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新生儿黄疸与用药指导

疾病详情
我有一个25天大的新生儿,想咨询关于黄疸和用药的情况,药已经吃完了。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问题,需定期监测黄疸值。使用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后,建议在测量黄疸值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观察孩子的其他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确保宝宝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您好!我有一个25天大的新生儿,想咨询一下关于黄疸的问题和用药情况。
医生
您好!黄疸在新生儿中是常见的,通常可以通过监测黄疸值来评估病情。请问您目前已经测量过黄疸值吗?
患者
今天还没有测量黄疸值,但我孩子之前使用了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药已经吃完了。
医生
了解了。为了确保用药安全,请您在测量黄疸值后再与医生沟通,看看是否需要继续用药。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其他症状。
患者
谢谢医生的建议!我会尽快测量黄疸值的。还有什么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医生
当然,建议您定期监测黄疸值,并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如果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祝您的宝宝健康!
相关问诊

患者咨询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的用法及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区别。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3

医生建议:患者咨询的药品为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建议患者仔细阅读说明书,按医嘱使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对改善肠道健康也有帮助。

查看详情

肠道菌群失调,想了解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的适用性和儿童孕妇的剂量。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儿童和孕妇使用需遵医嘱。注意观察是否有不适反应,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有助于病情恢复。

查看详情

我最近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的症状,可能是蜡样芽孢杆菌感染,想了解如何治疗和用药。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初步判断你可能患有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建议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式请遵医嘱。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和环境,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查看详情

便秘,想了解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的副作用及是否有其他调理方法。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9

医生建议:便秘可能需要使用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来改善肠道蠕动,但副作用尚不明确。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适当运动,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查看详情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少,肚子饱胀,持续一两年。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1

医生建议:消化不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建议患者配合健脾药物,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食物。使用药物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如有其他问题,可随时咨询。

查看详情

消化不良,52岁,询问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适用性及副作用。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适用于消化不良,通常无副作用,但过敏体质者应谨慎使用。建议按说明书或医嘱服用,如有疑问,请咨询药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生活建议: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

查看详情

孩子最近三天拉肚子,大便次数增多,无腹痛,饮食清淡。患者女性9岁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9

医生建议:腹泻可能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建议查大便常规,可补充蜡样芽孢杆菌调整菌群。生活上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油腻生冷,关注孩子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查看详情

夏季常温保存的蜡样芽孢杆菌胶囊,已超过保存条件,患者询问其是否可食用。患者女性19岁

就诊科室:感染内科

总交流次数:15

医生建议:蜡样芽孢杆菌胶囊在超过25度保存条件下会失去活性,建议重新购买。食用已死亡的活菌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无治疗作用。建议患者注意药品保存条件,避免食用已过期的药物。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怎么办 揭秘婴儿生理性黄疸的正确处理方法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会经历生理性黄疸,这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导致的。

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

1. 加强喂食:新生儿的喂养量要充足,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2. 多晒太阳:适量的日晒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

3. 注意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 预防感染:做好脐带护理,预防脐炎等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生理性黄疸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在出生后第3天和第4天,生理性黄疸可能会达到高峰,第7天到第10天可能会加重。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者出现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

生理性黄疸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危害,但家长仍需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如果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

1. 黄疸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 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两周。

3. 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

4.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吸吮力下降等。

对于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家长应了解其特点和处理方法,保持关注,及时就医。

数字健康领航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有哪些

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这种黄疸通常在出生后几天内出现,无需过多担忧。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2-4周内自然消退。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主要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有关。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较高,而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从而出现黄疸症状。

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首先要注意观察黄疸的程度和进展。如果黄疸程度较轻,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保持良好的饮食和水分摄入即可。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1. 光照疗法:通过蓝光照射,促进胆红素的分解和排出,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2. 药物治疗:使用茵栀黄颗粒、葡萄糖液等药物,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

3. 日常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感染;保证新生儿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出。

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 黄疸症状持续加重。

2. 新生儿出现嗜睡、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

3. 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紫等严重症状。

癌症防治先锋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何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持续约1周左右,10天左右逐渐消退。主要表现为皮肤、面部及四肢躯干出现黄色,但患儿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睡眠正常。

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奶量,及时开奶,防止饥饿、缺氧等情况。哺乳有助于促进宝宝肠管蠕动,加速胎便排出,有助于黄疸消退。同时,家长需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变化,观察黄疸是否消退。

若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及时就医:胆红素持续升高、皮肤粘连、黄疸严重等。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方法包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益生菌,必要时采用光疗法或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停止母乳喂养,待黄疸消退后再逐渐恢复。

对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护理,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感染。
  • 适当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
  • 多喝水,促进排泄。
  •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总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只要做好护理,多数新生儿可自行恢复。

医疗趋势观察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余更生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支原体感染(30例) 维生素缺乏(12例)
专业擅长:在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处在生长发育评估,同时在如小儿矮小症与性早熟等问题上,也有深入的研究。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最佳时期的选择提供决策的依据。此外,他还精通川崎病的长期随访治疗、小儿心肌炎、各种类型的早搏、心力衰竭、心肌病及胸痛的诊断与治疗,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腹泻、消化不良等)也是擅长与诊断与治疗。 同时,还利用其39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精准解读各学科和各专业的检查报告。通过系统化的分析,他能够对医学常见问题及复杂疑难杂症做出科学的决策,这种临床专业经验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完整且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好评率:99% 接诊量:5330
李小龙

副主任医师

中医儿科

三甲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咳嗽(4例) 胃炎症(1例)
专业擅长:小儿咳嗽,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支气管哮喘,小儿感冒,小儿腹泻,厌食,便秘,小儿发烧,小儿心肌炎,小儿保健,小儿手足口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
好评率:100% 接诊量:679
钟家蓉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心肌炎(12例) 维生素缺乏(7例)
专业擅长:1.如慢性咳嗽,哮喘,鼻炎等儿童呼吸道疾病 。 2.如川崎病,原因不明胸痛、胸闷、叹气、乏力等儿童心脏疾病。 3.腹泻、腹痛、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营养缺乏等消化营养等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6408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