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世纪头10年有史以来最热

本世纪头10年有史以来最热
发表人:医疗星辰探秘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报告指出,21世纪前十年(2001-2010年)是自1850年有现代测量数据以来最热的十年。这一时期,全球平均气温较之前十年(1991-2000年)上升了0.21℃,创下了历史新高。报告中指出,这一时期全球地表和海面平均温度约为14.47℃,比1961年-1990年全球平均温度高0.47℃。

除了气温升高,这一时期全球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极端气候事件。例如,欧洲和俄罗斯的热浪、美国的飓风“卡特里娜”、缅甸的台风“纳吉斯”、亚马逊平原、澳大利亚和东非的干旱,以及巴基斯坦的洪水等。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约37万人死亡,比上一个十年(1991-2000年)高出20%。

报告中指出,洪水是这一时期最为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20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降水最多的年份;干旱由于波及范围广并且持续时间长,受灾人数超过其他任何一种自然灾害;此外,这一时期共出现了511个热带气旋相关事件。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表示,这一时期是对气候变化进行有效评估的基本时段。报告显示,1971年-2010年全球显著变暖,特别是最近两个十年(2001-2010年和1991-2000年)的气温升幅前所未有。他指出,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上升正在改变我们的气候,并给环境等带来深远影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火山爆发受害者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火山爆发受害者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奥伊米亚康,这个位于俄罗斯的小村庄,以其极端的寒冷气候而闻名于世。这里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71摄氏度,被誉为地球“寒极”。在这个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村民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如此极端的低温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钢笔墨水冻结、玻璃镜片冻裂、电池电量流失迅速,这些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维持基本生活,村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汽车发动机全天候工作,以防熄火后无法重启。即使在手机网络覆盖的区域,手机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中也无法正常使用。

    在奥伊米亚康,埋葬逝者也是一个挑战。村民们必须用煤点燃篝火,燃烧数小时,以便让泥土解冻。挖掘墓穴的过程需要多次重复点火解冻,耗时可能长达3天。

    尽管生活在冰天雪地中,奥伊米亚康的村民们世代适应了这种极端气候。村里唯一一所学校只有在温度降至零下52摄氏度时才会停课。村民们主要以驯鹿饲养、狩猎和捕鱼为生,日常饮食以驯鹿肉和马肉为主。医生表示,当地人摄入的动物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他们保持健康的关键。

    奥伊米亚康虽然条件艰苦,但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寒极”生活。俄罗斯几家旅行社推出旅游产品,带领游客参观奥伊米亚康,感受呵气成冰的独特魅力。

  • 近期,我国南方多个省市如四川、重庆、贵州、江西、安徽等地遭遇强降雨,汛情严峻。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疾病和健康问题。

    强降雨可能导致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此外,暴雨还容易引发以下疾病和健康问题:

    1. 消化道疾病:暴雨过后,由于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消化道疾病如腹泻、肠胃炎等发病率明显增加。

    2. 皮肤病:潮湿的气候容易引发湿疹、皮炎等皮肤病。

    3. 精神心理问题:连续的暴雨天气容易导致人们情绪低落,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4. 感染性疾病:暴雨过后,蚊虫滋生,容易引发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等。

    5. 心脏病:强降雨天气可能导致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为应对暴雨天气带来的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生冷食品。

    2. 保持室内通风,注意防潮防霉。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4.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5. 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 艾滋病,这个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如今在一些地区仍然高发。河南省上蔡县一艾滋病高发村的报道,为我们揭示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现状。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活面临着诸多困境。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面对社会歧视和贫困。为了延续生命,他们不得不走上“血浆经济”的道路。然而,这种经济模式却让他们陷入了另一个怪圈,甚至分化出了许多令人奇怪的“新兴职业”。

    “新闻经纪人”是其中之一。这些“新闻经纪人”在村口等待记者的到来,主动搭讪,并向记者介绍“典型人物”,从中获取报酬。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艾滋病患者对关注和帮助的渴望。

    除了“新闻经纪人”,还有“采访发言人”。这些艾滋病家庭主动接受记者采访,希望通过媒体报道获得捐款。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但也容易导致他们对捐款的过度依赖。

    为了帮助艾滋病患者,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救助。免费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药品,并进行治疗。然而,一些患者为了私利,竟然打着各种幌子,私自向外界募捐。

    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只有消除歧视,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

  • 2010年8月,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甘肃省卫生厅迅速行动,调运大量物资,并组织名老中医研制中药方,为受灾群众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

    在灾害救援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具有成本低、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在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甘肃省卫生厅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组织名老中医研制了针对泥石流灾害中常见疾病的中医方剂,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为受灾群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

    除了治疗疾病,中医药还在预防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灾区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等情况,甘肃省卫生厅组织中医药专家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预防了传染病的发生。

    在灾害救援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这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神奇魅力,也展现了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甘肃省卫生厅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通过开展“西学中”活动、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师带徒项目等方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医药的发展还离不开良好的医疗环境。甘肃省卫生厅通过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受益于中医药。

  • 在2010年4月15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毅然奔赴灾区,为青海玉树地震受灾群众带去生命的希望。凌晨6:30,急诊科俞锐敏主任和王辉护师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医院的祝福和期望,从白云机场踏上了前往灾区的征程。

    回首那一天,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地震的破坏力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得知地震消息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领导和广大医护人员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心系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李志忠、俞锐敏、高友山、宋元宗、洪丰、项永生、王辉等组成的医疗队,随时准备出发。

