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婴幼儿等六类人群最易中暑

婴幼儿等六类人群最易中暑
发表人:中医养生之道

夏季高温天气,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中暑。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机能出现障碍而发生的一种综合征。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但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或接近体温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而高温、高湿、低风速的环境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引发中暑。

以下人群更容易中暑: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产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营养不良者以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的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天气下更容易中暑,因为高温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导致体内热量积蓄,引发中暑。

预防中暑,首先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保持室内通风,适当使用空调,避免直吹身体。其次,要多喝水,适当补充淡盐水,保持电解质平衡。此外,可以常备一些祛暑药物,如藿香祛暑软胶囊,具有祛暑化湿、解表和中之功效,适用于中暑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物,用冷水擦拭身体,并及时就医。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常用药,以防高温诱发原发病。

总之,夏季高温天气,我们要提高警惕,预防中暑,关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暑病疾病介绍: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以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可导致机体神经和循环系统出现障碍,重者可致死亡。闷热潮湿的夏季,是中暑高发时节。一旦发现中暑,须立即采取降温等紧急措施,并送至医院对症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经综合治疗后,中暑大多可痊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又是一年高考季,面对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高考,考生们心中难免充满紧张和焦虑。尤其在炎炎夏日,高温天气更容易引发中暑,给考生带来困扰。如何预防中暑,保障考生健康顺利度过高考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暑的先兆症状。当考生出现以下7个症状时,要警惕是中暑的先兆: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此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措施1:将考生转移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中,让其躺下休息,适当解开衣扣,用凉毛巾擦身散热。

    措施2:及时给考生补充水分,建议喝淡盐水,以补充因出汗过多而流失的钠和钾。同时,可以给考生煮一些清热解暑的汤水或凉茶。

    措施3:在头部、颈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以缓解中暑症状。

    除了以上措施,以下防暑降温“三宝”也是考生必备:

    1. 藿香正气水:具有解暑、止吐、止泻等功效,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 十滴水: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症状,也可用于预防中暑。

    3. 人丹:具有清热解毒、解暑开窍等功效,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胸闷、晕车晕船等症状。

    此外,以下两个清热解暑的食疗方也很适合考生:

    1. 荷叶茶: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暑等功效,可用鲜荷叶和西瓜皮煮水代茶饮用。

    2. 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等功效,可用绿豆和金银花煮成绿豆金银花汤饮用。

    总之,家长和考生都要重视中暑的预防,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考生在高考期间身体健康,顺利发挥。

  • 随着夏季的到来,广州气温逐渐攀升,高温天气给市民的健康带来了诸多挑战。近期,中暑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烧感冒病人数量更是剧增1至3倍。相关部门已加强传染病和急性病监控,并指导医院建立预警系统,以应对这一挑战。

    高温天气导致中暑病例增多

    据了解,高温天气是导致中暑病例增多的主要原因。市一医院、广州邮电医院、广医二院等医疗机构纷纷表示,近期发烧感冒病人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儿科病人最多。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等症状成为中暑的常见前兆。

    医院建立预警系统应对高温

    为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挑战,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传染病和急性病的监控,并要求各医院加强感冒发烧等夏季高发传染病的防治。省中医院已建立相关预警系统,并准备好应对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感冒发烧等紧急情况。

    预防中暑,保持健康生活

    为预防中暑,市民应采取以下措施:

    • 注意身体降温,避免在室外长时间停留。
    • 补充水分,适当增加盐分摄入。
    • 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
    • 避免在紫外线强烈的时段外出。
    •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中暑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酒精擦身降温。如有昏迷,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关注高温天气,保护身体健康

    高温天气对市民健康带来诸多挑战,关注高温天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是保障市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 春节的喧嚣过后,准妈妈们可能会出现节后综合症,表现为疲劳、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本文将针对准妈妈节后综合症,从睡眠、饮食、泡脚、降火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准妈妈们恢复身心状态。

    一、睡眠调整

    春节期间,准妈妈们可能因为聚会、游玩等原因导致睡眠不足。节后,建议准妈妈们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安静、清洁,温度控制在26-28摄氏度左右。

