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泰州:药店摆冰柜推阴凉区,卖的是什么药?

泰州:药店摆冰柜推阴凉区,卖的是什么药?
发表人:中医养生之道

  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药品的正确储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日,泰州市及海陵区食药监局将召开现场会,推进药店“阴凉区”建设,确保年底基本覆盖海陵区所有药店。这一举措旨在保障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为什么要在药店设置“阴凉区”呢?原来,不同药品对储存环境的要求不同。例如,一些对温度要求较高的药品,如2℃-8℃保存的菌制剂、胰岛素等,如果常温保存,很快就会失去效用,甚至可能变质有害。而一些“救命药”如果药效尽失,会耽误大事。因此,药店设置“阴凉区”可以有效保障药品质量,让患者放心用药。

  那么,药店“阴凉区”里都卖些什么药呢?记者走访了市区博爱大药房有限公司,发现“阴凉区”里的药品种类繁多,包括心脑血管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眼药水等液体药物、栓剂膏剂类药物、儿童用药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类药物等。这些药品都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下保存,以确保药效。

  在博爱大药房铁塔店,记者看到靠西的一面墙前,摆着一排新进的“冰柜”,看上去与超市中售卖冰镇饮料的冰柜相似,只是更宽一些。这些冰柜都能设定温度,目前设定都在20℃以下,凡是包装上要求在20℃以下保存的药品,都进柜保存。

  除了冰柜,药店还采取了其他措施来确保药品质量。例如,在莲花店,“阴凉区”则是另一种模式。在药店南侧,药柜全部进行了改造,用了移门。药柜后面与墙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这空的地方,装了几台空调,温度设得比较低,这样能保证药柜内的温度在20℃以下。”

  蔡君玲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留意说明书和药品贮藏环境,自己拿回家也要注意科学保存。否则,药品超规定温度保存最可能的坏处是造成药物提前失效,如果原来有效期可能是三年,但实际在不到三年时就已经失效了。

  蔡君玲说,目前药品的储存条件主要有四种:第一类药物要求在2℃-8℃保存,主要是一些菌制剂等活性药物和胰岛素等;第二类要求在20℃以下保存,品种相对较多;第三类要求在25℃以下保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室温保存;第四类未标具体温度,一般认为要在30℃以下保存。

  药店“阴凉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药品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相信随着“阴凉区”的普及,将会有更多患者享受到安全、有效的药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药物中毒疾病介绍:
药物中毒,是指短时间内误服或服药过量、注射药物过量引起的药物累积导致的中毒。以服用和静脉注射中毒,最为常见。最常见的中毒原因是自杀。严重者会迅速危及生命,其主要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发绀等症状。需要尽快处理,短时间内排出毒物,紧急情况需要心肺复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药品儿童安全包装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在我国,儿童误服药物事件时有发生,给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将从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公众对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的认识。

    一、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

    1. 药品包装设计不合理:部分药品包装缺乏儿童保护功能,如儿童易于打开的瓶盖、撕拉式包装等,容易导致儿童误服。

    2. 家长监管不力:部分家长对儿童用药安全意识不足,未能妥善保管药品,导致儿童有机会接触并误服。

    3. 儿童好奇心强:儿童好奇心强,对药品充满好奇,容易模仿大人吃药的行为,导致误服。

    二、儿童误服药物的危害

    1. 伤害内脏器官:儿童误服药物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2. 引发不良反应:部分药物对儿童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误服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过敏、休克等。

    3. 影响生长发育:部分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激素类药物、抗癫痫药物等。

    三、预防儿童误服药物的措施

    1. 采用儿童安全包装:选用具有儿童保护功能的药品包装,如带锁扣的瓶盖、撕拉式包装等。

    2. 家长加强监管: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儿童接触,并教育儿童不要随意触摸药品。

    3. 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意识:通过科普宣传、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家长和儿童的用药安全意识。

    4. 医生合理用药:医生在为儿童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合理选择药物。

    总之,儿童用药安全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儿童误服药物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儿童误服药物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对药物的危险性缺乏认知,好奇心又强,很容易发生误食。本文将围绕儿童误服药物这一话题,从误服的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家长提高警惕,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

    1. 家长对药物保管不严:将药物放在孩子容易触及的地方,或者将药物与糖果、零食混放,容易导致孩子误食。

    2. 家长喂药方式不当:为了让孩子吃药,家长可能会骗孩子说是“糖果”,或者将药物混入食物中,孩子误食后容易发生误服。

    3. 孩子好奇心强: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模仿成人的行为,包括吃药。

    二、儿童误服药物的危害

    1. 药物中毒:误服过量药物会导致孩子出现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昏迷等。

    2. 药物副作用:误服某些药物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脏损害等。

    3. 损伤器官:某些药物对器官具有损害作用,如误服肾脏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伤。

