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找医生 >

黄佳 >

唇炎和眼角皮肤干燥的诊断与治疗

疾病详情
嘴唇和眼角出现红、干痒的症状,打哈欠时有轻微疼痛,持续了3-4天,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女性33岁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建议
根据症状,可能是唇炎引起的。建议外用复发多粘菌素b来缓解症状,并使用宝宝用的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避免揉搓或过度清洁受影响的区域。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洗涤剂。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登录查看该医生的全部信息 >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患者
我嘴唇和眼角出现红、干痒的症状,打哈欠时会有轻微疼痛。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3-4天。
医生
根据你的描述,嘴唇的症状可能是唇炎,眼角的红、干痒也可能与唇炎有关。这种情况通常由皮肤过度干燥引起。
相关文章

文章 【健康】三岁女孩竟患乳腺癌!还有更可怕的真相,你必须了解

在大家的印象中,癌症似乎应该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而小孩子则是跟癌症完全无关的。 但是就在12月3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3岁小女孩,她因胸口包块来就诊,诊断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分泌性乳腺癌——一种极为罕见的乳腺肿瘤!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乳腺癌呢?这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了吗?是不是人人都有风险呢?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了解一下! 它也是乳腺癌的一种,但十分罕见,仅仅占到所有乳腺癌的千分之一左右,且多发于幼儿,过去也被称为幼年性乳腺癌。此前3岁患者在全世界仅见过两例报道,此例为第三例,且此患儿是目前年龄最小的患者。 这种类型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研究清楚,但其与基因突变有密切的关系。分泌型乳腺癌的预后良好,生存率极高,10年生存率接近100%,所以做完手术后的小姑娘日后应该生活无碍。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属于高发肿瘤。 而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良生活习惯的普及,乳腺癌已经跃居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有接近30万的乳腺癌新发病例。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是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增速最快的国家,2000年至2013年,我国乳腺癌年平均增长率约3.5%,而美国同期居然还下降了0.4%。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接近欧美等高发国家。   除此之外,我国乳腺癌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目前我国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约占15%,发病高峰年龄为45~55岁,比西方人低了10多岁! 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存在抑癌基因的突变。几种特定基因突变以后,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大大增加,终身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85%。 好莱坞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亲人中有数名女性死于乳腺癌,于是她去进行基因检测,发现自己就是其中一种突变抑癌基因携带者。为了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朱莉果敢地切除了自己的乳腺以及卵巢。 除此之外,月经来潮时间早、绝经时间晚、终身不育、未曾母乳喂养、绝经后长时间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肥胖、抽烟饮酒、熬夜过劳、精神焦虑、抑郁等,也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上升。  对于女性而言,健康生活、科学饮食非常重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熬夜、35岁之前生孩子、母乳喂养至少半年以上、低脂饮食、坚持运动、戒烟限酒都是预防乳腺癌的良方。 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体检也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手段。乳腺癌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两个:   1、乳腺彩超。建议我国的女性,从35岁开始,每年接受乳腺彩超检查。彩超检查无辐射,操作简单,且准确率高、价钱适宜。 2、乳腺钼靶检查。女性40岁以后,可以做乳腺钼靶检查,因其发现微小的钙化灶,敏感度高,可以和彩超相辅相成。

黄佳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长期喝含糖饮料的危害有多大?专家给出答案,看完你还敢再喝吗

你平常有喝奶茶或者其他饮料的习惯吗?如果答案是“有”的话,今天这条热搜可要注意了—— 文章显示:2022年7月,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发表在《欧洲公共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从1990年到2019年,30年间我国居民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率也增加了35%。 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心血管疾病 和糖尿病死亡 的负担尤为突出。在过去30年中,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5%和94%。 看到这儿,是不是点奶茶的手微微颤抖,奶茶或者其他含糖饮料还能喝吗? 先不一棍子把糖给打死,我们得看看糖到底有什么作用。糖类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它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等。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基本的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比如馒头中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在我们口腔中咀嚼时,会刺激口腔的唾液腺产生唾液淀粉酶。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水解成麦芽糖,所以我们吃馒头时会尝到甜味。然后麦芽糖进入小肠,被小肠腺分泌的麦芽糖酶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从而被身体吸收。 糖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可产生4千卡能量,而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也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维持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上文已经提到,糖是我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所以我们离不开它,但是一旦摄入糖过多,它又会对身体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具体有以下这些:1)如果摄取过量糖分而无法及时消耗,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简单来讲,就是会长胖 。2)吃糖过多,会使人产生饱腹感,从而影响正常进食,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 。如果儿童长期高糖饮食,会直接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佝偻病等疾病。并且如果吃含糖食品或饮料过多,又不注意口腔卫生,会为口腔内的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容易引起龋齿 和口腔溃疡 。 3)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如果过量摄入糖,为了保持血糖浓度稳定,肝脏会将糖转化为脂肪,容易诱发脂肪肝。 4)摄糖过多会引起一系列代谢功能紊乱。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三大基础物质,高血糖导致糖代谢紊乱,打破了系统代谢平衡,进而往往导致脂、蛋白代谢紊乱,致使整个代谢系统出现问题。 血糖升高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减慢血流运行速度,会使血管变细、变脆、弹性降低,导致血流不畅、血管堵塞,从而导致冠心病、脑梗、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另外特别要提到一点,如今各大城市遍布大大小小的奶茶店,但众多的调查都显示即使是号称完全不含糖的奶茶,其含糖量也往往不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出,成年人需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在生活中,想要避免摄入过量糖,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不主动喝含糖饮料。少喝果汁,尽量选择吃新鲜水果。 2)少吃话梅等果脯,减少“隐形糖”的摄入。很多加工过的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会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细菌生长。 3)少吃膨化食品 。它们吃起来虽然并不一定是甜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却不含有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纤维。 4)做饭时少用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这些调味剂每100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 5)“低糖”和“无糖”的食物也不建议过多食用 。“无糖”不代表完全没有糖,其实是指不含添加糖,比如蔗糖、麦芽糖、果糖等,取而代之的是木糖醇这类代糖。虽然热量低了,但是有研究表明代糖饮料也可能增加首次新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醇类代糖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腹泻。本文专家|黄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本文综合自科普中国、健康时报

