这个词严格意义来讲,不能算做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医学名词,它就像是一个“垃圾桶”,像我们很多时候查不出的头晕、头疼、健忘、反应迟钝等等时候,就会把它归到“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桶”里面去,但实际上有时候我们真正去查它的供血情况,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不足”!所以,脑供血不足的概念其实是很模糊的,一般指的就是我们脑部某一区域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障碍!
具体它跟什么有关?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主要跟我们平时说的脑动脉血管硬化有很大的关系,而原因无非就这么几种比较主要的:
一就是我们一些脑动脉血管像我们家里自来水管变窄了,或者压住,打结了,引起血流量减少,导致某一区域供血不足;
二就是水压下降了,就是我们的血流压力降低了,减少了脑组织供血;
三是脑动脉里面流的血液变稠,变黏了,杂质多了,大家想想家里水管里面的水多了很多垃圾,杂质,会不会影响水流水供?一样意思!
四就是脑动脉血管被其他地方流过来的血栓堵住了,造成脑局部供血不足,最常见的就是心脏冠状动脉微血栓流过来。
了解脑供血不足的原因,那么我们说得了脑供血不足到底会有什么症状?像平时遇到的头晕、头痛到底与我们的脑供血不足有多大关系?
得了脑供血不足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最主要还是跟我们脑供血不足具体的部位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我们人的大脑不同区域所对应的躯体、功能定位都是不一样的!
但总的归纳,脑供血不足,一般会引起以下三个方面的症状:
一是运动上的。主要就是会表现为嘴歪、流口水、吐字不清、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没有力气、走路走不稳等等
二是神经性的。这主要是我们脑部感受器受到影响,表现为面、舌、嘴唇等部位麻木、突然视物模糊或者一次性发黑,看不见、眩晕、听力下降,甚至耳鸣等;
三是精神类的。就是文中最开始提到的老是睡不醒、昏昏沉沉的,头晕,或者有一些就是睡不着,失眠等等。而像我们平时遇到的头晕,确实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但是这不能划为等号,就是头晕≠脑供血不足,而脑供血不足也不一定就会头晕,头疼,假如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像老年人,90%主要跟我们的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所以,大家可以做这个方面排查,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头晕是非常复杂的,它就是一个症状,不是病,引起头晕的原因特别多,脑供血不足只是冰山一角!
那么怀疑自己脑供血不足,应该做哪些检查?
首先,可以做一个颈部变声,多普勒,因为我们整个脑部供血就来源于两套动脉系统;
一个是颈内动脉系;
另一个是锥—基底动脉系。
而超声可以帮助我们检查大家颈动脉,看是否有颈动脉狭窄、斑块,从而了解整个血供正常,看它是否充盈,是否有缺损;
再者,我们还可以做超声造影,这其实就跟我们冠脉造影查冠心病是一样的意思,通过像我们的脑血管打造影剂,显影来观察脑动脉血管管腔情况;
最后,我们说,还有脑血管CTA、核磁共振MRA检查等等,都可以用于我们脑供血不足的检查。
得了脑供血不足怎么办?像我们平时说的吃银杏叶片真的有用吗?
关于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无非就这几个方向要把握:
一是找到病因,同时去除那些像高血压、抽烟、饮酒等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
二是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比如大家最常用的阿司匹林,从而阻止血液凝聚;
三是使用抗凝剂药物,保持血流通畅;
以上任何药物使用,都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自购买使用,因为合不合适用,只有医生经过专业判断才知道;
四是假如发现颈动脉严重狭窄导致的,像一般超过70%,就得考虑手术治疗了;
而我们平时说的银杏叶片可以用于改善脑供血不足,这没错,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也只是我们中医上,一个活血化瘀、通络的药,只是对于轻度的、稳定的脑供血不足有一定改善症状作用。因为我们现在对于脑供血不足的研究发现,还是主要跟我们的脑血管痉挛,血流供血的改变,微血栓堵塞有关。
而中医讲不通则痛,银杏叶,主要就是能给它通一通!所以,银杏叶对供血不足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并不能治愈,完全改善脑供血不足!
