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天一万步有助稳血糖

每天一万步有助稳血糖
发表人:医疗星辰探秘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运动健身的行列。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能有效稳定血糖水平。那么,每天一万步的运动量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据美国贝丝·伊斯雷尔医学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每天一万步,每周五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项简单有效的运动方案。这项研究证实,每天多走路可以改善体质指数、腰臀比和胰岛素敏感度,对中年人来说,适当增加低强度运动量尤为重要。

然而,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对于病情控制良好的糖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每天一万步的运动量。但要注意,完成一万步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因此要确保运动过程中充分补充水分和能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2. 注意运动时的装备:选择透气性好的衣服鞋袜,避免对皮肤和足部造成过度摩擦。运动前不要打胰岛素,以免出现低血糖。

3.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运动原则为“尽量多动”。可以尝试做家务、园艺、购物等日常活动,以锻炼身体。

总之,每天一万步的运动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有益的。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并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才能达到控制血糖、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尿糖阳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尿糖阳性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我一直以为自己身体很好,直到前天的公务员体检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医生告诉我尿糖偏高,需要进行糖耐量测试。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不免有些焦虑和恐慌。毕竟,糖尿病这种疾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且一旦确诊,需要终身管理和治疗。我开始回想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哪些不良的习惯导致了这个结果?

    我立即上网搜索相关信息,了解到肾虚也可能引起血糖高。作为一个对健康问题非常敏感的人,我不禁联想到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饮食也没有规律,偶尔还会吃一些垃圾食品。难道这些都与我的尿糖偏高有关?

    在焦作市的某家医院,我见到了医生。医生问了我一些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等,然后告诉我可能是因为饮食不注意导致的尿糖偏高。他让我做糖耐量测试,并且在抽血前20分钟大量喝水,以稀释血液浓度。医生还提醒我,喝完糖水后不要上厕所,需要憋着让水在体内转化。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喝了400毫升左右的水,并且在抽血前憋着。结果显示,我的两小时血糖值小于7.8,通过了测试。医生告诉我,虽然我现在没有问题,但还是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再次出现尿糖偏高的情况。

    在整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利性。通过在线预约和咨询,我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能在家中就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果不是医生在网上告诉我多喝水的方法,我可能还会因为紧张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回家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固然大,但我不能因此忽视自己的健康。从现在开始,我要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多运动,避免再次出现尿糖偏高的情况。同时,我也会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健康问题。

  •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并发症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中,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尽管SGLT2抑制剂在降低血糖、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其对心肌血流储备(MFR)的影响尚不明确。

    近期,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发表了一篇关于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MFR影响的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探究恩格列净对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MFR的影响。

    研究纳入了9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恩格列净组(25mg,每日一次)和安慰剂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3周的治疗。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第13周时的MFR变化,次要结局指标包括静息率-压力乘积调整后的MFR变化、静息和应激期间心肌血流的变化以及可逆的心脏缺血。

    研究结果发现,恩格列净治疗并未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MFR,两组患者的MFR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研究还发现,恩格列净治疗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增加血细胞比容。

    该研究结果表明,恩格列净并不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MFR,因此,不能将MFR的短期改善作为解释SGLT2抑制剂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理论依据。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除了SGLT2抑制剂外,还有许多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密切沟通,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燕麦,又称莜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谷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云贵川等地区也有种植。在日常饮食中,我们经常听到“燕麦片”和“莜麦面”的说法,但实际上,它们只是燕麦的不同加工形式,并非两种不同的食物。

    燕麦是谷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合理,赖氨酸含量高于小麦粉和稻米,有利于其他氨基酸的吸收。燕麦含糖量低,且是果糖衍生的多糖,因此,它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燕麦的脂肪含量在谷类中也是最高的,其中,人体必需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40%左右。燕麦还富含维生素B1、B2、维生素E等,其中VB2的含量是大米的4倍。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是大米的20倍。

    燕麦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这种胶体状的物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血糖升高,降低胆固醇,缓解便秘,减少肠癌的发生。因此,燕麦特别适合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三高”人群食用。

    除了膳食纤维,燕麦中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等。矿物质如钙、磷、铁、镁、锌等,有助于维持人体的骨骼健康;抗氧化物质如类黄酮、花青素等,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燕麦是一种理想的食品。燕麦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此外,燕麦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够增加饱腹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

    在食用燕麦时,建议选择无糖、无添加的燕麦产品,如燕麦片、燕麦粥等。同时,可以将燕麦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如牛奶、豆浆、水果等,以增加营养摄入。

    总之,燕麦是一种营养丰富、对健康有益的食品,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适量食用燕麦,以保持身体健康。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控制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然而,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餐后血糖的升高,对血管的损害更为严重。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糖波动,成为糖尿病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血糖波动的原因

    1. 餐后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升高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学上称之为“餐后血糖漂移”。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明显大于稳定、持续的高血糖。

    2.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导致低血糖,进而引起血糖波动。

    二、精细调控血糖的方法

    1. 密切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以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2.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类似物、新一代磺脲类药物等,以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3.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盲目跟风。

    4. 早期联合用药: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早期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5. 注意饮食和运动: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3. 学习糖尿病知识: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 保持社交活动: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 我曾经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生活平淡无奇,直到那天我被诊断出患有乙肝。从此,我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每天都要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虽然它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但我却开始出现肌酐升高和尿酸增高的副作用。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