    2. 睡前放松身心:适当运动、泡温水澡、听轻音乐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 选择合适的睡姿:左侧卧位对准妈妈和胎儿都比较安全。

    二、饮食调整

    春节期间,准妈妈们可能因为聚会、游玩等原因导致饮食不规律。节后,建议准妈妈们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饮食多样化:每天摄入适量的主食、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2. 定时定量用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

    三、泡脚养生

    冬季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准妈妈们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生姜片、花椒等,有助于祛风散寒。

    泡脚时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控制在35-39摄氏度左右,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四、降火养生

    春节期间,准妈妈们可能会出现口干舌苦、口腔溃疡等症状。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2. 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有助于清热降火。

    3.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 夏季高温对于新妈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产后体质虚弱,若不注意防暑,很容易引发中暑,影响产后恢复。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中暑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新妈妈安全度过月子期。

    产后中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头晕、口渴、皮肤干热等。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时,新妈妈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时,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头晕、口渴外,还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症状。重症中暑则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预防产后中暑,首先要保持室内通风、阴凉,避免阳光直射。其次,要适当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穿着宽松、透气、浅色衣物;

    2.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

    3. 适当使用空调,但温度不宜过低;

    4.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若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轻症中暑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用冷毛巾敷头部、擦浴等。重症中暑则需立即就医,进行药物治疗和抢救。

  •   夏季炎炎,很多人喜欢通过吃冰来消暑降温。然而,吃冰不当也会带来健康风险。本文将围绕夏季吃冰的注意事项展开,帮助大家健康度夏。

      一、夏季吃冰的误区

      1. 空腹吃冰

      空腹吃冰会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胃痛、恶心等症状。此外,空腹吃冰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正常进食。

      2. 吃冰过量

      过量吃冰会导致体温骤降,引起感冒、腹痛、腹泻等病症。此外,吃冰过量还会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3. 长期吃冰

      长期吃冰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发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疾病。

      二、夏季吃冰的注意事项

      1. 控制冰量

      夏季吃冰要适量,避免过量摄入。

      2. 避免空腹吃冰

      建议在饭后1小时再吃冰,以免影响消化。

      3. 选择新鲜、健康的冰品

      尽量选择新鲜水果、绿豆等天然食材制作的冰品,避免添加过多人工色素、香精等添加剂的冰品。

      4. 注意温度

      冰品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刺激胃肠道。

      5. 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吃冰

      剧烈运动后,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此时吃冰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三、夏季消暑降温的其他方法

      1. 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调节体温,预防中暑。

      2.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夏季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中暑。

      3. 适当运动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中暑。

      四、结语

      夏季吃冰要谨慎,注意控制冰量、选择新鲜健康的冰品,避免空腹吃冰、剧烈运动后立即吃冰等误区。同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消暑降温,才能健康度过炎炎夏日。

  •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不及时,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引起一系列症状。中医认为,中暑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暑邪侵袭有关。

    中暑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渴、乏力、出汗过多、体温升高、昏迷等。根据病情轻重,中暑可分为轻症和中症。

    轻症中暑的辨证论治主要从清热解毒、祛暑生津的角度出发。常用的中成药有加味参苏饮、银翘解毒片等。同时,患者应多饮水,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重症中暑的治疗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药物、针灸、刮痧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刮痧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清热解毒、祛暑生津的效果。常用的穴位有委中、曲池、内关、水沟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加强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夏季外出时,应佩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暴晒。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多饮水,保持充足睡眠。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疾病,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避免中暑的发生。如果您出现中暑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 今年的夏季,酷暑提前来临,大暑时节更是高温肆虐。全国各地乃至日韩地区纷纷拉响热射病(中暑)警报,防暑降温成为当务之急。

    日本近期高温接近40℃,3周内因中暑就医的病人超过12000人,其中28人不幸去世。韩国政府甚至考虑将炎热列入自然灾害。我国也出现了多起中暑引发的伤亡事件。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中暑呢?中暑又有多可怕呢?

