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古琪

梅核气案例分享

梅核气案例分享

经常有朋友问这样的问题,为何我平时在咽唾液的时候,总是觉得喉咙里面有东西堵着,可是去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大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如果你经常出现这种症状,那你很可能得了一种被自己“气”出来的疾病——梅核气。

中医古籍中记载“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中描述其病机: “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于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因此可推断本病病机是痰气互结交阻于咽喉。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表现为咽部有非疼痛的异物感,如团块阻塞感、烧灼感、痒感、紧迫感、粘着感等,咽不下,也吐不出。

案 例

患者,女,46 岁,2012 年 5 月 30 日初诊

主诉:咽有异物感 1 个月余。

现症:咽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腹胀,口干,口苦,口腔左侧可见一绿豆大小溃疡面,纳差,大便可,咽腔红肿,舌体胖大、边尖红,苔白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

中医诊断:梅核气(脾虚肝旺、痰气互结所致,治以健脾疏肝,理气化痰)

处方:理气消梅汤加减

  • 炒白术 10g
  • 茯苓 15g
  • 陈皮 10g
  • 姜半夏 10g
  • 香附 10g
  • 砂仁 10g
  • 厚朴 10g
  • 紫苏叶 10g
  • 炒牛蒡子 10g
  • 桔梗 10g
  • 山豆根 6g
  • 射干 10g
  • 木香 6g
  • 麦冬 12g
  • 甘草 3g
  • 生姜 10g

15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保持心情舒畅。

二诊(2012 年 6 月 20 日):患者服药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仍遵前法,继服半月,诸症消除。

梅核气的发病部位虽在咽喉,但与脾、胃、肝三脏密切相关。发病的病机为:肝脾失调、痰凝气滞,脾虚乃发病之本。故治疗从调理肝、脾、胃入手,标本兼顾,以健脾疏肝、理气化痰为主要治法,佐有清利咽喉之品。

方中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砂仁、生姜,健脾和胃,燥湿豁痰;香附、厚朴、紫苏叶、木香,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炒牛蒡子、桔梗、甘草、射干、山豆根、麦冬, 清利咽喉, 养阴生津。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清利咽喉之功效。

理气消梅汤是在半夏厚朴汤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总结而成,其与半夏厚朴汤的不同之处在于生姜、苏叶偏于辛温,对咽喉干燥不利,故加用了香附等疏肝理气及牛蒡子、射干等清利咽喉之品,如方中不配合清利咽喉之品,咽中异物感常不能迅速消失,但过用则易损伤脾胃。因而强调,在治疗中要时刻顾护脾胃之气,标本兼顾,中病即止。

若脾胃气虚甚,症见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者,加党参 10g,以健脾益气;

若腹胀纳差,胸脘满闷者,去麦冬,加砂仁 8g,枳壳 10g,焦三仙各 12g 以宽中理气,消食和胃;

若胁肋窜痛,诸症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者,去紫苏,加柴胡 6g,郁金 10g,延胡索 10g 以增疏肝解郁之力;

若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者,去姜半夏、木香,加栀子 10g,知母 12g,花粉 12g 以清热生津;

若声音嘶哑,加木蝴蝶以利咽开音;

