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告诉你夏季如何正确补水

专家告诉你夏季如何正确补水
发表人:精准医疗探秘

炎炎夏日,人体新陈代谢加速,水分成为维持健康的关键。那么,如何正确补水呢?本文将为您揭秘夏季补水的五大要点,助您轻松度过炎炎夏日。

一、喝什么水最健康?

白开水是夏季的最佳选择。白开水富含多种矿物质,无需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有助于调节体液平衡,是办公族的最佳饮料。此外,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也是夏季补水的理想选择。

二、何时补水最科学?

1. 餐前一小时补水,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

2. 随时备水,随时补水,保持水分平衡。

3. 晚间睡觉前和起夜时适量饮水。

4. 进餐过程中适量饮用西红柿汤、绿豆汤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运动补水有讲究

1. 运动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只需运动前后补充水分。

2. 运动时间超过一小时,需在运动前2小时、运动前15-20分钟、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水分。

3. 运动性饮料、淡咸味蔬菜汁、加少量盐分的豆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多补不如巧补水

1. 根据气温条件合理补水。

2. 观察尿液颜色,尿液颜色正常为淡黄色,若尿色太深需补水,若尿色太浅则可能是喝水过多。

五、喝水应人而异,过多易中毒

1. 正常人每天所需水分约为1.5升,视活动量而定。

2. 每次喝水100-150毫升,间隔20-30分钟。

3. 饮水过多会导致水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暑病疾病介绍: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以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可导致机体神经和循环系统出现障碍,重者可致死亡。闷热潮湿的夏季,是中暑高发时节。一旦发现中暑,须立即采取降温等紧急措施,并送至医院对症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经综合治疗后,中暑大多可痊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热射病,作为一种严重的热相关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三大主征:高烧、惊厥和休克。

    热射病属于中暑的范畴,但相较于普通中暑,其病情更为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根据病因和表现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累性中暑和非劳累性中暑两大类。

    劳累性中暑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多因繁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体温调节失衡所致。患者常表现为高烧、惊厥、多汗或无汗、心率加快,甚至出现昏迷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极高。

    非劳累性中暑则多见于老年、体弱或慢性病患者,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出现谵妄、癫痫、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高烧、昏迷和休克。

    面对热射病,及时就医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环境中,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并尽快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预防热射病,首先要避免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剧烈体力劳动,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此外,易感人群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过度饮水。

    在治疗方面,热射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降温、补液、抗感染、抗惊厥等。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重症监护和治疗。

    总之,了解热射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夏季的炎热天气,不仅考验着人们的耐力,也考验着人们的健康。在这个时候,如何保持健康,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养生文化,其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就是夏季养生的经典体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伏”节气。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这个时期天气炎热,人体容易生病。因此,人们要注意伏天养生。

      那么,为什么伏天宜吃面呢?这主要是因为面食具有以下特点:

      1. 面食易于消化吸收,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2. 面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3. 面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此外,面食还有以下养生功效:

      1. 面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

      2. 面食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3. 面食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

      除了吃面,伏天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养生:

      1.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4.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5.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总之,伏天养生要注重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调节,以保持身体健康。

  • 随着立秋的到来,酷暑难耐的三伏天似乎已经远离我们。然而,事实上,三伏天并未完全结束,此时气温仍然较高,人体容易中暑。因此,为了帮助大家度过这个炎热季节,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具有消暑清热功效的饮品——三鲜茶。

    三鲜茶的主要原料包括鲜藿香、鲜佩兰和鲜薄荷,每样各取30克。制作方法简单,只需将这三种药材切碎,稍加煎煮后取汁代茶饮用即可。这款药茶具有消暑清热、和胃解表的功效,非常适合在三伏天饮用。

    三鲜茶的制作源于《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方中三味药材均为鲜品,根据中医传统用药习惯制成。鲜藿香和鲜佩兰具有清暑化湿、和胃解表的功效,是夏季常用的解表清暑要药。再配以薄荷,可以加强药茶发散祛邪、清热祛风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三鲜茶使用的是鲜品,因此具有非常清新的香气。

    在药店,我们也可以轻松购买到鲜藿香、鲜佩兰和鲜薄荷这三种药材。除了制作三鲜茶,这些药材还可以用于其他中医方剂的制作,如治疗感冒、腹泻等症状。

    除了三鲜茶,以下是一些其他适合三伏天的消暑饮品:

    1. 绿豆汤: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非常适合在三伏天饮用。

    2. 薄荷水:薄荷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可以用来泡茶或制作清凉饮品。

    3.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的功效,适合长期饮用。

    4. 冬瓜汤:冬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适合夏季食用。

    总之,在炎热的夏季,大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适当饮用消暑饮品,以保持身体健康。

  • 中暑,这一在高温环境下常见的疾病,常常因为其症状与某些其他疾病相似而被混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识别和处理中暑,本文将盘点易与中暑混淆的疾病,并介绍如何正确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那么,哪些疾病容易与中暑混淆呢?