    中暑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二是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导致身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发高烧、皮肤干燥和中枢神经异常等症状。

    当体温超过40℃时,中暑的死亡率高达41.6%,超过42℃时,死亡率高达81.3%。即使体温超过41℃后治愈,也可能留下后遗症。

    那么,在高温天气下,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

    1. 热茶热食、热水泡脚

    很多人认为中暑是因为热,所以想通过喝冷饮、洗冷水澡、吹空调等方式来消暑。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养生原则。

    夏天出汗是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此时突然被冷的东西刺激,毛孔会迅速闭合,血管瞬间收缩,容易导致寒邪入侵,引发感冒等疾病。

    因此,夏天应该多喝热茶、吃热食物、泡热水澡,保持适当的出汗程度来散热。

    2. 合理运动、适当补水

    想要通过出汗来增强体质,提高体温调节功能,可以选择适当的运动。

    但要注意,过度运动会导致气虚,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

    运动后要及时补充常温淡盐水,避免吹空调。

    3. 食疗药膳、解暑生津

    岭南地区夏季热且湿气重,可以选择酸梅汤、荷叶茶、绿豆汤等茶饮,也可以试试生脉饮、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方、中成药。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 今日7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随着小暑的到来,全国各地气温逐渐攀升,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随之而来,公众们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夏天的高温、高湿、高热天气很容易导致人体中暑。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维持在37℃左右,当环境气温过高,且高湿度、通风不良时,人体会大量失水、失盐,并积聚大量余热,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出现中暑症状。轻者可能出现高热、头晕、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突然昏迷、面色苍白、呼吸不匀、血压降低等。

    那么,在盛夏时节,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首先,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其次,外出时最好穿着浅色或白色衣服,佩戴帽子,并注意适当休息,多喝清凉饮料、凉盐开水、绿豆汤等;此外,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最好随身携带。

    现代医学临床观察发现,凡是中暑的病人都有低钾的现象。因此,在炎炎夏日,为了防止中暑,我们应该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大豆、花豆、芸豆、豌豆、红豆、毛豆、萝卜缨、马铃薯、油菜、芹菜、菠菜、海带、山药、莴苣、紫菜、桂圆、枣、香蕉等,此外,牛奶、鲤鱼、鳝鱼、坚果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钾。

    一旦发生中暑,我们应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松开衣服,吹风、凉水洗澡,喝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口服仁丹或十滴水。此外,还可以采用推拿按摩法,即将患者平卧在空气流通处,采取头部稍低位,在太阳穴擦清凉油,并配合掐压人中、合谷等穴位5秒钟。严重者需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按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高温闷热;

    2.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

    3. 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总之,预防中暑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健康。

  •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刚出小区门口就感到一阵强烈的阳光直射在脸上,顿时觉得头晕目眩,身体无力。这样的情况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特别是夏天,一到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容易中暑。

    我回到家中,立即打开空调,喝了一杯清凉的水。但我知道,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决定利用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

    医生在了解了我的病情后,详细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他说,我之所以容易中暑,主要是因为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容易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身体出现不适。

    医生为我提供了一些建议:要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注意防晒,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并保持充足的睡眠。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减少外出,尽量在阴凉处活动。渐渐地,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中暑的情况也少了很多。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在这里,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感受到了医生的热情和关怀。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患者受益。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是去年的一个夏日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突然感到一阵头痛袭来,浑身无力,汗水不断从额头上冒出。我意识到可能中暑了,于是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

    我打开手机,搜索了附近的在线问诊平台,找到了一位来自普通内科的医生。在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后,医生询问了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我告诉他,我已经有两年这样的情况了,尤其是住在热的地方。

    医生首先询问了我是否有基础病,我回答说没有。接着,医生建议我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钾和钠,并指出如果大量出汗,仅仅喝2000到3000的水可能不够。我恍然大悟,原来电解质也很重要。

    医生还提醒我,如果持续处于闷热的状态,需要去医院检查血压和电解质水平。他告诉我,脱水的话血压会低,也会头晕乏力。于是,我决定去医院看看。

    到达医院后,我按照医生的指引先去了急诊科。医生为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最终确诊为中暑。医生告诉我,由于我及时就医,病情并不严重,但需要休息并继续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整个过程中,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他不仅为我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还给予了我很多生活上的建议。这次线上问诊和医院看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