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颌骨坏死与骨髓炎患者问诊记录

疾病详情
老人下颌放射性颌骨坏死,伴颌骨骨髓炎,问手术和用药情况。患者女性65岁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颌骨坏死骨髓炎治疗需及时,否则时间越长,效果越差。建议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头孢塞肟等,但需注意过敏反应。同时,建议尽快进行手术,以免病情加重。生活上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您好,我家老人下颌放射性颌骨坏死,加上颌骨骨髓炎,请问做手术了吗?
医生
您好,已经预约了手术,现在正在排队中。
患者
现在有肿胀,能吃点什么消炎药吗?
医生
如果对头孢类药物不过敏,可以使用头孢类消炎药。
患者
头孢吃了几天,感觉效果一般,还有更好的药吗?
医生
没有比头孢更好的药了。问题在于骨头感染,消炎药效果不好。
患者
这个阿莫西林胶囊怎么样?
医生
阿莫西林胶囊效果没有头孢好。
患者
头孢也有很多类,推荐用哪个头孢?麻烦医生帮我开个药单吧。
医生
比如头孢克肟、头孢塞肟等。
患者
帮我开个药单,我在京东上买药吧,谢谢。
医生
抗生素不一定能开出来,试一试看吧。
患者
这个骨髓炎引起骨坏死,如果手术等得久,人会怎么样呢?
医生
处方详情
医生
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
患者
点击卡片后您可直接预约药品,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
医生
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相关文章

文章 乳腺癌扩散后拔牙引起的脸肿疼,怎么办?

我从未想过,一个简单的拔牙手术,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麻烦。两三年前,我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我的病情一度得到了控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身体开始出现新的问题。 那时候,我开始感到牙疼,医生建议我拔牙。由于当时的我对唑来膦酸的副作用一无所知,于是就顺从地接受了拔牙手术。可谁知,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却成为了我后来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隔一段时间,我的脸就会肿起来,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起初,我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炎症,打几天消炎针就好了。可这次不同,疼痛比以前更严重,肿胀也更明显。我开始担心,这是否是癌症转移的迹象?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于是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症状,告诉我这可能不是癌症转移,而是与我正在使用的唑来膦酸有关。唑来膦酸是一种常用的抗骨吸收药物,用于防止癌症骨转移引起的骨骼问题。然而,它也可能导致下颌骨坏死,引起口腔问题,包括拔牙后伤口不易愈合和反复感染。 医生建议我停止使用唑来膦酸,并去口腔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虽然我对此有些担忧,毕竟唑来膦酸对我的癌症治疗至关重要,但医生的解释让我明白,暂时停用并不会对我的病情产生太大影响。相反,如果不及时处理口腔问题,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了一家口腔专业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确认了我的下颌骨确实存在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虽然这意味着我需要再次经历一段时间的痛苦和不适,但我知道这是为了我的健康着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医生们的专业和耐心。他们不仅解答了我的疑问,还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患者,我们需要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治疗方案,避免因为无知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现在,我的脸肿和疼痛已经得到了缓解,口腔问题也在逐渐改善。我想对所有正在经历类似困扰的朋友说,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信号,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的医生们,他们的工作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

