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喝刚煲好的热汤很伤胃

喝刚煲好的热汤很伤胃
发表人:秒懂健康

  喝汤对人体有很多好处,现代人似乎也进入了一个“汤补”的阶段,但有人认为喝汤仅是个人的习惯,似乎没有什么学问,其实不然,喝汤也有不少误区,而这些误区恰恰就是胃病高发的首因。误区有哪些?让我们一一道来!

  五种喝汤方式很伤胃!

  误区一:喜欢喝刚煲好的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误区二:喝汤去“渣”

  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说,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误区三: 汤泡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对健康十分有益。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误区之四:爱喝“独味汤”

  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误区之五:饭后才喝汤

  这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因为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正确的吃法是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先润滑一下,以减少干硬食品对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促进消化腺分泌,起到开胃的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民以食为天,我们所吃下的每一口食物,都会经过胃的消化进入肠道,进而转化为我们生命的养分。

     

    想要享受美味佳肴,想要拥有饕餮盛宴,一个健康的胃,自然不可或缺。

     

    作为一个拥有强大消化能力的器官,我们的胃拥有着十分坚强的抵抗力,但它并非钢铁,有时候也很脆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损害。

     

    一旦受到的伤害超过胃的承受界限,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痛!痛!痛!

     

     

    像火烧,像针刺,要么痛得冷汗淋漓,要么胀得浑身难受,每一个经历过胃痛的人都不愿意再轻易经历这种感觉。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有时候一不小心,我们就会经常胃痛,——所以到底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我们胃痛?

     

    何物最伤胃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说“上医医未病之病”,想要预防胃病,就要清楚生活中容易伤胃的几类常见因素。

     

    第一,重口味。

    浓郁的辛辣刺激着味蕾,酸溜溜的糖醋引起口水,这些滋味虽然美妙,但是过于重口味的食物却容易导致我们的胃粘膜屏障功能受到损害,如果食用过多,那可就不妙了。

     

    第二,饮食不规律。

    除却某些食物本身导致的伤害,如果饮食时间、饭量不规律,也很容易伤胃。

     

    有多少年轻人可以保证自己每一天都能够吃上早餐呢?

     

    有些人甚至恨不得一天吃一顿。

     

     

    不规律的生活节奏,导致不规律的饮食节奏,饥一顿、饱一顿,非常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胃功能受损。

     

    第三,酗酒。

    酒是穿肠药,沉醉于醉生梦死的生活,往往会对身体造成许多不利的伤害。

     

    酒精能够导致胃粘膜上起保护作用的黏液屏障变薄,甚至直接损伤我们的胃粘膜细胞,导致胃炎、胃溃疡。

     

    并且酒精能够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进一步增加对胃粘膜的损害。

     

    第四,精神。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实际上情绪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胃肠道。

     

     

    我们常说茶饭不思、废寝忘食,当情绪高涨、压力过大,或者紧张、抑郁时,我们的胃液分泌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焦虑、劳累时,胃部自身的抵抗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损害。

     

    喝粥真的养胃吗?

     

    谈起养胃,好多人都会说,这个我熟,喝粥嘛!

     

    然而有时候,事实可能反而与大家想的相反, 长期喝粥并不能养胃,反而会损害胃的消化能力!

     

    诚然,粥是一种很好、很容易消化的食物。

     

    它不需要过多的胃部蠕动就能够进入肠道,营养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能够减少胃的运动负担,很适合手术后、或者正在生病的人群。

     

     

    如果是正在发生胃病的人们,一碗温暖、香甜的粥,也的确是一种胃痛中的饮食好选择。

     

    然而,如果长期喝粥,不但不能养胃,反而因为其持久地稀释胃液,导致胃液分泌减少,继而引起胃的消化功能减退,最终反而加重胃的负担。

     

    并且因为 粥本身属于酸性食物,长期服用,反而更容易引起反酸,因此对于健康的正常人来说,长期喝粥并不能起到养胃的效果。

     

    如何真正养胃?