凡是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出血的事情都不能做!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国大概至少有2亿的高血压病患者,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惊人的,每年因为高血压病而出现脑卒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事件屡见不鲜。那为什么高血压会导致脑出血呢?
第一,我们全身分布了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面有流动的血液,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就成为血压;举个例子,家里的水管打开的时候,流动的水因为对水管壁有压力,慢慢将水管撑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们人体的血管壁是有弹性的,一般年轻人的血管弹性要比老年人的要好。正常人的血压基本维持在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里面我们的血压都可以和血管壁和谐的相处,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因为长时间处于高值,血管壁对它的压力调节能力差,久而久之血管的弹性会下降,当超过一定范围后就可能破裂,导致脑出血。
第二,至于为什么会得高血压,严格来说原因并不明确,不过高血压有家族聚集现象(可不是遗传,一般家里人有高血压的,后代得病可能性比家里没有高血压的可能大),其次,饮食过咸也会出现高血压;还有就是随着生活压力大,高紧张度的工作也会导致我们身体激素调节使血压处于较高水平。因为原因尚不明确,才导致了它成为我国常见慢性病之一。所以无论精神因素还是饮食问题,或者说不清楚的原因,既然得了这个高血压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高血压不是说身上的哪一节血管出现大的血压,而是全身血管在受较高压力冲击,因为脑部血管距离心脏较近,冲击的也就越严重,当血液的冲击力过猛,血管壁兜不住的时候就会破掉——脑出血。
得了高血压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呢?
按时服药,终身服药;对,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我有高血压,是不是得一直吃药,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答案是一直吃药。
再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的血压是一个弹簧,现在弹簧伸太长,我们需要东西把它压在原有的位置上,就需要吃降压药物,如果你断断续续的吃还不如不吃,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你今天吃了药,那么这个弹簧就会有这个药物压着,然后你第二天又不吃了,这时候弹簧是不会缓慢伸长,而且弹跳式伸长(大家可以做个试验,把一个弹簧压下去之后突然抬起的一瞬间,弹簧可以弹起来的),然后血压瞬间就升高,随时可能出现脑出血,所以要按时服药,终身服药。
除了好好吃药以外,生活里我们有哪些生活习惯需要注意呢? 大家应该都去过澡堂,一般会贴有:高血压病人禁止入内,否则后果自负。其实就是在高温的环境下,我们全身的血管会扩张,这个时候血管里的血液也会增多,压力增大,血压升高,容易出现意外,同样泡脚也是一样的原因,如果你一直有泡脚的习惯,可以减少泡脚的时间,水温相对不要太高,就可以避免一些意外。
另外还有酗酒、生气、吃的过饱、用力大便等,这里每一个因素都可以使我们的血压迅速升高,血管壁还没来得及适应就破掉了;在医院里偶尔会遇到查房的时候病人还好好的,结果自己去厕所拉大便,因为大便不好拉,就特别用力,最后被家里人发现时人已经没了。
再次提示高血压的病人,要按时吃药,睡前不要生气、不要用力大便、不要酗酒、避免高温泡脚等,只要血压平稳,日常的工作是没有影响的。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药物有XX地平、XX普利、XX沙坦等,便宜点的例如珍菊降压片、复方利血平,这里要提醒大家利血平这个要基本被医院淘汰了,它的副作用远远大于它的正常作用,有引起抑郁症可能,所以建议高血压病人到专业的心内科或者神经内科调整药物。
最后小结:睡前不能做的事主要就是指引起血压升高的事情,包括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生气、不要用力大便、不酗酒、避免高温泡脚等。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老人家的常见病,但是也有一部分老人家在暗暗自喜没有患有三高,但是却忽略了血糖低,血压低的情况,导致了意外的发生。好端端的一个老人家,忽然怎么就不行了,怎么忽然就中风了?
