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运动员猝死原因及预防措施

运动员猝死原因及预防措施
发表人:家庭医疗小助手
运动员猝死现象虽然罕见,但确实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长期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心脏结构性病况等。30岁以上运动员猝死常见原因为冠心病引发的心肌缺血,而年轻运动员则可能因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导致。为预防猝死,建议运动者循序渐进提高运动量,进行热身和冷身运动,避免极端天气下运动,并遵循新加坡心脏基金推荐的3、5、7运动准则。运动前进行体检,注意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求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猝死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年轻人,看似健康却突然离世,令人惋惜。本文将围绕猝死这一话题,从疾病原因、预防措施、急救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提高公众对猝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猝死,全称为“心脏性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突然死亡,通常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其病因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预防猝死,首先要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疾病,也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手段。

    当身边有人发生猝死时,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CPR)至关重要。CPR是一种简单的急救方法,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正确的CPR操作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心跳和呼吸,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近年来,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公共场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自动分析心律并给予除颤,对心脏性猝死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掌握AED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院外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猝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预防和应对猝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完善急救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猝死的发生率,挽救更多生命。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女性由于工作忙碌或生活压力,常常出现憋尿的情况。然而,这种看似无伤大雅的习惯,却可能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憋尿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进而压迫盆腔内的器官,包括子宫。长时间憋尿会使得子宫后倾,难以复位,进而影响经血流出,造成痛经等症状。此外,受压迫的子宫还可能对骶骨前面的神经丛造成压迫,引起腰部疼痛,性交疼痛等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憋尿还会增加女性患尿路感染的风险。由于女性泌尿系统比男性更易遭受病菌侵袭,长时间憋尿会导致细菌在尿路中滋生,引发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不仅会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严重疾病。

    长期憋尿还可能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憋尿会导致子宫后倾,进而影响受孕。此外,憋尿还会增加女性患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几率,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不孕。

    为了保护女性的健康,建议女性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此外,女性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外阴,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健身运动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然而,一些人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健身运动的科学性,导致运动不当,甚至引发猝死事件。

    专家指出,适度运动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所谓适度运动,就是指每周消耗2000千卡热量的体育锻炼,例如打2-3小时的乒乓球,或每天累积相当于半小时的活动量,如:下公共汽车后快走15分钟回家,再做20分钟的其他温和体力活动就足够了。

    然而,过度运动却往往适得其反。例如,辽足前主帅王洪礼在与朋友打网球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专家表示,王洪礼的猝死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心脏承受压力过大造成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过度运动更是危险。相当多的中老年人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过度运动不仅不会改善身体状况,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因此,中老年人不宜从事疾起疾停、奔跑、跳跃过多的高强度剧烈运动,应该选择强度相对小一些的有氧运动。

    为了预防运动不当引发猝死,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等问题。

    2. 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3. 避免在极端天气下进行户外运动。

    4. 运动时注意心率,避免过度运动。

    5. 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专业帮助。

  • 近日,北京一位出租车司机在等红灯时突发猝死,再次引发社会对出租车司机健康问题的关注。

    出租车司机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精神压力等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万名司机因职业原因发生猝死。

    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长期的精神压力、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因素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猝死的风险。

    为了预防猝死,出租车司机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 遇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此外,出租汽车公司也应关注司机的健康问题,定期组织体检,为司机提供健康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疾病,很难预测。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猝死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与猝死相关的疾病、药品、治疗建议等标签词:

    • 猝死
    • 心血管疾病
    • 疲劳驾驶
    • 健康体检
    • 猝死预防
    • 心脏病
    • 高血压
    • 糖尿病
    • 健康生活方式

  • 从12月1日到24日,医院急诊室有19位病人去世,其中12位病人是猝死。猝死的人群中,最年长的已经94岁,最年轻的,只有26岁;男性有11位,女性只有1位;40岁以下的有3位,全部是男性;80岁以上的有4位,其中一位是女性。

    急诊室护士说,猝死的病人中,年轻人反而难抢救回来。有个理科博士,被同事发现在宿舍里晕厥送到医院的。但到医院时,他已经全身发紫、呼吸心跳停止多时了。

    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徐方忠博士说,年轻人猝死,这可能与他们工作压力大,生活没有规律,休息少,身体透支严重有关。他说,不少人在感觉身体不适时,总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底子好,没有及时调节,一旦发病后,凶险程度就特别高,这就是业界所说的“职业压力导致的心力衰竭”。

    急诊科主任李海林则分析说,猝死的人这么多、这么年轻,一个可能和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等一系列反应有关;另一个可能和冬天在一些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缺氧,心肌供氧差有关。

    “今天病房要准备收治7个脑血管意外病人……”医院神经内科一个病区护士长说,每年冬天,冷暖空气交替的时候,病房里的任务就重了起来,而年关越近,病人就有可能越多。

    浙医二院急诊室一周预检记录:从12月20日至28日,急诊室里的脑血管意外病人,少的一天5个,最多的一天14个,这还不包括一些被怀疑可能脑梗塞的病人。而脑血管意外病人最多的一天,是12月25日。

    “这病人,都是一批一批地来的,早前,鱼刺卡住喉咙的病人一堆一堆地来;上周五,外地来的救护车,一天送了30拨病人过来……”浙医二院急诊室门口的保安,昨天颇为感叹地说,上周某天,急诊室一口气送来了10多个脑血管意外病人,医生都要忙晕啦。

