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饮片市场也日益繁荣。然而,非法制售假冒中药饮片的现象也日益猖獗,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近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的非法制售假冒中药饮片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捣毁销售窝点70余个,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田某等人,在没有任何药品许可证和GMP认证的情况下,非法收购中草药,在简陋的小作坊里加工制作中药饮片,并用非法生产的塑料袋包装,冒充他人商标,将假冒伪劣药品销往医院、卫生所、药店等地。
此案的成功破获,充分体现了我国警方对非法制售假冒药品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也提醒了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中药饮片时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用药安全。
那么,如何辨别真假中药饮片呢?以下是一些方法:
1. 仔细查看包装: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包装往往粗糙、不正规,标签信息不全,而正品中药饮片的包装则规范、精美,标签信息完整。
2. 观察药材: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药材质量差,颜色、形状与正品不符,而正品中药饮片的药材质量好,颜色、形状自然。
3. 闻气味: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气味刺鼻,而正品中药饮片的气味清香。
4. 询问销售人员:购买中药饮片时,要向销售人员了解产品的来源、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确保产品来源可靠。
总之,在购买中药饮片时,广大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也在不断进步。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出现,让消费者对药品信息有了更便捷的查询方式。那么,如何查验药品的“身份证”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药品电子监管码是什么?
药品电子监管码是药品生产企业印(贴)在药品最小销售包装上的20位一维条形码,包含药品名称、生产企业、规格、生产批号、批准文号、有效期等基本信息,相当于药品的“电子身份证”。
二、查验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途径
1. 发短信:消费者可以将药品电子监管码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号码“106695001111”,即可收到药品详细信息。
2. 拨打电话:消费者可以拨打“95001111”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药品电子监管码,即可查询药品信息。
3. 登录网站:消费者可以登录“www.drugadmin.com”网站,输入药品电子监管码,即可查询药品信息。
4. 手机软件:消费者可以下载“药品管家”手机软件,扫描药品上的电子监管码,即可查询药品信息。
三、药品电子监管码的作用
1. 实时掌握药品的生产、流通及库存情况。
2. 及时发现并召回问题药品。
3. 有效打击假药劣药。
四、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普及
自2007年10月开展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至今,国家药监局已将全国1/3的药品品种、2/3的药品生产企业和所有药品批发企业纳入药品电子监管。预计到2015年年底前,全国所有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医疗单位和零售药店将被纳入药品电子监管,实现药品制剂全品种覆盖。
五、总结
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普及,让消费者对药品信息有了更便捷的查询方式,也提高了药品监管的效率。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验药品电子监管码,确保用药安全。
药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相对复杂。首先,医生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临床检查,区分患者的症状是由病情发展引起的,还是由药物使用引起的。例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关。此外,如果患者出现皮疹等症状,也需要考虑药物或毒物的影响。
医生会特别询问患者的服药史,包括用药品种、剂量和时间,并熟悉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了解患者的家族药物毒性反应史也是非常重要的。中毒症状的潜伏期对于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多数情况下,潜伏期为1-2天,最多不超过10-12天。
由于不同毒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可能相近或重叠,对同一种毒物中毒在不同机体上的表现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急性中毒的诊断要点是结合病史、现场调查、临床检查、毒物检验等资料,综合分析,去伪存真。
采集详尽的中毒病史是诊断的首要环节。对于生产性中毒,需要询问职业史、工种、生产过程、接触的毒物种类、数量、中毒途径等。对于非生产性中毒,需要了解个人生活、精神状态,以及家庭中的药物和杀虫剂使用情况。此外,还需要调查中毒环境,收集患者现场的所有药物或化学物质,以及盛放的口袋和容器。尽量收集患者平时生活、学习、工作及情绪变化等信息,以判断是否存在服用或使用某种药物的可能。
对于突然出现的紫绀、呕吐、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首先要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对于不明原因的昏迷,除了考虑中毒的可能性外,还需要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中暑、急性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肺性脑病等可能性。同时,医生需要特别注意毒物中毒的主要特征表现,即“中毒综合征”,这些综合征不仅具有诊断意义,还有助于对中毒严重性进行判断。
那天下午,我感到一阵眩晕,四肢无力,脑袋昏昏沉沉的,还伴有剧烈的头痛。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中毒了,于是立刻拨打了医院的电话。
电话那头,一位温柔的声音询问了我的症状,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医生听后,告诉我可能是服用了过量的药物,并询问了我具体的情况。
我告诉医生,昨天下午1点30分,我服用了20片复方地西泮片。医生告诉我,医院有氟马西尼这种解药,一般药店买不到。医生建议我尽快去医院。
医生又问我家里是否还有其他人,我回答说没有。当我询问这个药是否可以口服时,医生告诉我,昨天在医院洗胃时已经使用了这种解药,但都是注射的。
医生还询问了我吃完药多久洗的胃,我回答说大概4个多小时。医生告诉我,四个小时,吸收的差不多了,应该到肠里了大部分。医生建议我留院观察,但我昨晚已经从医院回来了,自己感觉没事。
医生告诉我,胃排空时间就四个小时左右,但具体情况还需要看吸收多少。医生还告诉我,现在这种情况不会定下生命危险,但患者精神还行,就是四肢无力、头晕、头疼、恶心,老是想睡觉。