若咽干明显,加用乌梅以生津止渴。

若咳吐痰涎,加浙贝母,杏仁以止咳化痰。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哮喘的中医治疗

秋季是哮喘的高发季节,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颇佳,有效提高了治愈率,且复发率偏低。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喘促、痰鸣疾患,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属此范畴。本病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为顽痰宿饮,肺卫不足,外因多为感受风寒或风热邪气,痰邪阻肺,壅塞气道,气机不畅,升降失调,肺失宣降,发为哮喘。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主纳气,故哮喘的病变在肺,病理根源在脾肾。肺为五脏之华盖,主一身之气,司呼吸。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减慢,气化减缓,则易生痰饮,留伏于肺日久则成顽痰宿饮,肺有伏痰,一遇外邪侵袭,痰气交阻于肺,则发为哮喘。 《证治汇补》曾言:“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肺气虚、脾虚、肾虚为本,风寒、风热侵袭和顽痰宿饮停留于肺为标。未发哮喘时以本虚的治疗为主,发作时以治标为主。 案 例 赵某,男,20岁,河南省禹县。初诊:1970年7月6日。 主诉:咳喘12余年。 现病史:患者自幼体质较弱,自入小学后,出现咳嗽、吐痰,继而喘促、胸闷,喉间时有哮鸣音。咳喘每逢阴雨天加剧。吐黄白相间痰。听诊:两肺有干性啰音,肋间隙增宽,桶状胸。胸部 X 线透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中医诊断:哮喘(痰热壅肺)。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治则:宣肺清热,化痰平喘。 处方:炙麻黄9g,杏仁9g,生石膏27g,辽沙参30g,紫苏子9g,桔梗9g,生桑皮12g,地骨皮12g,炙紫菀9g,陈皮9g,浙贝母9g,葶苈子15g,甘草3g。3剂,水煎服。 二诊:1970年7月9日。服药后哮喘已止,但从事体力活动时仍有喘促,逢雨犯,两肺音消失。去葶苈子,继服加味麻杏石甘汤,3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1970年7月14日复诊,咳喘止,哮鸣音消失。嘱其注意饮食休息,并继服香砂六君子和玉屏风散,以巩固疗效,谨防反复。 上述病例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迅速止咳平喘,去除痰浊,哮鸣音消失,而获得较好的疗效。方中炙麻黄味辛性温,宣肺平喘;生石膏辛寒,辛能散热,寒能清热,清泄肺热。生石膏用量应在炙麻黄3倍以上,方可制约炙麻黄之温热发汗而发挥平喘之效;杏仁、炙紫菀助炙麻黄宣肺止咳平喘;紫苏子、桔梗降逆消痰;辽沙参、生桑皮、地骨皮养阴清肺泻热;陈皮、浙贝母行气化痰,畅达气机;用葶苈子泻肺平喘; 甘草和 中 。痰热消除,肺气肃降,则喘促可平 。 临床使用时,可对处方做适当加减,若口干口渴较甚,加麦冬15g,知母9g;若病久心慌、心悸者,加远志9g,枣仁15g。