病友互助家园

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口腔科科普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治疗,考虑死骨扩大切除,全身及局部治疗。手术治疗:部分或全部切除颌骨,从而彻底清除病变的组织,对于切除范围较大的手术,需联合缺损修复重建,常用的缺损修复重建策略包括自体游离骨移植、皮瓣或骨皮瓣修复等。目前一般采用配合高压氧治疗,可增加放射区内动、静脉氧分压,兼有杀菌、抑菌作用,并使血管增生,促进死骨分离,增强组织修复能力。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是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是目前较常见的疾病。目前认为放射性骨髓是放射+外伤+感染三种因素的总和。主要以预防为主。 疾病描述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是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是目前常见的疾病。 症状体征 一般病程较长,病变发展缓慢。在放射治疗后半年至数年内,多数患者唾液分泌减少,牙容易发生猛性龋,继发牙源性感染,或因拔牙及其他损伤造成伤口长期不愈,瘘道形成但脓性分泌物少,持续性疼痛、口臭。有时软组织可溃烂坏死,死骨暴露而不松动,长期处于慢性炎症过程。若继发颌周蜂窝织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颌骨可以形成大块死骨,较长时间才分离,相应区域的软组织变硬,瘢痕形成。患者全身衰弱、消瘦、贫血,呈慢性消耗性病态。 疾病病因 放射性骨髓炎是放射、损伤、感染三种因素的总和。放射线治疗癌肿时,颌骨同时受到照射,颌骨内的血管逐渐发生无菌性的血管内膜炎。当照射剂量超过50Gy时,血管内膜肿胀、增厚,管腔窄,在照射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血管栓塞,骨质得不到营养而发生坏死,骨膜亦无新骨再生。此时一旦发生牙源性感染或受到拔牙等损伤,局部伤口长期不愈,细菌侵入而发生放射性骨髓炎。目前认为大剂量照射造成颌骨自发性坏死,被照射的骨组织出现“三低”特征,即低细胞、低血管、低氧现象。组织切片可见骨细胞皱缩,骨陷窝空虚,成骨细胞消失,骨膜和骨髓腔纤维变性,血管栓塞。由于缺乏血液营养,在低氧、低能量情况下,骨组织无修复代偿能力,伤口长期不愈合,死骨不易分离,呈无菌性坏死状态。 诊断检查 主要根据有放射治疗史、临床表现和X线片,但应与癌肿复发相鉴别。 治疗方案 应以预防为主。放射治疗要掌握适证、剂量和防护。放疗前应适当治疗病灶牙,拔除残根、残冠,去除金属充填物,结牙,消除感染源;保持口腔卫生;放疗后3年内避免拔牙和其他损伤。当发生骨髓炎后,一般倾向于保守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局部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口腔卫生,等待死骨分离后手术摘除。但等待时间太长,患者非常痛苦,因此也有人主张积极治疗,将坏死的软硬组织一并切除采用皮瓣或集皮瓣整复。但如果切除不彻底,反而因手术造成损伤,可能加重病情。目前主张配合高压氧治疗,可增加放射区内动、静脉氧分压,兼有杀菌、抑菌作用,并使血管增生,促进死骨分离,增强组织修复能力。采用高压氧配合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疾病预防 1、为预防放射性颌骨坏死及骨髓炎的发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放疗前要消除口腔内外的一切感染灶。进行全口洁治;拔除无法治愈的病牙;治疗仍能保留的龋齿、牙周炎等病牙;拆除口腔内原有的金属假牙;活动假牙须在放疗终止后一段时期再行配戴,以防造成粘膜损伤。 3、放射治疗中,对非照射区应用屏障物予以隔离;口腔内发生溃疡时,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在放射治疗中应加强对非放射野组织的防护,减少放射性对组织尤其是牙、颔的损伤。 4、放射治疗后,一旦发生牙源性炎症,必须进行手术或拔牙时,应尽量减少手术损伤;手术前、后均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在放射治疗后,注意口腔清洁,定期检查,及时充填龋齿,尽量避免在放射治疗后3年内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颔骨骨髓炎。如必须拔除患牙的,则应尽力减少手术损伤,使用适量的抗菌素,控制继发感染。 安全提示 1、为预防放射性颌骨坏死及骨髓炎的发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根据肿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放射种类、剂量及放射。 2、放射治疗前,要消除口腔内外的一切感染灶。进行全口洁治,拔除无法治愈的病牙,治疗仍能保留的龋齿、牙周炎等病牙,拆除口腔内原有的金属假牙,活动假牙须在放疗终止后一段时期再行配戴,以防造成粘膜损伤。 3、放射治疗中,对非照射区应用屏障物予以隔离。口腔内发生溃疡时,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 4、放射治疗后,一旦发生牙源性炎症,必须进行手术或拔牙时,应尽量减少手术损伤;手术前、后均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radiation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是因头颈颌面部恶性肿瘤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患者初期局部呈持续性疼痛,皮肤黏膜破溃,颌骨暴露呈黑褐色,局部有脓液流出,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瘢痕以及局部组织缺损等。本病可通过全身用药、局部引流、死骨摘除等方式进行治疗。 就诊科室 口腔科 临床症状 疼痛、皮肤破溃、颌骨暴露、流脓等 治疗原则 治疗需要考虑全身及局部两个方面。