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蛔虫引起的荨麻疹如何治疗?
蛔虫引起的荨麻疹,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日常护理:荨麻疹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勤晒洗被褥,避免接触动物毛发、灰尘、花粉等过敏物质,避免搔抓患处,饮食宜清淡,忌进食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同时,应保持心情愉悦,作息规律等。
2.药物治疗:蛔虫引起荨麻疹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打虫药,如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外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进行治疗,以改善病情。
建议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患处恢复情况,定期复查。
医联媒体
文章 宝宝出现这5个症状,可能是长蛔虫了!
相信绝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过蛔虫,还会定期吃驱虫药,白色的药丸,苦苦的,很多孩子都十分抗拒。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感染蛔虫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3亿!
长蛔虫实在是太常见了,但是,不少家长并未引起注意,认为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蛔虫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其实,长蛔虫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蛔虫病
蛔虫病是指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导致的寄生虫病,流行性非常广泛,儿童发病率尤其高。
一般来说,这种病症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
最重要的是,这类寄生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会在体内大量繁殖,
不仅会吸走孩子身体里的营养成分,还会损害孩子的各大器官和机能。
那么,我们来看看蛔虫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这类寄生虫过多在身体里繁殖,患者一般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等情况,部分患者会有过敏症状,比如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
此外,肠道内的成虫还有可能因为受到刺激(如吃了辛辣食物)而钻入胆道、阑尾和胰管等其他部位,导致胆道蛔虫症、蛔虫阑尾炎以及蛔虫性胰腺炎等等。
可见,长蛔虫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病痛,这件事可大可小。那么,你的孩子长蛔虫会有什么表现症状呢?
(1)食欲骤降
如果你的孩子突然吃得很少,对本来喜欢吃的东西也不感兴趣了,同时还特别挑食、偏食,这种情况就表明孩子很可能肚子里有蛔虫啦。
(2)腹痛
如果孩子经常抱怨肚子一阵阵地发痛,而疼痛感的部位主要在肚脐眼周围或者是上腹部,很有可能就是蛔虫在作祟。
(3)脸上长斑点
大部分家长都是用这一点来确定孩子是否肚子里有蛔虫的。
如果儿童脸上呈现出淡白色椭圆形的斑点,上面还有一些细小的鳞屑,那就是典型的长虫表现。
(4)磨牙
如果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出现严重磨牙,并且伴随流口水,那么孩子八成就是长蛔虫了。
当你发现宝宝出现着这些长虫的迹象后,一定不要放任不管,尽早做出判断进行处理。
吃驱虫药的确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家长还可以做一些事情来预防宝宝长蛔虫。
1. 定期在家里进行杀菌消毒,尤其是一些难打扫的死角。
此外,宝宝所使用的生活用具也要定时消毒,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滋生。
2. 饭前便后勤洗手,孩子的指甲不宜过长,以免藏污。
3. 注意饮食健康。不要让孩子喝生水,生冷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最后,希望各位宝宝都远离蛔虫困扰,健康平安地长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奶爸小朱医生
文章 驱虫药中毒
驱虫剂中毒
1.驱蛔虫(枸橼酸哌哔嗪) 为临床广泛应用的驱肠虫药物,驱蛔,驱蛲效果良好,一般毒性较小,但如误服过量可以发生中毒。原有肾脏疾病及对本品敏感的小儿应用治疗剂量亦可发生严重反应。
临床表现:临床可见即可反应和迟发型反应两种:即可反应常在服药后几十分钟内出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乏力,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凉,脉弱,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此类反应多因对本品过敏所致。延迟反应为药物的毒性反应,一般在服药后 7-8 小时发生,有迟至 2 天后(甚至 8 天)方始出现症状,症状有畏寒,软弱,乏力,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舞蹈病样动作;紫癜,出血,类白血病样反应;心律失常,中毒性肝炎,肌肉阵挛性收缩,四肢强直,惊厥,中毒性神经病,听力减退,眼球震颤,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嗜睡,昏迷,迟缓性麻痹,膝腱反射消失;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危机生命。部分患儿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阴道流血,偶及发生色视症,幻觉及白内障。
本品与吩噻嗪类(氯丙嗪、非那根)同用,可以增加椎体外系的反应,促进发生震颤和强制性痉挛等。
治疗:内服大量时,应立即催吐,洗胃和导泻,应用活性炭。对即可反应患儿,静脉输液,促进药物排泄,防止休克,给予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必要时肌内注射肾上腺素 0.01mg/kg(最大剂量 0.3mg)。呕吐频繁或出现循环衰竭时,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维持内环境稳定。若有惊厥,选用地西泮,水合氯醛或巴比妥类药物。余对症支持治疗。
阿苯达唑中毒 阿苯达唑又名丙硫咪唑、丙硫达唑、肠虫清,抗蠕敏,扑尔虫等,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蠕虫作用的阿司咪唑衍生物,对多种肠道和组织内的线虫及绦虫有效。对治疗棘球蚴病有特殊疗效。因用药过量对药物过敏产生中毒症状。本品选择性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使虫体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致使虫体死亡。被杀死虫体释放出异性蛋白导致过敏反应也常有发生。对人体有刺激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的作用。
临床表现:消化系统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有头痛,视力模糊,颅内压增高,惊厥,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记忆丧失,眩晕,共济失调,昏睡等。偶有脱髓鞘疾病发生。神经系统表现可于服药次数后发生,也可迟至 60 日发生,称迟发型脑病。血液系统可见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时出现体温升高,水肿,喉炎,以及过敏性体征。
治疗:药物过量时,催吐和洗胃,应用活性炭。对过敏反应的患儿,用抗组胺药物,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颅内压增高者应用脱水剂。其他为对症支持疗法。
预防:掌握药物剂量,切勿过量用药。孕妇,乳母,2 岁以下小儿,患急性病,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患,化脓性及弥漫性皮炎,有癫痫及神经病史者不宜服用本药。
主治医师史春晖
严婷婷
住院医师
中医内科
上海沁园春慈仁中医诊所
常新庭
副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邯郸市中医院
张博
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