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iPharma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系统亮相2018临床药学年会

iPharma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系统亮相2018临床药学年会
发表人:秒懂健康

  4月28日,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在美丽的龙城—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办,山西省医学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是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成立以来的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会议主题是“转型发展、协同创新”,设置了“药学服务信息化与人工智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与管理”、“精准药物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等十八个专题,百余位专家应邀分别就不同的内容进行报告。

  4月29日,在“药学服务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委张健教授分享了“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多层次挖掘构建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专题报告。

  基于该模型的iPharma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系统已经于4月中旬在新华医院部署,该系统包括治疗药物监测分析和药物基因组检测分析两个模块,由新华医院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北京诺道认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自行设计建设的首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儿科学整体实力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复杂先心病手术、外科畸形矫治、难治性白血病、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等为国内顶级水平。新华医院涌现了我国儿科学泰斗高镜朗教授、儿科保健学奠基人郭迪教授等一批知名医学专家。

  新华医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近期还携手阿里巴巴共同建设“智慧医院”。新华医院药学部是全国首批临床药学重点专科之一,在药学信息化建设、不良反应研究、个体化用药研究等领域均居于全国前列。

  2016年12月25日,美国国会批准《21世纪治愈法案》,批准利用“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 RWE)”取代传统临床试验进行药品扩大适应症的研究,同时FDA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文解读RWE。2017年9月,FDA出台利用真实世界证据器械扩大适应症审批指南,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这些事情预示着,临床药学将成为除影像之外又一个医疗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场景。

  iPharma基于真实世界的用药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体化用药指导。个体化用药就是在最适的时间、对最适的患者、给予最适的药物和最适的剂量。目前,个体化用药的主要依据是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基因组检测,iPharma1.0版本支持的药物正是做治疗药物监测的万古霉素和做药物基因组检测的华法林。该系统可提升临床药学服务水平,促进药学学科发展,对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有重要意义。

  张健教授的报告中首先介绍了万古霉素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建立。万古霉素是重症感染时常用的抗生素,其临床药理学复杂,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剂量过大容易引起耳毒性、肾毒性及血液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目前个体化用药基于治疗药物监测及药动学参数计算,但是往往基于少量临床因素,只适用于部分人群,无法覆盖临床表现复杂的患者。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发展,可以将临床数据进行多层次挖掘,关注更大范围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更适用于复杂情况的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本模块通过对治疗药物监测的数据及相关临床数据的分析挖掘,确定适合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同时该系统也内嵌了药师常用的药动学模型,可根据药动学原理与AI原理分别给出用药方案,同时也支持药师自定义给药。

  随后,张健教授又介绍了华法林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其思路与万古霉素基本类似,只是所使用的数据为药物基因组检测及配套临床数据,同样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确定重要的影响因素,给出个体化用药方案。

  iPharma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系统的特点是“实时化”、“智能化”、“增量学习”。“实时化”指的是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交互技术快速地从业务系统(HIS、LIS等)中提取患者的各种临床数据;“智能化”指的是该系统可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给出个体化用药方案;“增量学习”指的是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模型建模成功后,能不断地从新的样本(真实世界数据、合理用药方案等)中学习新的知识。

  iPharma的研发得到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陈红专副院长、新华医院孙锟院长、郑忠民副院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近期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药学创新研究院将落户新华医院,人工智能个体化用药系统是重点方向之一。据张健教授介绍,iPharma下一步将启动多中心验证,部署在更多医院,采集更多的用药数据,其精度会越来越高,“经验”会越来越丰富,给出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明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医药工业已将制定“十三五”战略规划摆上了工作议程。昨天,在第3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吴海东副司长首次透露,在“十三五”规划中,将考虑医药行业的“换挡”发展思路。

      2013年以来,医药工业增速下滑趋势明显,增速从20%“下”了一个台阶。“十一五”医药的增速为23%,2011年为25.8% ,2012年为20.4%,到今年1-4月已降至13.2%。

      “虽然一些医药企业的领导表示到下半年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但市场能不能容忍15%-16%增速呢?”吴海东表示,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一切机遇和挑战对医药行业同样存在。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为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优质、充足的医药用品;另一方面,医药工业的增长速度要在15%-16%间保持一个平稳增长。而在医药工业的“换挡”发展阶段,医药工业的结构调整将开始做“减法”,自主创新要加快,品牌建设要加强。除此之外,国家的产业政策、价格思路都将做出重大调整。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在会上透露,发改委正在致力于完善药品价格改革,降低外资原研药和国内仿制药之间的价格差以及扶持优秀药企做大做强等,目前已开始尝试。

      据宋大才介绍,发改委价格司引用现在国际上经过证明的有效的合理的价格制定方法,分析了我国生产流通的外资药品价格,发现外资药的价格处于国际中间、略微偏高的状况,而我国仿制药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国际中间价格水平,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也是比国际水平偏高。因此,未来将完善药品的定价方法,减小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价差,为国内的仿制药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   2018年7月21日,诺华肿瘤(中国)宣布,首个也是唯一获批的非肽类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瑞弗兰(通用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正式在中国上市,将用于治疗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脾切除术后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血小板减少。 瑞弗兰作为ITP二线治疗的优选方案,不仅可以快速提升血小板数量,而且采用便利的口服方式。它的上市颠覆了过往以注射为主的治疗方式,提升了用药依从性,开创患者舒适治疗新时代。

