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台湾艺人戎祥突发心梗去世,了解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早期信号及急救方法

台湾艺人戎祥突发心梗去世,了解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早期信号及急救方法
发表人:跨界医疗探索者

台湾著名艺人戎祥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令人扼腕叹息。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本文将为您介绍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早期信号以及如何进行急救,帮助大家提高对心肌梗塞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一、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1. 过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塞。

2. 激动:情绪激动、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也会诱发心肌梗塞。

3. 暴饮暴食:大量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血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4. 寒冷刺激:寒冷刺激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塞。

5. 便秘:用力屏气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肌梗塞。

二、心肌梗塞的早期信号

1. 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

2. 心绞痛性质改变,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 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4. 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

5. 心电图异常;

6. 老年冠心病病人出现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

三、心肌梗塞的急救

1. 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

2. 就地平卧,避免搬动;

3.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喷雾吸入;

4. 立即拨打120求助。

四、预防心肌梗塞的措施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 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

3.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4.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冠心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运动,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往往认为运动猝死只会发生在运动员身上,实则不然。运动猝死这个看似离我们很远的杀手,也时刻威胁着普通人的生活。

    研究表明,每年有大量非运动员因运动猝死。例如,去年武汉市一名7岁的小男孩在体育课上突发意外,抢救无效死亡。美国一名45岁的男子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猝死。

    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脏性猝死、脑溢血、中暑等。其中,心脏性猝死是最常见的类型,包括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运动猝死多发生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尤其是15至20岁的年轻人,男性猝死率远高于女性。

    运动猝死的发生,与运动负荷、情绪不稳定、心理紧张等因素有关。一些有疾病隐患或长期不锻炼的人,如果参与运动时没有正确掌握运动量和强度,更容易发生危险。

    为了预防运动猝死,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 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 注意科学锻炼,避免过度负荷。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 了解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互救。
    •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在医生或运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锻炼。

    总之,运动猝死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就能远离这个可怕的杀手。

  • 严重心肌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解析严重心肌缺血的危害,帮助您了解这一疾病的严重性。

    首先,严重心肌缺血会导致有氧代谢减少。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血氧摄入减少,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导致心肌细胞有氧代谢能力下降,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

    其次,严重心肌缺血会诱发心脏病。长期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疤痕形成,使心脏变得僵硬,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心脏病,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

    此外,严重心肌缺血还会损害心脏舒张功能。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不良,心室充盈压升高,引发物质代谢紊乱和心肌活动异常。

    最严重的是,严重心肌缺血可能导致猝死。尤其是心肌梗死,是导致中老年人猝死的关键因素,猝死往往发生突然,抢救难度极大。

    严重心肌缺血主要由冠状动脉痉挛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为了避免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戒烟限酒,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和高盐食物。同时,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硝酸异山梨酯、曲美他嗪等药物进行控制。此外,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缺血。

  • 近年来,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胸部形态,希望通过整形手术来改善自己的身材。然而,一些极端的案例却让人唏嘘不已。近日,世界丰胸冠军璐璐的猝死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整形手术安全的关注。

    璐璐从小因为胸部扁平而感到自卑,通过多次整形手术,最终成为了世界丰胸冠军。然而,过度的整形手术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不仅身体负担加重,还导致她过度依赖药物、酒精等来缓解痛苦,最终因过度劳累和药物过量而猝死。

    那么,整形手术究竟是否安全?如何才能保证整形手术的安全呢?以下是39网整形频道编辑整理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为广大女性提供参考。

    一、整形手术安全吗?

    整形手术本身是安全的,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整形手术之前,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并充分了解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二、如何保证整形手术安全?

    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2. 充分了解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 按照医嘱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嗜好

    5.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三、整形手术术后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拆线

    2.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卫生

    3.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4. 避免阳光暴晒

    5.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整形手术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并严格遵守手术规范。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确保整形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 猝死,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词语,却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如同晴天霹雳,让人猝不及防。那么,究竟什么是猝死?它为何如此可怕?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的、意外的突然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均属猝死。猝死的发生往往悄无声息,来得突然,让人难以预料。其中,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进而引发全身器官缺氧。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由于心脏骤停发生突然,往往没有明显的先兆,因此猝死的发生难以预防。

    虽然猝死的发生难以预测,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猝死的风险:

    •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 2.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 3. 学习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等,以便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此外,以下人群属于猝死的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 1. 中老年男性
    • 2. 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者
    • 3. 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当遇到心脏骤停时,周围的人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急救:

    • 1. 检查患者意识,呼唤患者,如无反应,则判断为心脏骤停。
    • 2. 检查患者呼吸,如无呼吸,则进行心肺复苏。
    • 3. 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总之,猝死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了解猝死的病因、预防和急救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 打呼噜,这个看似无害的睡眠现象,却隐藏着诸多健康隐患。它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 打呼噜的常见原因

    1. **鼻部问题**: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部疾病会导致气流受阻,引发打呼噜。

    2. **咽喉问题**: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咽喉疾病会导致咽喉狭窄,影响呼吸。

    3. **肥胖**: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导致气道狭窄,容易打呼噜。

    4. **睡眠姿势**:仰卧位睡眠容易导致气道塌陷,引发打呼噜。

    5. **遗传因素**:打呼噜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 打呼噜的危害

    1. **影响睡眠质量**:打呼噜会导致睡眠中断,影响睡眠深度和睡眠质量。

    2. **引发呼吸暂停综合症**:重度打呼噜可能引发呼吸暂停综合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 **引发高血压**:打呼噜会导致夜间缺氧,引发高血压。

    4. **引发心脏病**:打呼噜会导致夜间缺氧,引发心脏病。

    5. **引发糖尿病**:打呼噜会导致夜间缺氧,引发糖尿病。

    ### 如何预防和治疗打呼噜

    1. **改善睡眠姿势**:尽量采用侧卧位睡眠。

    2. **减轻体重**:肥胖者应减轻体重,改善气道狭窄。

    3. **戒烟戒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打呼噜症状。

    4. **避免使用镇静剂**:镇静剂会加重睡眠呼吸抑制。

    5. **就医治疗**:重度打呼噜者应就医治疗,如使用呼吸机等。

  • 运动场本应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地方,然而近年来,运动性猝死的悲剧屡屡发生,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那么,究竟什么是运动性猝死?它有哪些常见的诱因?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运动性猝死的神秘面纱。

    运动性猝死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常见的诱因包括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过度劳累等。其中,心脏疾病是导致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为了预防和避免运动性猝死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脏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

    2. 适当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3. 注意补充电解质,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4. 避免在高温、高湿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运动。

    5.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救治。

    总之,运动性猝死并非不可预防,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是一种婴儿期常见的突发死亡原因,尽管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一些危险因素已被识别。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1. **父母吸烟**:研究表明,父母吸烟或家庭环境中存在二手烟,会显著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2. **睡眠姿势**:趴睡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相比之下,仰卧或侧卧睡眠方式更为安全。

    3. **早产和低体重**: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的婴儿更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

    4. **睡眠环境过热**:过热的睡眠环境,如使用过多的毯子或盖被,可能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睡在软床上**:睡在过软的床上,如水床、沙发或柔软的垫子,可能导致婴儿窒息或过热。

    6. **怀孕期间吸烟或滥用药物**:孕妇吸烟或滥用药物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7. **母亲年龄**:年轻母亲和两次怀孕间隔时间较短的孕妇,其婴儿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过劳死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许多人对过劳死的了解并不深入,实际上,过劳死是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导致的,其主要诱因包括主动脉瘤、心肌病和脑出血等。为了避免过劳死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关注自己的体重。30至50岁的人群,如果出现将军肚,可能是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早期信号,应引起重视。

    其次,注意观察自己的头发。如果每次洗头时都会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可能是工作压力和精神紧张导致的,需要及时调整。

    此外,尿频也是身体衰退的一个信号。如果30至40岁的人群排泄次数明显增多,可能是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的表现。

    性能力下降也是过劳死的一个信号。中年人过早出现腰酸腿疼、性欲减退等症状,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性可能出现过早闭经,这些都是身体衰退的信号。

    记忆力下降、心算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也是过劳死的前兆。此外,睡眠时间缩短、醒来后感觉不到疲劳、经常出现头痛、目眩、耳鸣等症状,也应引起重视。

    为了预防过劳死,我们需要在饮食、心理和劳逸结合方面做好以下几点:

    •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
    •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总之,关注身体健康,预防过劳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呈现出严峻的形势。据《中国循环杂志》发布的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高达2.9亿,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报告指出,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患病人数高达2.45亿。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不容乐观,仅为51.6%、45.8%和16.8%。这提示我们,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除了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或肥胖、身体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环境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密切相关。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以下是一些要点:

    1.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

    2. 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并进行早期干预。

    3. 积极治疗: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4. 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医疗保障:积极参与医保,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熬夜对身体的损害是不可忽视的。长期熬夜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衰退,引发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神经衰弱。同时,激素水平紊乱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月经不调、痤疮等。心律失常也可能因熬夜而引发,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建议患者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并注意饮食和休息,以预防这些疾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