黄佳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提醒】身上这种"肉"有癌变风险!这几种必须切除!

日常生活中 我们会见到 各种各样的“肉” 例如 肌肉 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 塑形“好肉” 瘦肉 是每天都需要补充的 “能量肉” 肥肉、赘肉 是日思夜想 想摆脱的“坏肉肉” 以上这些肉 我们都很熟悉 但是 息肉 你听过吗? 这种同样 长在我们身体内的“肉” 可不简单 有人说 它会导致癌变 一定要及时切除 真的是这样吗? 息肉是什么?   息肉是由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而成的多余赘生物,所以,它其实并不是肉。   常见的息肉有鼻息肉、胆囊息肉、胃息肉、肠息肉和宫颈息肉等, 人体80%的息肉发生在胃肠道,尤其是结直肠部位。 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1、鼻息肉   鼻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研究清楚,但与反复感染或炎症密切相关,症状主要为鼻塞、流鼻涕、嗅觉减弱等。   如果息肉阻塞咽鼓管,还会导致耳鸣、听力减退和鼻窦炎、慢性咽炎等并发症。 长期的鼻息肉还会导致鼻骨破坏、鼻子增大。 2、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可能与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胆囊内压力增高有关,也有研究称高脂饮食、不吃早餐、爱喝酒爱熬夜者容易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在体检B超时才会被发现。 3、胃息肉   胃息肉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长期刺激性食物摄入等原因导致。   早期胃息肉无明显临床症状,后期息肉变大或变多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如果合并溃疡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4、肠息肉   肠息肉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长期便秘,经常使用刺激性泻药,常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等。   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腹痛、便秘、便血甚至肠梗阻等异常表现。 4、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的结果,也与体内激素变化、性生活、阴道环境、流产及分娩时导致的宫颈损伤有关。   大部分宫颈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小部分会有阴道流血、白带增多、甚至白带有血等症状。此外,宫颈息肉会产生炎性分泌物、破坏阴道环境、降低精子活力,也就是说, 会影响受孕。 息肉都会癌变吗,需要手术切除吗? 鼻息肉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鼻息肉会癌变。   对于病情轻微的鼻息肉患者,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   但如果出现影响鼻窦引流的鼻息肉,或者是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的,则需要具体咨询医生。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大体可分为 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其中非肿瘤性息肉占90%,大多数的胆囊息肉为良性,患者一般仅需半年至1年复查便可, 不会出现恶变。   在剩下的10%的肿瘤性息肉中, 腺瘤性息肉占大多数,需要高度警惕。国际上认为,患者符合以下几种情况时,应高度警惕胆囊息肉恶变的可能: 只有一个息肉。 息肉大于1cm。 息肉的蒂较大,基底较宽。 息肉持续观察1年仍在增长。 中年女性,有结石或胆囊炎症状,或存在胆囊癌家族史。 以上这些患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胃息肉 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 约20%为腺瘤性息肉。 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较低,而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相对较高。一般来说,胃息肉一旦被发现,都建议取活检,以确定其病理类型。 如果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先定期监测; 如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则不论息肉多少、类型、有蒂无蒂,一定要切除,以防恶变。 肠息肉 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肠癌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 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 一般来说,1个、2个肠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几率也越高。 发现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防癌变。 宫颈息肉 药物几乎没有效果,发现后应当行微创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如果发现为有恶变,要进一步进行治疗。 如何 预防息肉的产生? 1、防治感冒,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对鼻子的刺激,不要经常抠鼻子或强行擤鼻涕。 2、控制饮食,戒烟限酒,多食用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 3、改善阴道环境,积极控制宫颈炎症。 4、每年定期体检,以及时发现各种息肉,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注意。 5、定期复查。消化道息肉即使切除后,也可能复发,所以要定期复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因此 对于息肉 并不全会导致癌变 一定要根据情况而定 但一定要重视

黄佳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