医生最后告诉我,去医院稳妥,于是我又决定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去了医院,并在那里接受了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在医生的帮助下,我顺利度过了这次危机。
轻微药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现象,其症状表现多样,但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胸闷、心悸等。
药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以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部分药物还可能引起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悸等。
除了上述症状,药物中毒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皮肤巩膜黄染、无尿等临床症状。针对轻微药物中毒,可口服蒙脱石散、整肠生、奥美拉唑、复方消化酶、培菲康、四联康等药物对症治疗,缓解不适症状。
若症状严重,建议及时挂号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腹部CT、基础生化、血常规、粪常规等相关检查。如有催吐、洗胃的需要,应尽早进行,一般在胃排空的4-6小时内。同时,导泻、大量补液、适当给予碳酸氢钠等措施也有助于加速药物排泄。
若患者出现无尿现象,应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此外,若患者出现低血压、惊厥、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进行对症治疗。
为预防药物中毒,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2. 讲卫生,不吃未煮熟食物,不吃变质过期食物,不喝生水,尽量不吃路边摊。
3. 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患者的生命体征要进行监测,如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
5. 家人要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和心理疏导,尽量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和其他不良情绪。
近年来,随着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药品儿童安全包装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在我国,儿童误服药物事件时有发生,给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将从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公众对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的认识。
一、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
1. 药品包装设计不合理:部分药品包装缺乏儿童保护功能,如儿童易于打开的瓶盖、撕拉式包装等,容易导致儿童误服。
2. 家长监管不力:部分家长对儿童用药安全意识不足,未能妥善保管药品,导致儿童有机会接触并误服。
3. 儿童好奇心强:儿童好奇心强,对药品充满好奇,容易模仿大人吃药的行为,导致误服。
二、儿童误服药物的危害
1. 伤害内脏器官:儿童误服药物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2. 引发不良反应:部分药物对儿童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误服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过敏、休克等。
3. 影响生长发育:部分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激素类药物、抗癫痫药物等。
三、预防儿童误服药物的措施
1. 采用儿童安全包装:选用具有儿童保护功能的药品包装,如带锁扣的瓶盖、撕拉式包装等。
2. 家长加强监管: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儿童接触,并教育儿童不要随意触摸药品。
3. 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意识:通过科普宣传、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家长和儿童的用药安全意识。
4. 医生合理用药:医生在为儿童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合理选择药物。
总之,儿童用药安全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儿童误服药物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常用的抗焦虑药,在镇静催眠、抗惊厥、抗震颤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包括夸西泮、阿普唑仑、卤沙唑仑、溴替唑仑、咪哒唑仑、地西泮、硝西泮、替马西泮、氟硝西泮、三唑仑、艾司唑仑、氯氮卓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稳定情绪、减轻焦虑、改善睡眠、松弛肌肉等作用,副作用较少,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比值非常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相对安全。
然而,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甚至中毒。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氯丙嗪相似,包括眩晕、头昏、多语、共济失调、语言不清、昏睡、精神错乱、昏迷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等症状。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为了避免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我们需要: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急救与用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视,避免悲剧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健康越来越重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健康问题,比如感冒、发烧、头疼等。这时,我们往往会选择购买药物进行治疗。但市面上药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正确选择药品,避免误用假药和劣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假药和劣药。假药是指药品成分与国家批准的成分不符,或者药品成分含量严重不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药品。劣药是指药品质量不合格,但成分含量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误用假药和劣药,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那么,如何识别假药和劣药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方法:
1. 购药渠道:要到正规药店或医院药房购买药品,避免购买街头摊贩、非法渠道的药品。
