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七条理想标准预防脑卒中

七条理想标准预防脑卒中
发表人:康复之路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让许多家庭陷入痛苦。中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然而他们的预防意识却相对薄弱。

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仅为40年。这意味着,一个人如果活到80岁,只有60年处于健康状态,而后的20年都将在疾病中度过。其中,脑卒中、心血管病和癌症是影响最大的疾病。

为了预防脑卒中,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遵循健康的标准。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道“预防大坝”,抵御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以下是我总结的七条理想健康标准,包括三个行动和四个指标:

1. 行动:不吸烟,少喝酒;每天坚持有氧运动;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 指标:血压、血糖、血脂、体重要达标,并尽可能推迟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的时间。

例如,空腹血糖保持在6毫摩尔每升以下,男性腰围要小于2.8尺,女性腰围要小于2.6尺等。

医生在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患者的“4S店”,更是健康管理的“全权负责人”。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他们提供全面、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健康的智慧和责任。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能力,并对自己负责。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风病疾病介绍: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意外阻塞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并引起损伤或坏死脑组织所支配的躯体功能异常表现的疾病。该病的发作与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原发疾病因素等有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面瘫偏盲、麻木、意识障碍等。临床上有药物和手术疗法,及早治疗非常关键。预后情况总体而言不容乐观,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则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卒中面积的增大,继发脑疝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接受医学干预后部分轻症患者可治愈且无后遗症。重症患者不能完全治愈,且可能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该病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完全康复有一定的难度。影响正常生活质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前日,52岁的杨先生在家洗澡时晕倒在地,被紧急送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查发现是脑卒中,经紧急介入手术,医生从颈动脉和脑动脉中取出约14截血栓,累计长度约13厘米。记者了解到,眼下气温急降,突发脑卒中患者较上周同期增长20%。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患者错失黄金救治时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令人揪心。

    脑卒中二次袭击击倒中年男子前日中午,杨先生在家洗澡,足足40分钟过去也没见洗好出来。妻子感觉不对,呼唤他也听不到回应。开门一看,他晕倒在地。家人吓了一跳,赶紧将他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到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栓堵塞的血管长达13厘米,需要尽快进行介入手术来取栓。下午4时20分许,杨先生被推入手术室。所幸取栓过程十分顺利,医生从血管中共取出14截大大小小的血栓。从发病到取栓成功约6小时,总算在救治的黄金时间线上“压哨”完成。

    据了解,杨先生在4年前发生过一次脑卒中,当时是右脑血管梗堵。康复后他放松警惕,没有遵医嘱按时吃药,依旧每天一包烟、二两酒。“杨先生是典型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煜敏介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熬夜、肥胖、抽烟、喝酒等都属于脑卒中高危因素。目前脑卒中多发于中老年人,但年轻化趋势明显。因此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加强锻炼,积极关注身体信号,一旦出现症状要立即就医。

  • 2019年4月11日,百裕制药在南京举办了金阁莱银杏内酯最新循证医学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介绍了GISAA临床研究的成果,指出我国脑卒中死亡人数每年达165万,而金阁莱银杏内酯注射液在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方面表现优异。研究显示,使用金阁莱银杏内酯注射液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临床结局得到改善。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由61家临床科室参与,入组949例患者。金阁莱银杏内酯注射液通过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及保护神经血管单元,在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饮食。膳食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其重要性逐渐被大家所认识。膳食纤维不仅有助于肠道健康,还能降低患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本文将为您介绍膳食纤维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补充膳食纤维。

    一、膳食纤维的重要性

    膳食纤维是一种无法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膳食纤维分为两大类: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改善肠道菌群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二、膳食纤维的来源

    1. 主食类:全谷物、杂豆类、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例如,小米、燕麦、玉米、红薯、绿豆、红豆等。

    2. 蔬菜类:菌类、鲜豆类、绿叶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例如,香菇、金针菇、木耳、毛豆、豌豆、菠菜、芹菜等。

    3. 水果类:石榴、桑葚、梨、猕猴桃、鲜枣、芒果、苹果等。

    4. 坚果类:黑芝麻、松子、干杏仁、干核桃等。

    三、如何补充膳食纤维

    1. 丰富主食种类:将全谷物、杂豆类、薯类等纳入主食食谱,如小米粥、杂豆粥、红薯饭等。

    2. 多吃蔬菜:每天摄入300克以上蔬菜,优先选择菌类、鲜豆类、绿叶蔬菜等。

    3. 选择新鲜水果:每天摄入200克以上水果,优先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

    4. 适量食用坚果:每天摄入20克左右坚果,如黑芝麻、松子等。

    四、注意事项

    1. 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突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应逐渐增加。

    2. 喝足够的水:膳食纤维需要足够的水分才能发挥其作用,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

    3. 适量食用: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

  • 中风偏瘫,曾经被视为不治之症,让无数患者和家属陷入绝望。然而,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中风偏瘫患者有了更多希望。本文将深入探讨中风偏瘫康复的误区,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康复过程。

      

      误区一:中风偏瘫=病床上的“死刑犯”

      中风偏瘫并不意味着患者只能等待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经过科学康复治疗,约60%的患者可以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0%需要一定帮助,15%需要较多帮助,仅5%需要全部帮助。因此,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不要轻易放弃。

      