    1.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与中暑不同,多是在天热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含钾丰富的饮料或食物,引起体内损失过多所致。其主要表现为四肢酸软无力,尤以下肢最为明显。低钾血症患者可以通过补充含钾食物来缓解症状,而中暑则不会因为进食而有所缓解。

    2.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前部疼痛,同时伴有全身不适。与中暑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一般会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必须及时就医。

    3. 感冒:虽然中暑有发热的现象,但没有鼻塞、流涕、怕冷或咳嗽等感冒症状。中暑患者往往伴有胸闷、心慌症状,而感冒一般不会出现这类情况。

    4. 热中风:因酷暑气温高诱发的中风,俗称热中风。对于有高血压、中风病史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中暑的同时很可能会诱发中风。若出现头晕、头痛、半边肢体发麻等症状,要警惕可能是热中风。

    5. 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其症状包括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热射病病情危重,需要立即就医。

    了解了易与中暑混淆的疾病后,我们再来谈谈如何预防中暑。

    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高温天气下,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选择饮用白开水、淡盐水等。

    2.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高温时段,尤其是中午时分,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在烈日下暴晒的时间。

    3. 保持室内通风: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空气流通不畅导致中暑。

    4. 注意饮食均衡: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5. 遵医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高温天气下更易发生中暑,应遵医嘱,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 夏季高温炎热,绿豆汤作为我国传统的解暑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医学认为,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功效,尤其适合户外活动较多的人群饮用,能有效预防中暑。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豆富含蛋白质、钙质、铁质和磷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促进人体健康、维持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

    绿豆还具有以下功效:

    • 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绿豆中的植物化合物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 保肝作用:绿豆具有保肝作用,能帮助肝脏分解和代谢毒素,保护肝脏健康。
    • 抗氧化作用:绿豆中的抗氧化物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 利尿作用:绿豆具有利尿作用,能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缓解水肿。
    • 抗菌消炎:绿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帮助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下面介绍一道绿豆酸梅汤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材料:绿豆100克、酸梅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洗净,加水煮开,再加入酸梅。煮至豆化梅烂,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利尿、开胃。

    此外,绿豆还具有以下特点:

    • 别名:青小豆、菉豆。
    •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 归经:心、胃经。
    •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痘。

    需要注意的是,绿豆性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过多食用。

  • 夏季高温,人体容易出现内火旺盛的情况,表现为口干舌燥、咽喉疼痛、便秘等症状。那么,如何有效降火呢?以下四种食物可以帮助您清热去火,缓解夏季不适。

    一、西瓜:清热解暑,利水消肿

    西瓜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可以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生津止渴。尤其适合夏季中暑、发热、口渴、尿少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二、绿豆汤: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绿豆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夏季常饮绿豆汤,可以帮助消除体内湿气,预防中暑。绿豆汤的做法也很简单,只需将绿豆提前浸泡,然后煮熟即可。

    三、空心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空心菜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夏季常吃空心菜,可以预防便秘、清热解毒,对于痔疮、便秘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四、绿茶:清热解毒,提神醒脑

    绿茶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作用。夏季饮用绿茶,可以帮助消暑解渴、提神醒脑,同时还能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

    五、金银花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金银花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夏季饮用金银花茶,可以预防感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对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总结:夏季降火,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实现。除了以上提到的食物外,还可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等。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 夏季高温,中暑是常见的健康问题,而仁丹和人丹作为常用的解暑药物,经常被提及。那么,仁丹和人丹究竟是不是同一种药物?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区别呢?

    仁丹和人丹虽然名称相似,但并非同一种药物。仁丹为朱红色水丸,主要成分包括陈皮、檀香、砂仁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湿的功效,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人丹为银色包衣水丸,主要成分包括薄荷脑、肉桂、冰片等,具有祛风健胃、解暑止呕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车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仁丹和人丹都含有朱砂成分,孕妇和儿童不宜使用。此外,人丹中含有樟脑,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也应慎用。

    在夏季,预防中暑至关重要。除了合理用药,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尽量在阴凉处活动。

    2. 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3.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4.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如有中暑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仁丹和人丹虽然都是解暑药物,但成分和功效存在差异,使用时应注意适应症和禁忌。同时,预防中暑也是夏季保健的重要环节。

  •   炎炎夏日,人们常常为了躲避高温而选择待在空调房里,或是冲个冷水澡来迅速降温。然而,中医养生专家提醒我们,夏季养生不妨尝试‘以热制热’的方法。

      热茶:夏季解暑佳品

      中医认为,热茶是夏季最佳的解暑饮料。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等成分,可以刺激大脑神经,调节体温中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热量。喝热茶还能促进汗液排出,散热降温。研究表明,喝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可降低1℃~2℃,降温效果可持续15分钟以上。

      此外,对于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夏季更容易发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增强抗病能力。