2. 包装检查:查看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变形等情况。正品药品包装通常比较精美,印刷清晰,字迹规范。
3. 成分检查:查看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成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若药品成分与国家批准的不符,或者成分含量严重不足,则可能为假药或劣药。
4. 批准文号:查看药品批准文号是否真实有效。正品药品的批准文号通常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格式规范。
5. 生产厂家:查看药品生产厂家是否合法。正品药品的生产厂家通常有正规的生产许可,厂名、厂址等信息清晰。
6. 气味检查:部分药品有特定的气味,如感冒药、止咳药等。若药品气味异常,可能为假药或劣药。
7. 药品价格:正品药品的价格相对稳定,若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可能为假药或劣药。
总之,在购买药品时,我们要提高警惕,认真辨别,避免误用假药和劣药,保障自身健康。
儿童药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尤其在2至4岁年龄段,发生率仅次于家庭意外伤害。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缺乏判断力,容易误食药物或毒物。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药物中毒急救的知识,帮助家长在孩子遇到意外时能够及时处理。
首先,家长要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的保管,避免孩子接触。在给孩子用药时,要仔细观察,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如嗜睡、神经症状、多系统损害等,应立即警惕,并收集现场物品,如呕吐物、食物、器具等,以便医生诊断。
如果怀疑孩子药物中毒,首先要将孩子移离毒物污染场地,脱掉污染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毒物的皮肤。对于口服摄入的毒物,在6小时内应进行催吐。误服强酸者可先服用蛋清水稀释酸浓度,误服强碱者可先服用醋中和,然后服用蛋清、牛奶或植物油。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孩子病情仍无好转,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在医院,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洗胃、输液、药物治疗等。
为了预防儿童药物中毒,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避免孩子接触危险物品。同时,要妥善保管药物,将药物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此外,家长要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孩子遇到意外时能够及时处理。
总之,儿童药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意外事件,家长要引起重视。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学习急救知识,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药物中毒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警惕一些虚假的医疗广告,以免上当受骗。近期,河北19家药店因涉嫌销售虚假宣传的“气血固本口服液”而停售,这再次提醒我们,在购买药品时要谨慎辨别,切勿轻信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中,该药品被夸大其词,宣称具有抗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多种功效,这与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该药品功能主治范围相差甚远。事实上,药品的功效和适应症是有严格规定的,任何夸大其词的广告都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
那么,如何辨别虚假的医疗广告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要盲目相信虚假广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
总之,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警惕,理性对待医疗广告,切勿轻信虚假宣传。
家庭小药箱是每个家庭必备的,里面储备着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常用药物,如感冒药、止痛药、消炎药等。然而,在储备药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如何预防药物中毒,以及药物中毒时的急救措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预防阿片类药物中毒。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阿片类药物中毒的原因。阿片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但过量使用或滥用会导致中毒。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过高,从而引起中毒症状。
2. 滥用阿片类药物:滥用阿片类药物,如与酒精、其他药物混用等,也会增加中毒的风险。
3. 非法获取阿片类药物:非法获取的阿片类药物质量无法保证,存在较高的中毒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阿片类药物中毒呢?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阿片类药物: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2. 避免滥用阿片类药物:不要将阿片类药物作为日常止痛药物使用,更不要与其他药物混用。
3. 增强法律意识:拒绝非法获取阿片类药物,积极参与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4. 加强对阿片类药物的管理:家庭、医疗机构等应加强对阿片类药物的管理,防止滥用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5. 提高急救意识:了解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
如果不幸发生了阿片类药物中毒,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确定中毒途径:了解中毒途径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洗胃:对于口服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洗胃,但禁用阿扑吗啡催吐。
3. 局部处理:对于皮下注射吗啡过量导致中毒的患者,应立即用止血带扎紧注射部位上方,局部冷敷,以延缓药物吸收。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抑制的患者,应给予吸氧,并使用阿托品刺激呼吸中枢。
5. 使用解毒剂:纳络酮和纳络芬是常用的阿片类药物解毒剂,可减轻中毒症状。
总之,预防阿片类药物中毒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既要了解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也要掌握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