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黄昏哭闹如何见招拆招

宝宝黄昏哭闹如何见招拆招
发表人:健康饮食指南

宝宝黄昏哭闹是许多新手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当宝宝在三四个月大时,生活逐渐有了规律,哭闹的频率也有所减少,但每到黄昏傍晚时分,宝宝却会突然开始无原因地哭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宝宝黄昏哭闹的现象被称为“黄昏哭闹综合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通常,这种难以安抚的哭闹约始于出生后2周左右,在第6-8周达到顶峰,3-4月龄后逐渐消失。由于大都发生于日落后的特定时间段,因此被称为“黄昏哭闹综合征”。

关于黄昏哭闹综合征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说法是,随着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区分白天和黑夜,需要适应这种黑白交替的生活,因此在黑白交接时发出哭闹信号。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在白天活动量较大,到了傍晚时分需要休息,但身体却还没有完全放松,因此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面对宝宝的黄昏哭闹,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观察宝宝是否有饥饿、尿布湿等生理需求,及时满足。

2. 在宝宝哭闹之前,提前做好安抚准备,比如播放轻柔的音乐、给宝宝做抚触等。

3. 尝试不同的安抚方法,如抱在怀里摇晃、轻拍背部等。

4. 保持耐心,不要过度用力摇晃宝宝。

5. 如果宝宝哭闹持续不停,可以寻求儿科医生的帮助。

除了黄昏哭闹综合征,宝宝还可能患有以下疾病或症状:

1. 腹泻:宝宝腹泻时,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等症状。

2. 感冒:宝宝感冒时,会出现流鼻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3. 哮喘:宝宝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

4. 疱疹:宝宝患疱疹时,会出现水疱、红斑等症状。

5. 肠套叠:宝宝肠套叠时,会出现呕吐、腹痛、便秘等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哭闹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哭闹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宝宝的大脑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需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正如身体需要运动才能茁壮成长,宝宝的大脑也需要不断的刺激和锻炼才能充分发育。

      以下是一些帮助宝宝“运转大脑”的方法:

      1) 母爱如水,温暖宝宝心灵

      婴儿期的宝宝对母亲的关爱有着极高的需求。母亲的拥抱、抚摸、轻声细语都能让宝宝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大脑发育。

      2) 亲子互动,促进情感交流

      亲子互动是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方式。通过简单的游戏、唱歌、跳舞等活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

      3) 智力启蒙,开启智慧之门

      从出生开始,父母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认知游戏、感官刺激等方式,帮助宝宝开发智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4) 音乐熏陶,培养艺术气质

      音乐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父母可以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宝宝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培养其艺术气质。

      5) 健康饮食,保证营养供应

      宝宝的大脑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父母应该保证宝宝摄入均衡的饮食,确保其大脑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6) 环境创设,提供学习机会

      父母可以为宝宝创造一个充满学习机会的环境,如阅读角、游戏区等,让宝宝在玩耍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总之,父母的爱和陪伴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的育儿方法,相信每个宝宝都能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

  • 放屁,这个看似简单的生理现象,却常常困扰着新手爸妈。宝宝放屁多,是否正常?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文将为您揭秘宝宝放屁的奥秘。

    首先,我们要明确,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放屁多,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1. 肠绞痛:小婴儿由于胃肠发育不成熟,肠道蠕动不协调,容易造成肠道胀气,导致肚子咕噜咕噜响,放屁多,并伴有哭闹。这种现象被称为婴儿肠绞痛。

    2. 胃肠排空:宝宝放空屁,多半是因为胃肠排空后,因饥饿引起的肠蠕动增强。这时,宝宝还会出现肠鸣音,说明宝宝饿了,需要及时喂食。

    3. 消化不良:宝宝放臭屁,说明宝宝消化不良。这时,家长可以适当减少奶量,增加水分摄入,调整喂养食物,适当添加益生菌,帮助宝宝改善消化。

    4. 食物过敏:宝宝如果经常放屁,且伴有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的。这时,家长需要排查过敏源,避免宝宝再次接触。

    5. 肠道感染:宝宝放屁多,还可能是肠道感染引起的。这时,家长需要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那么,如何预防宝宝放屁过多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给宝宝吃油腻、辛辣、难以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宝宝消化。

    2. 注意宝宝的喂养方式: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避免宝宝吞咽空气,导致肠道胀气。

    3. 定期带宝宝体检:及时发现宝宝的身体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宝宝放屁多,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只要了解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就能帮助宝宝改善症状。

  • 婴儿期是人生中最脆弱的时期之一,而婴儿的哭闹更是让新手爸妈头疼不已。宝宝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不适。这让许多新手爸妈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家长听说,婴儿大哭超过20分钟会伤大脑,这真的吗?