     

    其实,想要养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律。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食物,没有包治百病的食材,没有毫无副作用的捷径。

     

    保证饮食的规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废寝忘食,保证营养的均衡,尽量食用新鲜的食材,不挑食,不追求过度刺激的味蕾。

     

    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养胃。

     

    当然,还有一些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食物的温度要适宜、多喝水,这些常用的小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胃部健康。

     

    4月9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护胃日”,胃病在如今的世界越来越常见,我国更是胃病高发的大国,不知道多少人曾被胃部疾病所困扰。

     

    如果不及时干预,小小的胃痛,就可以发展为胃炎、胃溃疡、胃萎缩……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

     

    从古代以来,我们就知晓胃的重要性,在如今时代更应如此,如果忽视胃部健康,引发的后果只会越来越严重。

     

    “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分生机。”

     

    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胃口,拥有更好的健康吧!

     

  • 与三五好友的聚会,难免得大鱼大肉的吃起来,酒足饭饱摸着圆滚滚的肚子,不由得说了句“好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肚子胀”。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未必是大餐过后肚子胀,而是吃一些东西就感觉肚子胀,也很是苦恼。

     


    吃饭不消化肚子胀怎么回事呢?


    1、消化功能障碍:


    饭后消化不良,出现有腹胀、腹痛、反胃、恶心等表现时,可以考虑是肠胃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可引起饭后不消化肚子胀。如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出现了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即胃胀。


    2、吃的太油腻:


    油腻的食物比较难消化,更容易产生腹胀腹痛的情况,而且研究人员发现,油腻的食物会影响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使人情绪不稳定,引起胸闷、焦虑感。


    3、胃酸过多引起:


    胃中过多的胃酸和胰液中和后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不能被肠胃吸收的,所以二氧化碳等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去也无法被吸收,从而造成胀气、打隔。肚子胀,不消化。每天胀两次,一次胀半天。躺着、坐着、站着、歪着、走着、各种体位都是胀。很苦恼。


    4、压力过大引起:


    有人会问压力大跟胃胀气竟然也有关系吗?实际上,压力过大直接影响生理功能就是肠道功能异常。如胃酸过多、减缓蠕动或加快蠕动等。胃酸过多会损伤胃粘膜,加快蠕动会造成频频腹泻,减缓蠕动会造成腹胀。很多胃病可以引起胃胀,只要治疗好了引起胃胀的胃病,胃胀自然就消除了。


    5、饮食习惯不当引起:


    饮食不当包括吃了易产气的食物、吃得太快、饮食习惯不好等原因,吃了易产气的食物,而某些气体不易被吸收,也没有办法及时排出去,所以会聚集在胃中,导致胃胀气;如果饮食习惯不好,吃得太快、狼吞虎咽、咀嚼就会不到位,造成胃肠不能进行充分的消化分解,也可能会产生胃胀气,还有一种可能是边说话边吃饭,所以吃进了空气,也有可能导致胃胀气。


    如果长期饭后不消化,可能是肠胃疾病导致的,要及时就医。而如果是由于吃太多油腻或高蛋白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堵得慌,可以尝试用手轻轻抚摸肚子,有助于促进食物消化。摸肚子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引起胃痛。

     

  • 目前没有研究发现吃辣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也没有相关性。辣椒能促进胃部血液循环,反而具有保护作用。只要吃的是天然绿色的花椒和辣椒,对健康就基本没有不利影响。

     

     

    虽然辣椒传入中国不到400年,但吃辣风潮已经席卷全国,其中以四川、重庆最具代表性。麻辣鲜香的口味是四川、重庆美食的最大特点。不论是街头的冒菜、麻辣烫,还是饭馆里的水煮鱼、回锅肉,川菜总是浸在红油里,撒着花椒,冒着热气。麻、辣、烫可谓是川菜的招牌。

     

    “川渝两省市的地理条件决定了麻、辣、烫在当地饮食中的地位。四川盆地气候潮湿,秋冬季节阴冷,而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吃辣椒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使心跳加快、毛孔张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变粗,把身上的寒气与湿气赶出去,全身就会感到热乎乎的。从医学角度讲,辣椒具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

     

    辣椒吃得太多,胃里会火辣辣的,许多人难免担心会不会导致胃肠道疾病。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平教授提供的数据显示,成都每年食管癌的发病率为13.09/10万,胃癌发病率为19.82/10万,均低于全国平均发病率。陈文生对此表示,目前没有研究发现吃辣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也没有相关性。辣椒能促进胃部血液循环,反而具有保护作用。只要吃的是天然绿色的花椒和辣椒,对健康就基本没有不利影响。但目前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在火锅中添加烧碱,口味就会特别辣,这就会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

