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ICD可用于预防心脏病猝死

ICD可用于预防心脏病猝死
发表人:未来医疗领航员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心脏瓣膜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流动受阻。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4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SCD),其中心脏瓣膜病是导致SCD的第四位原因。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换瓣术后持续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显着增加了SCD发生的机会。

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一种植入患者体内的设备,能够监测心脏节律并及时进行电击,以防止心脏性猝死。既往多项临床研究表明,ICD可有效地用于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C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然而,以往的研究往往将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排除在外,因此ICD是否能预防瓣膜性心脏病患者SCD的发生目前还不清楚。一项最新的临床研究旨在证实ICD植入对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同样具有预防SCD的作用。

该研究将瓣膜性心脏病换瓣术后植入ICD的患者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植入ICD的缺血性心肌病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将瓣膜性心脏病未植入IC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植入ICD预防SCD与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相比,具有类似的死亡率和正确放电率。

这项研究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有助于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然而,ICD植入并非适用于所有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治疗。

除了ICD植入,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还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手术治疗包括瓣膜修补或置换等;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ICD植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源性猝死疾病介绍:
心脏性猝死是指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心脏性猝死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常由过度劳累、情绪急剧变化、精神刺激等引发。在心脏性猝死前可有胸痛、呼吸急促、疲乏、心慌等症状,发作时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然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很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心脏复律可挽救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心源性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心脏猝死前可能经历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晕厥、胸闷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心脏疾病有关,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持续或加剧时,应立即就医。常见的检查手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血液生化检查。预防心脏猝死的发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避免吸烟酗酒。

  • 冬天是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猝死。研究表明,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占总猝死病例的57.8%。情绪激动和劳累是导致猝死的最主要因素,分别占26%和25%。在猝死发生前,身体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和晕厥等症状。为了预防猝死,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控制基础疾病,并不要随意停药。

  • 冬季是猝死高发季节,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猝死的发病率比春夏高出20%左右。我国猝死人群数量居全球之首,每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老年人是猝死的高危群体。高血压患者最容易猝死,占比约38%,其次是心脏病、糖尿病等。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主要类型,约占猝死的60%。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因素也会增加猝死风险。30-53岁的中年人是猝死的高发年龄段。预防猝死需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并定期进行体检。

  • 随着欧洲杯的火热进行,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球迷来说,如何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保证健康,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首先,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观看比赛时,应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的氛围中,尤其是在熬夜、吸烟、饮酒的情况下。这些行为都会对心血管造成极大的负担,增加猝死的风险。

    情绪激动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大型赛事中,因情绪激动而突发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中年男性,在激动、兴奋的情绪下,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观看比赛时,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激动。

    夏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虽然夏季血管扩张,但并不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仍需保持警惕,避免情绪激动、疲劳、生气等外部刺激。此外,由于欧洲杯比赛与中国存在时间差,观看比赛的时间可能会集中在凌晨到清晨,此时情绪激动、睡眠不足,更容易引发脑出血、心肌梗塞等疾病。

    对于年轻的白领一族而言,连续熬夜看球同样存在风险。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球迷,在激动、兴奋的情绪下,更容易诱发旧病复发。因此,建议备齐急救药品,避免熬夜看球。如出现胸闷、胸痛、心脏不适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观看,并寻求医疗帮助。

    总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观看欧洲杯比赛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激动;按时服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健康。

  •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脏疾病,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了解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常见病因

    1.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引发心源性猝死。

    2. 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源性猝死。

    3. 心脏肿瘤:如心脏肿瘤破裂、肿瘤阻塞心脏血管等,也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4. 高血压: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源性猝死。

    5. 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心脏血管病变,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

    二、预防和治疗

    1. 预防: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等慢性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

    2. 治疗: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

    三、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 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

  • 猝死现象在生活中并不罕见,然而许多人对于猝死的原因和征兆了解有限。本文将探讨猝死的原因,包括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以及猝死的常见征兆,如胸闷、心慌、心跳过慢和晕厥等。

  • 猝死,又称心跳骤停,是突然发生的、未经预料的心脏停止跳动,导致患者迅速失去生命。引起猝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心脏病变:这是导致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

    2. 大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等大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3.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进而引发心脏骤停。

    4.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酸中毒等,都可能影响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引发猝死。

    5. 药物过敏: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引发心脏骤停。

    6. 农药中毒:农药中的毒性物质可导致心脏毒性,引发猝死。

    对于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窗口为4-6分钟。在此期间,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CPR)和除颤。CPR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30:2。

    预防猝死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高危人群包括有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以及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群。

    以下是一些预防猝死的建议: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病。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健康的一大挑战。一份由我国医师协会HMO、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联合慈铭集团、慈铭奥亚健康管理医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之中国私人医生健康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财富人群已成为慢性病的后备军。

    报告指出,环境污染、多重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其中,超过40%的40-59岁男性在深度体检中检出阳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比例高达83%。此外,心源性猝死、脑卒中和癌症风险筛查成为深度体检需求的首选,而身价越高的人群越注重癌症预防。

    慢性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报告显示,超过6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受损,68%的人冠脉CTA检查异常。40-59岁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高发人群,强迫症状居心理问题首位。此外,受检者中超过半数处于患病人群,约1/3的人十年内心脑血管病患病风险是最低人群的3倍多。

    面对慢性病的严峻形势,健康管理成为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报告指出,通过健康管理,可以让59%以上的人从亚健康回归到健康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慢性病的方法: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力。
    •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 关注心理健康,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

    一、冠心病的主要症状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其中心绞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

    二、冠心病的诊断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方法。其中,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三、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

    2.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旋磨术等。

    3.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搭桥手术等。

    四、冠心病的预防

    冠心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饮食:控制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等食物,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5. 控制血压和血糖: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及时控制血压和血糖。

    五、总结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 心脏猝死可能由遗传易感性、心源性猝死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和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遗传易感性指的是个体携带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因突变或缺陷。心源性猝死综合征是一种由心脏离子通道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管壁内脂质沉积导致的血管狭窄。心肌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钠、钾、钙等离子浓度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针对这些原因,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