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癌性脑膜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癌性脑膜炎主要是由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直接侵袭脑膜引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白血病、淋巴瘤、胃癌、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由于病因复杂,癌性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癌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发性肿瘤治疗: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2. 脑脊液治疗:通过鞘内注射氨甲蝶呤、阿糖胞苷等药物,直接作用于脑脊液,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3. 神经系统支持治疗:针对神经系统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缓解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4.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
5.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癌性脑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以提高治疗效果。
文章 男子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原是患上癌性脑膜炎
脑膜转移,又称脑膜癌病或癌性脑膜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它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脑膜、蛛网膜下腔等部位。脑膜转移的发病率较低,但因其临床表现复杂,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挑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病房近期连续收治了两例肺癌脑膜转移的病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疼痛难以缓解。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最终确诊为肺癌脑膜转移。
肺癌是脑膜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次是胃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脑膜转移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等。因此,对于有肿瘤病史的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脑膜转移的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放疗可减轻症状,控制肿瘤生长;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靶向治疗则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点,提高治疗效果。此外,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医生还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脑膜转移患者,日常保养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饮食均衡,补充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在脑膜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室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文章 脑转移瘤的24个关键诊断要点
任何类型的脑肿瘤都可能与转移瘤混淆,因为转移瘤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非有典型的特征)。以下是24个重要的诊断要点:
1. 脑内肿瘤中,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转移瘤排名第二。
2. 40-60岁的患者占80%。
3. 大多数转移瘤是通过血液途径到达大脑的。
4. 80%的转移瘤位于大脑半球(幕上),20%位于小脑和脑干(幕下)。
5. 转移瘤常见于皮髓质交界区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6. 70-80%的转移瘤是多发性的。
7. 大多数病灶直径小于2cm。
8. 大多数患者有原发肿瘤的症状,但30%的患者以颅脑症状为首发症状。
9. 头痛和呕吐是最常见的就诊症状。
10. 原发肿瘤最常见于肺、乳腺、胃、结肠、肾和甲状腺。10-15%的患者无法找到原发肿瘤。
11. 转移瘤内部的血管结构类似于原发肿瘤。
12. 小病灶周围有大水肿是转移瘤的特征,但水肿程度与肿瘤类型有关。
13. 肾上腺癌转移瘤通常是实性病灶,中间可能有小坏死区。
14. 黑色素瘤也常见实性病灶,其中1/3可能伴有出血。
15. 绒毛膜癌转移瘤也常见脑出血。
16. 癌性脑膜炎的特征包括平扫时脑池和脑沟增宽,可能伴有脑室扩大;增强扫描时脑膜和室管膜有强化信号。
17. 在T2WI图像中,低信号或等信号通常表示结肠癌等胃肠道恶性肿瘤、骨肉瘤或黑色素瘤。
18. 出血的转移瘤可能来自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甲状腺癌或肺癌。
19. 1H-MRS对转移瘤的诊断无特异性,与高级别的胶质瘤或淋巴瘤相似,NAA可能缺乏或降低,Cho可能升高。
20. 单发转移瘤通常较大,形状不规则,难以与胶质瘤区分;大肿瘤无坏死则恶性程度低,反之亦然。
21. 环状强化的病灶需要与脑脓肿鉴别。
22. 小脑转移瘤常呈等密度影像。
23. 猪囊尾蚴病的诊断要点包括疫区居住史和可见的壁结节或钙化。
24. 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小脑占位,首先应考虑转移瘤的可能性。
钱瑞琴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贾泽明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