    我开始四处寻找解决方案,甚至考虑放弃治疗。但是,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在鼓励我坚持下去。于是,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他详细了解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换药的建议。虽然我对这个新药物有些担心,但医生的解释让我放心了很多。现在,我已经开始服用丙酚替诺福韦,并且定期复查,情况正在逐渐好转。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疾病,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同时,线上问诊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其他患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乙肝患者如何应对肌酐升高和尿酸增高? 常见症状 乙肝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推荐科室 肝病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避免饮酒和吸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4.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牙刷等物品。 5.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困扰。目前,胰岛素注射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但长期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betatrophin的激素,有望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betatrophin是一种在人体内存在的激素,能够增加胰岛β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分泌。目前,betatrophin的研究主要在动物模型上进行,尚未在人体临床试验中验证其疗效。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发现,注射betatrophin能够显著增加胰岛β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名为S961的蛋白质,能够阻断胰岛素信号并诱导葡萄糖不耐症,从而促使胰岛β细胞的增殖。这一发现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以降低血糖水平。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强2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总之,betatrophin和S961的研究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调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肥胖作为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

    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大多数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从而降低胰岛素的亲和力,使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这导致糖的利用障碍,进而引发血糖升高,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除了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也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保持适量的体力活动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此外,病毒感染也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发糖尿病。

    为了预防糖尿病,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保持健康体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避免肥胖。

    2. 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

  • 夏天和秋天是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时期。由于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导致皮肤潮湿,胰岛素泵固定导管针头的粘贴胶布容易松懈脱落,针头容易离开皮肤。因此,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应时刻注意观察和检查粘贴胶布的固定情况,最好选择防水胶布,避免针头脱落导致胰岛素未输注的情况。

    其次,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注射过程的无菌操作是预防皮肤感染的关键。糖友在装泵前应洗澡、更换衣物,清洗双手;避免触摸或接触针头和输注导管接头;认真消毒输注部位的皮肤;待消毒剂干燥后再将针头刺入皮肤;一般每48-72小时更换输注部位,更换后原输注部位可外用抗菌药膏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更换储药器和输注导管前也应保持双手的清洁和干燥。

    此外,每天应检查输注部位两次以上,查看是否有红肿、出血及针头套管脱出。如出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更换储液管、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如果出现感染,糖友应更换输注部位,并更加小心仔细地给输注部位消毒,可以在该部位事先涂上抗生素药膏。

    胰岛素泵引起的感染最明显的症状是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或输注部位出现红肿、疼痛。一旦出现症状,或对状况有所怀疑,可以马上更换输注部位,但千万记得严格遵守输注部位的无菌操作,这对于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对于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也非常重要。通过监测血糖水平,患者可以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总之,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在夏秋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检查输注部位,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同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我是一名孕妇,最近在34周时发现羊水偏少,口渴多,非常担心。通过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了孔医生。起初,我很紧张,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但是,孔医生耐心地解释了我的情况,并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他的专业知识和温暖的态度让我感到安心和放心。

    在我们的交流中,孔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近期生活习惯。他告诉我,羊水指数80mm以下偏少,50mm以下过少,但我的羊水指数在正常范围内。同时,他也关心了我的口渴情况,建议我检查血糖和尿糖,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孔医生还询问了我的超声报告,并提醒我如果担心,可以一两周后复查超声。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体验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它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感谢孔医生和这个平台,让我在孕期中更加安心和放心。

    孕期羊水偏少和口渴多的处理指南 常见症状 孕妇在34周时可能会出现羊水偏少和口渴多的症状。羊水指数80mm以下偏少,50mm以下过少。口渴多可能与血糖高、尿糖等因素有关。 推荐科室 妇产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羊水指数和胎儿发育情况。 2. 检查血糖和尿糖,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4. 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多喝水,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糖分。 5. 如果有必要,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来维持羊水水平和胎儿健康。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无醇红酒作为一种低酒精、高营养的饮品逐渐受到欢迎。最新研究发现,常喝无醇红酒对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具有显著效果。

    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研究》杂志刊登的一项西班牙研究显示,心脏病高危男性每天饮用2杯无醇红酒,4周后血压明显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分别下降14%和20%。

    研究人员对67名患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男性进行了研究。他们将参试者分为三组,分别每天饮用红酒、无醇红酒或杜松子酒。结果显示,饮用无醇红酒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最大,而饮用红酒或杜松子酒组的血压变化不明显。

    研究负责人戈马·奇瓦·布兰奇博士指出,红葡萄酒中的酒精会阻碍多酚类物质的降压功效,而无醇红酒则可以增加体内一氧化氮水平,有助于放松血管、降低血压。无醇红酒的酒精含量大多不超过0.5%,口感既有干红的醇正,又有甜酒的爽口,富含8种氨基酸和白藜芦醇等营养素,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

    无醇红酒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发酵、窖藏、陈酿、去杂等特殊工艺脱醇加工而成。适量饮用无醇红酒,不仅可以降低血压、保护心脏,还能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素,是健康生活的理想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无醇红酒具有诸多益处,但过量饮酒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建议每天饮用量不超过2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