全身治疗以抗感染药物、营养支持等处理为主,保证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局部治疗则以去除脓液、坏死组织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流行病学 是目前较常见的疾病,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需要进行鼻咽部和口腔颌面部癌肿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本病,尤其是去非正规医疗机构诊治的患者。口腔卫生差、存在口腔损伤的人群在接受放射性治疗后更容易发生本病。 严重性 1、本病会影响患者面部外观以及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导致感染的扩散、病灶的进展,导致局部组织损害以及功能障碍,出现全身的感染情况,甚至导致死亡。 颌骨骨髓炎患者一般偏向于保守治疗以及辅助疗法: 一、发病期间使用抗生素防止全身感染,同时注意口腔的清洁,杜绝口腔内的一切感染可能。等到坏死的颌骨被新生的颌骨分离出来以后,进行手术切除。因此,患病时间较长,病痛较为严重。 二、也可以采取将坏死的颌骨附近组织一起切除,但是此方法治疗风险较大。 三、现行治疗方法还有高压氧联合手术治疗,可以促进坏死颌骨的分离,并增强新生骨的修复功能。此外,还有杀菌,防止感染的作用。 另外,由于颌骨骨髓炎治疗周期较长,因此该疾病主要以预防发病为主。在对颜面部的恶性肿瘤进行放疗时,应注意对无需放疗的部位给予隔离。 从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下颌骨的骨髓炎,并且这种骨髓炎是一种,不是由于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导致的,是由于放射所导致的,放射通常所说的就是日常的放射治疗以及放射检查,当前随着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应用放射治疗比较普及以及广泛,放射线辐射之后有可能会导致颌骨的坏死或者颌骨的骨髓炎,这种情况也逐渐增多,并且成为一种常见的放疗的并发症。 对于这种疾病现在还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这种疾病并且还会呈现进行性发展,治疗方面应该是全身以及局部两方面进行治疗,在全身治疗要选择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并且应用消炎镇痛药物对症处理,缓解剧烈的疼痛,同时增强营养,必要时输血,高压氧治疗,对于局部的治疗一定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对于伤口进行冲洗外敷,防止感染扩散,对于已经露出的死骨可以使用骨钳分次去除,减轻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是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的纤维化、张口受限、颌骨坏死、死骨暴露、瘘管形成,伴有剧烈疼痛和恶臭,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在很多方面尚存争议。现就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定义、影响发病的因素、病理生理、临床治疗等方面内容做一综述。 1.定义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形成可能与组织胺的释放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射线、创伤与感染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现今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是Marx在1983年提出的理论:颌骨在放射治疗后,处于“低氧、低血管结构、低细胞”的“三低”状态,容易发生无菌性坏死。对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定义,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eumer等将其定义为“受到过射线照射的颌骨骨面暴露于皮肤或黏膜下超过2个月,且无肿瘤存在”。Marx则定义为“大于1 cm的受到过射线照射的颌骨骨面,暴露超过6个月,且无任何证据表明其存在愈合的可能”。最广泛使用的定义则是由Harris提出的“射线照射的颌骨失去活性,暴露于原本覆盖于其上的皮肤或黏膜下方,持续超过3个月且没有愈合,局部无肿瘤形成”。 尽管这一说法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其仍旧无法明确地定义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第一,是因为它没有说明颌骨在射线下照射的时间;第二,是因为它对于颌骨“失去活性”的定义不够清晰,对于失活骨与有活力骨的界限划分并不清楚,而要清楚地将它们区分开,还需要更多影像学和组织学方面的证据支持。 2.影响因素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一般多发生在下颌骨,其次为上颌骨和头颈部其他骨。依据不同数据,下颌骨的发生率为5%~22%,最好发生的部位为下颌骨体部(前磨牙、磨牙及磨牙后区),平均在放射治疗完成后22~47个月内发病。影响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各文献数值有较大差异,有的文献甚至报导下颌骨的放射性骨髓炎发生率高达40%。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在照射剂量小于60Gy时很少发生,但采用近距离照射时发生率会增加。近年来,较多的数据证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发生率逐年降低,如今已低于5%,这可能与调强适行放射治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的推广及放疗前预防水平的提高有关。 