     

     

    尽管麻辣本身不伤人,但部分川渝人的不良饮食习惯依然可能危害健康。首先,有人吃饭急,麻辣烫、水煮鱼等食物不等放凉就吃。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最高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过热容易灼伤口腔黏膜、食道等部位,长期反复灼伤,容易导致炎症,食管黏膜长期慢性损伤,有可能诱发食管癌。其次,街边麻辣烫常是满满一锅,像牛百叶、肉类、内脏等如果没有烫熟,寄生虫卵就不会被彻底杀死,食用后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再次,麻辣烫、火锅汤久沸不换,肉类、海鲜中的亚酸胺溶于汤中,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很可能诱发胃肠道恶性肿瘤。数据显示,成都地区结直肠癌与肛管癌的发病率高达32.51/10万,而全国平均发病率为28.08/10万,可能与此相关。最后,辣椒的辣味刺激舌头,神经末梢把这种刺激传递到大脑,大脑感受到痛苦,引起心跳加速、唾液和汗液分泌增加、肠胃加倍“工作”。同时,释放出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能让人感受到特殊的“快感”,吃辣椒就可能上瘾。吃辣还会过度刺激食欲,使人超量饮食,可能引发肥胖及三高等问题。

     

    医生建议,川渝地区居民不必因噎废食,不敢吃辣。不过,如果原本就患有胃溃疡、胃肠炎、食管炎、痔疮等疾病的人,要尽量少吃辣,以免让病情雪上加霜。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气管炎、肺心病、慢性胆囊炎等疾病的患者,以及正在服用中药的人必须“戒辣”。

  • 胃病其实是很多疾病的总称。他们有类似的症状,如上腹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临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联合溃疡、胃息肉、胃石、胃良恶性肿瘤、胃黏膜脱垂、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胃病是常见病,饮食不健康是胃病的主要原因。对于胃病患者,需要合理食用来缓解胃痛。胃病主要是腹胀胃痛,消化不良可以依靠吃中药进行调整。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胃病的中药食材做成的汤。

     

    1、益气温胃汤

     

    处方由党参12g、黄芪30g、白术12g、山药15g、扁豆10g、白芍15g、陈皮10g、茯苓12g、砂仁5g、干姜10g、炙甘草10g组成。感冒症状明显加高良姜12g、肉桂6 g,甚至加附子10g、吴茱萸10g、川椒6g。泛酸配12g海螵蛸和12g煅瓦楞子。

     

    慢性胃炎的适应症包括上腹不适,隐痛,如跌倒,甚至空腹,食欲稍减,喜热、喜压,遇冷加重,大便不实,疲劳,食欲不振,食欲不振,舌质淡而肥,苔薄而白或光滑,或牙齿较深、较弱或沿侧脉浮动。胃镜检查胃粘膜呈淡红色或苍白色,粘膜粗糙杂乱,或散在斑片状充血。中医辨证属于脾虚、胃阳虚、脾胃虚寒。

     

     

    2、益阴养胃汤

     

    处方组成: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5g、生地12g、白芍15g、甘草10g、石斛12g、川楝子10g、半夏3g,渴用花粉;胃灼热加白花蛇舌草20克、蒲公英15克;低酸者加乌梅10g、木瓜12g、山楂12g;大便困难加瓜蒌15克、决明子12克;便秘加欧李12g、麻12g;少吃点,加米芽15g,青梅10g。

     

    主治:慢性胃炎伴胃脘痛、嘈杂灼痛、饥虚、口干饮干、舌光或少苔或裂纹、脉细或弦细;或胃酸缺乏,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轻度充血,分泌减少,或腺体萎缩。中医辨证属于肝脾阴虚损伤,胃阴不足。

     

     

    3、化瘀理胃汤

     

    处方组成:丹参30克,檀香10克,砂仁6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香附12克,延胡索12克,川楝子12克,吴泰10克。加白花蛇舌草20克,蒲公英30克,以防郁热;党参20克,白术12克。