    为了统一部署,广东省卫生厅从各医院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第一批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诊科俞锐敏主任和王辉护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被选为第一批的队员。

    4月15日早上6:30,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乘坐专机出发,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广东省卫生厅书记黄小玲亲自到机场送行,为医护人员加油鼓劲。

    在灾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他们不畏艰险,全力以赴,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灾区人民带去了生命的希望。

    此次赴灾区救援,不仅体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现了我国医务工作者的风采。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 援藏医疗队抵达林芝

    8月16日清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3年援藏医疗队顺利抵达西藏林芝地区中心八一镇。经过长途飞行,两次转机,医疗队员们克服了高原反应,抵达目的地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援藏工作中。

    林芝地区人民医院作为医疗队的工作基地,云登院长向队员们介绍了医院的整体情况,并对刚刚建成的南方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进行了测试,为后续的远程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

    医疗队员们走访了医院的各个科室,与当地医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相关专业现状,为后续的医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林芝地区人民医院,医疗队遇到了一名来自广州的骨折病患。经过脊柱骨科杨德鸿副教授的查视,建议患者就地接受手术治疗,无需长途转运回广州。这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广州大型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目前,医疗队员们已经适应了高原生活,进入了工作状态。带队的医务处副处长张永表示,医疗队有信心顺利完成本次为期一个月的援藏任务,为藏区同胞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次援藏医疗队不仅为林芝地区的医疗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希望和健康。

  • 2007年6月15日,宜昌市新王牌宴酒店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38人受伤。火灾发生时,酒店内宾朋满座,由于厨房烟道积油过多,引发火灾。宜昌市消防支队迅速出动,成功疏散被困人员,无一人死亡。

    火灾发生后,宜昌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并对酒店进行了整改。此次火灾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消防安全至关重要,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预防火灾的发生。

    以下是火灾发生后的相关措施:

    • 宜昌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并对酒店进行了整改。
    • 消防部门对酒店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 酒店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 居民加强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发生。

    消防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预防火灾的发生。

  • 东方医院四人小分队正在玉树营救
    小拉毛


      在当今社会,自然灾害时常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正如上海东方医院派遣赴玉树地震灾区医疗队员李侠所说:“我们一点也不感觉累,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为救治灾区伤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4月16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发生第三天,作为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单位,东方医院接到紧急电话,要求马上派出一支医疗急救小分队紧急直飞西宁,协助抢救空运至该院的玉树地震灾区伤员。

      尽管东方医院作为上海世博会的8个定点医院之一,承担着繁重的世博保障任务,但面对灾区伤员的急需,四名急创外科医生毫不犹豫地于当日赶赴西宁投入抢救工作。面对大量伤员,他们连续加班,全力救治。

      在救治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来自玉树结古镇的5岁小姑娘拉毛和她的家人。拉毛的妈妈为了救她被砸成重伤,不幸身亡。经过李侠等医疗队员的精心救治,拉毛和她的家人伤情逐渐好转。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在灾难面前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生命。

      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不仅要依靠政府和救援队伍的力量,更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面对灾难,共度难关!

  •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根据日本媒体报道,3月11日发生的8.8级大地震,造成了10901人死亡,17649人失踪,2776人受伤。我国也是地震多发国家,从唐山到汶川,从玉树到云南盈江,地震灾害频发。如何应对地震灾害,做好震后急救,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知识。

    一、地震自救与互救原则

    1. 自救: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果被埋压,要保持信心,尽量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寻找食物、水源,等待救援。

    2. 互救: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要积极组织自救和互救。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和医生等专业人员,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扒挖被埋压人员时,要谨慎操作,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二、地震常见损伤及处理方法

    1. 创伤:地震后,常见皮肤擦伤、撕裂伤、骨折等。处理方法:用清洁布料包扎伤口,避免感染;骨折部位可用夹板固定,尽快就医。

    2. 脱水:地震发生后,水源可能被破坏,容易发生脱水。处理方法:尽量寻找水源,饮用干净的水;如果没有水源,可用少量尿液稀释后饮用。

    3. 中暑:地震发生后,气温可能升高,容易发生中暑。处理方法:尽快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脱去多余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补充水分。

    三、地震后心理援助

    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在地震后,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寻求心理援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1. 与亲友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参加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调适方法。

    3. 关注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四、地震预防与减灾

    地震无法预测,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1.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2. 建设抗震设防工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在医学领域,药品的管理和分发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药品的有效管理和分配对于灾区居民的康复至关重要。印度洋海啸的灾难性后果不仅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暴露了救灾物资管理中的问题。

    一份由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调查报告指出,印度洋海啸之后,印度尼西亚接收到的救灾药品中,大约一半因过期、标识不清或为当地违禁药物等原因需要销毁。这些药品总重量达到4000吨,价值超过800万欧元。这一数据令人震惊,它揭示了在紧急情况下药品管理和分配的复杂性。

    自然灾害不仅给受灾地区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对医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许多药品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对灾民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药品捐助和分配机制对于提高救灾效率至关重要。

    此外,药品的过期和标识不清问题也揭示了国际药品捐助标准的不足。许多药品在捐助前并未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导致部分药品无法在当地使用。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增加了灾区居民的风险。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国际医疗组织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更严格的药品捐助法律和操作流程,并要求各机构严格遵守国际药物捐献标准。同时,也需要提高捐助者和获捐人之间的沟通,确保捐助的药品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在灾难面前,我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援助,更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通过改善救灾物资管理,特别是药品的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受灾居民的健康,减少灾难带来的二次伤害。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