影响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发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放射剂量、下颌骨切除术的术式、创伤、拔牙、感染、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等。部分口腔癌患者通常还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并且有长期吸烟、酗酒史,外加营养不良和其他的高风险因素,导致这些患者发生放射性骨骨髓炎的概率要高于其他放疗患者。 放疗后的牙体疾病与牙槽外科手术特别是拔牙,已被确认是导致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拔牙后导致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概率约为5%左右;并且无牙患者的发生率是牙列正常患者的3倍,这主要是因为拔牙会造成创伤,并且无牙患者通常牙列缺失原因是牙周病,而牙周病会造成感染。 另外,对于牙根超过下颌舌骨肌线的下颌后牙,采用传统方式拔牙后引起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概率相对较高,而采用微创拔牙的方法可以降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发生率。 3.病理生理 早期临床研究认为,导致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较高的照射剂量、局部损伤以及感染。此外,研究还显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发生后,组织中存在微生物,局部小动脉壁增厚,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减少,有炎性细胞浸润等现象。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诞生了早年的血管栓塞学说,即“血管壁增厚导致了局部血供锐减,引起局部营养障碍,最终形成骨坏死”。 这一学说在Meyer提出了“放射、创伤、感染”理论后被更多的人所接受。Meyer认为,损伤提供了口腔微生物侵入放疗后颌骨的途径。他的这一理论成为当时抗微生物治疗放射性颌骨坏死的理论基础,并持续了十数年之久。Marx在对Meyer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低氧、低血管结构、低细胞”的“三低”学说,从而在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理研究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发现,在其研究病例中,有35%的患者在形成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前并未受过损伤,且局部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骨髓炎完全不同。 一般的骨髓炎基本是葡萄球菌感染,而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例中,骨面存在大量的不同细菌污染物。他还发现,受到射线影响的组织相较于未经受照射的组织有更多的缺氧现象。因此,Marx认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并不是一种原发性的感染,而是因为射线导致细胞损伤,造成组织的新陈代谢平衡水平大幅下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引起了骨坏死。细菌则在发病的途径当中,仅仅是一种污染物,并非直接原因;而创伤也不能作为坏死的始动因素。 总的来说,Marx认为发病过程是:(1)组织受到射线照射;(2)组织进入“三低”状态;(3)持续的缺氧造成组织坏死崩解,形成难以自愈的创口。然而,近年来这一理论受到了Delanian等提出的新理论的挑战。该理论把放射性颌骨骨髓炎认为是一种放疗诱导的纤维萎缩或纤维化疾病,放射区的肌成纤维细胞自由化并被激活,从而使组织发生萎缩并形成纤维化。 4.临床治疗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治疗方法大体上分为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2类。 4.1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高压氧舱疗法(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 4.1.1药物治疗 由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通常伴有感染,因而有人主张采用青霉素或四环素类药物进行抗菌治疗,并在治疗前进行药敏实验。然而单纯的抗生素治疗收效甚微,并且耽误病情,因此目前药物治疗通常作为其他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Delanian等根据放疗诱导纤维萎缩的理论,认为在拔牙前使用己酮可可碱与维生素E可以协同作用,抵抗组织的纤维化。考虑到抗生素的特异性,Pautke等则尝试用四环素对感染颌骨进行标记,通过四环素标记区分死骨与正常骨质,从而确定手术切除范围。 4.1.2高压氧舱疗法(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 目前,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非手术治疗以HBO为主。根据Marx的理论其对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发病机制的阐述,组织缺氧在发病过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Muhonen等的实验证明,HBO可以加速放射治疗后家兔的颌骨骨质与血管再生,并且在一段时间过后能够愈合。而Shaw等则报道HBO能够调节患处的血小板与炎症相关蛋白的释放,从而起到促进血管愈合和抗炎的作用。 Marx通过临床实验比较了HBO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发现只有15%的患者在接受了单纯的HBO后能够痊愈,而14%的患者在接受了口内入路的牙槽骨死骨切除术并辅以HBO能够痊愈,另外70%患者必须行下颌骨的大部分切除术后,辅以HBO治疗才能痊愈。