     

    主治:慢性胃炎伴上腹疼痛,或剧烈疼痛,疼痛固定,舌暗红色或暗紫色瘀斑,舌底青筋粗长,脉滞。胃镜检查常见腺体萎缩或肠化生和发育不良。中医辨证属于肝脾气滞血瘀型。气滞易致血瘀,血瘀常与气相混。临床症状上要分清气滞血瘀的主次,灵活用药,注意选气中的血药和血中的气药。

     

    4、苦辛调胃汤

     

    处方组成:半夏10g、黄连6g、黄芩10g、吴茱萸6g、干姜10g、党参12g、甘草10g;感冒患者服用高良姜12g、花椒6g;过热者,加栀子10g。

     

    适应症:慢性胃炎以胃胀,或食后隐痛便溏为特征,胃灼热而酸,口苦而粘,以胃灼热而非寒食为突出表现,舌红苔腻,黄腻或黄腻,脉弱。中医辨证分型属虚实、寒热。此证多为久病脾胃气虚所致,或为情火、麻辣汤滞所致,或为虚火内热所致。因此,在用药中要掌握寒热、虚实的主次,以便调整治疗。

     

     

    对于胃病,俗话说“三治七养”。胃就像一台机器,每天不停地工作。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损伤。此外,精神高度紧张也是胃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汤对治疗胃病均有效,最好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治疗药物,同时注意正确合理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作者:王庆春

    凡是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因为口服药物第一站就是到达胃里,所以会刺激胃黏膜,引起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消炎药是清除身体发炎抑菌的功效。消炎药归属于抗生素类抗生素。过多服食消炎药,会对胃肠导致损害,另外还将一切正常的病菌杀除。那吃西药伤胃了怎么办?

    1、出現胃部不适时,还要立刻终止服食抗生素,另外服食一些健胃健脾的药物开展调养,能够早中晚各一杯纯牛奶,维护消化道。

    2、平时饮食宜细嚼慢咽,饮食多细多软宜易消化。不要吃过硬的食物,不要吃得太快,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宜清淡为主。平常饮食搭配要口味淡易于消化,多以湿热食材主导,多吃蔬菜水果,防止辛辣食物辛辣食物,每日坚持不懈适当健身运动。

    3、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选择的药有很多,不要选择对胃伤害的药物,空腹吃药肯定会对胃有损害,所以尽量选择可以饭后服用的药物。

    4、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在吃西药之前,应该仔细的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以尽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如果在吃药之后,药物刺激的胃部,导致患者出现了胃难受的现象,那么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应该及时寻找医生的帮助,以尽量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绝大部分的西药都会对胃造成较大的刺激,如果服药方法不正确,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胃胀、胃痛、腹泻、恶心、嗳气、反酸等一系列的症状,从而对消化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够忽视这种现象。患者在服药之前,应该严格听从医生的嘱咐,并且要仔细的阅读使用说明书,如果医生和说明书都没有特别的标注,那我们最好在饭后服用,这样可以有效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我们还要严格的控制好服药量,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否则那样非常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 15岁的小吴同学胃又隐隐疼了,这已经是这个夏天他第N次不舒服了。爸爸带他去医院做了好多检查,也没有什么异常结果。“大夫,这孩子夏天总是胃痛肚子疼,小小年纪去检查又没毛病,是不是脾胃不好啊,喝中药调理调理吧。”

     

    “先生您别着急,让孩子慢慢说怎么不舒服?”经过详细的问诊,才知道原来他的胃痛在每次偷吃雪糕或喝冷饮后就会出现,还伴有轻微的反酸,总觉得胃里胀胀的,不想吃饭,打个嗝就稍微舒服点。看他舌苔是白白的,但并不厚,脉有点弦,我在处方上写下了高良姜6克,香附6克,2剂。

     

     

    “就这2味药就行啊?我看大家喝中药都是一大包一大包的啊。”“我是治病的,又不是卖药的,他的情况不复杂,就是胃着凉了,喝了药喝点热水睡一觉就好了。

     

    但是,以后一定不要再吃冷饮了,吃水果也要吃常温的。如果不注意,他还会再犯的,总这样损伤脾胃,以后会落下慢性胃病的。”我笑着说到。一天后,小吴爸爸过来说他儿子已经不难受了。

