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房颤动警惕中风昏迷猝死

心房颤动警惕中风昏迷猝死
发表人:疾病解码者

心房颤动,这个看似陌生的名词,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据台湾脑中风学会统计,目前台湾约有20万心房颤动患者,每年因心房颤动导致的中风病例高达1万人。

心房颤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严重者可引发中风、心脏衰竭甚至猝死。那么,心房颤动是如何导致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心房颤动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在台湾,65岁以上人群的心房颤动发病率约为5%,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更是接近10%。此外,男性发生心房颤动的几率略高于女性。

心房颤动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然而,由于心房颤动的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往往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尽早确诊。

目前,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心率和节律,预防中风等并发症。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此外,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也为心房颤动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此外,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了解心房颤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可能导致死亡的疾病,其特点是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长期缺氧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及时治疗,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设备或口腔手术,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并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肥胖、过度饮酒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剧病情,增加猝死风险。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氧水平,并避免睡前摄入镇静剂或酒精,保持规律作息。以下是对内容的详细描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暂停现象,持续时间可能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这种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长期缺氧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方法包括使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CPAP)、口腔矫治器、体重管理、戒烟和避免酒精等。其中,CPAP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提供一个持续的气流来保持呼吸道通畅。

    除了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摄入可能导致嗜睡的药物或酒精,以及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症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减少猝死的风险。

  • 近日,一篇关于导致猝死的十大恶习排名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用力大便被列为导致猝死的第二大恶习,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猝死。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如心血管疾病、心脏骤停等,导致患者突然死亡。而用力大便,正是这些原因中的一种。

    用力大便时,人体会从静态中突然发力,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剧增。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来说,这种压力的剧增很容易引发心脏病发作,甚至导致猝死。

    除了用力大便,文章中还列举了其他导致猝死的恶习,如大量喝酒或咖啡、心情抑郁、暴饮暴食、纵欲过度、吸食毒品、主被动吸烟、吃得太咸、太甜、久坐不动等。这些恶习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增加猝死的风险。

    为了降低猝死的风险,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此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来说,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也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

    总之,用力大便等恶习会增加猝死的风险,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东北地区甚至高达25.6%。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导致延误治疗,最终引发失明、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见的有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腔隙性梗死等。

    2. 肾脏病: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严重时可出现肾功能减退及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治疗。

    3. 心脏疾病: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4. 冠心病:血压持续升高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或猝死等。

    5. 眼底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早期可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晚期可引起视网膜渗出和出血,甚至失明。

    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由于高血压导致主动脉内压力升高,主动脉内膜出现裂口,血液从破口进入内膜形成血肿,血肿一旦破裂大部分患者立即猝死。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一般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治疗高血压,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应选择长效平稳的有效降压药物,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并定期监测血压,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用药。同时,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心内科是高血压患者就诊的重要科室,心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8月18日,电影演员谢园因心脏病猝逝,年仅61岁。近期,高以翔也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引发公众对心脏病的关注。据报告,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而心肺复苏成功率不到1%。本文将介绍心脏病突发的6种征兆以及急救方法,提醒大家关注心脏健康。

  • 近年来,随着竞技体育的普及,年轻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生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悲剧的背后,往往是潜在的心脏疾病在作祟。那么,哪些心脏疾病可能导致运动猝死?如何预防和识别这些潜在风险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运动猝死的神秘面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运动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导致的意外死亡,通常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而导致运动猝死的心脏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肥厚型心肌病:这是一种心肌肥厚,导致心脏舒张受限的疾病。患者在剧烈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从而导致猝死。

    2. 扩张型心肌病:这是一种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疾病,患者的心脏扩大,收缩力下降,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3. 冠状动脉畸形: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异常,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和猝死。

    4. 长QT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的心脏电生理特性异常,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为了预防和识别这些潜在风险,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我们:

    1.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或患有心脏病的人群,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

    2. 运动前评估:对于参加竞技体育的运动员,进行专业的运动前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

    3. 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疾病的人群。

    4.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 运动员猝死现象虽然罕见,但确实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长期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心脏结构性病况等。30岁以上运动员猝死常见原因为冠心病引发的心肌缺血,而年轻运动员则可能因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导致。为预防猝死,建议运动者循序渐进提高运动量,进行热身和冷身运动,避免极端天气下运动,并遵循新加坡心脏基金推荐的3、5、7运动准则。运动前进行体检,注意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求医。

  • 近年来,青少年猝死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青少年猝死这一话题,从疾病、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科普,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青少年猝死。

    青少年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预料的、非创伤性原因导致的死亡。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中,心血管疾病是青少年猝死的主要原因,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对于青少年猝死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家长和学校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其次,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此外,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等。

    对于已经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青少年,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血脂药物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搭桥手术、冠脉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等,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总之,青少年猝死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预防。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生活习惯、及时就医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猝死的发生率,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职业压力与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导致猝死事件频发。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十大健康透支行业名单”中,制造业高居榜首。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就是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容易导致身心俱疲,引发猝死风险。

    以下五大职业被列为易引发猝死的高危职业:

    1. 广告行业

    广告设计师作为广告行业的核心人员,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完成项目,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身心俱疲,引发猝死风险。

    2. 医生

    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职业,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常常需要加班加点,精神紧张,容易导致猝死风险。

    3. IT工程师

    IT工程师长时间对着电脑编程、测评、调试,每天一个姿势窝在椅子上,容易导致颈椎病、近视等职业病,同时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也容易导致猝死风险。

    4. 媒体人士

    媒体人士经常加班加点,日夜奔波,生活不规律,容易导致身心俱疲,引发猝死风险。

    5. 一线工人

    一线工人工作强度大,枯燥压抑的工作环境、重复呆板的机械化动作、经济压力等,使之成为健康的高危岗位。

    如何预防猝死?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3.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 中岛宏博士指出,许多人的死亡并非直接因疾病,而是由于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他以一位老人因夜间起床过快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脑缺血而猝死的案例为例,强调了老年人健康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他提出了‘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和‘六个不要’的建议,旨在预防猝死、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等疾病。‘三个半分钟’包括醒后躺半分钟、起床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三个半小时’涉及早晨运动半小时、中午休息半小时、晚上慢步行走半小时;‘六个不要’则包括避免猛烈转头、烫澡、喝冰镇饮料、饱餐和酗酒、空腹跑步和蹲便。这些简单的建议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人健康风险。

  • 近年来,青少年心脏病发病案例逐渐增多,令人担忧。近日,吉林市松花江中学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6名学生在短短1小时内相继突发心脏病,其中一名女学生不幸去世。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关注青少年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刻不容缓。

    那么,什么是心脏病?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其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青少年时期是心脏病的高发期,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和心理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心脏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心悸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目前,治疗心脏病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等。

    预防心脏病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心脏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或自身有心脏病症状的青少年,应更加重视心脏健康的维护。

    吉林市松花江中学发生的心脏病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