Marx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HBO的具体步骤,被后人称为“Marx治疗方案”。 尽管现在的HBO治疗基本依据“Marx治疗方案”,但仍有部分研究表明这一治疗方案或许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由于单纯HBO2疗法一共只有15%左右的治愈率,而辅以外科手术的HBO疗法的高成功率中,很难证明HBO治疗为此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另外,HBO治疗后,软组织创口可能出现裂开的情况,甚至感染。而且由于HBO治疗耗时过长,也会延误外科治疗,导致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Nolen等研究证明,HBO治疗后进行外科治疗和直接进行外科治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HBO治疗组的术后感染概率远高于对照组。因此,对于是否要采用HBO治疗,或许应该根据更多方面的考虑来判断。Batinjan等则采用臭氧对1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高风险的患者进行预防与治疗,发现臭氧能够促进骨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其愈合。这或许能成为针对放射治疗后颌骨低氧情况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4.2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在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与较好的疗效,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外科手术治疗通常是颌骨的部分或全部切除,从而彻底去除死骨,并去除已病变的软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若切除范围较大的手术,需配合缺损修复重建,包括自体游离骨移植、皮瓣或骨皮瓣修复等。临床数据表明,将无血管化的骨移植于病损区,移植骨存活率较低,特别是对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变区域,通常无法存活,且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高达80%。 相对于无血管化的骨移植,采用血管化能力良好的组织瓣移植,修复效果更为可靠,功能及外形恢复更好。血管化良好并且没有受到放射线污染的组织瓣,将在修复后为切除部位提供良好的血供,加快愈合,并能提高剩余骨组织的存活率,从而使剩余正常骨组织不会因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导致其坏死。因此,缺损的修复重建要求移植瓣能提供良好的血供,保证移植区域的血管化。已有临床证据表明,使用带蒂皮瓣修复效果不佳,通常无法为缺损区域提供足够的血供。 游离骨结合小血管吻合重建或许是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术后缺损修复重建最有效的方法,术者可以从患者身上多处选择皮瓣,如髂嵴、肩胛骨、前臂桡骨、腓骨等。使用血管化的游离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该修复手段能够提供足够大的依靠自身所带血管供血的骨,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将与骨相连的肌肉与皮肤一并移植至缺损处行修复重建,亦称为骨肌皮瓣。 目前,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是游离腓骨瓣。Moubayed等对1353例下颌骨缺损患者的修复重建进行了统计,其中982例使用腓骨瓣,201例使用前臂瓣,113例使用髂骨瓣,50例使用肩胛骨瓣,7例使用肋骨前锯肌瓣。对于外科手术切除下颌骨术后的缺损,游离腓骨瓣可以提供较好的整复效果与功能恢复。游离腓骨瓣是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尤其是在病损侵犯了下颌弓前部的时候。 游离腓骨瓣的优点包括:可以提供足够长度的骨,可以在行切除术的同时切取腓骨等。临床上可以截取的游离腓骨瓣长度长达25 cm,几乎可以满足一切下颌骨缺损的长度要求。此外,游离腓骨瓣非常适合两组人员同时进行死骨切除与皮瓣取材的手术。尽管腓骨的直径或许无法满足临床上的后期种植修复,但双层腓骨瓣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游离腓骨瓣仍然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要求。部分下肢曾受过损伤或下肢即将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或是下肢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截取游离腓骨瓣。同时,较大面积的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即使用双皮岛的腓骨皮瓣也难以修复。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肩胛骨或髂骨游离瓣或许是合适的选择。 5.小结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缺乏标准治疗方案。对于死骨局限且软组织条件较好的病例可采用较为保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对于死骨范围较大、周围组织炎症明显的病例,应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扩大切除术可提高放射性领骨骨髓炎的治愈率,同期血管化组织瓣移植能有效修复颌面部缺损畸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王波