     

    这个方子叫做“良附丸”,由高良姜和香附两味药组成的,也可加青皮、木香、当归、干姜、沉香等,具有疏肝理气,温胃祛寒的功效,教材上用高良姜3克,香附12克,重在疏肝理气,我各用6克,加强了温胃的作用。为了速效,用汤剂顿服。

     

     

    提起高良姜,一些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但说到姜氏家族的兄弟生姜,可谓妇孺皆知。众所周知,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很多朋友受寒感冒了,或是肚子着凉,恶心呕吐,首先想到就是喝一大碗热姜汤。

     

    与之相比,高良姜的性辛热,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更强。香附行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腹胀恶心。这两个药相配,对于单纯寒邪入侵所致的脾胃不适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前提是要辨证用药,建议大家不要胡乱模仿,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夏天闹肚子原因很多,受寒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俗话说:寒从脚下生。一些孩子喜欢光脚在家里玩耍,也容易着凉。笔者几日前穿凉鞋出门,偏巧赶上下大雨,脚湿了一天,当晚回家就开始闹肚子,随着一碗姜汤下肚,顿觉舒适。夏天是一个需要保养阳气的季节,还应适当注意。

  • 到了秋冬季节,许多人开始进补了,所谓一年好辛苦,秋冬要进补,秋冬进补后,春天能打虎。这个两个季节,也是街上的药店推销补品的好时节。这个时候,药铺门口纷纷挂出黄白色人参,黑褐色阿胶,深褐色花旗参,深红色枸杞的大幅照片来,照片中的这些补品又鲜又美,能够刺激路人的购买欲望。

     

    从理论上说,这两个季节确实比较适合进补,因为人体会顺应自然更替而变化,有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在春天,秋天拼命干活,秋天就该歇息一下,好好滋补自己,到了冬天就应储备精微的物质,为第二年的春生,夏长做好准备。而且,气温较高,天气炎热的夏天,人容易厌食,吃东西不容易消化。到了秋冬,人们的胃口会好很多,如果你仔细观察,吃火锅,大快朵颐的人能多出不少,此时服用补药也比较吸收。

     

    其实人生也有着这样的规律,童年,青年,是人生的春夏,并不适合服用补药,到了中年和老年,就可以适当进食补品了。可问题是,许多人买了人参、花旗参、枸杞、阿胶一大堆回家,才服几天,便出现胃胀胃滞,消化不良,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晚上胃脘痞闷,难以入眠,白天工作时,精神更差,气色更颓。于是,他们会唉声叹气,补品虽好,无福消受哪。

     

     原因在哪儿呢?

     

    原因在于补气药物,比如人参,西洋参有味甘壅中,碍气助湿的弊端;而阿胶等补血药物,则多滋腻黏滞,会导致脾虚湿阻;枸杞等滋阴药物,会导致腹满便溏。所以啊,不仅脾胃虚弱的患者不应盲目进补,就是正常人盲目大量进补,也会造成消化不良。

     

     

    可是有些人的确有比较明显的阴虚,气虚的症状啊,渴望服用补药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强壮身体,怎么办呢?有经验的中医当然不会一筹莫展,他们会在认真四诊后,照样给患者开补药,然后根据情况添上一味,或两味药,患者就是进补,胃也不会又胀又闷了。

     

    他们开的是哪两味药呢?

     

    一味是陈皮,一味是枳实。

     

    先谈谈陈皮。陈皮就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茶枝柑的干燥成熟果皮,色红日久者佳,广东新会产的最被推崇。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对脘腹胀满,呕吐,呃逆等气滞、气逆所致的症候,效果很好。也善于化痰,鼎鼎有名的祛痰方二陈汤,陈皮就是主药。

     

     

    所以凡是补药,涩药,必须配合陈皮以利气。四物汤,八珍汤,左归丸,右归丸,这些补血、补气、滋阴、补阳的名方,很多人虽然对症,可是照抄方子,却效果不佳,甚至会出现胃脘不适,口燥咽干,就是不懂加陈皮的原因。

     