实际上,血糖低,血压低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低过了这个界限,就要重视起来了,因为并不比三脂高要幸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血糖低,有风险
大家现在越来越重视高血糖的危害,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其实也会引发一系列疾病,直肠癌,胰腺癌等等多种重大疾病都有可能是因为患有低血糖而造成的。而且血糖浓度太低,容易缺氧,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会有日常用药,能够控制血糖合理值,但是血糖低的患者,一般都不会重视这种情况,导致血糖低的患者更加容易发生意外状况,所以,我建议不管血糖低还是血糖高的患者,都要定期测血糖,当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更应该重视。
血压低,可能会中风
中风不仅仅是高血压的专利,低血压同样有可能会导致自己中风,因为血压低,自己身体内部的血液流动缓慢,这种异常的缓慢如果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容易导致中风,如果血压比较低的老人家,更加要引起重视。
不管是血压低还是血压高,我们都要定期测血压,当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理想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以免发生意外。而且高血压的患者一般有药物控制,低血压的患者一般是没有重视起来的,这样对于血压低的人来说,风险更大。
严重低血糖
严重的低血糖我们不能轻视,因为严重的低血糖容易影响我们的视力,有一部分人会误以为自己老了,视力退化了,但是如果自己的视力退化速度很快,我们还是需要往血糖指标上面靠一下边。
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血糖值太低而导致视力的模糊,不一定是因为年纪大导致的,长期低血糖会导致视力异常,这是我们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点。
血压值,让医生判断
老人家的血压值相对比年轻人偏高一些,并不等于120/80就是理想血压,血压值最好让医生给予判断,以免自己判断产生误判,也有部分人的血压值是低于120/80的,甚至有低于100/70的,这并不是我们判断自己血压是否标准的一个标准。因为针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年龄也是一个因素,有些情况,看似高血压,但是并非真正属于血压高的范畴。
如果我们不能够明确判断自己的血压和血糖的值,最好到医院咨询医生,让医生判断并且给予建议,看看是否需要中药调理,或者日常食物是否需要补给些什么,增强什么方面的营养,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梗塞成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那么,高龄老人患脑梗塞后能否康复呢?这主要取决于脑梗塞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接受治疗的及时性。
例如,如果老年人仅出现轻微的脑梗塞症状,如头晕、头痛、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应及时就医。通过使用具有扩张脑血管、滋养脑细胞作用的药物,如银杏达莫、血栓通、依达拉奉等,可以有效改善或恢复症状。然而,如果老年人病情较重,出现明显偏瘫、失语等症状,治疗后的后遗症通常难以避免。
脑梗塞是一种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内膜损伤、动脉狭窄等因素引起的局部血栓形成,导致脑缺血、缺氧、坏死和神经功能障碍。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脑梗塞部位单一,血栓面积小,无明显症状的被称为轻度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轻度脑梗塞,由于高血压和动脉梗死,脑深部的小动脉被堵塞,导致脑缺血和软化。轻度脑梗塞患者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轻度头痛、头晕和反应迟钝等。
对于老年人而言,预防脑梗塞的发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如果老年人出现脑梗塞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患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吞咽困难、四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针对脑梗塞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胞磷胆碱钠、甲钴胺、血塞通等。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选择静脉输液治疗,使用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如血栓通、神经节苷脂钠等。
2.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脑梗塞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头部针灸、推拿治疗、手脚针灸、推拿、手脚活动锻炼等。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三餐规律,荤素搭配,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定期复查头部,了解病情变化。
4.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患者还需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注意休息。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
脑梗塞的治疗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脑梗塞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脑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栓塞性脑梗塞和脑腔隙梗塞等。
脑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塞的70-80%。其病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当血管壁受损、血液成分改变或血流动力学异常时,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
脑梗塞的预防措施包括:
1. 健康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
3.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对血管的损害。
4.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5.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7. 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8. 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脑梗与腔梗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们在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从病因上来看,脑梗多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引起,导致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腔梗则是由于脑深部小穿支动脉发生病变,导致血管腔闭塞,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
在症状方面,脑梗的症状较为严重,常见的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偏瘫等。而腔梗的症状相对较轻,常见的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等,且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在治疗方面,脑梗和腔梗的治疗方法相似,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降血压药、降血糖药等。手术治疗适用于脑梗塞面积较大、症状较重的情况。康复治疗则有助于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腔梗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锻炼等。此外,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总之,脑梗与腔梗虽然都是脑血管疾病,但它们在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
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对脑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的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发生坏死。主要症状包括偏瘫、偏身麻木、言语不清等。因此,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日常生活护理:为患者选择宽松、透气、柔软的衣物,并指导其穿衣顺序,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则相反。选择防滑、易穿脱的鞋子,避免患者跌倒。
2. 生活照料:协助患者洗脸、刷牙、漱口、梳头、剪指甲等日常护理。洗澡时要有家人陪同,并给予适当帮助。及时擦洗汗液,更换干净衣物。如厕时也要有人陪伴,确保患者安全。