    杭州郊县的沈女士,就是22日夜间发现自己不对劲的。沈女士今年44岁。那天晚上,她喝了点酒后上床休息,可却翻来覆去觉得不舒服,老觉得恶心、想吐。凌晨2点,她起床上厕所,却发现自己的手抖得连腰带都无法解开,左侧身体一阵阵地发麻,赶紧叫来家人把自己送到医院,结果发现是脑梗塞。

    “温度!”浙医二院里,有一个全国规模最大的脑重症医学科,里头收治了不少重症的脑血管意外病人,这个科室的主任胡颖红告诉记者,寒冷气候,是个诱发因素,“不相信,你去查查,去年这个时间的温度,绝对比现在暖和。”胡颖红说,对老年人来说,脑出血、脑梗塞的为多,这大家都知道,冷空气一吹,血管收缩,老年人脆弱的血管承受不住压力,就容易出问题。但这几年,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在变年轻:“也有许多40岁以下的病人,有些是先天性的,比如脑血管畸形,有些是动脉瘤,这些人,平常没啥症状,自我感觉身体蛮好,有点头晕、头痛也不在意,可是,天气骤冷,加上年终压力大、应酬多、休息不够,这些畸形的血管、动脉瘤,就有可能爆开……

    “最近一周,仅我们的脑科重症医学科,平均每天都有2个动脉瘤破裂的急诊病人转入。”她说,如果有人出现恶心、想吐、意识改变等状况,最好上医院确诊下,不要自行处理。

    -记者求证:

    天再冷,你也要记得开窗通风

    昨天我调阅了去年的气象预报。发现,今年的冬至前后,温度的确比去年低不少。

    2007年12月21日,最高温度10℃;22日,冬至,最低温度8℃,最高温度13℃。

    而今年,12月21日冬至当天,北方强冷空气加快步伐,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我省气温较低:12月22日,最低气温0℃,最高气温4℃,当天一早,杭州还下了今冬第一场雪。

    在刚过去的一周,天气反复多变,下雨更感湿冷,元旦冷空气又要来了,明天最低温度更是只有零下1℃,但天气再冷,你还要记得开窗通风哦。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心律不齐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患有心律不齐,对此感到担忧。那么,心律不齐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律不齐的定义。心律不齐,又称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节律不规律,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跳动不齐等情况。根据病因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心律不齐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传导系统疾病等。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心律不齐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心脏跳动的节律和幅度。如果心电图结果显示心跳不规律,则可能存在心律不齐的情况。

    对于心律不齐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不齐,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律不齐治疗方式: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心律不齐最常见的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 电生理治疗:电生理治疗是一种通过心脏导管技术进行的治疗方法,可以消除心脏内的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心律。

    3. 起搏器植入:对于某些严重的心律不齐患者,可能需要植入起搏器。起搏器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4. 心脏手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心律不齐,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来纠正心脏结构异常。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和改善心律不齐: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2.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

    3. 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总之,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只要及时就诊、积极配合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猝死事件屡见不鲜,令人惋惜。近日,北方工业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在体育课体能测试中突发猝死,令人痛心。本文将针对此类事件,从疾病、预防、急救等方面进行科普,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一、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因心脏疾病或其他原因,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死亡。其特点是发病突然、进展迅速、预后不良。猝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人。

    二、猝死的主要原因

    1.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2. 高血压: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猝死。

    3. 高血脂: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疾病风险。

    4. 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增加猝死风险。

    5. 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发猝死。

    三、猝死的预防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2.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的运动,增强体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脏的损害。

    5.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四、猝死的急救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胸部,进行人工呼吸。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异物。

    4.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操作。

    五、结语

    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突发疾病,预防猝死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注身体健康,提高健康意识,才能远离猝死的威胁。

  • 焦虑症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它是由于个体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的不合理、过度担心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尽管它不会直接影响生命活动中枢,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重度焦虑症患者在应激事件刺激下可能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猝死。因此,焦虑症患者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定期体检,监测心脏功能,以预防潜在风险。

  • 通常情况下,10点睡觉到5点起床并不被视为熬夜。熬夜通常指的是因为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晚上11点后不睡觉,或者凌晨2、3点才入睡,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情况。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6到8小时的睡眠,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脏病、猝死等健康问题。因此,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至关重要。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而适当的户外运动,如慢跑、打球等,也能增强体质。

  • 心脏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

    一、生理因素:运动、情绪波动、睡眠不足等生理因素可能导致心脏窦性心律不齐。例如,剧烈运动后,心脏跳动频率加快,可能出现窦性心律不齐。此外,情绪波动,如紧张、焦虑等,也可能导致心脏窦性心律不齐。

    二、病理因素:心脏疾病、心脏手术、心导管术等病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心脏窦性心律不齐。例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窦性心律不齐。此外,心脏手术、心导管术等操作也可能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心脏窦性心律不齐。

    三、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生素、抗抑郁药物等,也可能导致心脏窦性心律不齐。

    四、遗传因素:部分心脏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五、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心脏窦性心律不齐。此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也有助于预防心脏窦性心律不齐。

    六、治疗建议:对于心脏窦性心律不齐,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选择。对于生理因素引起的心脏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对于病理因素引起的心脏窦性心律不齐,应根据具体疾病进行治疗。例如,对于心脏瓣膜病,可能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手术。对于冠心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