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哪些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哪些
发表人:健康管理专家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脏疾病,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了解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常见病因

1.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引发心源性猝死。

2. 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源性猝死。

3. 心脏肿瘤:如心脏肿瘤破裂、肿瘤阻塞心脏血管等,也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4. 高血压: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源性猝死。

5. 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心脏血管病变,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

二、预防和治疗

1. 预防: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等慢性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

2. 治疗: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

三、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 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原性猝死疾病介绍:
心脏性猝死是指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心脏性猝死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常由过度劳累、情绪急剧变化、精神刺激等引发。在心脏性猝死前可有胸痛、呼吸急促、疲乏、心慌等症状,发作时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然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很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心脏复律可挽救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心原性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运动,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关于运动时间的选择,很多人却存在疑问:是饭前运动好还是饭后运动好?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治疗师孙武东为我们解答了这一疑问。

    事实上,空腹运动比饭后立即运动更加危险。因为空腹时,体内血糖浓度偏低,运动会导致能量消耗加剧,血糖浓度进一步下降。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空腹运动更容易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昏迷。此外,空腹运动还会导致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刺激心肌,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那么,饭后运动是否安全呢?答案也是否定的。饭后半小时内,血液主要集中在肠胃,此时运动会导致骨骼肌“抢走”血液,造成消化道缺血,影响消化功能。建议饭后半小时后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休闲骑车等;饭后1小时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饭后1.5~2小时,可进行常规的大强度体育锻炼。

    对于习惯在晚餐后运动的人来说,建议晚餐最好吃六七成饱,饭后1小时即可开始运动。运动结束后,喝杯牛奶既能补充体力,又能助眠。

    总之,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   北京时间今天晚上,西班牙方面传来悲痛的消息,年仅22岁的塞维利亚左翼球员普埃塔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这位极具天赋的西班牙本土球员在周六与赫塔菲的西甲首轮比赛中突然昏厥,经过紧急抢救,最终未能挽救他的生命。

      《阿斯报》报道,普埃塔因心脏停止跳动导致多个器官功能紊乱和衰竭,经过全力抢救,最终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普埃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曾经五次心脏停止跳动,尽管医疗人员尽力抢救,但他的脑部受损严重,加上多个器官衰竭,最终不幸离世。

      普埃塔在周六与赫塔菲的比赛中,在第30分钟突然倒地,经过队医的急救后恢复知觉,但回到更衣室后又再次昏厥,最终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普埃塔的病情一直不稳定,医生曾表示情况乐观,但最终却未能挽救他的生命。

      塞维利亚俱乐部为普埃塔安排了祭奠和葬礼,将在塞维利亚的主场皮斯胡安球场的小礼堂为普埃塔设立灵堂,供他的亲人、朋友以及其他热心人士进行哀悼。

      普埃塔的去世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对其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这也提醒人们,心脏病突发不容忽视,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脏病突发的方法: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要尽量避免。

      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5. 压力管理: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病。

  •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呼吸道感染和室性心律失常等。了解心源性猝死的前兆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心肌梗死发生前,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烦躁不安、全身乏力和精神萎靡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当心力衰竭加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后上腹部撑涨感、胸闷气喘加重等症状。此外,心律失常也会导致心源性猝死,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等症状。

    对于腹泻患者,尤其需要及时复查电解质,以发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针对心源性猝死,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在出现胸痛、胸闷、烦躁不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进食后上腹部撑涨感、胸闷气喘加重、心悸发作频繁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除了及时就医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在医院就诊时,患者应选择具有心血管疾病专业资质的科室。心内科是治疗心源性猝死和相关疾病的主要科室,患者可前往心内科就诊。

  • 近年来,心源性猝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除了情绪波动,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猝死事件。

    心源性猝死是指在心脏疾病基础上,因心脏骤停而导致的意外死亡。其特点包括死亡突然、出乎意料以及非暴力死亡。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以下六类药物可能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1. 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洋地黄、奎尼丁、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严重后果。

    2. 平喘药

    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过量或滥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

    3. 抗疟疾药物

    氯喹等药物可能导致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

    4. 氯丙嗪类药物

    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可能导致低血压、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5. 补充电解质类药物

