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岁多,偶尔肚子疼,疑似寄生虫感染。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4
小时候得过寄生虫病,现在成人了,想了解是否还能服用肠虫清。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2
偶尔吃鱼生和未煮熟的肉食,感觉不适,怀疑是寄生虫感染。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4
9岁儿童腹痛,无肛门搔痒、白斑等症状,询问用药建议。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4
孩子肚子疼、拉肚子,疑似寄生虫感染,需挂消化内科确诊。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6
24岁男性,经常吃生蔬菜,担心寄生虫感染,询问阿苯达唑片的预防效果和副作用。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7
孩子误食生肉饺子,想咨询是否可以用肠虫清预防寄生虫感染。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4
14岁儿童消瘦,疑似寄生虫感染,寻求用药建议。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8
大便中有虫子状物体,怀疑有寄生虫感染。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35
儿童蛲虫病用药咨询,6岁和12岁儿童,无确诊寄生虫。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21
文章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如何做诊断鉴别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但无其他血液系统异常。本文将介绍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鉴别方法,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案。
一、诊断鉴别
1. 与其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相鉴别
(1)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特点是反复感染伴以周期性循环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每一周期约为21天。需要与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进行鉴别,主要区别在于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周期性明显,且预后相对较好。
(2)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Kostmann综合征):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婴儿早期严重的化脓感染,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原粒细胞水平发育障碍。需要与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进行鉴别,主要区别在于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更严重,且存在遗传因素。
(3)粒细胞髓内破坏增加:粒细胞髓内破坏增加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但骨髓象正常。需要与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进行鉴别,主要区别在于粒细胞髓内破坏增加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较轻,且骨髓象正常。
2.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是诊断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重要方法,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但其他血细胞数量正常。
(2)骨髓象:骨髓象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
二、治疗方案
1.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纠正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
2. 抗感染治疗:针对感染病原菌进行抗感染治疗。
3. 促白细胞生成药物:如G-CSF、GM-CSF等,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生成。
4. 骨髓移植:对于一些严重病例,可以考虑进行骨髓移植。
文章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有时低有时正常,会是什么问题?
我一直以来都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体检是我的习惯。然而,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我发现自己的白细胞计数有时低有时正常,这让我非常担心。白细胞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负责抵御外来的细菌和病毒。白细胞计数低可能意味着我的免疫系统受到了影响,容易感染疾病。
我开始频繁地去医院检查,希望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每次去医院,我都会带上所有的检查报告和体检结果,希望医生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医生们也非常耐心地解答了我的疑问,告诉我白细胞计数的波动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等。他们建议我继续观察白细胞的变化,并进行更深入的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健康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同时,我也开始学习更多关于白细胞和免疫系统的知识,希望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虽然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我已经学到了很多关于健康和自我管理的知识。通过这次经历,我也更加珍视自己的健康,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关注自己的身体,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文章 我有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需要开利可君片20mg*32片X1
我从小就体弱多病,经常生病。直到我成年后,才被确诊为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我的生活从此变得一团糟,总是担心自己会突然发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他不仅了解我的病情,还能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了多次线上问诊,他耐心地解答了我所有的疑问,并给我开了利可君片20mg*32片X1来帮助我控制病情。
在他的指导下,我逐渐恢复了健康。现在,我已经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了,甚至还开始写小说来记录我的经历和感受。虽然我的病情仍然需要定期监控和治疗,但我已经不再感到那么绝望和无助了。
谭艳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吉林市人民医院
孙达
主治医师
肾病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贺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