    但是,若补药特别多,光用陈皮是不够的。我一个中医朋友,擅做阿胶膏,她做的阿胶膏不但有阿胶,还有枸杞,莲子肉,黑芝麻,核桃肉,淮山药,太子参,大红枣等一大堆补药,可是她的患者服用后,不仅效果好,而且不觉得滋腻,也极少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的症状。我请她吃了几顿饭,才套出她的方子来。

     

    原来,她制作膏方时,不仅仅加有陈皮,而且加了枳实。对于消化不太好的患者,她还会让患者先服用一段时间的开路药,所谓开路药,就是一些以理气化湿,健脾胃,助运化的药物,比如陈皮,山楂,神曲,茯苓。而且她会让这些消化不良的患者先服用一段时间的补益力较轻的药物,比如太子参,炒白术,炙甘草等等,再服用膏方。所以她开的膏方患者吃了很安逸,销量很好。

     

    枳实这个药物,行气力量比陈皮还强,中医用"破气行痰"来形容它,可见它力量之强。正因为它有破气消积,化痰下痞之功,所以中医常用它来通大便,治胃下垂。这个药炒制后,性情会变得平和一些。

     

    如果你需用大量补药时,应考虑在用陈皮的基础上,加用这个药,用量是每次3~10克,这样的话,患者服用你的药物,会舒服很多。

  •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每天早晨醒来先在床上叫上一份外卖,然后起床直奔冰箱啃一口凉西红柿或是喝一杯冰酸奶,感觉瞬间就可以将身体“叫醒”。

     

    等外卖到了,窝在沙发里一边刷着视频,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再来一口冰可乐,哇......让人“精神抖擞”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样的生活乍听起来可是让不少人羡慕不已,既解放了双手又满足了胃口,只是在这看似方便快捷又美味的饮食习惯之下,还是存在着不少健康隐患的,首先,胃就第一个“不答应”。

     

     

    长期饮食吃得太过肥甘厚味、辛辣甜腻、生猛海鲜,且食量过大的话,很容易导致胃热。

     

    所谓胃热,指的就是胃阴亏虚,由于邪热侵犯到胃部而导致胃火旺盛,主要表现为:口渴、口臭、能食易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而当胃热化火的时候,可能有口腔糜烂或者是牙周肿痛等症状。

     

    一旦胃里有了火,那就像是在屋子里点了一个小灶台,自然就忍不住想吃冰凉凉的东西来给身体“降降温”了,我们都知道烧红的铁锅尚且不能直接用冷水冲洗,这样会缩短铁锅的使用寿命,何况是我们的胃呢。

     

     

    一般人体内的温度在37度左右,而胃肠道本身的温度也是比冰箱要高很多的,如果突然的大量进食冷食会刺激胃肠道的血管收缩,削弱胃黏膜保护屏障的作用,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所谓脾胃不分家,一旦胃功能受损,那么主体内气血运化的脾功能也必然随之减弱,这样食物和水分在体内的运化就不能正常进行,水分开始淤积在身体中。

     

    中医认为湿属于阴,热属于阳,二者融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是要打架的。湿热的人体就是湿、热二者厮杀的战场,无论哪一方力量更强大,战场所在都是元气大伤的地方,胃的消化功能不好就会有饮食不佳、口臭、口干等症状,而脾的运化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人体的排泄,出现小便黄赤、大便燥结或者粘滞的症状,久而久之,造成了湿热体质的形成。

     

    而湿热体质除了会引起上述症状以外,还可能引起体型的过胖或过瘦,一般热邪重的人就会藏瘦,湿邪重的人反而会胖。所以无论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还是对自身爱美之心的顾虑,切莫肆无忌惮的贪吃凉食,此外过分的饮酒、吸烟也会导致胃火越来越旺盛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喜欢喝酒,尤其每逢佳节的时候,更要推杯交盏、觥筹交错才显得有节日氛围。亲朋好友要相聚,同学聚会更难免,为了避免大量饮酒伤身,一方面要告诫大家把握好“度”,另一方面也给大家传播一下解酒的一些小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喜欢喝酒的民族,当然也会在解酒方面有更多的研究。众所周知,中药里面就有一些解酒效果很好的成员,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葛花和葛根。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味中药,在解酒效果上要优于前面提到2味药,是有“千杯不倒”之称的一种小果子,中药名为“枳椇子”。