    三、预防儿童误服药物的措施

    1. 家长应妥善保管药物,将药物放在孩子不易触及的地方,并定期检查药物存放情况。

    2. 不要将药物与糖果、零食混放,避免孩子误食。

    3. 不要骗孩子说是“糖果”,以免孩子养成模仿吃药的行为。

    4. 家长喂药时要认真核对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喂错药物或剂量。

    5. 教育孩子了解药物的危害,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药物治疗是控制患者精神症状的重要手段。然而,精神类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药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精神药物中毒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急救措施,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处理此类紧急情况。

    一、精神药物中毒的常见类型

    1.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以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心血管系统反应。

    2. 抗抑郁药中毒:以三环类抗抑郁药(TCA)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周抗胆碱能症状。

    3. 锂中毒:锂盐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常用药物,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锂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心脏毒性以及肾脏损害。

    4. 抗焦虑药中毒: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抑制以及心血管系统反应。

    5. 阿片类药物中毒: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等,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昏迷以及针尖样瞳孔。

    二、精神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1. 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反射亢进等。

    2. 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口干、便秘、尿潴留等。

    4. 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酸碱平衡紊乱等。

    三、精神药物中毒的诊断

    1. 历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剂量以及中毒原因。

    2.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

    3. 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等。

    四、精神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1. 清除未吸收的毒物:包括催吐、洗胃、导泻等。

    2. 清除已吸收的毒物:包括输液、利尿、透析等。

    3. 解毒:使用拮抗剂或吸附剂。

    4. 对症治疗: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神经系统支持等。

    五、预防措施

    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

    2. 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

    3.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

    4. 加强对精神药物的管理。

  • 根据统计,在儿童药物中毒的病例中,家长错误用药是主要原因。为了避免此类悲剧,家长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首先,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孩子误服。其次,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误服药物的情况。一旦发生误服,家长要迅速采取措施,减少药物吸收,并及时就医。

    对于误服一般性药物的情况,可以通过大量饮水稀释药物,促进药物排出。对于误服有毒药物的情况,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例如误服强碱药物可服用食醋等,误服强酸药物可使用肥皂水等。

    对于误服药物时间在4-6小时以内的孩子,家长可以尝试在家进行催吐,减少药物吸收。催吐方法是用筷子轻轻触碰孩子的咽后壁,引起恶心呕吐。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家长要携带错吃的药物或药瓶,以便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此外,家长还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他们了解药物的危险性,避免误服。同时,家长要定期清理家中药品,确保药品的安全存放。

    总之,家长要重视儿童药物中毒的预防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孩子的安全。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关于‘毒素’的讨论也日益激烈。从空气污染到食品添加剂,似乎任何对健康有害的因素都被贴上了‘毒’的标签。在中医理论中,‘毒’不仅指外源性的有害物质,还包括身体自身代谢产生的废弃物。这些毒素的积累可能导致疾病,因此,如何有效地排出这些毒素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很多常见的食物都具有一定的排毒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清理体内的毒素,维持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具有排毒功效的食物:

    1. 茶叶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此外,茶叶还具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帮助排毒。

    2. 蔬菜水果

    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出体内废物。特别是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西红柿等,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

    3. 海带

    海带含有丰富的碘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调节甲状腺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出体内放射性物质。此外,海带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4. 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可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降低胆固醇。绿豆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5. 猪血

    猪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血、养颜、润肠通便的功效。猪血中的血浆蛋白可以帮助清除体内重金属离子,具有解毒作用。

    除了上述食物,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排毒:

    1.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促进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

    2. 增加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3. 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减少毒素积累。

    总之,排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从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日,一位患者通过线上问诊平台询问关于吃阻断药是否会有副作用的问题。医生通过问诊得知,患者最近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医生助理在问诊开始时提醒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诊疗建议。患者坦诚地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包括吃阻断药后出现的情况。

    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给出了专业的解释,指出吃阻断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药物使用情况来具体评估。医生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并及时就医。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并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指导。患者也逐渐放下心中的疑虑,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专业。

    通过线上问诊,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医疗建议,解决了自己的疑惑。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让患者感到安心和放心,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 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是一种常用的补铁药物,主要成分包括硫酸亚铁、维生素C、维生素B6和叶酸。该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 补充铁质:硫酸亚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补充铁质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贫血症状。