    事实上,婴儿大哭超过20分钟并不会直接伤及大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医生皮尼罗普-林奇在其新书中指出,如果孩子大哭20分钟以上,大脑就会受到损害。孩子大哭不止时,如果不予理睬,他们的确会哭累了自己停下来。但这种失望、压抑的情绪会让他们分泌一种“压抑激素”,对婴儿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将给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阴影。

    南京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梁超表示,“即便大哭超过20分钟,如果没有明显闭气缺氧反应,应该不会伤到大脑这么严重。”按照研究结果,所谓的大脑伤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所以妈妈不用担心宝宝的大脑会出现不可逆的生理性损伤。

    那么,如何应对宝宝的大哭呢?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及建议:

    1. 饥饿

    宝宝的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渐渐急促,可能是因为他的小肚子饿了。饥饿会让宝宝哭泣,特别是孩子处在疯长的阶段,你喂过奶以后10分钟后他可能就会感到饥饿。饥饿的孩子很容易确定,他会把头主动转向奶水的方向。

    2. 疼痛

    宝宝感到疼痛会手脚乱摇,做鬼脸,大哭大闹。建议看看他身上有没有让他疼痛的肿块或者划痕。

    3. 疾病

    哭泣也许是疾病引起的。生病的孩子会号哭,很难让他安静下来。建议看看他有没有生病的症状,如发烧、气短、腹泻、呕吐、流汗、不吃饭、皮疹或者皮肤颜色异常。如果要检查孩子的体温,要用手摸他的胸部和背部,而不是手脚或额头。如果你觉得有问题,那最好就送医院给医生检查一下了。

    4. 孤单

    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经常陪宝宝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一般情况下,抱起来就没事了。感觉孤单的宝宝,只要有你在身边,很快就会破涕为笑的。不要把孩子单独留下。拥抱他,然后把他放在能看到你的安全的地方。不要以为宝宝什么都不懂,闲聊、微笑、眼神沟通都对宝宝的成长有好处。

  • 宝宝睡眠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家长认为宝宝睡不好只是缺钙或者消化不良,但事实上,宝宝睡眠问题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疾病。

    首先,宝宝睡觉时发出鼾声、呼吸急促、频繁翻身、胸廓凹陷等,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这种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肥胖儿童更容易发生。

    其次,宝宝睡觉时弓着身子、按着肚子,伴有大便性状改变、食欲不佳等,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如胀气、消化不良等。

    第三,宝宝睡觉时总是挠屁股,可能是蛲虫病的征兆。蛲虫病会导致宝宝睡眠不安稳。

    第四,宝宝睡觉后突然尖叫、眼睛发直、牙关紧闭、四肢抽动、脸色发青发紫,可能是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第五,宝宝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伴有发烧现象,可能是中耳炎等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副主任赵亚茹提醒,如果宝宝突然出现睡眠问题,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

    那么,健康的宝宝应该睡多久呢?解放军第202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魏兵表示,健康的宝宝入睡容易,夜间无夜惊,醒后也能很快再次入睡。一个月内的宝宝,一天睡眠时间应该达到21-22小时;6个月-1岁的宝宝,一天睡眠时间应该在18小时左右;1岁以内的宝宝,一天睡眠时间至少14个小时;2岁左右的宝宝,一天睡眠时间应该在12-13小时内;2-5岁的宝宝,一天睡眠时间应该在11个小时左右;5岁以上的宝宝,一天睡眠时间应该在8-10个小时。

    面对宝宝睡眠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宝宝过度劳累。其次,要定期给宝宝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宝宝感染蛲虫等寄生虫。

    总之,宝宝睡眠问题不容忽视,家长要关注宝宝的睡眠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疾病。

  • 宝宝肠绞痛是许多新手父母面临的问题,许多家长对于这种病症了解不多。本文将详细介绍宝宝肠绞痛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宝宝肠绞痛的症状

    宝宝肠绞痛的主要症状包括:

    1. 哭闹不止,尤其是晚上,持续时间较长。

    2. 双腿弯曲,腹部肿硬。

    3. 脸部泛红,表情扭曲。

    4. 身体扭动,发出哼哼声。

    5. 哭闹声一阵一阵的。

    二、宝宝肠绞痛的预防

    1. 喂奶后适当拍嗝,避免宝宝吞咽过多空气。

    2. 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受凉。

    三、宝宝肠绞痛的治疗

    1. 按摩疗法: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适当俯卧位。

    2. 药物疗法:西甲硅油滴剂、活性益生菌等。

    3. 饮食疗法:母乳喂养,注意母亲的饮食。

    4. 密切观察宝宝病情,如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

    四、宝宝肠绞痛的护理

    1. 保持宝宝舒适,避免宝宝受到刺激。

    2. 注意宝宝保暖,避免宝宝受凉。

    3.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 婴儿肠痉挛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消化道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引起婴儿肠痉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食物过敏、腹部受凉、肠炎等。当婴儿出现肠痉挛时,可能会因为腹痛而哭闹不止,同时伴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肠痉挛是由于腹部受凉引起的,家长需要适当加强婴儿的腹部保暖。如果是奶过敏引起,家长需要避免再次给婴儿进食可疑的致敏奶粉,并尝试换喝低敏奶粉,如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如果肠痉挛是由肠炎引起的,则需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相关抗病毒药物治疗。

    针对婴儿肠痉挛的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果婴儿的哭闹声与肠痉挛有关,但哭闹声并不严重,则可以采用一级和二级治疗方案。对于严重肠痉挛的婴儿,则需要采用三级治疗方案。

    1. 初级治疗:主要采用安抚、摇晃、减少环境噪音、用热水袋盖住婴儿腹部等方法,同时支持和照顾父母,可以给予二甲基硅油等药物缓解症状。

    2. 二级处理:药物治疗,可以采用抗痉挛药物,如溴化西托溴铵等,阻断平滑肌的毒蕈碱受体,缓解平滑肌痉挛。

    3. 三级处理:改变饮食或药物,如哺乳期妇女避免进食牛奶、乳制品、鱼和鸡蛋,人工喂养婴儿可以尝试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牛奶配方的奶粉。

    婴儿肠痉挛的预防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婴儿的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物。

    2. 喂养时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腹部受凉。

    3. 注意婴儿的腹部保暖,避免腹部着凉。

    4. 观察婴儿的饮食情况,注意食物过敏等问题。

    5. 定期带婴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 婴儿哭闹是新手父母面临的常见问题,面对宝宝持续的啼哭,家长们往往感到焦虑和无助。本文将从心理战的角度,分析婴儿哭闹的原因,并提供应对策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婴儿哭闹的原因

    1. 饥饿:婴儿的胃容量较小,饥饿是导致哭闹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饥饿信号,如吸吮手指、寻找乳房等,及时喂奶。

    2. 肠绞痛:肠绞痛是婴儿常见的腹痛症状,表现为宝宝间歇性哭闹,双腿蜷缩,腹部隆起。家长可以通过轻轻抚摸宝宝腹部、给宝宝做排气操等方式缓解肠绞痛。

    3. 睡眠不足:婴儿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健康成长。睡眠不足会导致宝宝情绪不稳定,易哭闹。家长们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睡眠规律,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休息。

    4. 环境因素:过热、过冷、噪音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宝宝哭闹。家长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减少噪音干扰,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5. 心理需求: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关爱和陪伴。缺乏关注和安全感会导致宝宝哭闹。家长应多与宝宝互动,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

    二、应对婴儿哭闹的策略

    1. 保持冷静:面对宝宝的哭闹,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失控而伤害宝宝。

    2. 仔细观察:观察宝宝哭闹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 适度安抚:通过轻拍、摇晃、唱歌等方式安抚宝宝,缓解哭闹。

    4. 保持耐心:应对婴儿哭闹需要耐心和细心,家长要学会调整心态,与宝宝共同成长。

    5. 寻求帮助:当宝宝哭闹难以安抚时,家长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儿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等。

    总之,应对婴儿哭闹需要家长们从心理战的角度出发,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 新生儿肛窦炎是新生儿常见的肛周疾病之一,由于宝宝的肛门和直肠粘膜娇嫩,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从而引发肛窦炎。对于初为人母的妈妈们来说,了解新生儿肛窦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一、新生儿肛窦炎的症状