      “ITP疾病大众知晓率并不高,所以很多人其实都不了解,在以往的治疗模式下,ITP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低于癌症病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指出。“然而,瑞弗兰的上市改变了这一现状,其口服的服用方式和迅速升板的疗效,将显著提高中国ITP患者的生活质量。”

      何为ITP——隐藏我们周围的血小板杀手

      晓红(化名)是一名刚刚确诊的ITP患者。一开始她觉得自己只是容易磕碰出血,经常感到疲惫无力,工作无法专心,没想到去医院一查,这竟是一种叫做ITP的疾病。和白血病相比,大众对ITP的了解相对较少。夏季上火流鼻血或牙龈出血,轻微磕碰后皮肤出现紫斑,这是生活中最常见出血小问题。然而,如流血不止还伴有明显乏力感,这就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了——这有可能是ITP的发病症状。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的发病原理是由于人体内的“凝血卫士”血小板基于一些获得性自身免疫的原因无法达到正常数量,从而造成患者流血不止,无法凝固。

      听上去,这只是出血小毛病,殊不知患上ITP后,生活质量急转直下。日常生活中,患者血小板数量一旦下降,患者就会频繁地出现自发性出血和皮下紫癜,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突如其来的内脏、颅内大出血,危及生命。另一方面,ITP患者常年伴有严重的乏力、精神不振,这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

      血小板提升是关键现有治疗难题多风险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在解读中国ITP临床指南时指出,帮助患者将血小板数量快速提高到安全水平是关键,然而,但从现有治疗方案看,ITP的治疗面临诸多挑战。

      现有治疗方式可分为一、二线治疗。一线治疗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虽然短期内有效,但治疗副作用多——常伴有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压、糖尿病、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不良反应发生。而青少年长期使用激素的危害更是不言而喻,变成“小胖子”事小,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另外,使用激素治疗后超过一半的患者治疗无效,或者会复发。

      因此,二线治疗对于ITP患者长期治疗尤为重要。据调查,约40%的ITP患者会后期转入二线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杨仁池教授指出,现有二线治疗方案都不尽完善,各有风险。其中,免疫抑制剂治疗整体有效率不高,感染风险大;而脾切除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患者存在短期和远期并发症的风险。

      另外,很多患者在二线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为保证度过血小板偏低危险期,会直接进行血小板输注,这不但在血源安全性方面存风险,在各省市出现地方血源紧张的情况下,更有诸多治疗不便。

      40岁的建国(化名)是一名ITP患者,一开始他使用激素治疗比较有效,但一旦停药血小板计数就会立刻降低。于是他反反复复用药多年,其间使用了环孢素,结果肾功能又出现了问题。不治血小板上不来,治了又有各种其他副作用。直接进行血小板输注又受制于血库资源有限的风险,让建国本就诸多不便的生活更添困扰。

      舒适便利,无惧“血荒”——ITP患者迎来快速升板新时代

      那么,有没有一种二线治疗的药物既能提高迅速提升血小板,降低治疗风险,还能兼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舒适感?瑞弗兰的上市为广大患者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文中所举的两个真实患者案例后期都因服用瑞弗兰而解决了血小板问题,短短几周就恢复到了正常。瑞弗兰如何能做到这样,让我们看看它的原理与优势:

      首先,机制不同,升板迅速:与一线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少血小板清除为主的机制不同,瑞弗兰不局限于“节流”,更能帮助“开源”——它与TPO受体的跨膜结构域选择性相互作用,创新性地增加血小板的生成,这使得ITP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快速显著升高至安全水平。根据RAISE研究,瑞弗兰组患者接受治疗一周后,中位血小板计数即从16 x 109/L 升至36 x 109/L,起效迅速。

      第二,稳定性与安全性全方位优化,停药后长期有效:瑞弗兰作为中国ITP诊疗指南二线推荐药物,与同属推荐药物的rhTPO相比,瑞弗兰不与内源性TPO竞争,不会诱导TPO抗体,可以实现稳定和可预测的血小板计数上升。另外,瑞弗兰在长效治疗方面也有优秀表现,多个研究一致显示,瑞弗兰治疗后,30%左右的ITP患者可获得停药后长期缓解。

      第三,告别注射,提高患者舒适度:瑞弗兰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有突出表现。作为目前唯一上市的口服类TPO受体激动剂,瑞弗兰改变了患者需要定期注射的治疗模式,让治疗变得非常轻松便利,有效解决因依从性不佳带来的治疗问题,给ITP患者带来更多生活自由度与治疗舒适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指出:“瑞弗兰作为二线治疗推荐用药,它在中国上市将提升国内ITP治疗效果。然而,上市是第一步,如何让更多人能够早日使用到效果显著的ITP治疗药物,是所有专家共同关心的。因此,我们也希望瑞弗兰能够早日进入医保。在未来,希望越来越多的ITP患者能够通过瑞弗兰获得良好的疗效和舒适的治疗体验,尽早走出疾病阴霾,回归幸福生活。”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