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生儿黄疸严重可致残

新生儿黄疸严重可致残
发表人:张杰

新生儿的到来总是让人充满喜悦,他们的可爱模样让人忍不住想要亲吻。然而,细心的新手爸妈会发现,宝宝出生后不久,皮肤会逐渐变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生儿黄疸”。那么,新生儿黄疸究竟是什么?它会对宝宝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揭开新生儿黄疸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天内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一种现象。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肝脏清除。新生儿由于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且肝脏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1周左右消退,对宝宝没有明显影响。但病理性黄疸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以下危害:

  • 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进入大脑,导致脑损伤,可能出现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听力障碍等问题。
  • 核黄疸:胆红素沉积在基底核等部位,导致脑损伤,可能出现抽搐、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等症状。
  • 肝功能损害:长期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

如何发现和处理新生儿黄疸?

医生会在宝宝出生后进行黄疸监测,通过观察宝宝的皮肤颜色、测量胆红素水平等方式判断是否存在黄疸。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 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
  • 黄疸持续超过2周。
  • 黄疸程度逐渐加重。

对于生理性黄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

  • 加强喂养:增加宝宝的哺乳次数,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 适当晒太阳:在阳光充足时,将宝宝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促进胆红素的分解。
  •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避免胆红素沉积在皮肤上。

对于病理性黄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黄疸病疾病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出生后几天内较为多发。然而,如果黄疸的程度过高,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高胆红素脑病。

    高胆红素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对婴儿的颅脑组织造成严重损害。这种损害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如脑瘫、癫痫、语言功能障碍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们需要了解黄疸的两种类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和诊断,明确具体原因和类型,才能给予科学规范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家长应该加强喂养,保持婴儿排便通畅,并注意饮食卫生。对于感染性黄疸,需要严格隔离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此外,新生儿黄疸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 注意饮食营养,补充微量元素和优质蛋白质。

    如果病情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新生儿科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总之,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家长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及时治疗和做好日常保养,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婴儿的健康。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生理现象,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皮肤和眼睛出现黄色。

    一、黄疸对智力的影响

    1.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持续1-2周自行消退。这种情况下,胆红素水平通常不会对智力产生负面影响。

    2. 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指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溶血性疾病、肝脏疾病等。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影响智力发育。

    3.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这种情况下,胆红素水平升高,容易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智力发育。

    二、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措施

    1. 适当晒太阳:晒太阳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代谢,降低胆红素水平。

    2. 保持良好的饮食: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提高新生儿肝脏功能。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新生儿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病理性黄疸。

    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1. 蓝光治疗:蓝光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通过蓝光照射皮肤,使胆红素分解为水溶性的代谢产物,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

    2. 光疗箱:光疗箱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可以模拟蓝光治疗的效果,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药物降低胆红素水平,如苯巴比妥等。

    总之,新生儿黄疸对智力的影响取决于其严重程度。家长应关注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 孕期营养是保证胎儿健康成长的关键。然而,调查显示,许多孕妇在孕期营养摄入上存在不足。为了确保胎儿健康,孕妇应关注以下三大营养素:

    1. 叶酸

    叶酸是孕期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它对于胎儿神经管的发育至关重要。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表面畸形等风险。因此,孕妇应从孕早期开始补充叶酸,每日摄入量建议为400-600微克。

    2. 钙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孕期缺钙会导致胎儿骨骼发育不良,甚至影响孕妇自身的骨骼健康。因此,孕妇应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钙,建议摄入量为800-1000毫克。

    3. DHA

    DHA是胎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的关键脂质。孕期补充DHA有助于胎儿脑细胞的完整性和视网膜发育。建议孕妇每日摄入至少300毫克的DHA。

    除了关注以上三大营养素外,孕妇还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叶酸、钙和DHA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鱼类、奶制品等。此外,孕妇还应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低营养价值的食物,以免导致体重过重,影响胎儿健康。

    孕期营养对胎儿健康至关重要。孕妇应关注营养摄入,确保胎儿健康成长。

  •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导致发现时已是晚期,预后较差。那么,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厌食、体重下降、消化不良

    胰腺癌早期,由于肿瘤对消化系统的压迫和影响,患者常常出现厌食、体重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二、腹痛

    腹痛是胰腺癌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

    三、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及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肿瘤阻塞了胆总管,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

    四、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胰腺癌还可能出现乏力、消瘦、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五、胰腺癌的治疗方法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中药治疗也是胰腺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人参皂苷Rh2是一种从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等作用,可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六、胰腺癌的预防

    胰腺癌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胰腺癌。

    总之,了解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解毒、合成、储存等功能。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肝脏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如何保护肝脏,预防肝脏疾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焦点。

    甜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肝脏健康的作用。

    甜菜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剂,如甜菜碱、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这些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细胞的损伤。此外,甜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减轻肝脏负担。

    肝脏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黄疸、肝炎、食物中毒、腹泻和呕吐等。甜菜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促进肝脏恢复健康。研究表明,甜菜中的天然物质可以刺激胆汁分泌,帮助肝脏更好地分解和排出毒素。

    除了甜菜,其他一些食物也对肝脏健康有益。例如,苹果富含果胶,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姜中的姜辣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毒素排出;洋葱中的硫化合物可以吸附和排出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除了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戒烟限酒、避免熬夜、适当运动等,都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预防肝脏疾病。