     

     

    说“枳椇子”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能对号入座,但如果说它还有“拐枣”“鸡爪梨”“金钩梨”“木蜜”这些别名,相信很多南方的朋友会激动地说出:“我吃过!”是的,这种小果子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很常见,它的果梗是许多小孩子童年里的零食。有南方朋友告诉我,他们小的时候经常把还没熟透的枳椇子摘下来,扔进土灶里烧过后再吃,别有一番味道。而经霜以后的枳椇子,则多了几分甘甜。

     

    枳椇子为鼠李科拐枣属植物枳椇和北枳椇的种子,自古以来被认为是解酒良药,民间就有“千杯不倒枳椇子”的说法。李时珍称其为“解酒毒,辟虫积之药也”,《本草从新》中记载其:“止渴除烦,润五脏,解酒毒。”后世医家发现,葛根和葛花解酒时偏于发散,对于气血虚弱而发热的人,效果不如枳椇子好。朱丹溪就曾记载一则医案如下:一男子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加葛根于补气血药中。一贴微汗,反倦怠,热如故。知气血虚,不宜葛根之散也,必得枳椇方可。觅而加入,即愈。

     

     

    现代关于枳椇子解酒的研究也很多,一般认为,枳椇子中所含的成分如葡萄糖、果糖、硝酸钾、过氧化物酶等,能清除饮酒后人体内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碍过氧化脂质的形成,进而能够明显地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起到解酒的作用。当然,最好的防醉酒方法是少喝酒甚至不喝酒。

     

    对于饮酒后感觉烦渴、心胸憋闷、恶心呕吐者,可以在适量水(约400毫升)中放入20克枳椇子,煎煮半小时后取汁约200毫升饮用。也可以在做粥时,将枳椇子和大米按照1:10的比例,加入适量水做成稀粥给醉酒者食用。但枳椇子属于性味偏凉之品,因此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使用。

     

    枳椇子,这种物美价廉的解酒药,您知道吗?

  • 作者:郑湘宏

    辣椒属于辛辣食品,所含的辣椒素会刺激到胃粘膜,辣椒吃多了之后就会感觉肚子非常的不舒服,可以选择喝糖水或者是吃水果,对于肚子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平时吃太多的辣椒容易诱发肠胃疾病,促使痔疮出血,平时可以多吃一些保健食物,比如水果和糯米山药。现在的人都特别喜欢吃辣的食物,但是如果辣的食物吃多了就会造成肚子痛,这种情况有什么样的护理方法吗?检查来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喝糖水

    吃了太多辛辣的食物之后就会感觉到肚子疼,可以喝一些糖水或者是温开水,能够减轻腹部

    2、吃黄瓜

    胃部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吃一根黄瓜,能够缓解嘴巴里辛辣的感觉,还能促进肠道的蠕动,使毒素排出来不容易造成上火。

    3、姜茶

    用热水冲两片生姜趁热喝下去,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感,因为生姜有散寒暖胃的效果,胃寒的人平时可以多喝一些生姜茶。

    4、啤酒

    喝啤酒之后会有涨和醉感,能够很快的消散吃辣椒之后所带来的疼痛感。

    5、吃蔬菜

    吃了太多辛辣食物就会导致胃部度产生灼烧感,可以适量的喝一些蔬菜或者是吃苹果香蕉等,能够有效的帮助解辣。

    6、长期吃辣椒的坏处

    辣椒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吃的太多就会导致胃部出现刺激,辣椒素会剧烈刺激肠胃粘膜,产生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等情况,容易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

    7、养胃的方法

    胃部是主要的消化器官,想要养胃,平时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生活中有很多食物能够达到养胃的功效。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苹果,苹果是一种保健食物,尤其是对于阴虚胃痛的患者作用是比较好的,如果觉得苹果太凉也可以做成苹果粥,能够达到解暑健胃的效果,对于反胃以及消化不良等现象有很大的作用。

    糯米中含有多种营养维生素,可以达到滋养脾胃的效果,尤其是对于腹胀腹泻胃部不适的人却有很好的帮助,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和山药进行熬粥,对脾胃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以上就是关于吃辣之后肚子疼的解决方法,但是还是要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能够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