      脚部保暖:预防感冒的关键

      夏季,人们喜欢将双脚放在冷水下冲洗,认为这样既凉爽又方便。然而,中医提醒,夏季也要注意脚部保暖。由于脚部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容易发生末梢血循环障碍,且脚底缺少皮脂腺,对寒冷非常敏感。若将双脚放在4℃的冷水中,可反射性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出现流清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因此,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脚部保暖。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可以调整气血、消除疲劳、增进食欲、舒筋活血,对失眠、神经衰弱、关节酸痛、消化不良、腰痛、胃痛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热水澡:消除身体闷热

      中医建议,夏季应洗热水澡。人浸泡在温水里,毛孔会迅速张开,体内的热量得以释放。通过反复浸泡,可以完全消除身体的闷热。相反,如果直接泡在凉水中,毛孔会马上闭合,虽然皮肤会感到凉爽,但体内的热量无法完全排出,过一会儿依然会感觉很热。

      耐热锻炼:增强体质

      专家还建议加强耐热锻炼,提高体温调节功能,增强热适应能力。耐热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有效防止中暑和其他热征的发生。

      出汗:人体自然散热方式

      出汗是人体自然散热的方式,有助于调节体温和排出代谢废物。夏季不能一味贪凉,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让身体出汗,保持凉爽。

  •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气候对人体的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医认为,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也容易出现阳气不足、气血瘀滞等问题。因此,冬季养生显得尤为重要。中药作为一种天然的养生方式,在冬季防寒养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中药防寒五法

    1. 中药药茶:中药药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通过将具有温通经络、驱寒暖身作用的中药材泡制成为茶饮,可以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例如,针对痰湿体质,可以选用荆芥、陈皮、桔络、橘叶、苏叶等药材,疏风温化寒痰;针对血瘀体质,可以选用三七花、红花、降香、姜黄、玫瑰花等药材,温阳疏通血络;针对阳虚或气虚体质,可以选用生晒参、党参、黄芪、白术、防风叶等药材,益气扶阳固表防寒。

    2. 中药足浴:中药足浴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通过将具有温经活血、驱寒暖足作用的中药材煎煮后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足部温度,缓解疲劳,改善睡眠。例如,针对血瘀体质,可以选用红花、当归、川芎、泽兰叶、鸡血藤等药材;针对阳虚体质,可以选用艾叶、杜仲叶、桂枝、狗脊、干姜等药材。

    3. 中药药枕:中药药枕是一种具有温通经络、舒缓头部不适作用的中药材填充的枕头。通过在睡眠中使用中药药枕,可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不适,促进睡眠。例如,针对痰湿体质,可以选用灯心草、淡竹茹、橘叶、旋覆花、扁豆衣等药材;针对阳虚体质,可以选用灯心草、艾叶、五加叶、杜仲叶、防风叶等药材;针对血瘀体质,可以选用灯心草、红花、泽兰叶、益母草、伸筋草等药材。

    4. 中药泡澡:中药泡澡是一种全身养生保健方法。通过将具有温经活血、驱寒暖身作用的中药材煎煮后泡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温度,缓解疲劳,改善睡眠。例如,可以选用艾叶、桂枝、干姜、川芎、当归等药材。

    5. 中药食疗:中药食疗是一种通过食用具有温经活血、驱寒暖身作用的中药材来养生保健的方法。例如,可以食用羊肉、狗肉、鸡肉等温补食材,以及生姜、大蒜、辣椒等具有驱寒作用的食物。

    二、冬季养生注意事项

    1.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2. 避免过度劳累:冬季人体阳气不足,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调整饮食:冬季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多吃温补食材,如羊肉、狗肉、鸡肉等。

    5.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康。

  • 炎炎夏日,气温攀升,没有空调的夏天让人倍感煎熬。但是,除了依靠空调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身体降温,保持健康。下面,我们将介绍五个有效的防暑降温方法,帮助您轻松度过炎热的夏季。

    妙招一:选择合适的衣物

    夏天穿着应该以透气、吸汗为主。建议穿着浅色、宽松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合成纤维材质的衣物。在室外活动时,可以选择中短袖或长袖的薄款衣物,并佩戴帽子,以减少阳光直射带来的热量。

    妙招二:随身携带防暑用品

    在身边准备一些防暑用品,如清凉油、风油精、冰袋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感到炎热时迅速降温。例如,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或者使用冰袋敷在脸部和手臂上,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妙招三:合理饮食

    夏天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建议多喝白开水,多吃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此外,可以适当饮用绿茶、金银花茶等消暑茶饮,以及绿豆汤、莲子粥、荷叶粥等清热消暑的粥品。

    妙招四:室内降温

    在室内,可以在房间角落放置一盆水,有条件的可以放置冰水,并开启风扇或空调,以降低室内温度。如果房间面积较大,可以放置更多的水盆,以增强降温效果。

    妙招五:利用自然降温

    抱着冬瓜睡觉是南方地区传统的降温方法。冬瓜含水量高达96%,具有很好的清凉效果。研究表明,抱着冬瓜睡觉一小时,皮肤温度可以下降近3℃。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预防中暑:

    1.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中暑,保持身体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