    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

    6. 其他药物

    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预防心源性猝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4.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 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在济南猝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猝死一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坊间都认为,陶伟的猝死可能与他长期熬夜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导致猝死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避免?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医生。

    厦门市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肖国胜告诉记者,猝死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类。心源性猝死占八成,发生率挺高,心脏科每天都能接诊到猝死的患者,一个星期十个八个很常见。心源性猝死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病毒性感冒诱发的心肌炎,二是心源性昏厥,三是电解质紊乱造成的心律失常,最后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非心源性猝死则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病因众多,常见的有脑梗塞、脑出血、肺栓塞、急性胰腺炎、药物中毒或过敏等。此外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过高或过低也可能引起猝死。

    肖国胜介绍,虽然不知道陶伟自身有没有隐性心脏疾病,但坊间的传言是有可能的。压力大,熬夜多可以是他猝死的原因之一。新闻里说,他从北京到青岛,可能还有饮酒。旅游看似放松,其实身体比平时更辛苦。长期处于紧绷的疲劳状态,熬夜加班等都会引起生理紊乱,诱发心率失常,从而导致猝死。肖国胜提醒,熬夜时切忌吸烟、饮酒。烟酒会让血管浓度变黏稠,加重心脏负担。熬夜会让大脑需氧量会增大,要适时做做深呼吸。患有心肌炎的患者切忌熬夜。

  • 心源性猝死,一种突发性心脏疾病,其黄金抢救时间为3到5分钟。据统计,医院外发生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而医院内发生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0%。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律过速、室颤或心脏骤停。预防猝死的关键是积极锻炼、合理饮食,并关注高危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心脏射血分数过低者、心律猝死家族史者以及有遗传相关疾病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国内因患者教育、产品价格、医生认识等问题,尚未得到大范围推广。

  • 长时间工作,尤其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可能会增加心脏性猝死、脑出血等疾病的风险。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死亡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已足够,超过10-12小时的工作时间会导致睡眠不足,长期疲劳,从而降低免疫力,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严重时可能诱发室颤,引发猝死。建议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如空姐、飞行员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促进新陈代谢。

  •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中猝死事件频发,引发了广泛关注。如何在运动中遇到突发心脏骤停的跑者时进行急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马拉松等高强度运动中,由于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意识、心跳和呼吸,若不能及时进行抢救,则会导致死亡。

    那么,面对运动中突发心脏骤停的跑者,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急救呢?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1. 立即呼叫救护车:一旦发现跑者出现心脏骤停的症状,应立即呼叫救护车,并告知患者的情况。

    2. 进行心肺复苏(CPR):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将患者置于平坦的地面,解开上衣,暴露胸部。

       - 将一只手放在患者胸部正中,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上,手掌根部接触患者胸部。

       - 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患者胸部,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

       -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约1秒,确保患者胸部有明显起伏。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若现场有AED设备,应立即使用。按照AED的指示操作,进行除颤治疗。

    4. 保持冷静: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5. 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在急救过程中,可以请求周围的人提供帮助,例如寻找AED设备、拨打急救电话等。

    除了急救措施外,预防马拉松猝死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赛前体检:参赛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2. 逐步增加运动量: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前,应逐步增加运动量,让身体逐渐适应高强度的运动。

    3. 注意饮食:在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应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4. 保持良好心态:在比赛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面对运动中突发心脏骤停的跑者,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急救,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马拉松猝死的发生率。

  • 冠心病,作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首先,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常见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技术将支架植入狭窄的血管,恢复血管通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对于病情较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搭桥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将患者自身或人造血管连接到狭窄的血管处,恢复血流。

    中医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因素有关。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拔罐等方法,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外,冠心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冠心病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

  • 猝死是一种突发性、致命性的心脏疾病,其特点是发病迅速、预后不良。当心脏停止跳动时,脑部供氧立即中断,导致大脑细胞迅速死亡。因此,猝死后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猝死后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约为4~6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的可能性较高。然而,如果超过6分钟,发生脑死亡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猝死的死亡率也会相应提高。

    当遇到猝死患者时,首先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尽快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方法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具体操作为: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值得注意的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避免发生呕吐物堵塞气道等情况。此外,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应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猝死风险。

    此外,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进行除颤治疗。同时,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也是降低猝死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总之,猝死后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约为4~6分钟。面对猝死患者,我们应立即采取行动,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