3. 排便护理:鼓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不能下床的患者,应准备便器,方便床上排便。
4. 饮食护理:保持饮食环境的安静,避免催促患者进食。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选择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进行鼻饲流质,并做好口腔护理。
5. 环境护理: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清洁,进食时避免打扰患者。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进行康复训练,帮助其恢复肢体功能。
脑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脑梗塞,也称为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脑部血液供应受阻,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梗塞后,许多患者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
针对脑梗塞后出现的头晕症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和缓解: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神经保护药物如胞二磷胆碱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 饮食调理: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此外,还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 日常锻炼:脑梗塞后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如肢体功能锻炼、平衡训练等,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防止血栓形成。
4. 心理调适:脑梗塞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和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5.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脑梗塞后出现的头晕症状需要综合治疗和调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
脑梗,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严重程度不容忽视。
脑梗是由于脑部血管发生阻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脑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
脑梗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梗塞的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轻度的脑梗可能只表现为短暂的症状,而严重的脑梗可能导致瘫痪、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治疗脑梗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旨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脑梗塞的风险;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严重的脑梗患者;康复治疗则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预防脑梗,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此外,定期体检、及时治疗相关疾病也是预防脑梗的重要措施。
脑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都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恢复。
总之,脑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脑梗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在探讨脑梗和脑血栓哪个更严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疾病。脑梗和脑血栓实际上是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都是由于大脑供血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起大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脑梗和脑血栓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脑血栓是由于脑血管内壁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而脑梗则是由于脑血管内的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或者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
从临床角度来看,脑梗和脑血栓的症状表现相似,都可能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但是,由于脑梗的面积较大,常常会导致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因此,从病情严重程度来看,脑梗比脑血栓更为严重。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脑梗和脑血栓呢?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总之,脑梗和脑血栓都是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了解它们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保护自己的健康。
脑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尤其在高龄人群中较为常见。对于80多岁的老人来说,脑梗塞的治疗仍然具有可行性。
脑梗塞的病因复杂,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组织坏死。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脑梗塞可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对于80多岁的老人来说,脑梗塞的症状往往相对较轻,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治疗脑梗塞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目前,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降血脂等,旨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脑梗塞的发生。康复治疗则包括言语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改善语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积极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吃蔬菜水果;2.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3.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脑梗塞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80多岁的老人也能够战胜脑梗塞,恢复健康。
大面积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颅内组织出现严重受损,脑部组织运行状态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后遗症。
首先,大面积脑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头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脑部组织受损后,脑内压升高,刺激到头部神经,从而引起头痛。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语言障碍,如口齿不清、无法正常表达等。这是由于脑部受损影响了语言神经,导致中枢神经的正常运行出现问题。
其次,大面积脑梗死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等症状。这是因为脑部受损后,中枢神经对肢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即使经过手术治疗,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中枢神经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
为了降低脑梗死的后遗症风险,患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饮食方面:选择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食物总热量,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
2. 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饮食规律清淡,少吃或不吃重油重盐的食物,积极锻炼身体。
3. 定期复查:脑梗死患者需要定期参加复查,以避免病情复发。
4.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5. 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