    2. 提高免疫力: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3. 促进生长发育:维生素B6和叶酸参与人体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然而,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主要包括:

    1. 消化道反应:部分儿童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2. 过敏反应:极少数儿童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3. 铁过量: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铁过量,引发肝脏、心脏等器官损害。

    因此,在使用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时,家长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2. 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3. 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铁质。

    4. 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贫血症状的改善情况。

  •   一、概述:

      阿托品,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成分,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它及其衍生物如东莨菪碱、后马托品等,在解痉、缓解腹痛、改善微循环、抗休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阿托品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尤其是儿童。

      阿托品类中毒主要来源于植物和药物。曼陀罗、白曼陀罗(洋金花)、莨菪子(天仙子)、山莨菪等植物含有大量阿托品类生物碱,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中毒。此外,一些药物如胃复康(贝那替秦)、山莨菪碱(654-2)、安坦(苯海索)等也含有阿托品类成分,过量使用同样可能导致中毒。

      曼陀罗中毒,又称颠茄中毒,是指儿童过多摄入曼陀罗及其制剂后体内产生的中毒症状。曼陀罗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主要成分包括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等生物碱。小儿摄入3-8个茄果即可导致中毒。

      莨菪中毒是指儿童过多摄入莨菪及其制剂后体内产生的中毒症状。莨菪是曼陀罗的同科植物,其叶、根、花、种子均有毒。莨菪中毒的主要成分是莨菪碱,其毒性作用与曼陀罗相似。

      阿托品类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体温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阿托品类中毒,家长和照护者应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儿童接触含有阿托品类成分的植物和药物。同时,正确使用阿托品类药物,避免过量或超剂量使用,也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一旦发生中毒,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等。

      总之,阿托品类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药物和植物中毒,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通过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阿托品类中毒的认识,可以有效降低中毒的发生率。

  •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而假药问题更是让许多患者苦不堪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假药,本期我们将从多个角度为您揭秘假药的‘马脚’。

    首先,我们要从药盒本身入手。药盒是药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识别假药的第一步。以下这些‘马脚’可以帮助您辨别假药:

    1. 药名暗示:一些假药药名往往带有夸张的暗示性,例如‘抗癌胶囊’、‘皮癣一扫光’等,这些药名暗示能根治某些疾病,而正规药品名称不会含有这些内容。

    2. 文号不规范:假药的批准文号往往不规范,例如‘药卫监字000000号’、‘药消准字000000号’等,而正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字—字母—八位数字’。

    3. 没有有效期:如果从药盒上找不到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那么这个药品很可能是假药。正规药厂批号规范,有效期标注准确。

    4. 说明书混乱:假药的说明书往往表述混乱,例如将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误称为‘适应症’等。

    5. 标记不明确:正规药品会标注药品分类,如处方药、非处方药(OTC)、特殊药品(外用药品、精神药品等),而假药或者没有标注,或者标注文字图案模糊、色彩运用不规范。

    6. 包装喊口号:药品包装上是不允许随意标注其他内容的,例如广告性质的口号、标题等。如果遇到有宣传以上情形的,可以怀疑为假药。

    除了以上‘马脚’,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识别假药:

    1. 药品价格异常低廉:假药往往价格异常低廉,与正品药品价格相差悬殊。

    2. 药品外观异常:假药外观可能与正品药品存在明显差异,例如颜色、形状等。

    3. 药品口感异常:假药口感可能与正品药品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苦涩、异味等。

    4. 药品效果不明显:假药往往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为了您的健康,请务必提高警惕,避免购买和使用假药。如果您发现假药,请及时向当地药监部门举报。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药片,那么,这些药片为什么要上色呢?其实,药品上色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背后还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

    首先,药品上色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药品。不同的药品有着不同的颜色,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服用时混淆,尤其是对于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来说,药品上色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其次,药品上色可以保护药物的活性成分。例如,光敏性药物需要使用不透明的颜色,这样可以避免光线对药物的破坏,从而保持药物的活性成分稳定。

    此外,药品上色还可以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于儿童来说,五颜六色的药片可以减少他们对药物产生的恐惧感,从而更容易接受治疗。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药品上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药物,避免误服。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上色并不会对药物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药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如变淡、变色等,可能提示药物已经变质,此时应该停止使用,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总之,药品上色在保证药物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药品上色,科学用药,保障身体健康。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