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广州神经内科-有机磷中毒后遗症疑似病例
我去年曾经中过有机磷中毒,经过半个月的抢救才勉强恢复过来。之后的半年里,我一直在修养,直到今年才重新开始了工作。最近,我发现自己浑身有点痛,于是决定咨询一下医生,看看是不是有机磷中毒的后遗症。
在与医生的问诊中,我得知有机磷中毒后可能会出现周围神经炎的症状。医生为我详细解释了周围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和可能的病因,还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医生建议我服用维生素B族药物来改善麻木和无力的症状,同时提醒我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
最后,医生告诉我虽然有机磷中毒后发生周围神经炎的可能性存在,但出现严重后遗症的概率并不大。我对此感到宽慰,同时也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注意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问诊结束后,我回到家里开始查找关于周围神经炎的更多信息,希望能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医疗之窗
文章 磷中毒要怎么样处理?
磷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中毒现象,它可能来源于食物、生活环境和工业生产。了解磷中毒的成因和处理方法对于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要明确磷中毒的成因。磷中毒可分为食用中毒、生活中毒和工业中毒三种类型。食用中毒主要由于误食含有磷农药的食物引起;生活中毒可能因接触含磷清洁剂、化妆品等生活用品导致;工业中毒则多见于磷化工生产过程中。
一旦发现磷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若因误食农药中毒,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救治。磷中毒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延误治疗时机将危及患者生命。
2. 催吐。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采取催吐方法促使毒物排出。但若患者不配合,应立即停止催吐,改用其他解毒措施。
3. 冲洗。若患者因接触含磷物质中毒,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头发和眼睛,避免毒素扩散。眼睛污染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4. 解毒治疗。根据患者中毒程度,医生会采取相应的解毒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解毒药物、输血、利尿等。
5. 严密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磷中毒的关键在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无农药残留;生活中,注意使用安全、合格的清洁剂和化妆品;工业生产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劳动保护。
总之,了解磷中毒的成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有效应对磷中毒事件,保障人体健康。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工业毒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症状诊断
工业毒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症状诊断
一、症状
1. 工业毒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的一般表现
工业毒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多呈慢性、隐袭性发病,少数急性起病(如铊中毒)。部分毒物在急性中毒时并不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而在恢复期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如有机磷农药和三氧化二砷中毒。
慢性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多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出现手足麻木、发凉,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急性中毒可伴有肢体疼痛和痛觉过敏,运动功能也可受累,出现肌力减退、肌肉萎缩和足下垂等症状。
不同毒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丙烯酰胺中毒主要损害震动觉和跟腱反射;氯丙烯中毒主要表现为痛觉和触觉障碍;二甲基氨基丙氰中毒可导致尿潴留;铊中毒可损害脑神经运动纤维,出现眼睑下垂、复视和面肌麻痹等。
2. 常见的工业毒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1) 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是最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急性中毒患者多在染毒后4-6周出现症状,慢性中毒起病隐匿,表现为双下肢疼痛、感觉异常、感觉减退、肌无力等症状,腱反射消失,皮肤损害常见。
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多正常或轻度减慢,感觉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尿砷阳性。
(2) 铅中毒周围神经病
铅中毒周围神经病主要累及运动纤维,表现为垂腕、垂指、伸指无力等症状,少数情况下可累及下肢和上肢肌肉,可伴有腹痛、尿酸盐潴留和痛风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有贫血、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血清尿酸增加、血铅水平升高、尿铅和尿卟胆原排泄增加。
(3) 汞中毒
汞中毒可分为无机汞和有机汞中毒,有机汞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管状视野、听力障碍和精神症状等,感觉障碍表现为口周、舌和四肢远端麻木。
元素汞中毒主要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有时易与ALS混淆。
(4) 铊中毒
铊中毒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弥漫性脱发、迟发性心血管自主神经障碍等症状。
(5)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是严重的神经病,表现为腓肠肌痉挛性疼痛、四肢远端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无力、步态不稳、下肢瘫痪等症状,可伴有锥体束受累。
二、诊断
工业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腓肠神经活检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可鉴别周围神经损害的类型。
了解患者的职业史或毒物接触史,包括接触毒物的品种、数量、时间、症状出现与毒物接触间的关系以及同时接触毒物的其他人是否出现类似症状,对明确诊断极为重要。
最终确诊要依靠对患者接触的环境或患者的血、尿、呕吐物以及毛发内毒物含量的检测。
有些化学物质对周围神经的毒性作用尚未被认识,此时应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找出发病人群毒物接触的一致性,再用这些毒物复制出周围神经损害的动物模型,从而明确其神经毒性作用。
老年健康守护者
邱伟华
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陈贺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营口市中心医院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