古琪

住院医师

金水济华中医馆门诊部

1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中风后遗症

某男,59岁,2005年3月23日初诊。 诉右半身无力,伴行动不灵活、语言不利6个月。 刻见:右半身无力,行动不灵活,言语不利,头晕,心烦急躁,面色稍萎黄,无口眼歪斜,舌体胖大,舌质暗,苔白腻,脉沉滑细。因情绪不佳,于2004年9月16日凌晨4时许起床小便时,感行走不稳,随之右半身不遂,心悸,速至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脑CT检查示:脑梗死。 心电图示:心房纤颤。血压100/160mmHg;血糖17mmol/L。立即入院治疗,静滴甘露醇、尿激酶,口服美吡达、拜糖平等药,1周后病情基本稳定,心悸消失,血糖降至7.8mmol/L,但血压时高时低,遂出院针灸1个月余,同时服用降血糖、降血压西药及中成药大活络丹。 诊断:(脾气亏虚,痰湿内郁,瘀血阻络型)中风后遗症。 治则:健脾益气,化痰利湿,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方药:复瘫汤。生黄芪30g,白术10g,陈皮10g,旱半夏10g,茯苓12g,薏苡仁30g,木瓜18g,泽泻10g,节菖蒲10g,郁金10g,丹参20g,川芎10g,乌梢蛇12g,炮穿山甲10g。15剂,水煎服,日2次。 嘱: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加强功能锻炼及发音训练。 4月7日二诊:身体转侧较前灵活,稍感有力,头晕减轻,言语不利亦有好转,苔腻已趋变薄,舌体胖大,舌质暗,脉沉滑细。此为痰湿渐化,脾气亏虚有所改善。舌暗未见好转,络脉瘀滞之象仍较明显,治疗应加强祛瘀通络之力。上方去陈皮、旱半夏、薏苡仁、茯苓,加土鳖虫、鸡血藤,行血逐瘀,舒筋活络,加地龙、蜈蚣、桑枝,祛风通络,加远志,祛痰开窍,以助节菖蒲、郁金开窍利音之功。 4月22日三诊:右半身无力明显好转,苔腻之象消失,言语不利进一步改善,发音亦较前清晰。唯近日因生气,头晕有所明显,血压110/160mmHg,舌体稍胖大,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诸症显著好转,为血脉渐通,经脉已畅之佳象。苔腻消失,去泽泻、木瓜。因生气致头晕,血压升高,为肝木横逆,肝阳上亢之象,上方加天麻10g,夏枯草15g,菊花12g,川牛膝15g,清泄肝火,平肝潜阳,引血下行。30剂,水煎服。 5月22日四诊:右半身无力基本消失,言语发音正常,血压80~85/126~135mmHg,唯行走久则下肢酸软,为病久肝肾亏虚,不能滋养所致。当以补益肝肾、益气活瘀、通络平肝善后,方药:炒杜仲15g,续断20g,川牛膝15g,当归15g,白芍15g,生黄芪30g,白术10g,鸡血藤30g,丹参20g,川芎12g,蜈蚣2条,地龙10g,乌梢蛇10g,天麻10g,夏枯草15g。25剂,水煎服。服药完毕后患者行走基本正常,肢体感觉有力,血糖6.3mmol/L,其他诸症基本消失。2月13日,电话随访,知其步行2km左右,下肢也无酸软感,其他一切正常。 按: 中风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虚者多为气虚、阴虚,实者多为血瘀、痰湿、气滞、肝风、肝火。因病位有浅深,病情有轻重,证候有寒热,病势有顺逆,故李振华强调应全面辨证,分清虚实寒热之多少而施治。 本案患者因平素血压较高,复因情志不舒,阳升风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闭塞清窍,而骤发此病。依据脉证,其病机为脾虚失运,痰湿内郁,瘀血阻络;治宜健脾益气,化痰利湿,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李振华以经验方复瘫汤治之,方中生黄芪、白术补气健脾燥湿;配陈皮、旱半夏、茯苓、泽泻以增健脾渗湿之力;薏苡仁、木瓜化湿健脾,舒筋活络;节菖蒲、郁金芳香开窍,化湿豁痰,《神农本草经》谓节菖蒲有“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之效;丹参、川芎活血化瘀,通行血脉,且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又能行气开郁,为血中之气药,两药配用,奏通达气血之效;乌梢蛇祛风活络,为临床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要药;炮穿山甲活血通经,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通经而达病所。诸药共伍,有益气健脾、化痰开窍、活血通络之功。