住院医师

湘乡市人民医院

12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下颌骨坏死如何治愈?

下颌骨坏死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一般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出现下颌骨坏死的症状,首先需要去除病因,如果是因为过度饮酒引起,需要及时戒酒。其次还需要及时拔除患牙,使用含抗菌药物的含漱剂缓解。此外,要注意保持制动休息,避免大范围或用力的使用下颌骨。2.物理治疗:主要是利用高频电磁场治疗消除关节积液和骨髓水肿,对于伴有疼痛的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止痛作用。体外震波治疗可以将已经硬化的骨质击碎,造成细微骨折,制造骨折修复环境,利于血管新生修复坏死灶。3.手术治疗:如果坏死的程度比较重,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主要是用于清除掉局部坏死的骨,然后植入新的骨或人工骨,之后采用内固定措施,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的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决定。

医联媒体

4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秦帅华

主治医师

口腔综合科

三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口腔黏膜症(13例) 急性冠周炎(11例)
专业擅长:颌骨囊肿、口腔颌面部囊肿、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颌骨骨髓炎、颌骨骨折、龋齿、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牙龈息肉、智齿、舌癌、磨牙症、种植牙、牙龈瘤、根尖周炎、舌下腺囊肿、黏液腺囊肿、反颌、牙列不齐、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黏膜白斑、牙痛、腮腺肿瘤、口腔癌、造釉细胞瘤、腺样囊性癌、舌系带短、牙髓病、牙周炎、口腔黏膜病   复杂牙齿拔除,种植牙齿,牙痛、冠周炎、嘴唇及黏膜起泡肉芽、黏膜纤维化、舌下腺囊肿、牙龈起包、口腔肿痛、牙周炎、牙龈炎、牙齿松动、扁平苔藓、口腔溃疡、白斑、口腔肉芽、牙床肿痛等,口腔颌骨囊肿微创手术治疗,口腔尖锐湿疣,牙齿松动,缺牙、活动假牙的设计,面部肿痛,舌头长疙瘩,说话不清,张不大嘴,口腔流脓,牙根发炎,牙龈起泡,上颚起包,牙槽骨吸收,脸不对称,咬肌肥大,颊部血泡,牙齿外伤,口角炎,口臭,夜磨牙,牙列不齐,地包天,矫正牙齿,口腔癌症,牙体病,牙髓病,上颚癌、颊癌、口底癌、舌癌、上颌窦癌的综合序列治疗,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腮腺肿物、颌下腺肿物、舌下腺肿物、牙龈肿物的诊断与治疗,颌下腺导管结石微创治疗,全口种植覆盖义齿的设计与诊疗,单颗牙与多颗牙的种植修复,牙列不齐,埋伏牙的牵引与矫正,各种口腔黏膜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外科,同时对牙体病、根尖周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牙体牙周问题具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和娴熟的治疗经验。
好评率:99% 接诊量:1213
左良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三甲
湖南省肿瘤医院
专业擅长: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肿瘤整形、甲状腺肿瘤工作。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腓骨组织瓣的制备,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在数字化虚拟手术系统辅助下上下颌骨肿瘤术后重建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擅长口腔癌、颌骨肿瘤、甲状腺等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及修复重建,对口腔癌、颌骨缺损的修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好评率:100% 接诊量:160
梁贇

主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专业擅长:从业19年擅长小儿口腔颌面外科各种常见病种的临床诊治,尤其擅长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多生牙,智齿,种植牙,颌面部囊肿、肿瘤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53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