      误区二:病人最大,包办一切

      过于“保护”患者反而会阻碍康复进程。患者需要逐渐恢复自主能力,依赖性过强会降低患者的积极性,导致康复效果不佳。因此,家属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误区三:康复训练很简单,可自行进行康复

      康复训练并非简单的拉拉胳膊、伸伸腿,需要专业的指导和科学的训练方法。错误的训练方法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残疾。因此,患者应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误区四:康复治疗只是物理治疗

      康复治疗不仅仅是物理治疗,还包括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多个方面。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案,全面提高康复效果。

      

      误区五:康复治疗需要长时间

      康复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并非越长越好。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康复计划,避免过度康复。同时,康复治疗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中风偏瘫患者康复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康复过程,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患者和家属应共同努力,帮助患者战胜病魔,重返生活。

  •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平凡的夜晚会改变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轨迹。老人家突然一侧肢体无力,可能是脑卒中?这个问题在我心中回荡,像一把锤子敲击着我的心脏。我们一家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老人家一向身体健康,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生活自理。然而,昨晚的中暑似乎引发了一连串的不幸事件。

    在与医生的线上问诊中,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时间就是大脑”。医生告诉我,老人家可能已经发生了脑卒中,需要立即就医。我的心情从焦虑转变为恐慌,脑海中充斥着各种可能的后果。幸运的是,互联网医院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指导。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对于像我们这样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家庭来说,线上问诊无疑是一种福音。它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专业的医疗帮助。

    脑卒中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脑卒中常见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无力、语言不清、面部歪斜等。高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且病情可能较重。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 调理要点 1.及时就医,进行核磁共振等检查以确定病情严重程度。 2.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等。 3.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以恢复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 4.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避免再次发生跌倒等意外事件。 5.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 2016年10月15日,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与心脏联盟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心联乔治心脏健康研究中心,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预防。该研究中心将与中国临床专家合作,开展心血管疾病预防干预、诊断治疗、医疗服务、卫生政策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以期降低中国心脑血管疾病负担。

    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与心脏联盟的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研究和预防。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而心脏联盟则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专家团队。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研究和预防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心联乔治心脏健康研究中心将开展多项心血管疾病研究项目,包括:

    • 开展心血管疾病预防干预研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 开展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研究,探索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提高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
    • 开展心血管疾病医疗服务研究,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 开展心血管疾病卫生政策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心联乔治心脏健康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研究和预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受益于这一合作成果。

  • 2024年9月5日下午,38岁的长春市居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患者主诉高血压,血压值为161/119。医生首先评估了患者的病情,并推荐了两种降压药物: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医生强调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以控制血压,并提供了关于饮食、睡眠和运动的建议。患者对医生的建议表示感激,并表示会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还详细解释了高血压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医生也提醒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并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问题。患者对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表示赞赏,并感谢医生为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 脑卒中,又称中风,已成为我国国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据2012年的调研报告,脑卒中的致死率在我国位居首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刘新通主任指出,脑卒中患者大多为45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据统计,2030年我国每年脑卒中死亡人数将接近400万。脑卒中不仅危害患者生命,还会导致约50-75%的患者丧失劳动力。

    脑卒中的发病地区存在差异,北方高于南方,东部沿海大于西部高原。这可能与饮食习惯和气候有关。因此,老年人或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注重清淡饮食,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早期筛查和预防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脑卒中筛查及危险因素调查。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高危因素患者,应进行心电图、彩超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等,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高等。

    当家人突发脑卒中时,家属应保持冷静,平卧患者、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拨打120送往医院。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4.5小时内的可以通过溶栓药物进行静脉溶栓,8小时内可以通过介入方法进行血栓拖出,使血管再通。出血性脑卒中则需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式,如小颅钻引流或外科开颅清除血肿。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在急诊进行初步诊断,随后转到脑血管专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康复科则负责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

  • 吞咽障碍,一个看似微小但可能致命的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据估计,我国约有340-740万吞咽障碍人群,其中卒中患者更是吞咽障碍的高发人群。每年,我国新发卒中患者约250万,其中30-65%的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吞咽障碍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导致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吞咽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等。吞咽障碍会导致患者进食困难,食物容易误吸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等严重后果。长期吞咽障碍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吸入性肺炎、肺脓肿等严重感染。

    针对吞咽障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和饮食调整。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旨在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饮食调整则包括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调整食物的质地、控制进食速度等,以降低误吸风险。

    为了提高吞咽障碍的诊疗水平,雀巢健康科学与中国卒中学会建立了合作联盟,旨在全面提高医师对卒中管理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吞咽障碍及营养方面的技能。此外,雀巢健康科学还推出了创新产品“顺凝宝”,帮助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

    “顺凝宝”是一款针对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补充剂,采用独特的流变学作用机制,有效降低误吸风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吞咽情况,选择不同稠度的“顺凝宝”,如糖浆稠度、蛋羹稠度和布丁稠度,方便进食。

    除了康复训练和饮食调整,患者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等,以降低吞咽障碍的发生风险。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18.6%。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许多患者对血脂异常的危害认识不足,等到出现严重后果才追悔莫及。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异常升高。它会导致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它会导致血管狭窄、阻塞,甚至破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都与之密切相关。

    预防血脂异常,首先要了解其风险因素。除了遗传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都是导致血脂异常的重要因素。

    治疗血脂异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
    • 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 其他治疗:如溶栓治疗、支架植入等

    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定期体检和监测血脂水平至关重要。一旦发现血脂异常,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