    新生儿肛窦炎的症状主要包括:

    1. 便秘或腹泻:宝宝排便困难或腹泻,排便时哭闹不止。

    2. 肛门疼痛:宝宝排便时肛门疼痛,表现为哭闹、拒绝排便。

    3. 肛门红肿:肛门周围皮肤红肿,有时伴有脓性分泌物。

    4. 粪便带血:粪便中带有少量血液或粘液。

    二、新生儿肛窦炎的治疗方法

    1. 肛门局部清洁:使用温的3%硼酸液坐浴或外洗,每日3次,腹泻的病儿应适当增加清洁的次数,其它宝宝大便后必须洗1次。

    2. 肛门或直肠内应用抗感染药物:使用饱蘸1%黄连素液的棉球敷于肛门处,待下次换尿布时弃掉,再重新敷上,坚持数天;还可用注射器抽取1%黄连素液1-2毫升,将去掉针头的注射器接口插人肛门,直接灌注于肛门口内,每日2-3次,坚持3-5天;其它如喜疗妥、百多邦、复方新霉素软膏等也可使用。

    3. 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一般用1:5000阿托品滴剂于奶前15分钟滴人口内,每次2-4滴,滴后若面红明显可减少滴数。此药可减少“吃奶→大便→哭闹”连锁症状的发作,减轻病儿肛门疼痛,病儿哭闹好转可以停药。

    4. 服用抗生素:可选用对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如力百汀、特丽仙、甲硝唑等,局部压迫有脓性物排出时,必须使用抗生素。

    三、新生儿肛窦炎的预防措施

    1. 保持宝宝肛门清洁:宝宝排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后,以消毒的软布或棉球蘸干。

    2. 注意宝宝的饮食:合理喂养,避免腹泻和便秘。

    3. 注意宝宝的卫生:保持宝宝的生活环境清洁,避免感染。

    四、新生儿肛窦炎的治疗误区

    1. 不及时治疗:新生儿肛窦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肛周脓肿等并发症。

    2. 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并非万能药,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宝宝产生耐药性。

    3. 忽视日常护理:保持宝宝肛门清洁和卫生,是预防新生儿肛窦炎的重要措施。

  • 当宝宝还未满3岁时,家长们都会经历这样的场景:为了一点小事情,或者没有任何原因,宝宝突然大哭大闹,全家人都束手无策。这种情况在2岁左右的宝宝身上尤为常见,让家长们感到非常头疼。

    其实,宝宝的大哭大闹并非无理取闹,而是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吸引家长的注意,用“我哭故我在”来表达他们的不满。这种情绪宣泄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对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益处。

    那么,宝宝们为什么会突然发火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宝宝们虽然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还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哭闹来宣泄。

    原因二:渴望控制。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开始渴望对事物有所控制,但他们的能力有限,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不满。

    原因三:积累的压力。宝宝们也会感到压力,长时间积累的压力会在某个瞬间爆发出来。

    最后:家长的情绪也会影响宝宝。家长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宝宝的情绪,让他们更容易哭闹。

    那么,如何引导宝宝控制情绪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不要试图在宝宝情绪最激动的时候让他安静下来。

    2. 保持冷静,尽量弄清楚宝宝为什么哭闹。

    3. 如果宝宝有侵略性,要抓住他,并和他沟通。

    4. 让宝宝一个人冷静一下。

    5. 如果家长情绪失控,最好暂时离开。

    6. 在公共场合,家长要保持冷静。

    7. 职业女性下班后要多陪伴宝宝。

    8. 不要被宝宝的威胁语吓倒。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们也会逐渐适应他们的变化。

  •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们的行为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3岁宝宝的自立性往往通过任性表现出来,而4岁宝宝则更加专注于游戏。因此,针对这两个年龄段,家长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于3岁宝宝,他们正处于学习控制情绪的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他们:

    1. 交给宝宝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并对其努力给予赞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饭前洗手、摆放餐具等。

    3. 惩罚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给宝宝带来挫败感。

    4岁宝宝则更加专注于游戏,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给予宝宝充足的时间结束游戏,再引导他们进行其他活动。

    2. 对宝宝的哭闹置之不理,避免过度关注。

    3. 冷静对待宝宝的谎言和欺骗行为,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

    此外,家长需要从4岁开始对宝宝进行适当的规则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总之,教育宝宝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细致地引导和关爱。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