    总之,肝脏健康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的体检,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肝脏,预防肝脏疾病。

  • ABO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疾病,通过提前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的发生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预措施:

    1. 孕前检查:对于有不良早产史或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应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检查。如果检测到孕妇血清中存在抗A或抗B抗体,提示可能发生新生儿ABO溶血。此时,可以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来降低胎儿的溶血风险。

    2. 孕期产检:孕期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是否存在溶血迹象。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治疗。

    3. 分娩后积极护理:分娩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及时纠正贫血和心力衰竭,并进行光疗、药物治疗、交换输血等措施,以降低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

    4. 日常保养: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确保胎儿的健康。

    5. 医院和科室选择: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科室进行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ABO溶血病是可以提前干预的,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

  •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但黄疸指数过高时,家长往往会担心孩子的健康。那么,当新生儿出现黄疸高的情况时,是否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呢?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指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的代谢产物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黄疸。大多数情况下,母乳性黄疸对孩子的健康并没有较大影响,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呢?以下是一些判断标准:

    1. 黄疸指数:如果黄疸指数在15mg/dL以下,通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黄疸指数升高到18mg/dL以上,则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2. 儿童状况:如果孩子精神反应良好、睡眠正常、吃奶好、大小便正常、生长发育以及体重增加都完全正常,那么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除了母乳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还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尚未完善,会出现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自行消退。

    2.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如果黄疸指数持续升高,或者出现其他症状,如嗜睡、反应差、吸吮困难等,则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需要改善胆汁淤积现象,使用熊去氧胆酸、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果是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还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总之,当新生儿出现黄疸高的情况时,家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不确定,可以咨询医生的意见。

  • 轻度溶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首先,自身免疫性贫血是引起轻度溶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红细胞,导致溶血。温抗体型或冷抗体型溶血性贫血都属于这一类别。

    其次,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也是一种常见的原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都属于这一类别。

    物理或机械因素也可能导致轻度溶血。例如,大面积烧伤、人工心脏瓣膜、细菌性血红蛋白尿等都可能引起红细胞损伤,从而导致溶血。

    生物或感染因素也可能导致溶血。原虫感染、细菌感染等都可能引起红细胞破坏。

    化学或药物因素也可能导致溶血。氧化性的药物和化学物等可能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

    此外,脾功能亢进也可能导致轻度溶血。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负责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当脾脏功能亢进时,它可能会过度清除红细胞,导致溶血。

    轻度溶血的常见症状包括黄疸、贫血、疲劳、头晕、心绞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轻度溶血。建议保持低盐、低脂肪、低糖的饮食,多吃含钾食物,如红枣、椰子等。同时,多吃低脂食物、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如果不幸患有轻度溶血,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轻度溶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其持续时间因类型而异。

    生理性黄疸多见于足月儿,通常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内逐渐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略晚,但消退时间也相对较长,可持续4周。

    病理性黄疸则更为严重,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可能出现精神欠佳、吸吮无力、小便颜色异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嗜睡、抽搐等。

    病理性黄疸的成因复杂,可能涉及溶血、肝功能异常、胆道阻塞、先天性疾病等多种因素。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观察皮肤、眼白等部位是否出现黄染,同时注意观察宝宝吃奶、精神状态、睡眠等方面。适当晒太阳、多喝水有助于排黄疸。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治疗黄疸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光照疗法通过蓝光照射皮肤,促进胆红素分解和排泄。药物治疗则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溶血性黄疸可使用药物治疗降低胆红素水平。

    在护理新生儿时,家长还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合理喂养,保证新生儿营养充足,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总之,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家长应了解其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之一,它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

    **生理性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种黄疸多在出生后几天内自行消退。轻度病例中,黄疸仅限于面部和颈部,或蔓延至躯干,巩膜也可能呈黄色。通常2~3天后消退,第5~6天肤色恢复正常。严重的情况下,黄疸可以扩散到全身,呕吐物和脑脊液也可以呈黄色,持续1周以上。特别是早产儿,其粪便仍然呈黄色,尿液中没有胆红素。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更为严重,不仅包括面部和躯干,还包括四肢、手、脚和心脏。黄疸的颜色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呈橙色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主要升高,呈深绿色或银黄色。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如反应差、无精打采、厌食、肌肉张力低、易怒、大声尖叫、呼吸困难、痉挛等。母乳性黄疸是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症状是皮肤变黄,尤其是面部。轻症患者停止母乳喂养24-48小时可以缓解症状,重症患者需要尽快治疗。

    在治疗病理性黄疸时,药物干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四磨汤口服液是一种具有缓慢药物特性的中成药,可以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加速肠蠕动,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同时,它还可以改善婴儿的消化功能,减少胃食管反流、吐奶和消化不良腹泻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给宝宝多晒太阳,注意保暖,增加营养,预防感染,定期就医复查和监护,都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如果发现宝宝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也很重要。家长需要了解黄疸的护理知识,如如何观察宝宝的症状、如何进行皮肤护理、如何保持宝宝的营养和水分平衡等。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家长需要了解其症状、治疗和护理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宝宝的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