古琪

住院医师

金水济华中医馆门诊部

11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痹症

患者,女,30岁,2004年12月15日初诊。 诉关节疼痛肿胀1年半。现肢体关节肿胀重着,屈伸不利,触之发凉,舌体胖,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2003年5月间因居处潮湿,复感外寒,致左髋关节疼痛,当时未予重视,2个月后延及腰椎、两踝、肘及指关节,疼痛肿胀,遇寒加重,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至2004年8月,诸关节疼痛愈甚,终日卧床,转侧困难,无法行走,在多家医院服中药200余剂并配合针灸治疗未效而来诊。 查:ESR42mm/h,ASO试验>500u。RF试验(-)。 诊断:(寒湿内蕴,闭阻经络,气滞血瘀型)痹症(西医称为风湿性关节炎)。 治则:健脾温经,通经活络。 方药:五苓散、木防己汤及二妙散加减:白术20g,茯苓18g,泽泻12g,桂枝9g,防己15g,香附12g,制川乌5g,千年健15g,苍术10g,黄柏5g,穿山甲10g,木瓜18g,薏苡仁30g,制马钱子1g,甘草3g。6剂,水煎服。 12月22日二诊:关节疼痛、肿胀减轻,肢体稍可活动,可下床自行缓慢行走,舌质淡,苔白薄腻,脉弦紧。守方守法,上方继服30剂。 2005年1月23日三诊:关节疼痛肿、胀基本消失,行走自如,皮肤处已无发凉感,并可操持一般家务劳动。病邪去之八九,然久痹正气必虚,祛邪之中宜寓扶正。减除湿活络之防己、黄柏,散寒湿蠲痹邪之穿山甲、马钱子,加生黄芪30g,当归15g,制首乌15g,菟丝子30g,杜仲15g,以补益气血,补肾壮骨。继服20剂。 2005年9月,电话随访,知其曾于3月下旬复查:ESR7mm/h,ASO试验<500u,RF试验(-)。现做家务、农活与常人无异,关节疼痛未再发作。 按:痹症的发病多为素体虚弱,感受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而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重着,屈伸不利,遇寒加重。治疗寒湿痹症应紧扣寒湿郁闭、气血瘀滞之病机,且痹症之肢体关节肿胀多为湿邪所致,湿聚与脾虚水湿不化有关,故须注意健脾药物的运用。 本案治宜温经散寒,健脾除湿,通经活络。方取五苓散、木防己汤及二妙散化裁加味,重点用走窜之穿山甲以通达脉络;搜风活络之制马钱子散结止痛,以“搜筋骨之风湿”(《外科全生集》)。二诊效不更方,二诊方继服30剂,三诊方治则没变,继服20剂。李振华对痹症的治疗原则:①详审虚实,祛邪和扶正要妥当结合;②寒湿痹证,温经之法常可奏效;③久痹病机常有痰瘀存在,使本证深痼难愈,故化痰浊、逐血瘀之法必用之;④痹病日久,病邪入深,往往非一般祛风散寒除湿之剂可奏效,故在辨治基础上,必加用虫类搜剔之品;⑤久痹正气必虚,须随证施用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药,使正气渐复,而顽疾得愈。

古琪

住院医师

金水济华中医馆门诊部

11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本文作者
古琪

住院医师

中医内科

金水济华中医馆门诊部
脾虚(1例) 脾胃虚弱(1例) 脾肾阳虚(1例)
专业擅长:脾胃病:泄泻(腹泻、慢性腹泻、拉肚子、久泄不止、水泻、五更泄、脾虚泄泻、大便溏薄、内湿、湿热下注、大肠湿热、止泻、补脾止泻、涩肠止泻、散寒止泻、升阳益胃、温补脾阳),痢疾,便秘(慢性便秘、排便无力、滋阴通便、口臭、脾虚、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寒、湿阻、大便腥臭、补益脾肾)等疾病。汗症(自汗盗汗、止汗),失眠(不寐、入睡难、无睡意、不易入睡、健忘、多梦、心肾不交、益肾宁神、补血养神、安神定志、健脑安神、滋阴安神、重镇安神、养血安神、益气安神),肥胖、口腔溃疡,耳鸣(肾虚、阳虚、阳虚体质、四肢厥冷、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咽部异物感(咽部异物、梅核气、化痰散结),咳嗽(百日咳、肺热咳嗽、慢性咳嗽、肾咳、热咳、虚寒咳嗽、寒饮咳嗽、气喘、咳痰、止咳、肺热、发热、肺气虚(补气祛痰)、风温、痰饮(温肺化饮)、恶寒、痰热(痰火、清热化痰)、痰臭、肝火犯肺(解郁化痰)、止咳祛痰、化痰、宣肺化痰、生津润燥、温化寒痰、燥湿化痰、理气化痰),哮喘(过敏性哮喘)、剥脱性舌炎,糖尿病、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出血、老年人高血压、妊娠高血压、高血压肾病、平肝熄风)、冠心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8666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